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
展开第二单元
5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2课时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课后篇一起巩固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知在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庶人:指一般人。
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恐惧。
D.犹其有四体也 四体:四肢。
答案B
解析庶人:指平民百姓。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由是观之 是非之心
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C.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而青于蓝
D.自贼者也 贼其君者也
答案D
解析A项,这;对的,正确的。B项,不是;无。C项,到;比。D项,都是“伤害”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谓其君不能者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答案A
解析A项,“内”同“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C.知止而后有定
D.不足以事父母
答案B
解析A项,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C项,止:动词作名词,目标所在,要达到的“至善”境界。D项,事:名词作动词,侍奉。
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A.义,人之正路也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C.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也是省略句。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①以杀②;其乐心感者,其声啴③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④,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选自《礼记·乐记》,有删改)
注①噍(jiāo):急促。②杀(shài):衰微。③啴(chǎn):宽舒。④食(sì)飨之礼:食礼和飨礼,古代招待宾客及宗庙祭祀之礼。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B.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C.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D.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答案A
解析“物使之然也”为判断句,句子结构完整,其前应断开,故排除B项。“故形于声”中的“故”表原因,其前应断开,故排除C、D两项。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干戚羽旄:干戚,盾和斧形的器具,跳武舞时所执的道具;羽旄,雉羽和旄牛尾,跳文舞时所执的道具。
B.礼乐: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并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C.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正统的雅乐,被斥为乱世之音。
D.玄酒:即水。上古无酒,以水代之,所以称祭祀用的水为玄酒。
答案B
解析B项,“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错。文中说的是“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心有哀、乐、喜、怒、敬、爱等不同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有急、缓、散、厉、直、柔等之别。
B.声的产生是由于人心发生了变动,人心发生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
C.桑间濮上之音属于亡国之音,它反映了国家政治混乱、百姓不受约束、统治者自私自利的社会现状。
D.审声才能知音,审音才能知乐,审乐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审声就能懂得政事。
答案D
解析D项,审声是懂得政事的前提,但不能说审声就能懂得政事。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2)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参考答案(1)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
(2)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
10.文中是怎样具体论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这个道理的目的何在?
参考答案①文中先通过道理论证论述了音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然后举例论证,讲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等与不同的政治状况的内在联系。②通过了解一个时代的音乐,就可以知道其政治状况,而利用音乐进行教化,就可以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
解析回答第一问,首先要找到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内容分析作者所采用的论证方法。结合原文可知,文章先通过道理论证阐述了“声音之道”,然后通过“治世之音”等例子论证了“与政通矣”。对于第二问,根据文意可知,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反人道之正也”正是论述目的。
参考译文“音”的缘起,是从人心所产生的。人心的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有感于外界事物而心动,所以用“声”表现出来。不同的声彼此应和,所以产生变化。把这种变化按照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就称作“音”。排列这些“音”而且配上乐器演奏,并手持干、戚、羽、旄跳舞,就称作“乐”。
“乐”,是从“音”产生的,其根源在于人心感应外界的事物。所以,当哀伤的心有所感应时,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衰微;当快乐的心有所感应时,发出的声音就宽舒而和缓;当喜悦的心有所感应时,发出的声音就开朗而自由;当愤怒的心有所感应时,发出的声音就粗暴而严厉;当虔敬的心有所感应时,发出的声音就刚直而廉正;当爱慕的心有所感应时,发出的声音就温和而柔顺。这六种声音,并非人的内心原来就有,而是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影响才产生的。因此前代先王对于能够影响人心的外界事物十分慎重。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礼制、音乐、刑罚、政令,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就是用来统一人民思想而使社会安定、天下大治。
“音”,皆出于人心。感情激荡于心,所以就表现为声。把声组成一定形式的曲调,就叫“音”。所以太平盛世的音,其曲调安详而欢乐,反映了政治的和谐。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声音的道理,和政治是相通的。
郑、卫两地的音乐,属于乱世之音,接近于慢音了。桑间濮上的音乐,是亡国之音,它象征着政教散乱,人民放纵,臣子犯上欺下、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
“音”,产生于人的内心。“乐”,则是可以通达人事伦理的。所以懂得“声”而不懂得“音”的,那是禽兽;懂得“音”而不懂得“乐”的,那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因此从研究“声”而懂得音,从研究音进而懂得乐,从研究“乐”而懂得政事,这样治理国家的道理就完备了。所以,对于不懂得“声”的人,就没法和他谈论“音”;对于不懂得“音”的人,就没法和他谈论“乐”。懂得“乐”的人,也就近乎懂得礼了。礼、乐都能够懂得,那就称之为有德。德,就是有得于礼乐。所以,乐的规模盛大隆重,并不是为了极尽满足对音的欣赏;举行食飨之礼,并不是为了极尽满足对美味的享受。演奏《清庙》所用的瑟,拨着红色的弦,疏通琴底的调音孔,一个人领唱,三个人应和咏叹,形式简朴却余音袅袅。又如大飨之礼,以水代酒且放在上位,盘子里放的是未经烹调的生肉生鱼,肉汁也不加任何调料,食物简单却余味无穷。所以,先王制礼作乐,其目的并不是要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要教育人民辨别好坏,进而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3题。
车过戈壁滩,( )。同行的朋友告诉我,那叫梭梭,是一种生命力极强、能抵抗严寒酷暑的植物,是沙漠的守护神。从此,我记住了你美丽的名字——梭梭,记住了那一抹生命的绿!
与你再相见是在援疆工作队组织的一次义务植树活动。我小心翼翼地解开一捆树苗,散开在手中的是一根根纤细的浅黄的甚至是干枯的枝条,我诧异,这是什么树啊?这样的枯枝也能成活吗?那么单薄的躯干,根须都埋在干涸的沙石中,只露出一个弱不禁风的身子,就像一个病恹恹的孩子。放眼一望,那弱小的星星点点的身影散落在这苍茫辽阔的莽原上,显得格外的渺小,让人觉得多么不堪一击!她用什么去与这恶劣的环境抗争呀?与我一起劳动的上官警官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说:“两年,两年我们就可以看到一片绿洲。梭梭,是沙漠中的守护神!”
梭梭?这就是梭梭!是我曾在车上匆匆一瞥却牢牢印在心中的那一抹生命的绿!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刺到了一样,望着手中的那一枝枝枯黄,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敬畏生命”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我蹲下身子,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把一株浸润着爱与希望的幼苗小心翼翼地放入沙坑之中,然后捧起一把一把的土石,一点一点把她的根须深埋进大地。
1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当我的眼睛正要被这亘古不变的单调、荒凉逼到疲倦时,我的眼帘就这样惊喜地跃入一抹翠绿
B.当我的眼睛正要被这亘古不变的单调、荒凉逼到疲倦时,一抹翠绿就这样惊喜地跃入我的眼帘
C.当一抹翠绿就这样惊喜地跃入我的眼帘时,我的眼睛正要被这亘古不变的单调、荒凉逼到疲倦
D.当一抹翠绿就这样惊喜地跃入我的眼帘时,这亘古不变的单调、荒凉正要把我的眼睛逼到疲倦
答案B
解析根据括号后的文字“那叫梭梭”“从此,我记住了你美丽的名字——梭梭,记住了那一抹生命的绿”,可知括号处所填句子的主语必须是“一抹翠绿”。综合选项内容,可知答案为B项。
1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横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拟人,把梭梭树苗人格化,比作病恹恹的孩子,生动地写出梭梭树苗纤弱的形态。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然后捧起土石,把她的根须深埋进大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参考答案原句使用“一把一把”“一点一点”,首先对作者的动作进行了具体的描写,突出作者在“捧起土石”“把她的根须深埋进大地”时的郑重和小心翼翼。其次,也突出了“我”对梭梭的珍视与种树时的虔诚,表达了作者对梭梭顽强的生命力、坚强的意志力的赞扬和叹服。而改后的句子无法凸显作者的深层情感,且句子显得过于平淡,没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1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科学家不仅要承担科研任务,更重要的是应该担负起科普的责任。②当前,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迅猛发展,③科学家应当充分运用这些现代传播工具,④做好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大众。⑤应当借鉴国外科普工作的经验,⑥设立国家科普基金,⑦科普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完善,⑧鼓励科学家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普工作中,⑨开创我国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答案②去掉“随着”。⑤加主语“我国”。⑦改为“逐步完善科普评价激励机制”。⑧“抽出”改成“花费”。
解析②成分残缺,“这些现代传播工具”指的是前面的“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把“随着”去掉。⑤成分残缺,缺主语,加主语“我国”。⑦结合⑤⑥⑧等语句分析,都是动宾结构,前后句式应该保持一致,改为“逐步完善科普评价激励机制”。⑧搭配不当,把“抽出”改成“花费”。
15.请围绕“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实现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5月27日上午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并开展各项测量工作。该项工作完全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测量登山队员在峰顶竖立起测量觇标,使用GNSS接收机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进行了深度测量,并使用重力仪进行了重力测量。上述高精度测量仪器均由我国自主研发。同时也是人类首次在珠峰峰顶开展重力测量,这将有利于大地水准面优化,提高珠峰高程精度,并获取宝贵的科学数据。当觇标竖立在峰顶后,在珠峰周边海拔5 200米至6 000米的6个交会点,测量队员开始同步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获取珠峰高程测量数据。登顶测量和交会测量的成功完成,为本次珠峰测量任务的外业测量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峰顶测量完成后,将对观测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才能获得珠峰高程最终数据。
参考答案①依托北斗卫星;②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GNSS接收机、雪深雷达探测仪、重力仪;③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精品课时练习,共7页。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