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古文两篇-爱莲说》习题6-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400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一词多义,翻译下面的句子,文章的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爱莲说》练习 容县珊萃中学 梁聪一、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水陆草木之花 之: 可爱者甚蕃 可爱: 。可: 。甚: 。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 。自李唐来 自: 。李唐: 。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予: 。独: 。出: 。之: 。而: 。淤泥: 。染: 。濯清涟而不妖 濯: 。清: 涟: 。清涟: 。而: 。妖: 。中通外直 中: 。通: 。直: 。不蔓不枝 蔓: 。枝: 。香远益清 香: 。远: 。益: 。清: 。亭亭净植 亭亭: 。净: 。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 。远: 。观: 。而: 。亵玩: 。亵: 。玩: 。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予: 。谓: 。之: 。隐逸:隐 花之君子者也 君子: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噫: 。 之: 。爱: 。后: 。 鲜: 。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之: 。同: 。予: 。者: 。 何: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 。众: 。 矣: 。 二、一词多义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 黔之驴B.出郭相扶将 / 日出东南隅/稍出近之C.桂枝为笼钩 / 不蔓不枝D.香远益清 / 有朋自远方来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随风直到夜郎西 / 中通外直B.香远益清 / 益习其声C.回清倒影 / 清荣峻茂 D.过中不至 / 明道中 E.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无丝竹之乱耳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文章的理解1.下列对文章第1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世上可爱的花甚多写起,从泛论入手,以引起读者的注意。B.提到陶渊明爱菊,表明陶氏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由一般的泛论进入具体的叙说。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对他不随时俗的高洁品质的赞颂。C.又提到世人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笔锋从历史转到现实,从批判转到肯定。对牡丹的赏玩,成为长安盛行的社会风气。权贵门不惜高价争相购买。D.作者以这两种不同的爱好,衬托自己爱莲——不愿隐逸、不慕富贵,在污浊的世间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生活态度。2.下列对文章第1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表现了作者对菊的爱慕之情。3.下列对文章第1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细致描绘莲花的形象和品质,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B. 表面上写的是莲, 实际上写的是君子,爱莲也就是爱君子。C. 文中的两个“独”字,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相同。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莲”是喜爱莲花,“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用来说明、记述事物 ,又可以发表议论。B这篇短文,采用衬托、夸张的写法,用菊和牡丹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C文章的句式特点是骈散相间,读起来音节和谐、顿挫有致。如相邻的两句字数相等、意思相对的骈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花之 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D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当堂检测题,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陋室铭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文体常识,文言知识归纳,主题解说,重点突破,结构图解,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复习练习题,共2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