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章末复习 (习题精练)-高二化学同步课件精讲及习题精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章 章末复习 (习题精练)-高二化学同步课件精讲及习题精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文件包含第三章章末复习习题精练-高二化学同步课件精讲及习题精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解析版docx、第三章章末复习习题精练-高二化学同步课件精讲及习题精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章末复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汽化和水分解的变化过程中,都需要破坏共价键
B.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C.基态碳原子核外有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D.区分晶体Ni和非晶体Ni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水汽化时需要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不需要破坏共价键,故A错误;
B.过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形成的离子晶体,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B正确;
C.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原子核外有1s、2s、2p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故C正确;
D.晶体与非晶体最本质的区别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在微观空间是否有序排列,x射线衍射可以看到微观结构,所以区分晶体Ni和非晶体Ni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故D正确;
故选A。
2.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将NaNO3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时,可分离出NaCl晶体
B.由于氯离子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所以铝制容器不能用来腌制咸菜
C.往AlCl3溶液中滴加足量饱和NaF溶液,再滴加几滴氨水,无明显现象
D.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晾干后,将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可以通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实现氯化钠和氯化钾的分离,故A正确;
B.氯离子会破坏铝表面氧化膜,导致铝被腐蚀,则不能用铝制容器来腌制咸菜等,故B正确;
C.Al3+更易与F-结合成AlF,不与NH3•H2O反应,故C正确;
D.由于Cu2+和Fe3+的移动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用毛细管取样品溶液,轻轻点样于原点上,晾干后,重复3-5次,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故D错误;
故选:D。
3.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的熔、沸点均较低 B.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均不超过4
C.金属阳离子均可得电子被还原 D.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金属单质的熔、沸点有的很高,例如钨,有的很低,例如汞,故A错误;
B.主族元素的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不超过4,而过渡金属有的价电子数超过4,故B错误;
C.金属阳离子变成相应的金属时,在反应中应得到电子,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过程为元素被还原的过程,故C正确;
D.主族中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s、p区,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KCl、MgCl2、MgO的熔点由低到高
B.H2O、H2S、H2Se的分解温度及沸点都由高到低
C.O2、I2、Hg、NaCl、SiO2的熔点由低到高
D.碳化硅、晶体硅、金刚石、石墨的熔点由低到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则晶格能越大,Cl、O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K、Mg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则晶格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gO>MgCl2>KCl,A项正确;
B.具有分子间氢键的分子晶体,与同族元素的氢化物相比,其熔、沸点较高,则晶体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H2S分子晶体,但在常温下Hg为液体,I2是固体,则晶体的熔点体的熔点:SiO2>NaCl>I2>Hg>O2,故C错误;
D.键长越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大,键长:C-C键Se Se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4,而As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3,p电子排布处于半充满状态,半充满状态更稳定
(2)sp3
(3) 1s22s22p63s23p63d3 O sp3、sp2 7NA
【解析】
(1)
Se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4,而As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3,p电子排布处于半充满状态,根据洪特规则特例可知,半充满状态更稳定,所以As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Se大;
(2)
NH3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而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所以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
(3)
①铬是24号元素,铬原子失去3个电子变成Cr3+,所以Cr3+核外有21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该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配合物[Cr(H2O)6]3+中Cr3+为中心离子,H2O为配体,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Cr3+形成配位键;
②CH3COOH中C原子分别形成4个、3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分别为sp3杂化、sp2杂化,CH3COOH分子中含有1个C-C、3个C-H、1个C-O、1个C=O、1个O-H键,则1mol CH3COOH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7NA;
③1个水分子含有3个原子,10个电子,则与其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