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29.1 反比例函数优秀课件ppt
展开29.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课题 | 29.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 授课班级 |
| 授课时间 |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① 会用描点的方法画反比例函数图象;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反比例函数图象,分析、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归纳及概括的能力.②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在自主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②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索的习惯. | |||||||||
教学重点 | 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
教学难点 | 正确画出图象,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 |||||||||
课 型 | 新授课 | 主要教学方法 | 启发、引导 | |||||||
教学模式 | 合作 | 探究 | 教学手段与教具 | 互动 | 三角尺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 计 理 念 | ||||||||
活动一 (1)回忆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联想正比例函数. (2)回忆画函数图象的方法与步骤
|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学生对一次函数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学生对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的掌握情况:列表,描点,连线.
|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类比前面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开始本节课的探究,为学习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打好基础. | ||||||||
活动二 (1)画反比例函数y=6/x与y=12/x的图象.
(2)比较y=6/x与y=12/x的图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关系? |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类比一次函数的画法,探索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示范画出反比例函数 y=6/x的图象,再让学生尝试画y=12/x的图象. 教师在引导学生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列表时,是否注意到了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函数有意义(x≠0);同时,既要使自变量的取值有一定的代表性,又不至于使自变量或对应的函数值太大或太小,以便于描点和全面反映映出图象的特征. 2、一般情况下,描出的点越多,图象越精细. 3、连线时,必须按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用平滑曲线连接. 4、学生是否注意到反比例函数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延伸部分逐渐靠近坐标轴,但永远不和坐标轴相交.
教师将两个图象置于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并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是否具有用数学语言描述图象特征的能力 (2)学生是否理解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两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安排两名学生展示. |
这是突破本节课重难点的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应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注画图的基本步骤.以及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习惯.也为以后画其他函数图象奠定基础.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两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共同特征,以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在活动中,加强引导,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类比发现,去感受,去总结,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 | ||||||||
活动三: 对k的值进行分类讨论,自选k的值,画函数y=k/x的图象. 图象在第一、第三象限的函数与图象在第二、第四象限的函数的k值有何区别?画图进行观察、探究k>0和k<0两种情况. |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自选k值画函数图象(k=3、-3和4、-4) 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k值不要过大或过小,以便于描点画图. 教师统计分类情况,在黑板上画图加以汇总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观察思考后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是一种双曲线. (2)当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当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能否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探讨判断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所在的象限由k值决定,能否由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位置判断出k的符号,由k值说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位置. (3)学生是否理解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分支在相应的象限内,随x值的增大(或减小)y值得增减规律. (4)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的能力 | 进一步巩固画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1.通过对每个函数图象的位置与k值的符号关系的探讨,得出性质2.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逐步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借助函数图象,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正确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并且强调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是在同一象限内讨论,而且由系数k的符号决定.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 ||||||||
活动四 (1)强化基础
(2)拓展训练
(3)实际应用 |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1.下列图象中,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是 ( ) 2.反比例函数y= -5/x的图象大致是( )
3.函数y=10/x的图象在第________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 4.函数y=π/x,当x>0时,图象在第____象限, y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 5.已知反比例函数y=(4-k)/x,若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则k_____________;若在每一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则k_____________. | 熟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区别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从数和形两方面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认识. 通过变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活动五 归纳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自己整理与回顾. 师生共同概括总结.
| 使学生全面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进行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 ||||||||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图象展示
课题及总结归纳图象性质 复习回顾及学生板演
| ||||||||||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由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象,探究分析,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避免学生的知识由老师灌输得到,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探索,在观察、感受、讨论、发现,探究总结、合作与交流中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和感知数学的奇妙.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 ||||||||||
人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3.3 实数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3.3 实数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五四学制七上数学133实数第1课时课件ppt、人教版五四学制七上数学133实数第1课时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3.2 立方根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3.2 立方根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五四学制七上数学132立方根第1课时课件ppt、人教版五四学制七上数学132立方根第1课时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32.2 用列举法求概率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32.2 用列举法求概率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五四学制九上数学3221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课件ppt、人教版五四学制九上数学3221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