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课件+教案整套
- 湘教版七上数学1.6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课件+教案 课件 8 次下载
- 湘教版七上数学1.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课件+教案 课件 9 次下载
- 湘教版七上数学2.1用字母表示数 课件 课件 9 次下载
- 湘教版七上数学2.2列代数式 课件 课件 8 次下载
- 湘教版七上数学2.3代数式的值 课件 课件 7 次下载
湘教版七上数学 第一章《章节综合与测试》课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上数学 第一章《章节综合与测试》课件+教案,文件包含湘教版七上数学第一章《章节综合与测试》课件pptx、湘教版七上数学第一章《章节综合与测试》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章末复习【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掌握数的分类,理解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五个重要概念.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提高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熟练程度和准确率.【情感态度】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包括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准确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一、知识结构【教学说明】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零散的知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正负数的概念:大于0的自然数和分数就是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就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3.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4.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的一个点来表示.5.相反数的概念: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6.相反数的特点: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7.绝对值的概念: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一般地,如果a表示一个数,则(1)当a是正数时,|a|=a;(2)当a=0时,|a|=0;(3)当a是负数时,|a|=-a.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一个非负数.8.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在以向右为正方向的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9.有理数的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且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当两数的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10.加法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a+(b+c).11.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任意改变加数的位置,简化运算常见技巧有:(1)凑零凑整: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加;和为整数的加数结合先加;(2)同号集中:按加数的正负分成两类分别结合相加,再求和;(3)同分母结合:把分母相同或容易通分的结合起来;(4)带分数拆开:计算含带分数的加法时,可将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拆开,分别结合相加.注意带分数拆开后的两部分要保持原来分数的符号.12.有理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13.有理数的乘法:同号两数相乘得正数,并把绝对值相乘;异号两数相乘得负数,并且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14.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15.有理数的除法:同号两数相除得正数,异号两数相除得负数,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16.乘方的概念:求n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17.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作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18.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的运算.【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本章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1.把(+3)-(-1)+(-2)-(+4)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是( B )A.3+1-2+4 B.3+1-2-4C.3-1-2+4 D.3+1+2-42.a、b分别是数轴上原点两侧的点所对应的数,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C )A.a+b=0 B.a+b≠0C.|a|+|b|>0 D.|a|≠|b|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如果|x|=|y|,则x=yB.若|x|=-x,则x≤0;C.a为有理数,n为正整数,则a2n≥0;D.如果x2=4,则x=±2;4.在0.46,,-11,0,-3,9,-0.57,-2004,8,36,-3.5,中,正整数有 ,负分数有 .答案:正整数有9、8、36负分数有-3、-0.57、-3.56.请在数轴上找出绝对值大于1,不大于5的所有整数,并用“<”号连接;答案:-5<-4<-3<-2<2<3<4<5【教学说明】通过典型例题,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推理能力.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a表示有理数,则-a表示负数B.a表示有理数,则a的倒数是C.a表示有理数,则-a的绝对值是aD.a表示有理数,则a的相反数是-a2.如果=-1,则a一定是( B )A.正数 B.负数C.非正数 D.非负数3.一根长为1cm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为( C )A.()3cm B.()5cmC.()6cm D.()12cm4.已知|a|=3,|b|=5,且a<b,则a-b的值为 .答案:-2或-87.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比较a+b,b,b+c,c的大小,并用“<”号连接.(5分)答案:b+c<c<b<a+b8.当1<x<3时,化简|的结果是什么?答案:9.小虫从某点O出发在一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爬过的路程依次为(单位:厘米):+5,-3,+10,-8,-6,+12,-10问:(1)小虫是否回到原点O?(2)小虫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多少厘米?(3)在爬行过程中,如果每爬行1厘米奖励一粒芝麻,则小虫共可得到多少粒芝麻?解:(1)∵5-3+10-8-6+12-10=0∴小虫最后回到原点O(2)12cm(3)|5|+|-3|+|+10|+|-8|+|-6|+|+12|+|-10|=54∴小虫可得到54粒芝麻【教学说明】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本节课所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数学规律.同时,学会归纳概括和总结,积累学习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惑?布置作业:教材“复习题1”中第9、10、11、14、17题.这节复习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就算每组最差的学生,也把本组负责的知识点弄懂了,并作了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复习课,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的锻炼,比过去的复习课更有实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