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阶段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阶段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能属于一次能源,也属于清洁能源
B. 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去油污,利用了盐类水解原理
C. 自热饭盒中盛放氧化钙与水,二者混合时反应放出大量热
D. 用硫化钠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铜离子的过程中,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也属于清洁能源,A错误;
B.热的碳酸钠溶液溶液中的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可以去除油污,利用了盐类水解原理,B正确;
C.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自热饭盒中盛放氧化钙与水,可以利用二者混合时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热食物,C正确;
D.用硫化钠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铜离子,是因为难溶,从而使与Cu2+结合而除去Cu2+,没有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D正确;
故选A。
2.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浓度为
B. ,若上述反应放出46.2kJ的热量,则反应消耗分子数为
C. 电解精炼铜,若阳极质量减轻64g,则电路中一定通过个电子
D. 完全水解生成的胶粒数目等于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离子会水解,则溶液中浓度小于,A错误;
B. 由 可知,反应中消耗1molN2时放热92.4kJ,若放出46.2kJ热量,则反应消耗分子数为,B正确;
C.电解精炼铜,阳极失电子的可能为Zn、Fe、Cu,若阳极重量减轻32 g,则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不能确定,C错误;
D.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Fe(OH)3胶粒为含一定数目Fe(OH)3的分子集合体,则完全水解生产的胶粒数目小于,D错误;
故选B。
3. 我国科学家在利用Ni和NiO催化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的研究上有重大突破,下图是通过计算机测得的部分电解机理图。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过程中Ni催化时反应速率较慢
B. 该过程中NiO作催化剂时吸热更多
C. 该催化过程方程式为
D. 整个过程中涉及非极性键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快,活化能越大反应越慢,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慢反应;从决速步骤判断活化能,该过程中Ni催化时反应速率较慢,A项正确;
B.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的焓变,该过程中和作催化剂时吸热相同,B项错误;
C.该催化过程反应为2生成、、,方程式为,C项正确;
D.整个过程中涉及非极性键(氧氧键)的形成,D项正确;
故选B。
4.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图1测定锌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速率(计时器未画出)
B. 图2制作简单燃料电池
C. 图3用该滴定管量取25.00mL(在量程范围以内)的重铬酸钾溶液
D. 图4在铁制品镀件上镀铜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1装置中锌粒和浓硫酸在常温下不能制备氢气,达不到实验目的,应该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利用此装置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产生氢气体积的多少来测量反应速率的快慢,A符合题意;
B.上述装置中先闭合K1,打开K2构成电解池装置,左侧石墨电极为阳极,溶液中的水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右侧石墨电极作阴极,放出氢气;再闭合K2,打开K1,形成原电池,右侧石墨电极为负极,氢气放电,左侧石墨电极为正极,氧气得电子,能达到实验目的,B不符合题意;
C.图3为酸式滴定管,可用于量取25.00mL的重铬酸钾溶液,C不符合题意;
D.图4装置中,铜做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溶液中铜离子在铁制品附近得电子生成铜单质,能实现铁制品上镀铜,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体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甲醇合成二甲醚的反应:,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及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容器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甲
387
0.20
0.080
0.080
乙
387
0.40
丙
207
0.20
0.090
0.090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甲容器中反应比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需时间长
C. 平衡时,甲、乙容器中的转化率相同
D. 若起始时向甲容器中充入、和,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实验甲、丙可知:二者只有反应温度不相同,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降低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
B.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甲容器中反应比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需时间短,B错误;
C.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故平衡时,乙容器中CH3OH的转化率与甲容器中相同,C正确;
D.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对于甲容器的反应,平衡时c(CH3OH)=(0.20-0.08×2)mol/L=0.04 mol/L,c(CH3OCH3)=c(H2O)=0.080 mol/L,则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若起始时向甲容器中充入0.10 mol CH3OH(g)、0.15 mol CH3OCH3(g)和0.10 mol H2O(g),容器的容积是1 L,物质的浓度在数值上等于其物质的量,此时的浓度商Qc=”“=”或“
(3)< (4)33.3%
【解析】
【小问1详解】
将甲酸溶液滴入NaHCO3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只能证明甲酸酸性强于碳酸,不能证明甲酸为弱酸;向体积相同、pH相同的盐酸和甲酸溶液中加入足量Zn,甲酸溶解Zn的质量较大,只能证明甲酸比盐酸弱,但由于盐酸是强酸,无法证明甲酸是弱酸;取一定浓度的甲酸钠溶液测其pH,可以证明甲酸为弱酸;故选C。
【小问2详解】
①HCOO-的水解平衡常数;
②由①可知该混合溶液显酸性,由得出c(H+)=2×10-4,该混合溶液的pH约为3.7;
③由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2.0×10-4,及HCOO-的水解平衡常数Kb=5.0×10-11可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该混合溶液中c(HCOO-)>c(HCOOH)。
【小问3详解】
a、b温度不同,则平衡常数不同,当进料体积比相同,氨的物质的量分数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皖豫名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化学试题 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化学+word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