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2燃烧和灭火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2燃烧和灭火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2燃烧和灭火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2燃烧和灭火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2燃烧和灭火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2燃烧和灭火,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2燃烧和灭火 一、单选题1.(2020·江苏淮安·校考一模)淮安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应该从文明行动做起,减少环境污染,做文明人。下列四种标志中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A BC D2.(2020·江苏淮安·统考一模)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环境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化学上所有的糖类物质都有甜味焊接金属时用氧气作保护气焚烧植物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回收各种废弃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健康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AA BB CC DD3.(2020·江苏淮安·洪泽外国语中学校考二模)下列与生命、健康、环保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可立即用水浇灭B.小苏打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C.食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D.禁止露天焚烧田间秸秆4.(2020·江苏淮安·淮安六中校考一模)下列属于节约用水标识的是(    A B C D5.(2020·江苏淮安·淮安市洪泽实验中学校考一模)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B探究燃烧的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探究分子运动6.(2020·江苏淮安·统考一模)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7.(2020·江苏淮安·统考二模)点燃的火柴棍燃烧端朝上时,其未燃尽便熄灭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氧气B.火柴棍的着火点升高了C.缺乏可燃物D.燃烧端下方的火柴棍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8.(2021·江苏淮安·统考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油脂、食盐、淀粉都可提供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B.小苏打是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C.通过过滤的方法能使硬水软化D.采用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9.(2021·江苏淮安·统考三模)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夜间发现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原因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该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C.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或风能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尽量实现碳中和D.可以通过活性炭吸附使硬水变为软水10.(2021·江苏淮安·统考三模)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进装置。欲使白磷快速燃烧,可向烧杯中加入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生石灰11.(2021·江苏淮安·统考一模)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物质,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12.(2021·江苏淮安·校考三模)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关乎你我他。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山林着火时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室内着火,立即开门窗D.高楼层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13.(2021·江苏淮安·统考三模)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图甲,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B.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由图乙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D.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14.(2021·江苏淮安·校考三模)下列标志属于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15.(2022·江苏淮安·校联考二模)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B.房屋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D.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16.(2022·江苏淮安·校考模拟预测)对比思想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有关对比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铁丝在空气中无法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浓度影响燃烧剧烈程度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加入高锰酸钾后反应速率变快,说明该反应中高锰酸钾是催化剂D蜂窝煤比煤块更易燃烧充分,说明可燃物与空气接触越充分越易燃烧充分17.(2022·江苏淮安·校考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内失火,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 B.食品包装袋内铁粉可吸除O2H2OC.将煤制成蜂窝煤,可降低煤的着火点 D.大量的SO2CO2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18.(2022·江苏淮安·统考一模)森林灭火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的前方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C.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D.隔离氧气19.(2022·江苏淮安·校考一模)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20.(2022·江苏淮安·统考一模)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因为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参考答案:1B【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香烟的烟雾中有多种有害气体和烟尘,造成空气污染,与改善环境质量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与改善环境质量无关,故B符合题意。C.图中所示标志是回收循环利用标志,即节约资源又保护了环境,与改善环境质量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鞭炮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造成空气污染,与改善环境质量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详解】A糖类不一定有甜味,例如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但没有甜味,说法错误;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不能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而是需要化学性质稳定的氮气来做保护气,说法错误,不合题意;B焚烧植物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说法正确;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说法正确;回收各种废弃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说法错误;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不能开灯寻找泄漏源,以防发生爆炸,说法错误,不合题意;D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所以不能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说法错误,不合题意。故选:B3A【详解】A、油锅着火,可立即用锅盖盖灭,此选项错误;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此选项正确;C、食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此选项正确;D、禁止露天焚烧田间秸秆,以防污染空气,此选项正确。故选A4D【详解】A、此图是节能标志,故错误;B、此图是严禁吸烟标志,故错误;C、该图标是禁止放置易燃物标志,故错误;D、图中有水滴和用手接水的图示,则为节约用水的标志,故正确。故选D5C【详解】A、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是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C、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后氢气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溶于水其溶液为碱性,实验现象为A烧杯中的无色酞酚溶液变红,但氨水与酚酞溶液没有直接接触,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故选:C6B【详解】燃烧条件有可燃物、助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若证明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则需用控制变量法,保持助燃物、可燃物两个条件不变,即通入空气与白磷接触,只改变温度。得到现象白磷在冷水中不燃烧,在热水中燃烧,可证明结论,故选B7D【详解】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时,产生的热量主要随着热空气上升,火柴梗的温度上升很慢,不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故选D8B【详解】A、葡萄糖和淀粉属于糖类,糖类和油脂可提供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食盐不能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符合题意;C、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使硬水软化,不符合题意;D、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不符合题意。故选B9C【详解】A、夜间发现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开灯查找泄露原因,因为开灯容易产生电火花,引燃煤气,发生爆炸,故A选项错误;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该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加药品,故B选项错误;C、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或风能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碳中和,故C选项正确;D、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降低水的硬度应该用煮沸的方法,在对水进行加热煮沸的过程中,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受热时会转化为沉淀从水中分离出来,降低了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从而降低了水的硬度,故D选项错误;故选C10D【分析】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欲使白磷快速燃烧,可向烧杯中加入能放出热量,使温度高于白磷着火点的物质。【详解】A、食盐溶于水温度不变;B、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C、蔗糖溶于水温度不变;D、生石灰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故选D11D【详解】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发光时也放热,但灯泡发光不是燃烧,选项错误;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选项错误;C、盐中的阳离子应为铵根离子或金属阳离子,硝酸铵中有铵根离子,属于盐,选项错误;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有些盐溶液也呈碱性,如碳酸钠溶液。注意碱性溶液和碱溶液的区别。12A【详解】A、山林着火时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通过隔离可燃物而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说法正确;B、燃气泄漏,不能点火检查,以防引燃燃气,甚至引发爆炸,选项说法错误;C、室内着火,不能立即开门窗,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选项说法错误;D、高楼层发生火灾,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因为发生火灾时往往会停电,且在电梯内易形成烟囱效应而使人窒息,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3C【详解】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的温度更容易达到其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可以降低,选项错误;B、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由于降低了蜡烛周围的温度,使得温度达不到蜡烛的着火点而熄灭,选项错误;C、因为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选项正确;D、将大块的煤粉碎后在燃烧,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目的是使燃烧更充分,选项错误。故选C14B【分析】 【详解】A、该图为可回收利用标志,不符合题意;B、该图为节水标志,符合题意;C、该图为禁止烟火标志,不符合题意;D、该图为节能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B15A【详解】A.油锅着火时锅盖盖上,隔绝了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该选项说法正确;B.房屋着火时用水浇灭,其原理是水蒸发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不能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会加速空气流通,使火势更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或电火花一定会发生爆炸,并不是可燃性气体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越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16C【详解】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因为热水的温度比冷水高,则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选项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含量较多,燃烧越剧烈,氧气浓度影响燃烧剧烈程度,选项正确;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再加入高锰酸钾后反应速率变快,是因为高锰酸钾加热先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而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选项错误;D、由于蜂窝煤的表面积比煤块更大,与空气接触更充分,蜂窝煤比煤块更易燃烧充分,,则说明可燃物与空气接触越充分越易燃烧充分,选项正确;答案为:C17B【详解】A、室内失火,立即打开门窗会造成空气流通,造成火灾蔓延,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可以和氧气和水反应,食品包装袋内铁粉可吸除O2H2O,故选项说法正确;C、将煤制成蜂窝煤,可以增打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着火点是定值,不能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大量的SO2NO2经过复杂的大气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8B【详解】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在大火蔓延路线的前方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利用的是移走可燃物,防止可燃物与燃烧物接触的方法,故选B19A【详解】A、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还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A错误。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B正确。C、将木柴架空燃烧增大了接触面积,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C正确。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D正确。故选:A20C【详解】A、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中子不显电性,不符合题意;B、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不是燃烧,只能能量的转变,不符合题意;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符合题意;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 

    相关试卷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3.1 水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3.1 水课后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8化学肥料: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8化学肥料,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空气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空气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