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展开

    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中考集锦——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一、《登幽州台歌》鉴赏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悲凉苦闷和孤寂抑郁之情(的人生感慨)。2、“古人”“来者”指的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独”字表现了作者 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 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3.本诗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4、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 答: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悠悠”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6、“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答:作者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7、“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 答: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发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悲凉苦闷和孤寂抑郁的人生感慨,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二、 《望岳》鉴赏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由远及近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    钟、割3、远望的句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近望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细望的句子(运用对偶表现出五律诗工整的特点的诗句)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 《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透过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5..造化钟神秀”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阴阳割昏晓”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6.《望岳》中“岱宗复如何,齐鲁青末了”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7.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8.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表明愿望,富含生活哲理)的语句的句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示例:⑴一个“割”字,写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山南山北的阳光,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高大雄伟的形象。(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意思接近即可) 10.请从字入手,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答: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11.“会当凌绝顶中的会当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答:会当,一定要。作者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表现了他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12.有人说尾联中字是全诗之神,请做简要分析。答:是登临、登上的意思,这里写出诗人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的豪迈之情,表现出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度。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思想情感)答: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①.站得高,看得远;②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③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情感: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答: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同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它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也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15.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3) 答: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16.“齐鲁青未了是作者乍一见泰山,惊叹夫如何之余的揣摩之景。请你发挥想象,描绘这一景色。答:泰山横亘于齐鲁大地,连绵起伏,满山苍松翠柏,绿意葱茏,一望无际17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示例: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示例: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示例: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三、《登飞来峰》鉴赏1.本诗选自   《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 王安石 ,字介甫 ,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   王荆公  。谥号“文”,又称 王文公 。“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 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奸佞的小人 ,指当时保守势力    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困难、障碍、挫折。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指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3.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飞来山上千寻塔;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4、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与王之涣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相似,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6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  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7、请联系生活实际具体探究这首诗所表达的人生哲理。(6分)答: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排除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2分)。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2分)8、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答: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2分),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1分),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2分)。9、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本诗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以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10、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前两句写出了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后两句作了铺垫,是前两句的升华,很自然的表达了本诗的主旨。 四、《游山西村》鉴赏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2、一个“”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3、从“丰年待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里人热情的特点,全诗表现热烈或和谐的气氛。4.(1)本诗中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一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2)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3)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5、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答: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主人盛情,景色优美,风俗古朴6.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赏。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答:(1)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2)面对困境时。  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不放弃希望,勇于开拓,发奋前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10.(1)这首诗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品析,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2分)答:(1)2分)诗人行走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11.本诗立意新巧,寓含哲理,尤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请对这两句赏析。(或:颔联两句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儿?)答:这两句诗一方面是写景的佳句,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花团锦簇、春光无限的自然风光。(“山重水复”写地形复杂、变化无穷,“疑”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同时它又富于哲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14.全诗描绘和表达的内容是什么?答:本文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家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作者对于农村生活的喜爱。五、《己亥杂诗》(其五)鉴赏1、这首诗的作者是 清末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人名)。2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作者从花开花落的生死更替中悟出生命的真谛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中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这首诗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答: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4.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2分)5、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一是离别的忧伤,二是回归的愉快,三是积极的人生态度。)6、诗的后两句,诗人以落红自比,表明了自己虽辞官归隐,仍为国效力的决心。现在常被用来赞颂牺牲自己,培育新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7、请你谈谈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理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这两句诗托物言志,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为国献身的崇高精神。8、首句“白日斜”的作用?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幕穷途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9.三、四句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对新生命的赞美;呵护生命的无私奉献;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10.描述诗歌的前两句。展现了诗人在日薄西山之时,挥动马鞭一路向西,直奔远方的情景。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