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 第15讲-燃烧和灭火 拔高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讲义
      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 第15讲-燃烧和灭火 - 老师-拔高版.docx
    • 讲义
      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 第15讲-燃烧和灭火 - 学生-拔高版.docx
    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  第15讲-燃烧和灭火 拔高版01
    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  第15讲-燃烧和灭火 拔高版02
    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  第15讲-燃烧和灭火 拔高版03
    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  第15讲-燃烧和灭火 拔高版01
    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  第15讲-燃烧和灭火 拔高版02
    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  第15讲-燃烧和灭火 拔高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 第15讲-燃烧和灭火 拔高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 第15讲-燃烧和灭火 拔高版,文件包含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第15讲-燃烧和灭火-老师-拔高版docx、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第15讲-燃烧和灭火-学生-拔高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燃烧和灭火知识点1燃烧的条件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条件的探究: (1)如下图所示,观察并分析热水中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产生的不同现象。         思考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温度,即达到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为40℃,而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热水的温度大于40℃,而达不到240℃,因此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思考2: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铜片上的白磷和空气(氧气)接触,而热水中的白磷不跟空气(氧气)接触,因此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思考3:为什么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空气(或氧气)后却燃烧起来?   在热水中温度虽然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但没有氧气,白磷不能燃烧;当通入空气(或氧气)后,白磷跟氧气接触就燃烧起来。 (2)完成下表中的三个小实验。(3)由上述实验得出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③可燃物达到它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它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燃烧。 【特别注意】 1.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每种物质具有对应的着火点。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着火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对于固体物质,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着火点就越低,如炭粉的着火点比炭块的更低。 2.空气或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起助燃剂的作用(支持燃烧),而不具有可燃性,但空气或氧气并不是唯一的助燃剂。 3.有些物质虽然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的燃烧,如:铁丝在空气中只能达到红热状态,在纯氧中可以剧烈的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的原理: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要使燃烧不会发生或不再燃烧(即灭火),只要破坏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就能达到目的。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助燃性的物质); (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根据灭火的原理,灭火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1) 隔离可燃物。如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原理①);(2)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如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灭火(原理②); (3)用水使燃烧物冷却降温。如房屋火灾时,喷射大量的水灭火(原理③); (4)向火灾现场洒干冰(原理②③)。 3.灭火器的灭火原理以及使用范围: (1)基本原理:利用CO2密度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灭火时,灭火器喷射出的CO2覆盖在燃着的可燃物表面,阻止可燃物与空气接触,从而实现灭火。 (2)几种灭火器及使用范围:  ①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喷射出大量的CO2和泡末黏附在可燃物上,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此类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②干粉灭火器:用压缩CO2吹出干粉(主要含碳酸氢钠)来灭火。除扑灭一般可燃物外,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发的火灾。  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瓶内装着的被压缩的液态二氧化碳喷射出来变为气态二氧化碳灭火。该灭火器主要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火灾。(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时候,一定要握住灭火器的木柄,以免冻伤。) 【特别注意】 1.灭火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不同的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其灭火的方法不尽相同,如家用电器着火、森林火灾、档案室火灾等与普通火灾灭火方法不同。 2.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易燃物和易爆物: (1)易燃物:是指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火就能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面粉等。   易爆物:指的是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黑火药、硝酸铵等。 (2)安全意识: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要注意采取一些防范措施。记忆口诀为:易燃爆物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撞击;分开放置避暴晒,标志名称要看清;常通风并灭烟火,消防设施要保证;常检查来不轻心,消除隐患为第一。 (3)常见的几种安全标志:     2.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跟氧气(或空气)混合,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很大,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矿井等处要严禁烟火。   爆炸极限: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由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将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性质实验之前,务必检验气体纯度(常用的方法是:收集一试管该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移近酒精灯火焰,放开拇指,观察气体燃烧情况。如果气体安静燃烧或仅听到很小的声音,说明该气体是纯净的;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发生了爆炸,此气体不纯)。 3.燃烧与爆炸的关系:     【特别注意】1.应一分为二的看待爆炸。爆炸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危害,如厂房、矿井爆炸;但人们也在利用爆炸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例如:矿物开采、建筑施工(如拆迁时的定向爆破等)要用到爆破技术。 2.爆炸不都是化学反应,有些爆炸是物理变化,如汽车轮胎爆炸。 典例精讲【典例1】(2018•简阳市校级模拟)下列图标中,属于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绿色食品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正确。D.图中所示标志是食品质量安全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典例2】(2018秋•开州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氧化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B.燃烧属于剧烈氧化 C.钢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 D.所有的氧化反应都放热【分析】根据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有的氧化反应比较剧烈,有的氧化反应比较缓慢。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进行解答。【解答】解: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故A正确;B、燃烧分为剧烈燃烧和自燃,所以自燃不都属于剧烈氧化反应,如果是由于自燃引起的燃烧是缓慢氧化,故B错误;C、钢铁生锈是物质与氧反应的变化,属于缓慢氧化,故C正确;D、所有的氧化反应都放热,故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燃烧、氧化反应、爆炸、缓慢氧化等概念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典例3】(2019•金平区模拟)请根据所学知识及题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火柴头先燃烧,原因是火柴头着火点比较 低 。(填“低”或“高”)(2)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b所示),火柴在火柴头斜向下的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原因是 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使火柴梗更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 。(3)由图c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CO2灭火。(4)用大烧杯罩住图c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最后高的蜡烛先熄灭,根据该原理,如果你在火场,你就会采取什么样的逃生措施?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镁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化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图a中火柴头先燃烧,原因是火柴头着火点比较低;(2)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故填:斜向下的火柴更易持续燃烧;因为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3)由图c可知,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因此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灭火。(4)用大烧杯罩住图c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最后高的蜡烛先熄灭,根据该原理,如果你在火场,应采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的逃生措施。故填:(1)低;(2)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使火柴梗更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3)不能;(4)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燃烧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典例4】(2019•洞口县模拟)实验室利用红磷和白磷两种可燃物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实验1可以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 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迅速插入集气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 白烟 ,一段时间后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 烧杯中的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烧杯中的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现象,可达到实验的目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点燃¯2P2O5 .(2)通过实验2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有热水,a、b、c三个位置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整个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先膨胀,后缩小 (先变大,后变小) .a与b 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a与c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是 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分析】(1)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即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解答】解:(1)装置1是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实验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当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是:烧杯里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流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填:空气中氧气含量;白烟;烧杯中的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4P+5O2点燃¯2P2O5。(2)a处的白磷燃烧,会放出热量造成气体体积膨胀,气球变大,燃烧结束后,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气球变小;a处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也与氧气接触,所以燃烧;b处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没有燃烧,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处的红磷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到达其着火点.故填:先膨胀,后缩小 (先变大,后变小);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对空气中氧气的测定,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典例5】(2018•营口)某同学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熄灭蜡烛,请回答他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图1用嘴吹灭: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图2用烧杯罩住熄灭: 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图1用嘴吹蜡烛的火焰,加快了周围的空气流动,使蜡烛火焰温度降低;用烧杯将蜡烛罩住,使烧杯内的氧气减少,隔绝氧气灭火。故答案为: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在解此类题时,需要注意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降低着火点,这点是一个经常错的地方。【典例6】(2018•桂林)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集气瓶 ,b 长颈漏斗 。(2)装置A、B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 A 。若装置C的瓶内充满空气,正放在桌面收集O2,则气体应从 Y (填“X”或“Y”)端口进入。(3)如装置D所示,由①、②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烧杯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 加热、隔绝氧气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来分析;(3)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解答】解:(1)仪器a是集气瓶,b是长颈漏斗;故填:集气瓶;长颈漏斗;(2)装置A可以通过上下移动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装置C的瓶内充满空气,正放在桌面收集O2,则气体应从长管进入;故填:A;Y;(3)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烧杯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加热、隔绝氧气;故答案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加热、隔绝氧气。【点评】本考点是用白磷和红磷探究燃烧的条件,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这类探究实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设计的步骤中不同的现象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回答题目给出的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典例7】(2018•西城区二模)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去)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实验过程:①通入N2,将W管右侧部分放入热水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②通入空气,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P2O5能与H2O反应(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4P+5O2点燃¯2P2O5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 通入空气,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 。(3)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填序号)。A.湿棉花可以吸收白烟B.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C.②中,a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配平即可;(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通入空气,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3)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湿棉花可以吸收白烟;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②中,a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解答】解:(1)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配平即可;故答案为:4P+5O2点燃¯2P2O5;(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通入空气,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故答案为:通入空气,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3)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湿棉花可以吸收白烟;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②中,a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ABC;【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有三个: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题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考查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体会了实验的魅力,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学化学。【典例8】(2015秋•五指山校级月考)平常我们燃烧的煤块总是制成蜂窝状,而不制成球状? 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 .【分析】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平常我们燃烧的煤块总是制成蜂窝状,而不制成球状,是因为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故答案为: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典例9】(2018•大连一模)车窗密封的空调大客车一旦起火,乘客逃生时间只有几十秒,逃生的注意事项有:①低身行进忌呼喊;②遮住口鼻暂屏气;③衣服着火莫狂奔。(1)分析上述注意事项中的“低身行进”和“莫狂奔”的原理。(2)起火后的大客车如果油箱有破损,更易引发爆炸。解释发生爆炸的原因。【分析】(1)根据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促进燃烧的方法来分析;(2)根据爆炸的原因来分析。【解答】解:(1)燃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与粉尘,弥漫到上层,为防止发生窒息,所以要“低身行进”;若狂奔会导致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填:防止发生窒息,防止火势蔓延;(2)汽油泄漏后,汽油蒸汽扩散到空气中与氧气充分接触,遇明火后易发生爆炸;故填:汽油蒸汽扩散到空气中与氧气充分接触。【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灭火与爆炸的知识,难度不大。【典例10】(2018•南市区校级一模)研究发现燃烧排放的气体中,CO2浓度(用体积分数表示)越高,越容易被收集。与传统的燃料燃烧方式相比,化学链燃烧具有排放CO2浓度更高,易于收集的优点。如图为利用镍元素(Ni)进行化学链燃烧的原理示意图。(1)空气反应器中,金属镍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Ni+O2点燃¯2NiO 。(2)燃料反应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如下:H2+NiO高温¯═Ni+H2OCO+NiO高温¯Ni+CO2其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C、H、Ni 。(3)与CO、H2直接在空气中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从燃料反应器排放出的CO2浓度更高的原因是 学链燃烧将空气中不参加反应的N2从空气反应器中排出 。【分析】(1)根据金属镍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反应生成氧化镍进行分析;(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进行分析;(3)根据与CO、H2直接在空气中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从燃料反应器排放出的CO2浓度更高的原因是:化学链燃烧将空气中不参加反应的N2从空气反应器中排出进行分析。【解答】解:(1)金属镍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反应生成氧化镍,化学方程式为:2Ni+O2点燃¯2NiO;(2)H2+NiO高温¯═Ni+H2OCO+NiO高温¯Ni+CO2,碳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了+4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成了+1价,镍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了0价,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都是﹣2价,所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C、H、Ni;(3)与CO、H2直接在空气中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从燃料反应器排放出的CO2浓度更高的原因是:化学链燃烧将空气中不参加反应的N2从空气反应器中排出。故答案为:(1)2Ni+O2点燃¯2NiO;(2)C、H、Ni;(3)化学链燃烧将空气中不参加反应的N2从空气反应器中排出。【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提示进行解答。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9•新疆)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柴禾是可燃物 B.散热的速度快 C.柴禾和空气能充分接触 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分析】根据已有的促进燃烧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烧柴禾时,把柴禾架空一些,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燃烧更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促进燃烧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2019•贵港三模)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一切化学反应,故纸张燃烧后灰烬质量减少了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微粒的电性分析;B、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C、根据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答】解: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因为中子也不显电性,故A错误;B、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但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一定能燃烧,因为燃烧还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B错误;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故C错误;D、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一切化学反应,故纸张燃烧后灰烬质量减少了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D正确;故选:D。【点评】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3.(2019春•桐乡市期中)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将木材架空,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坐电梯离开 C.救火时,应该打开所有门窗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分析】A、根据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气体受热密度变小,进行分析判断。C、贸然打开所有门窗,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将木柴架空燃烧,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不能乘坐电梯,故选项说法错误。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2019春•新吴区期中)如图所示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A.煤粉 B.面粉 C.镁粉 D.大理石粉【分析】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A、煤粉具有可燃性,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B、面粉具有可燃性,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C、镁粉具有可燃性,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D、大理石粉末不具有可燃性,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爆炸的条件,掌握可燃性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会发生爆炸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2017•福建模拟)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 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 C.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D.实验用的容器可以用废旧矿泉水瓶,也可以用玻璃瓶【分析】根据已有的爆炸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据此解答。【解答】解:A.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不是一定会发生燃爆,错误;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改变,错误;C.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蜡烛会熄灭,正确;D.实验要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燃烧与爆炸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2017•南沙区模拟)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 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 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分析】根据已有的爆炸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据此解答.【解答】解:A、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蜡烛会熄灭,正确;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降低,错误;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正确;D、实验要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燃烧与爆炸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2019春•西湖区校级月考)下列替代品的使用中,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需要灭火时,用水替代干粉灭火器 B.检验空气中含二氧化碳时,用氢氧化钠替代石灰水 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用石灰石替代大理石 D.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氧气时,用KMnO4替代MnO2【分析】A.根据干粉灭火器的原理进行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进行分析;C.根据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A.水导电,电器着火需要灭火时,不能用水替代干粉灭火器,故A错误;B.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故B错误;C.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C正确;D.高锰酸钾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没有催化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知识覆盖面比较广,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8.(2019•青羊区模拟)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关于燃烧、灭火和安全、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C.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分析】A.根据燃烧的定义进行分析;B.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C.根据灭火器的原理进行分析;D.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A.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故A错误;B.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进入前要要做灯火实验,故B正确;C.为了防止档案资料干净损坏,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故C错误;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使空气进行室内,燃烧会更旺,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9.(2019•台州)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有关灭火器使用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提灭火器时,手靠近瓶口,容易提起 B.拔保险销时,放开手柄,有利于拔出 C.用力压手柄时,手靠近瓶口,容易压下 D.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快速灭火【分析】根据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提灭火器时,手靠近瓶口,容易提起,故A正确;B.拔保险销时,放开手柄,减少摩擦力,有利于拔出,故B正确;C.用力压手柄时,不要把手靠近瓶口,特别是二氧化碳灭火器,以防把手冻伤,故C错误;D.根据灭火原理,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达到快速灭火的,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灭火器正确使用的试题,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10.(2019•越秀区校级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电器失火可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 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防止损毁电器及触电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故说法错误。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说法错误。C、电器着火若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极易造成电线短路和人体触电,所以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泡末灭火器灭火,故说法错误。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是由于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以利于燃气充分燃烧,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二.填空题(共1小题)11.(2019•河北)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 面粉与空气 的接触面积。(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 机械能 。(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氧气不足 。【分析】(1)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来分析;(2)根据能量的转化方式来分析;(3)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解答】解:(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填:面粉与空气;(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填:机械能;(3)面粉发生爆炸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由于氧气不足,无法支持蜡烛的燃烧,所以蜡烛熄灭;故填:氧气不足。【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燃烧和爆炸有关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并能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三.解答题(共1小题)12.(2019•怀化模拟)2015年8月天津发生了重大爆炸,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害.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1)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后,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鼓入大量空气的作用是 让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①② (填序号).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3)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2013年台州某金属堆场因为镁燃烧发生爆炸,消防指挥立即动员寻找砂土进行灭火,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水来灭火的原因是 镁在高温下遇水反应放出氢气,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甚至产生爆炸 .从本次爆炸事件的处理方法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化学知识对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分析】根据已有的燃烧和爆炸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鼓入大量空气的作用是让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燃烧,故填:让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2)①金属筒不加盖时不是密闭容器,不会产生爆炸,②蜡烛没有点燃时不会燃烧,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可能产生爆炸;故填:①②;(3)镁在高温下遇水反应放出氢气,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甚至产生爆炸,故镁粉燃烧发生的火灾不能用水扑灭.由此可以看出,化学知识对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故填:镁在高温下遇水反应放出氢气,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甚至产生爆炸;化学知识对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实验1分别将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片刻蘸酒精的棉花立即烧起来,而蘸水的小棉花球不会燃烧酒精具有可燃性,而水不具有可燃性实验2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燃烧的小蜡烛,观察小蜡烛燃烧情况蜡烛火焰逐渐变暗,最后熄灭烧杯中氧气含量不断变小,最后氧气被完全消耗实验3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置于同一酒精灯上加热小木条很容易烧起来,而小煤球很难燃烧起来使小木条发生燃烧需要的温度较低,而使小煤块燃烧需要的温度比较高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初三上册(秋季班)化学讲义 第15讲-燃烧和灭火 拔高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