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 四川人爱喝茶,爱坐茶铺看川剧、听清音、遛鸟打盹、看闲书、唠家常,逍遥自在,自得其乐,这就是川人茶事。下列有关茶叶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鲜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化学元素是C
    B. 新鲜茶叶在炒制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水是自由水
    C. 茶叶细胞内蛋白质中通常含有微量元素Fe或S
    D. 晒干后的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无机盐
    【答案】B
    【解析】
    【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等;②微量无素:Fe、Mn、B、Zn、M、Cu等;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H、O、N。
    【详解】A、新鲜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化学元素是O,A错误;
    B、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中自由水的比例大于结合水,故新鲜茶叶在炒制过程中失去的主要是自由水,B正确;
    C、S是大量元素,C错误;
    D、晒干后的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2. 研究表明,癌细胞溶酶体中的pH低于正常细胞。BODIPY荧光染料对pH不敏感,具良好的光学和化学稳定性。以BODIPY为母体结构。以哌嗪环为溶酶体定位基团,设计成溶酶体荧光探针。该探针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不显荧光,在酸性条件下荧光强度升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荧光探针能进入癌细胞的溶酶体,是因为其对pH不敏感
    B. 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 若某区域荧光强度较强,则该区域的细胞可能是癌细胞
    D. 溶酶体执行功能的过程中,存在生物膜的流动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详解】A、荧光探针并不能靶向进入癌细胞的溶酶体,只是荧光探针能与H+结合,定位癌细胞,A错误;
    B、溶酶体内有酸性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酸性环境有利干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癌细胞溶酶体中的pH低于正常细胞”,“该探针与H+结合后,荧光强度升高”可知,癌细胞溶酶体内H+含量高于正常细胞,若某区域的荧光强度较强,则该区域的细胞可能是癌细胞,可用溶酶体荧光探针来定位癌细胞在体内的位置,C正确;
    D、溶酶体执行功能的过程中,存在膜融合现象,膜融合依据的是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存在生物膜的流动现象,D正确。
    故选A。
    3. 徒步是一种健康的户外运动方式,但较长时间的徒步会使脚掌磨出“水泡”,几天后“水泡”又消失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较长时间的快速徒步会使人体出汗且体温明显上升
    B. 人体内环境中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为徒步提供能量
    C. 水泡自行消失的原因是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D. 可以使用针或剪刀直接将水泡戳破,从而将水泡里面的水排出
    【答案】C
    【解析】
    【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详解】A、较长时间的快速徒步会使人体出汗,此时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增加,但两者维持相对稳定,故人体体温不会明显上升,A错误;
    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发生的过程,B错误;
    C、由于组织液中的液体可以渗入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因此水泡会自行消失,C正确;
    D、针或剪刀上可能会有杂菌,此外挑破水泡外的皮,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细菌可能很快入侵,D错误。
    故选C。
    4. 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机体进入应激状态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进行调节,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图可知,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B. 器官移植中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GC)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C. 激素B由垂体产生后,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肾上腺皮质发挥作用
    D. 应激状态下,GC分泌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答案】C
    【解析】
    【分析】糖皮质激素(GC)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激素A,促使垂体分泌激素B;激素B随血液运输到肾上腺皮质,促使肾上腺皮质增加糖皮质激素(GC)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糖皮质激素(GC)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糖皮质激素(GC)分泌减少。
    【详解】A、据图可知,下丘脑能合成并分泌激素A,作用到垂体,使其合成并分泌激素B,激素B作用到肾上腺皮质,使其合成糖皮质激素(GC),因此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当糖皮质激素(GC)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说明存在负反馈调节,A正确;
    B、器官移植过程中会出现免疫排斥反应,糖皮质激素(GC)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因此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GC)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正确;
    C、激素B运输时是不定向的,因此不是定向运送到肾上腺皮质,但能特异性作用到肾上腺皮质,C错误;
    D、应激状态下,大脑情绪中枢发出神经作用到下丘脑,使其合成并分泌激素A,此时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D正确。
    故选C。
    5. 基因表达是指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形成RNA后,需要“剪接体”进行有效遗传信息的“剪断”与重新“拼接”,这种有效遗传信息的拼接与无效遗传信息的去除,被称为RNA剪接,具体过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细胞不同时期转录形成的产物完全相同
    B. 剪接体的作用是催化核苷酸间化学键的断裂
    C. 在进行过程③时会形成DNA-RNA杂交分子
    D. 过程④的进行需要在RNA酶的参与下完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表示转录,②表示mRNA前体的加工,③表示翻译,④表示异常mRNA的降解。
    【详解】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细胞会发生分化,故同一细胞不同时期转录形成的产物不完全相同,A错误;
    B、剪接体进行有效遗传信息的“剪断”与重新“拼接”,故其作用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B错误;
    C、过程③是翻译过程,该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中不会形成DNA-RNA杂交分子,C错误;
    D、过程④表示异常mRNA的降解,该过程是利用RNA酶分解异常mRNA以阻止异常蛋白的合成,D正确。
    故选D。
    6.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下图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活动绘制的遗传系谱图,已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据图推测甲病可能伴×染色体隐性遗传
    B. 甲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和Y的同源区段
    C. Ⅲ9从II7获得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3
    D. 如果Ⅲ9患乙病,是基因重组导致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Ⅱ3和Ⅱ4不患乙病,但生出了患乙病的男孩,又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2患甲病,但生出了患甲病和不患甲病的儿子,说明甲病可能是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A、据图推测,甲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因为Ⅰ2患甲病,但生出了不患甲病的儿子,A错误;
    B、根据Ⅰ2患甲病,但生出了患甲病和不患甲病的儿子可推测甲病极有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若相关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控制甲病的基因用B/b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bYb、XBXb,则依然符合题意,B错误;
    C、乙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且根据Ⅱ3和Ⅱ4有患乙病的孩子可推测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Ⅱ6的基因型为Aa,Ⅱ7的基因型为AA或Aa,其比例为1∶2,则Ⅲ9从II7获得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1/2=1/3,C正确;
    D、如果Ⅲ9患乙病,是等位基因分离、而后含有隐性致病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7. 1881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做了水绵实验:把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小室内,在黑暗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把装置放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
    (1)恩格尔曼的上述实验直接证明了_________。
    (2)某同学重复做了恩格尔曼的另一个实验,他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他会观察到大量的需氧细菌聚集在
    __________区域。
    (3)水绵细胞叶绿体呈螺旋带状分布,需要从水库、稻田等自然水体中大量吸收Mg2+用于合成相关化合物,该过程消耗的ATP是在_________(填场所)中产生的,其吸收Mg2+的方式是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方式(文字和箭头)表示水绵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О元素的转移途径_________。
    (5)某同学利用新鲜的水绵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发现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答案】(1)氧气是由叶绿体所释放,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红橙光和蓝紫光
    (3) ①.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②. 主动运输
    (4)H218O18O2、C18O218C3(CH218O)+H218O
    (5)①没加入二氧化硅;②画滤液细线次数太少;③提取时无水乙醇加得太多;④所用的菠菜叶片可能太嫩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
    【小问1详解】
    恩格尔曼用水绵、好氧细菌以及极细的光束进行的光合作用实验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所释放,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小问2详解】
    叶绿体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大量的好氧细菌积聚在红橙光区和蓝紫光区。
    【小问3详解】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都能产生ATP,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用于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从水库、稻田等自然水体中大量吸收Mg2+用于合成相关化合物,该过程消耗的ATP是由细胞呼吸产生的,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吸收Mg2+时需要消耗ATP,说明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
    【小问4详解】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CO2,都含有O元素,水中的O在光反应中水的光解产生氧气,CO2参与暗反应,首先CO2与C5结合形成C3,O元素也进入C3化合物,C3能还原形成(CH2O)和水,因此O元素又进入(CH2O)和水中,因此可表示为:H218O18O2、C18O218C3(CH218O)+H218O。
    【小问5详解】
    某同学利用新鲜的水绵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发现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有:①没加入二氧化硅,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提取更多的色素,研磨时没有加入二氧化硅,会导致提取的色素浓度过低,进而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②画滤液细线次数太少,会使滤液细线处积累的色素量太少,进而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③提取时无水乙醇加得太多,会使提取到的色素溶液浅绿,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④所用的菠菜叶片可能太嫩,色素含量太少,有可能使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
    8. 在宜宾叙州区岷江蔬菜园内,种植着黄瓜等新鲜蔬菜。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研究人员用正常的黄瓜雌花和黄瓜幼苗开展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用正常的黄瓜雌花作为实验材料,验证生长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设计做法是将用于实验的雌花在开花前套袋处理,然后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作如下处理:
    甲组雌花开花前套袋,开花后给雌蕊柱头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并套袋,一段时间后移走套袋;
    乙组雌花开花前套袋,开花后直接人工授粉并套袋,一段时间后移走套袋。
    实验二:使用不同浓度的GA抑制剂(单位:mg·L-1)处理黄瓜幼茎切段,测量结果如下:
    请根据上述实验情况回答:
    (1)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称为__________﹔除了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部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__________。
    (2)请指出实验一设计的缺陷之处并改正_________。
    (3)实验二中随着GA抑彻剂浓度的升高,对黄瓜幼茎切段生长的___________作用增强。
    (4)黄瓜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___________的结果。某些品种的黄瓜其茎尖端部位非常适于制作菜肴,在黄瓜茎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会“掐尖”售卖茎顶端部分,同时“掐尖”的行为也会一定程度上利于增加黄瓜产量。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增产原因。_________。
    【答案】(1) ①. 变量 ②. 对照实验
    (2)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即缺乏空白对照实验 (3)抑制
    (4) ①. 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②. 打破顶端优势,解除了高浓度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进而促进侧芽的萌发和生长,增加黄瓜产量。
    【解析】
    【分析】激素调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小问1详解】
    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叫做自变量﹔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小问2详解】
    实验一的目的是验证生长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素,1号有外源生长素,2号有人工授粉后发育着的种子提供生长素,所以,还缺乏没有生长素的一组,即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即缺乏空白对照实验。
    【小问3详解】
    实验二中随着GA抑彻剂浓度的升高,茎切段的伸长量逐渐下降,这说明随着GA抑彻剂浓度的升高对黄瓜幼茎切段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
    【小问4详解】
    黄瓜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该过程受到激素调节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某些品种的黄瓜其茎尖端部位非常适于制作菜肴,在黄瓜茎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会“掐尖”售卖茎顶端部分,同时“掐尖”的行为能够打破顶端优势,即解除了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进而促进侧芽的萌发和生长,提高座果率,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增加黄瓜产量。
    9. 宜宾市翠屏区宋家镇卫星水库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达6000余亩,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水库中生活着多种浮游动植物。其中小型浮游动物以浮游藻类为食。大型溞则以小型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为食,具有较强摄食能力,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图1表示某阶段大型溞种群数量的变化。图2表示受到干扰后,水库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图(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范围,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就偏离正常范围,偏离值为T,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为S)。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水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
    (2)图1表示大型溞种群数量围绕K值上下波动,K值(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N点时出生率__________(填“>”“

    相关试卷

    2022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