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  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A. 农业的起源 B. 手工业兴起 C. 商业的发展 D. 畜牧业繁荣2.  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 社会转型 B. 文明起源 C. 政权分立 D. 国家产生3.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在政治上主张(  )A. “无为而治” B. “有教无类” C. “以法治国” D. “互爱互利”4.  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这一做法反映了汉文帝(  )A. 监视地方官吏 B. 提倡勤俭治国 C. 控制豪强地主 D. 废除严刑苛法5.  西汉强盛起来后,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下列战役给予了匈奴沉重打击的是(  )A. 桂陵之战 B. 马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漠北之战6.  我国古代曾出现过许多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治世局面。其中“光武中兴”治世局面出现在(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7.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其主要职责在于统辖西域诸国,管理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可以发兵征讨。上述表明西域都护的设立(  )A. 权力过大超越了中央 B. 加强了对西域的治理
    C. 导致西域诸国的混乱 D. 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8.  蔡伦,湖南耒阳人,东汉前期的宦官,负责监造各种器物,被汉安帝封为龙亭侯。他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功绩是(A. 改进造纸术 B. 发明活字印刷术 C. 发明指南针 D. 发明火药9.  古代中国科技发展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东汉时有一位人物曾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这位人物擅长的领域是(  )A. 农学 B. 史学 C. 医学 D. 数学10.  司马迁撰写的历史巨著《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的史事范围是(  )A. 从黄帝到秦始皇时 B. 从黄帝到汉武帝时 C. 从夏朝到汉武帝时              D. 从商朝到东汉末年11.  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
    A. 蜀、吴、魏 B. 吴、魏、蜀 C. 魏、吴、蜀 D. 魏、蜀、吴12.  西晋惠帝在位时,各地势力强大、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A. “国人暴动” B. “七雄混战” C. “七国之乱” D. “八王之乱”13.  “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  )A. 得到大规模开发 B. 自然条件优越 C. 人口数量增加 D. 社会环境安定14.  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两方军队在淝水激战,最后东晋以少胜多,取得胜利。下列成语出自此次战役的是(  )A. 退避三舍、卧薪尝胆 B. 纸上谈兵、朝秦暮楚
    C. 破釜沉舟、四面楚歌 D.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15.  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人物设置了如图中的“国际数学节”(314日)。这位人物是(  )
    A. 张仲景 B. 祖冲之 C. 顾恺之 D. 钟繇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六王毕,四海一”。 ——《阿房宫赋》“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材料二  秦始皇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帝国体制,一个管辖全国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这是一种先秦时代没有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于郡、县、乡、亭、里。这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 ——摘编自《国史十六讲》材料三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 ——摘编自王子今著《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1) 材料一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王实现“四海一”的时间。(2) 依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有哪些?(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为推动“西汉王朝进入全盛”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所做的努力产生了怎样的共同作用?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材料二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材料三在他统治时期(五世纪末)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鲜卑族使用汉语,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他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两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名称。(2) 依据材料二图示及所学知识,归纳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征。(3) 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的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4)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请你就当前如何加强民族团结、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一条建议。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        朝的历史,文献记载很粗略,故很多学者曾质疑其是否存在。甲骨文发现后,使得        朝历史得到了考古实物的证实,表明        王朝是确切存在的。 ——摘编自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稽古贯通启新:中国古代史》材料二: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大蒜、苜蓿等陆续传到中国。……“丝绸之路”从西汉一直到以后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成为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国家和人民加强联系,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贾思勰在某农书中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如图为该书内容节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三处横线应填入哪一个朝代的名称?(2) 阅读材料二,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简单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3) 根据材料三写出这本农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农书中反映的生产经验。(4)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文化软实力强大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解析】材料的意思是,神农氏教人制作耒耜,教百姓从事农耕。故这一传说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兴起,即农业的起源。
    故选:A
    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兴起,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兴起,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方面,周朝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到后期战争越发激烈、残酷,越来越多的小国被兼并;政治方面,为了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取得优势地位,各国通过改革变法,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向封建社会生产关系过渡;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道家等学派应运而生,他们宣传个人思想,促进了思想学术的繁荣。故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相关知识点。
     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A项正确;有教无类属于儒家学派孔子的教育主张,排除B项;以法治国属于法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互爱互利是墨家学派的主张,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老子的政治主张,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理解并识记老子的思想观点以及诸子百家的主张。
     4.【答案】B【解析】据题干材料“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接受贡献之物。命令全国不必要求前来进献。可见汉文帝时期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体现了汉文帝提倡勤俭治国的思想,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监视地方官吏的做法,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控制豪强地主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只强调了汉文帝拒绝进献贡物,并未提出对严刑苛法的废除,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汉文帝的治国措施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5.【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组建骑兵反击匈奴,在漠北之战大败匈奴,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D项正确;桂陵之战发生于战国时期,交战双方是齐国和魏国,排除A项;马陵之战也发生在战国时期,交战双方是齐国和魏国,排除B项;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秦赵之间,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对漠北之战的认知与理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漠北之战的认知与理解,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6.【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D项正确;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未出现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治世局面,排除A项;秦朝历经二世,统治时间较短,因残暴统治而亡,未出现盛世,排除B项;西汉出现的盛世叫做文景之治,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光武中兴”治世局面出现的时期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光武中兴”的内容及表现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光武中兴的相关史实。
     7.【答案】B【解析】A.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是地方机构,排除。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西域的治理,符合题意。
    C.西域都护的设立,加强了对西域的治理,让西域更加井然有序,排除。
    D.材料不能体现“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西域都护,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了解西汉时期经营西域的相关史实,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8.【答案】A【解析】早在西汉前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纸。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纸的发明与改进。掌握蔡伦的历史贡献。
    本题以纸的发明与改进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9.【答案】C【解析】A.“麻沸散”是医学领域的成就,而非农学,排除。
    B.“麻沸散”是医学领域的成就,而非史学,排除。
    C.据材料“麻沸散”、“五禽戏”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华佗的成就,符合题意。
    D.“麻沸散”是医学领域的成就,而非数学,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东汉医学家华佗,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了解华佗和张仲景的医学成就,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0.【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B项正确;经上述分析,《史记》记载的时间是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因此,ACD项并不是《史记》记述的史事范围,排除AC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司马迁的《史记》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史记》记述的时间范围。
     11.【答案】D【解析】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魏、蜀、吴。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的形成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鼎立的形成的相关史实。
     12.【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各地势力强大、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八王之乱”。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D项正确;“国人暴动”发生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在位时期,排除A项;“七雄混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B项;“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八王之乱的相关史实,“西晋惠帝在位时”“封王”“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八王之乱的影响及相关史实。
     13.【答案】A【解析】汉朝时期,江南地区尚未开发,经济比较落后。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由于北方人的南迁等原因,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得到发展,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南朝《宋书》记载的内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古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原因的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原因的相关史实。
     14.【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关,排除A项;纸上谈兵、朝秦暮楚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有关,排除B项;破釜沉舟、四面楚歌与楚汉之争有关,排除C项;公元383年,东晋以少胜多,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出自淝水之战的成语有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淝水之战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重点掌握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
     15.【答案】B【解析】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据题干“国际数学节”“国际圆周率日”“314日”可知,这位人物是祖冲之,B项正确;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名医,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被称为“医圣”,排除A项;顾恺之是东晋的画家,排除C项;钟繇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祖冲之的相关史实,“国际数学节”“国际圆周率日”“314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图文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相关史实。
     16.【答案】【小题1】历史功绩:灭六国,统一中国。时间:公元前221年。【小题2】“创制”:创立皇帝制度;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设立管辖全国的中央政府;地方实现郡县制。【小题3】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小题4】共同作用: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1)本题考查秦统一六国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3)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政治和思想上统治的措施。
    4)本题考查秦汉统治措施的共同作用。
    本题将秦汉统治措施结合起来考查,综合性强,同时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17.【答案】【小题1】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写出其中两个即可)【小题2】特征:少数民族内迁;北方出现众多割据政权:南方实现局部统一: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南北对峙等。【小题3】“他”:北魏孝文帝。积极影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小题4】建议:维护民族团结,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国家重视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名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以及积极影响、加强民族团结、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建议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名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以及积极影响、加强民族团结、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建议等知识。
     18.【答案】【小题1】商【小题2】商【小题3】商【小题4【解析】1)根据材料一“甲骨文发现后,使得____朝历史得到了考古实物的证实”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横线处朝代应为商朝。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根据材料二“‘丝绸之路’从西汉一直到以后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成为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国家和人民加强联系,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可以分析出,这一段材料主要围绕丝绸之路带来的影响进行介绍,因此可以提炼出的观点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这一观点进行论述,没有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如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汉朝的铁器、丝绸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造纸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传入中原。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3)根据材料三中“贾思勰”“农书”等信息可知,这本农书是《齐民要术》,书中节选提到了地势环境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书中反映的生产经验是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央集权制度的较早确立和发展巩固;农业和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中原民族与周边民族交流互鉴。
    故答案为:
    1)朝代:商。
    2)观点: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论述: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汉朝的铁器、丝绸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造纸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传入中原。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3)农书:《齐民要术》。生产经验: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4)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较早确立和发展巩固;农业和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中原民族与周边民族交流互鉴。
    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甲骨文的价值、丝绸之路以及意义、贾思勰与《齐民要术》、中国古代文化软实力强大的原因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甲骨文的价值、丝绸之路以及意义、贾思勰与《齐民要术》、中国古代文化软实力强大的原因等知识。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