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操作需要在火焰旁进行的一组是(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土壤
③稀释土壤溶液
④涂布平板
⑤微生物的培养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2、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发现根分化,而芽的分化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 )
A.未见阳光
B.培养时间不足
C.培养基营养过多
D.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不合适
3、杨梅酒的传统制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处的操作中应先对杨梅冲洗,再除去枝梗
B.发酵前应对发酵装置和材料进行灭菌否则会影响乙醇的品质
C.装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因为发酵过程中有气体生成
D.将装有杨梅酒的瓶子打开瓶盖后置于温暖处,一段时间后可能会闻到果醋味
4、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苗种并进行扩大培养
②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
③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④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⑤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
⑥生产谷氨酸需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⑦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农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5、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①果酒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来检验
②泡菜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③传统葡萄酒呈红色的原因是加入了红色食用色素
④检验醋酸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⑤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
⑥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
A.六项 B.五项 C.四项 D.三项
6、白菜与甘蓝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分别为20与18。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的“白菜-甘蓝”,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储存等优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B.白菜-甘蓝的产生用到了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获得杂种细胞
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四倍体白菜-甘蓝的过程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7、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扩大培养酵母菌应该使用液体培养基并使用摇床振荡培养
B.琼脂在培养基中不仅可以作为凝固剂,还可以作为碳源
C.划线分离操作过程,若划线4次,则接种环需要灼烧4次
D.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8、下列有关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土壤中微生物进行计数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同稀释倍数的样液至少涂布三个平板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B.统计结果一般用活菌数而不是菌落数来表示
C.本实验需要设置一个不接种的对照组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D.若某地土壤中真菌的数量比细菌的数量少,则计数真菌的稀释倍数要比细菌小
9、以菊花稀有品种墨牡丹的营养器官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时,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BA)和生长素类似物(NAA)配比影响愈伤组织诱导成功率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处理方式及结果
培养基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BA(mg/L)
0.5
1.5
3
0.5
1.5
3
0.5
1.5
3
NAA(mg/L)
0.1
0.1
0.1
2
2
2
3
3
3
愈伤组织诱导成功率(%)
16.6
0
0
66.6
91.6
33.3
50
75
58.4
A.外植体脱分化培养时,所需碳源是CO2或碳酸盐
B.与次氯酸钠溶液相比,用酒精对外植体消毒所需的时间短
C.BA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NAA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D.2mg/L的NAA诱导愈伤组织的成功率最高
10、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葡萄酒发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过程需检测发酵液温度
B.发酵初期罐内可能出现负压
C.需从进气口定期通入无菌空气
D.可以通过监测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终止发酵时间
11、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和发酵时间
B.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可能是好氧菌
C.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在32h之内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
D.如果甲、乙两菌种的发酵效果都不理想,可以用辐射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定向改造
12、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如图Ⅰ所示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mL完全培养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传统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为避免污染发酵装置需严格灭菌
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106个/L,此数值可能低于实际的活菌数
C.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菌种接种过程中的试管口、瓶口等无需再灼烧灭菌
D.由图Ⅱ可知,丙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培养瓶密封不严,丁组酵母菌产酒精能力比乙强
13、某实验室用两种方法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坐标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时,消耗葡萄糖较多的是甲发酵罐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4h和第0h开始进行无氧呼吸
C.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
D.该实验证明向发酵罐中连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14、黑胫病对甘蓝型油菜的危害十分严重,黑芥能抗黑胫病,两者不能直接杂交。为解决该问题,科研人员通过下图所示过程获得抗病品系。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终获得的抗病植株具有完整的甘蓝型油菜和黑芥的遗传信息
B.过程①可使用纤维素酶,过程②可利用PEG进行诱导
C.过程③发生脱分化,过程④体现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黑芥与甘蓝型油菜存在生殖隔离
15、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了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过程如图1所示),并进一步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及待测植株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培育杂种植株利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和细胞质膜流动性原理
B.图1中过程①应在无菌水中进行,过程②应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
C.图2中属于杂种植株的是4和5,1可能是花椰菜
D.将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可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
16、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被土壤中某些细菌分解为氨后,再转化成铵盐、硝酸盐等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A.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的根本原因是其能合成脲酶
B.若培养基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之前进行
C.KH2PO4和Na2HPO4可维持培养基pH的相对稳定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实际的活菌数目少
二、多选题
17、如图为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酒发酵时,图中装置应用70%的乙醇消毒和用洗洁精洗涤
B.用该装置进行果酒发酵时,需要维持阀a、b的开放状态
C.利用该装置进行果醋发酵,发酵温度需要维持在30~35℃
D.果酒、果醋发酵所用的菌种细胞内均含有多种细胞器
18、培养胡萝卜根组织可获得试管苗,获得试管苗的过程如图所示。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步骤③切取的组织块中要带有形成层,因为形成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C.从步骤⑤到步骤⑥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主要是因为有害代谢产物积累
D.步骤⑤要进行照光培养,步骤⑥不需要进行照光培养
19、下图为啤酒生产过程的简要流程,其中糖化的目的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可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使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B.过程②破碎有利于淀粉与α−淀粉酶充分接触,缩短糖化过程的时间
C.过程③的主发酵阶段要始终保持厌氧环境,以便完成酒精的生成
D.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往外排气,后发酵时期更应缩短排气时间间隔
20、双层平板法是一种利用底层和上层均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噬菌体进行检测的常用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先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是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是1%的培养基融化并冷却至45~48℃,然后加入宿主细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在上层平板上看见由于噬菌体侵染周围细菌而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形成的空斑即噬菌斑。通常一个噬菌斑来自原液中的一个噬菌体。根据噬菌斑的数目计算原液中噬菌体的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作为选择培养基选择出噬菌体的宿主细胞
B.加入混合液后,使用灭菌后的涂布器将混合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C.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因此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更有利于计数
D.双层平板法获得的噬菌斑不易发生上下重叠现象
三、实验题
21、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图1是工业化生产酵母菌的流程,图2是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工业化生产装置示意图。
图3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标号①______的操作目的是______;②______常用方法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浓度葡萄糖筛选经诱变处理后的野生酵母菌,经多次传代培养以获得目标菌株。最常用的分离单菌落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______。纯化菌株时,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并用______(工具)进行菌落计数,评估菌株增殖状况。选育出来的菌种具有稳定的______。
(3)图2发酵罐通过传感器监测发酵液酒精浓度、温度、氧气、pH等物质、环境的变化,其中pH需控制在______(填“酸性”或“碱性”)环境下。图中3为搅拌器,可以加快酵母菌繁殖速率,其原理是______。
(4)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通过发酵罐实现,如发酵产品是为了得到酵母菌,可通过______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如发酵产品是酒精,则可用______法进行提取。若由酒精发酵转变成醋酸发酵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若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并未产生乙酸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
22、土壤对磷有强烈的吸附固定作用,导致土壤中施入的磷肥都变成难溶的无效磷沉积在土壤中,解磷菌能将土壤中的难溶态磷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状态,对于提高土壤磷元素的有效利用具有促进作用。某研究小组对某地区土壤微生物的筛选,欲获得具有稳定解磷能力的解磷菌并大量培养,其部分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耕地长期大量使用磷肥,除造成土壤板结影响作物产量外,对生态环境还可能具有的不良影响是_____。
(2)为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需将配置好的解磷菌固体培养基进行灭菌,待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旁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凝后,将培养皿倒置目的是_____。
(3)研究人员利用_____法纯化解磷菌种,使得生长出单个菌落,从中获得了3株具有稳定解磷能力的解磷菌种P1、P2和P3。
(4)下图为研究小组采用水解圈法对分离出的三种解磷菌的解磷能力进行检测,以解磷圈大小(D)与菌圈大小(d)的比值确定解磷菌的解磷效果,其结果如图所示。
三种菌的解磷效果关系为_____,使用单一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应选用_____菌种,理由是_____。
(5)不同菌种之间存在拮抗作用,为探究最佳解磷效果,研究小组研究了不同pH值及不同菌种复合使用条件下解磷菌的解磷效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从pH值影响解磷效果角度分析P1和P3复合使用效果优于P1和P2复合使用效果的依据是_____。
23、2,4-D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单子叶作物田间的除草剂,其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污染。某研究小组采集土样,按下图所示流程,从土壤中筛选2,4-D降解菌株,并获得了菌种。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从___________的土壤中采样。
(2)选择培养基中应添加2,4-D作为唯一碳源,选择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与选择培养基相比,用于划线纯化的培养基中还应适量添加___________(物质)。从纯化结果判断土壤中含有多种 2,4-D分解菌,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4)现欲从多种2,4-D分解菌中筛选出2,4-D高效降解菌株,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
②将各组液体培养基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____________。
四、读图填空题
24、下图是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内的培养基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促进植物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营养物质包括_______和有机物;植物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和______等激素。
(2)此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A阶段和B阶段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主要是_______,B阶段除了细胞分裂外,还进行细胞______。
(3)此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是指对_____进行灭菌。B阶段需要光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耐储藏等优点。如图是“白菜—甘蓝”的杂交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过程中,过程①常用_______________酶处理植物细胞,该过程在溶液中进行,而且外界溶液的浓度应该_________(填“等于或略大于”或“略小于”)细胞液的浓度
(2)已知白菜细胞中含有2X条染色体,甘蓝细胞中含有2Y条染色体,则杂种植株叶肉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条。与白菜和甘蓝相比,杂种植株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②常用的化学诱导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于杂交的白菜和甘蓝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经过过程②可获得哪几种类型的融合原生质体(仅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基因型)。
(4)通常情况下,白菜和甘蓝之间不能成功杂交。该项技术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题
26、发酵能让食物改头换面,拥有全新的模样和味道。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遍布民间,称为传统发酵技术。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果酒、果醋、腐乳、泡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参与是关键,人类已经发现了多种用于食品发酵的细菌和真菌。在上述几种饮品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利用真菌进行发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使用酿制葡萄酒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是____________。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葡萄酒制作成果醋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和_______。
(3)做酸菜鱼的“酸汤”是通过天然发酵而成的,参与该发酵过程的主要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出坛后的酸汤,若不及时食用,一段时间后会在其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这是_____________(填微生物名称)繁殖引起的,与进行酸汤发酵的主要微生物相比,该微生物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
(4)腐乳是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蛋白酶可以使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①土壤是微生物的培养基,土壤取样不需要在火焰旁进行,否则会杀死目的菌株,①错误;
②称取土壤时,为避免杂菌的污染,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②正确;
③稀释土壤溶液,为避免杂菌的污染,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③正确;
④涂布平板,为避免杂菌的污染,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④正确;
⑤微生物的培养,需在一定温度的恒温箱中进行,⑤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A、图中“?”处的操作中应先对杨梅冲洗,再除去枝梗,这样可以避免杂菌污染,A正确; B、葡萄酒制作过程中,需要发酵装置进行灭菌,防止其他杂菌对发酵产生影响,但不需要对杨梅灭菌,因为发酵过程中利用的是杨梅果皮上的酵母菌,B错误; C、杨梅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约三分之一的空间,目的是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同时消耗氧气后制造无氧环境,为酵母菌酒精发酵创造条件,同时可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造成发酵液的溢出,C正确;D、将装有杨梅酒的瓶子打开瓶盖后置于温暖处,该条件下为有氧环境,且环境温度高,有利于醋酸菌的生长,因而一段时间后可能会闻到果醋味,D正确。
故选B。
4、答案:B
解析:①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等依据的原理都属于可遗传变异,能够改变微生物的遗传性状,进而可以从中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①正确;
②单细胞蛋白是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微生物菌体,并不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得到的,②错误;
③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③正确;
④啤酒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其中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是在主发酵阶段完成,故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④错误;
⑤柠檬酸是通过黑曲霉的发酵制得,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品酸度调节剂,黑曲霉产酸量高的话,可以保证产出的效率和质量,⑤正确;
⑥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好氧型细菌,生产谷氨酸需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⑥正确;
⑦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利用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⑦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
6、答案:C
解析:A、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正确;B、白菜甘蓝的产生过程是先将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杂种植株,B正确; 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C错误; D、培育四倍体白菜-甘蓝的过程包括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进行减数分裂,故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正确。
故选C。
7、答案:A
解析:A、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液体培养基能增大菌体与营养物质的接触,使用摇床振荡培养能增加溶氧量,故扩大培养酵母菌应该使用液体培养基并使用摇床振荡培养,A正确; B、琼脂不能提供碳源,只能作为凝固剂,B错误; C、每次划线前后均需要对接种环灼烧,所以若划线4次,则接种环需要灼烧5次,C错误; D、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D错误。
故选:A。
8、答案:B
解析:
9、答案:B
解析:A、外植体脱分化培养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不能利用CO2作为碳源,A错误;B、消毒的原则是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故外植体消毒可先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30s后,用无菌水清洗2-3次,再用次氯酸钠处理30min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B正确; C、分析表格数据显示,只要浓度适宜BA和NAA都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C错误; D、2mg/L的NAA和1.5mg/L的BA共同处理诱导愈伤组织的成功率最高,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酵母菌进行果酒发酵时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发酵过程需检测发酵液温度,A正确; B、发酵初期罐内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气,因此可能出现负压,B正确; C、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不能从进气口通入空气,C错误; D、可以通过监测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终止发酵时间,D正确。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和发酵时间,A正确;容器内上层为有氧环境,底层为无氧环境,若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则说明该发酵菌可能是好氧菌,B正确;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需延长发酵时间继续进行实验,C正确;用辐射的方法对菌种进行改造属于不定向的基因突变,D错误。
12、答案:D
解析:A、在传统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利用的是葡萄皮表面的天然酵母菌,不需要严格灭菌,A错误;
B、若对菌液计数,需选取菌落数处于30~300的培养皿计数。平均菌落数除以涂布体积乘上稀释倍数求的是每毫升发酵液的微生物数量,还应该再乘1000算每升发酵液的微生物数,故先求平均菌落数为(62+68+74)÷3=68,除以涂布体积0.1mL后等于680个/mL,稀释倍数为1×104,再乘1000,最后为6.8×109个/L,计数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连在一起,平板上生长出一个菌落,所以数目偏小,B错误;
C、培养基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玻璃器皿、接种用具可采用干热灭菌,接种时的玻璃瓶口等都需在酒精灯火焰处进行灼烧灭菌,C错误;
D、乙、丙、丁挑取不同的菌落培养,丙瓶与乙、丁瓶相同条件培养,但培养液没有酒精产生,且瓶内活菌数量不低,丙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培养瓶密封不严,进行有氧呼吸;丁组的活菌数比乙组少,但是产生的酒精和乙组一样多,所以丁组产生酒精能力比乙强,D正确。
故选D。
13、答案:A
解析:A.实验结束时,甲发酵罐的酒精产量是18mol,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9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1mol,共10mol,乙发酵罐产生的酒精是15mol,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7.5mol,因此实验结束时,消耗葡萄糖较多是甲发酵罐,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甲发酵罐从第2小时开始生成酒精,因此从第2小时开始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为兼性厌氧微生物,C错误; D.该实验证明向发酵罐中连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降低酒精的产量,D错误。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B
解析:将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杂种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利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两种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利用了细胞质膜的流动性,A正确。
图1中的过程①为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的过程,过程②为原生质体融合过程,过程①、②应在等渗溶液中进行,否则原生质体会吸水涨破或失水死亡,B错误。
根据图2分析,4号和5号个体均含有两种植物的特异性蛋白,4号和5号应是杂种植株,1号个体含有蛋白质情况和花椰菜相同,其可能是花椰菜,C正确。
可将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即可筛选出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D正确。
16、答案:A
17、答案:AC
解析:A、果酒发酵时,图中装置用洗洁精洗涤后应该用70%的乙醇消毒,A正确; B、酒精发酵时应该先通气后密封,因此阀a不能维持开放状态,B错误; C、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是30~35℃,利用该装置进行果醋发酵,发酵温度需要维持在30~35℃,C正确; D、果酒发酵所用的菌种细胞为酵母菌,其内含有多种细胞器,而果醋发酵所用的菌种细胞为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
故选:AC。
18、答案:AB
19、答案:CD
20、答案:CD
解析:A.选择培养基就是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限制条件,所以会把那些不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的细菌淘汰掉。剩下的就是符合条件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不是选择培养基,A错误;B.据题意可知,将琼脂含量是1%的培养基融化并冷却至45~48℃,然后加入宿主细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是培养基和混合液一起倒平板,不是混合液涂布在培养基表面,B错误;C.双层平板法因上层培养基中琼脂较稀,故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更有利于计数,C正确;D.双层平板法所形成全部噬菌体斑都接近处于同一平面上,因此不仅每一噬菌斑的大小接近、边缘清晰,而且不致发生上下噬菌斑的重叠现象,D正确。故选CD。
21、答案:(1)扩大培养;缩短菌种在发酵缸中发酵的时间;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2)划线分离法;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得到单菌落;培养皿和涂布器;遗传特性和生产能力
(3)酸性;搅拌能增加发酵液中的溶解氧,可使其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利于该菌增殖
(4)过滤、沉淀或离心;真空发酵;通入氧气,提高温度;缺少醋酸菌
22、答案:(1)对水体形成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防止培养皿盖上出现的冷凝水滴落污染培养基
(3)平板划线
(4)P1>P2> P3;P1;P1的溶磷圈D/d值最大,解磷效果最佳
(5)不同菌种之间存在拮抗作用,P1和P3最佳pH值不同,相互拮抗较弱,解磷效果最佳,而P1和P最适pH较为一致,拮抗作用较强,解磷效果稍差
解析:(1)耕地长期大量使用磷肥,除造成土壤板结影响作物产量外,对生态环境还可能具有的不良影响,随着水土流失,对水体形成污染,导致水体中氮磷等含量过高而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对于培养基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待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旁倒平板,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的目的是防止培养皿内壁上出现的冷凝水污染培养。
(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包括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识图分析可知,研究人员利用了平板划线法纯化解磷菌种,使得生长出单个菌落,从中获得了3株具有稳定解磷能力的解磷菌种P1、P2和P3,不同菌落的特征不同,包括菌落的形态和大小颜色(或隆起程度、透明度、晕圈大小等)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分辨三种菌落特征进行区分。
(4)解磷菌能分解含磷化合物使得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在固体培养基中分离培养出解磷菌后,需通过测量透明圈和菌落的直径,比较它们的比值以确定其解磷能力从而筛选出目标菌株,识图分析可知,三种菌的解磷效果关系为P1>P2>P3,由于P1的溶磷圈D/d值最大,解磷效果最佳,因此使用单一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应选用P1。
(5)根据题意结合图示可知,不同菌种之间存在拮抗作用,P1和P3最佳即H值不同,相互拮抗较弱,解磷效果最佳,而P1和P2最适pH较为一致,拮抗作用较强,解磷效果稍差。
23、答案:(1)富含2,4-D
(2)使能够分解2,4-D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不能分解2,4-D的微生物不能生存
(3)琼脂;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隆起程度、光滑程度等
(4)将多种2,4-D分解菌,分别等量加入到相同浓度的2,4-D溶液中(已灭菌彻底的2,4-D溶液,且此浓度可通过预实验锁定);分别测定每组2,4-D溶液中的2,4-D残留量
24、答案:(1)无机物;生长素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有丝分裂;分化
(3)培养基;芽发育成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条件
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应有营养物质和激素,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物和小分子有机物,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两类植物激素。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表示脱分化过程,B表示再分化过程,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再分化过程除了细胞分裂外,还进行细胞分化等。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要无菌操作,主要是指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消毒。A阶段要避光处理,而B阶段需要光照,因为芽发育成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条件。
25、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于或略大于
(2)2X+2Y;染色体数目变异
(3)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AAaaBBBB、ccccDDdd、AaBBccDd
(4)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
26、答案:(1)果酒和腐乳
(2)20℃左右;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通入无菌空气;将温度提高到30~35℃
(3)乳酸菌;酵母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4)毛霉;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解析:(1)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参与是关键,其中制作果酒的酵母菌和制作腐乳的毛霉均是真菌,制作果醋的醋酸菌和制作泡菜的乳酸菌都属于细菌。
(2)人类使用酿制葡萄酒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是18~25℃,即20℃左右。葡萄酒呈现深红色,是因为红葡萄皮细胞液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发酵过程中进入发酵液。将葡萄酒制作成果醋时,需要将条件控制为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因此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通入充足无菌空气和将温度提高到30~35℃。
(3)做酸菜鱼的“酸汤”是通过天然发酵而成的,参与该发酵过程的主要微生物是乳酸菌。亚硝酸盐在适宜的温度、pH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等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变成亚硝胺,亚硝胺对人体有致癌作用。一段时间后会在其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这是产膜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进行酸汤发酵的主要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与乳酸菌相比,酵母菌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4)制作腐乳时,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生产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其中蛋白酶可以使腐乳的蛋白质被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生物试卷PDF版pdf、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