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下列不具有生命现象的是( )
A. 铁树开花 B. 孔雀开屏 C. 水落石出 D. 蜘蛛织网
2.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为了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学校每周进行三次全员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用到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测量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
3.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初春时节,雷鸟换上棕色羽毛 B. 酷夏时节,皂荚树下好乘凉
C. 深秋时节,银杏树叶纷纷落下 D. 严冬时节,青蛙与蛇进入冬眠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水分
5.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越高级的消费者所获得的物质和能量越多
B. 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 人工林容易发生虫灾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结构复杂
D.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
6. 面对《流浪地球》我们选择希望;面对《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选择可持续发展。以下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
A. 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C.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D. “吃野味去!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7. 下列显微镜的镜头组合中,在视野内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 目镜5×、物镜5× B. 目镜10×、物镜10×
C. 目镜16×、物镜10× D. 目镜10×、物镜40×
8.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b”
B. 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
D. 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9. 小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那么这种细胞肯定不是( )
A.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 苹果的果肉细胞
C. 菠菜的叶片细胞 D.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0. 下面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A. ④②③①⑤ B. ③④②①⑤ C. ④③②①⑤ D. ⑤④③②①
11. 克隆猕猴“中中”和“华华”体内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 )
A. 供卵细胞猕猴 B. 供细胞核猕猴 C. 受孕猕猴 D. 雄性猕猴
12. 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B. 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
C. 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
D. 过程①表示细胞分裂,过程③表示细胞生长
13. 果蝇的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它的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后,子细胞的数量与每个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 6个,24条 B. 8个,8条 C. 6个,12条 D. 8个,64条
14. 以下流程图中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 细胞分裂过程:细胞质分裂→细胞核分裂→新细胞形成
C. 某食物链的结构:草→兔→狐
D. 种子的萌发过程:吸收水分→胚根发育→胚轴伸长→胚芽发育
15. 关于单细胞生物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都对人体是有害的
B. 草履虫可以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C. 单细胞生物不能独立生活
D. 松树、衣藻、眼虫和变形虫都是单细胞生物
16. “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下列关于黄粉蝶和油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油菜叶片的下表皮比上表皮的气孔多
B. 油菜与黄粉蝶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少了器官
C. 给油菜施用有机肥,是为其生长提供有机物
D. 黄粉蝶的体色与油菜花相同,这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7. 花的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
A. 花萼和花托 B. 花萼和花冠 C. 雄蕊和雌蕊 D. 花冠和花托
18. 小柳树遭破坏,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该柳树死亡,这是因为( )
A. 切断导管,根缺少无机盐 B. 切断导管,根缺少有机物
C. 切断筛管,根缺少无机盐 D. 切断筛管,根缺少有机物
19. 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够萌发成幼苗的是( )
A. 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 B. 被虫蛀空的水稻种子
C. 胚被破坏的小麦种子 D. 种皮破损的菜豆种子
20. 根的生长是由于( )
A. 根冠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分生区不断产生新细胞
B. 根冠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伸长区的细胞体积增大
C. 伸长区的细胞体积增大,成熟区形成了大量的根毛
D. 分生区不断的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的细胞体积增大
21. 下面所列实验的相关操作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A.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用碘液染色——便于观察到细胞核
B. 观察草履虫,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
C.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表皮——便于观察到叶绿体
D.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2. 如图表示某一植物的种子结构、枝芽、枝条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5]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B. 甲图与玉米种子相比,它没有胚乳
C. 乙图中的[10]发育成丙图中的[12] D. 乙图中的结构7属于分生组织
23. 农民伯伯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 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植物的结果率
B. 移栽植物时根部保留一团土——给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
C.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D. 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利于种子发芽
24. 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
A. 适时松土、施肥
B.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C. 向温室内定期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
D. 温室内温度尽量保持白天20℃,夜晚25℃
25. 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原因是绿色植物的( )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8.0分)
26. 图甲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若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清晰,此时应调节显微镜(图甲)中的[⑦] ;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该向 移动载玻片,才能使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
(2)小明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其应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
(3)番茄的汁液主要来自[⑤] 中的。
27. 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_,它通过生理过程②③,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
28. 橘的生命周期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在( []内填写序号)
(1)①是由种子的 发育而来的。
(2)橘开花后,成熟的花粉从[ ]中散发出来,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3)E由D图中的[ ]发育而来。
(4)从E可判断橘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9. 一次旅游采摘时,赵颖同学发现塑料大棚中挂着吊袋式二氧化碳发生剂,查阅资料得知,该措施可增产,且成本低。她利用叶肉细胞部分内部生理活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和所学生物知识说服父母,采用同样方式实现了自家大棚的增产增收。请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体内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运输。图中①代表的是 ,②代表的是 ,其中③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 作用实现的。
(2)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图中 (填字母)结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图中 (填字母)结构。
(3)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0.03%,而适宜植物生长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0.06%~0.08%。因此,在大棚内提高 (填序号)的浓度,的确是增产之道。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30.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市政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5:00至6:00(车流量最少)
8:00至9:00(车流量最大)
9:00至10:00(车流量小)
11:30至12:30(车流量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既可以求出表中3组数据的 ______,也可以设置 ______。
(4)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车流量和空气中PM2.5的浓度呈 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
(5)根据实验结果,请你针对空气质量改魯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判断是不是生物的依据是看其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水落石出没有生物的特征,因此不属于生命现象;铁树开花是生物的繁殖现象;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现象,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这一特征;蜘蛛结网也是为了捕捉食物,也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六大特征。
2.【答案】C
【解析】解: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调查法是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为了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学校每周进行三次全员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用到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故选:C。
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科学探究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探究中的一些方法,明确探究动物行为常用的科学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3.【答案】B
【解析】解:A、初时节春,雷鸟换上棕色羽毛,这是自然规律跟动物的习性决定的,体现了生物对环境适应,A不符合题意。
B、酷夏时节,皂荚树下好乘凉,因为树木净化空气,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
C、深秋,金黄色的银杏树叶纷纷落,此时植物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以及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C不符合题意。
D、青蛙与蛇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变温动物青蛙、蛇等有冬眠的特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4.【答案】C
【解析】解: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落花传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细菌和真菌。
故选:C。
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答案】D
【解析】解: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生物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少。A错误。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错误。
C、人工林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所以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C错误。
D、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D正确。
故选:D。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6.【答案】C
【解析】解:A、大自然的财富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当代入不尊重自然法则,将资源耗尽我们那什么留给后代子孙?所以这个观点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错误
B、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错误;
C、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利于可持续发展,正确;
D、大量食用野味,破坏了生态平衡,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错误。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7.【答案】A
【解析】解:A、5×5=25(倍);
B、10×10=100(倍);
C、16×10=160(倍);
D、40×10=400(倍);
25<100<160<400
A项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最小数目最多。
故选: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8.【答案】B
【解析】解:A、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载玻片上写的是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d”,A错误;
B、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打开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小,C错误;
D、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D错误。
故选:B。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故A正确;
B、苹果的果肉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故B正确;
C、菠菜的叶片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故C正确;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细胞壁,故D错误。
故选:D。
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人)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通过比较人体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判断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只要有细胞壁就不是动物细胞。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0.【答案】C
【解析】解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擦: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染: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所以图中操作正确的顺序是④滴、③刮、②涂、①盖、⑤染。
故选:C。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刮、涂、盖、吸、。
图中:①盖、②涂、③刮、④滴、⑤染。
熟练掌握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11.【答案】B
【解析】解: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内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因此克隆猕猴“中中”和“华华”体内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供细胞核猕猴。
故选:B。
克隆技术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
解答此题要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
12.【答案】C
【解析】
【解答】
过程①细胞数目不变,体积由小变大,因此表示细胞生长;过程②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表示细胞分裂;过程③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表示细胞分化。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4)图中,①表示细胞生长、②表示细胞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
13.【答案】B
【解析】解: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如果一个细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数增长,那么n次分裂后的个数就是2n个。如一个细胞3次分裂后,可以形成新细胞的个数是23=8(个)。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原细胞中的染色体相同。故该生物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其经过两次分裂后所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仍然是8条。
故选:B。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14.【答案】B
【解析】解:A、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A正确;
B、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首先是细胞核一个分裂成两个,细胞质再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即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新细胞形成.B错误;
C、食物链的结构起始点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C正确;
D、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D正确.
故选:B
1、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4、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基础性强,平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15.【答案】B
【解析】解:A、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单细胞生物有的对人体有害,如痢疾杆菌;单细胞生物有的对人体有益,如草履虫能净化污水,A错误;
B、草履虫可以通过分裂繁殖新的个体,B正确;
C、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能独立生活,C错误;
D、衣藻、眼虫和变形虫都是单细胞生物,松树属于多细胞生物,D错误.
故选:B。
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此作答。
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A
【解析】解:A、油菜叶片表皮有气孔,可控制水分散失和气体进出,叶片的下表皮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正确;
B、油菜是植物,黄粉蝶是动物,由分析可知油菜比黄粉蝶的结构层次上少了系统,错误;
C、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给油菜施用有机肥主要是为其生长提供无机盐,错误;
D、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黄粉蝶的体色与油菜花相同,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错误。
故选:A。
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掌握各种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C
【解析】解:绿色植物的一朵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及发育情况
,
可见花的雄蕊和雌蕊与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故选:C。
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据此解答。
知道雌蕊、雄蕊是花的最重要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D
【解析】解: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内侧的韧皮部,如果树皮被环剥,筛管被割断,树根得不到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会导致树木死亡;而空心只是髓和一部分木质部空了,靠近树皮的木质部仍在,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仍在。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仍能运输到枝叶。因此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的原因是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内侧的韧皮部。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筛管的位置、功能,解答时可以从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19.【答案】D
【解析】解:种子萌发不仅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要能够萌发必须满足自身条件,也就是保证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A、玉米的胚乳储存有丰富的营养,供胚各部分发育,如果去掉胚乳,种子就没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了,A不符合题意;
B、被虫子蛀空的水稻种子没有完整的胚了,种子不能萌发,B不符合题意;
C、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胚被破坏,小麦种子不能萌发,C不符合题意;
D、菜豆种子的种皮虽然破损,但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外界条件适宜,种子可以萌发,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外界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可结合其探究实验进行分析解答。
种子萌发时,在外界条件具备的同时还应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且种子不在休眠期。
20.【答案】D
【解析】解: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的缘故。
故选:D。
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伸长区、分生区、成熟区。
生物体的生长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的生长原因与生物体的生长是一样的。
21.【答案】C
【解析】解:A、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用碘液染色便于观察到细胞核,A正确;
B、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是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B正确;
C,观察叶片的结构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下表皮便于观察到更多的气孔,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无叶绿体,C错误;
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课本相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目的要求,只有平时多积累该部分知识,才能解答相关题目。
注意平时对课本相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目的要求知识的积累。
22.【答案】C
【解析】解:A、如果甲图是菜豆种子,其中[5]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将来发育成植物,A正确;
B、甲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与玉米种子相比,它没有胚乳,正确。
C、乙图中的[10]芽原基发育成丙图中的[13]侧芽,C错误;
D、乙图中的结构7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D错误;
故选:C。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丙是一段枝条、图乙是枝芽的结构、图甲是种子的结构,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的结构是11--叶,12--茎,13--侧芽,7--生长点,8--幼叶,9--芽轴,10--芽原基,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5--胚,6--种皮。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把枝条、枝芽和种子的结构联合起来考查,增强了学生的系统性。要想完美的解答本题需要熟记各部分名称及发育结果。
23.【答案】B
【解析】解:A、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提高植物的结果率,A正确。
B、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移栽植物时根部保留一团土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B错误。
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分和二氧化碳,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能够增强光合作用,C正确。
D、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是水分,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有利于种子发芽,D正确。
故选:B。
根据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植物根的呼吸、光合作用的原料、种子萌发的条件等知识分析解答。
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D
【解析】解:A、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适时松土、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能增产,故不符合题意。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就大,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能增产,故不符合题意。
D、在一定范围内,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因此菜农在种植温室大棚蔬菜时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强,夜间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了蔬菜的产量。而温室内温度尽量保持白天30℃,夜晚25℃,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旺盛,不能提高作物产量,故此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
(2)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3)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植物的三大作用是重点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熟练掌握三大作用的原理,从容应对此类题目。
25.【答案】C
【解析】解: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其次,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因此漫步在白塔公园的树丛中时,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
故选:C。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做这题要先了解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以及光合作用的有关内容,再仔细分析题意,一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26.【答案】细准焦螺旋 左上方 生理盐水 液泡
【解析】解:(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若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清晰,此时应调节显微镜(图甲)中的[⑦]细准焦螺旋;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该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才能使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
(2)小明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其应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3)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番茄的汁液主要来自⑤液泡中的。
故答案为:
(1)⑦细准焦螺旋;左上方。
(2)生理盐水。
(3)液泡。
观图可知:甲图中①是目镜、②是镜筒、③是物镜、④是载物台、⑤是反光镜、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⑧是转换器、⑨是遮光器;图乙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解答即可。
掌握显微镜的结构特点及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生态因素;自动调节;蛇;生产者;碳-氧平衡
【解析】解:(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2)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二中的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鹰。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
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二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蛇。
(4)由分析可知: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它通过生理过程②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故答案为:(1)生态因素
(2)一定的自动调节(或自动调节)
(3)蛇
(4)生产者;碳-氧平衡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6)图三表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D、A、B、C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甲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①表示分解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③④表示呼吸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8.【答案】胚芽 ⑤ ④ 被子植物
【解析】解:(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其中胚芽发育成①茎和叶。
(2)传粉是成熟花粉从雄蕊⑤花药中散出后,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将发育成种子。
(3)一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E果实是由D图中的④子房发育而来的。
(4)橘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
(1)胚芽
(2)⑤
(3)④
(4)被子植物
如图可知:①是茎和叶、②是根、③是花丝、④是子房、⑤是花药,A是种子,B是幼苗,C是植物体,D是花,E果实,据此分析解答。
掌握被子植物的一生是解题的关键。
29.【答案】氧气 二氧化碳 蒸腾 B A ②
【解析】解:(1)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可见图中A结构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是表示光合作用,根据光合作用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知图中①代表的是氧气,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③代表的是水,其中③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蒸腾作用实现的。
(2)图B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B线粒体中,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图中A叶绿体结构中。
(3)据分析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②二氧化碳和③水,适当增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导致大棚作物的产量增多。
故答案为:(1)氧气;二氧化碳;蒸腾
(2)B;A
(3)②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3)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蒸发到空气中的过程。
(4)图中A是叶绿体,B是线粒体,①是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是水。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以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
30.【答案】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 车流量 平均数 重复组 正相关 上下班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车
【解析】解:(1)根据题干所知本实验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所以做出的假设是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相关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而在不同时段车流量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车流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3)取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另外,减少实验误差的办法还可以设置重复组等,能更好的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4)据表中数据可见: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车流量和空气中PM2.5的浓度呈正相关。
(5)根据实验结论可知,上下班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故答案为:
(1)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
(2)车流量
(3)平均数;重复组
(4)正相关
(5)上下班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车。
科学探究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中,研究的是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通过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生物]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