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07 确保粮食安全-【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docx
    • 07 确保粮食安全-【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docx
    07 确保粮食安全-【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第1页
    07 确保粮食安全-【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第2页
    07 确保粮食安全-【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第3页
    07 确保粮食安全-【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第1页
    07 确保粮食安全-【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第2页
    07 确保粮食安全-【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7 确保粮食安全-【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展开

    这是一份07 确保粮食安全-【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7确保粮食安全-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docx、07确保粮食安全-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07 确保粮食安全
    【热点背景解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短板。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能落下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
      保障粮食安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
    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只有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的短板短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用现代技术和物质装备武装农业,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增加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扩大稻谷、小麦良种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品种质量。三是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农民种粮补贴水平,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四是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整体现代化。如果说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是消除乡村绝对贫困人口、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是消除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保障整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如何,决定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和水平,进而影响中国整体现代化进程和成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做好粮食这篇大文章,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乡村产业发展不能忘了农业和粮食产业,乡村建设更要为农业和粮食生产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水利、道路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条件。
    【考点知识梳理】
    1.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保证了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基本需求。然而,我国粮食安全也面临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少、粮食增产难度较大、粮食种植比较收益较低、粮食总体质量偏低、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等问题。
    2.粮食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因而,我国必须把粮食放在国内生产的基础之上,而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必须保证粮食的供应量才能保证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才能保证国家安全。
    (2)我国粮食产区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水利设施不够完善,粮食产量不稳定。影响着粮食的稳定供应,进而影响人民生活质量,从而影响到国家安全。
    (3)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整体不高,传统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不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粮食品质不够优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影响国家安全。
    (4)我国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总体还不够高,尤其是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大型农业机械很难推广使用,粮食生产效率低,影响粮食安全,进一步影响国家安全。
    (5)城市、交通、水利建设占用耕地,威胁了粮食安全,进一步影响国家安全。
    (6)土壤污染加重,影响粮食质量,影响到粮食安全,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从而影响国家安全。
    3.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开发利
    用现状
    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严重;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开发利
    用中存
    在的
    问题
    长期耕作,只用不养现象严重;耕地沙化、风蚀、水蚀等导致土地退化严重;化肥、农药、重金属等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水利、道路、城市建设大量占用耕地
    解决问
    题的
    途径
    实施“耕地补偿”制度,保证耕地数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质量;修复受损生态系统,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治理耕地污染;完善法律法规,保护耕地
    4.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及途径
    保障措施
    途径
    保障粮食数量
    确保耕
    地数量
    ①严格控制人口增长;②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③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提高耕
    地质量
    ①用养结合,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培肥;②发展节水灌溉技术;③加强低产坡耕地的改造;④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善耕层结构

    保障措施
    途径
    保障粮食数量
    提高土
    地利
    用率
    ①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
    提高粮
    食单产
    ①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与防洪排涝,平整土地;②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③大力施用农家有机肥和增施化肥;④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⑤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⑥发展农业机械化
    其他
    措施
    ①建立粮食储备;②进行粮食跨区域调剂;③加强国际贸易;④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保障粮食质量
    提高耕地质量
    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②减少工业、生活污染土壤,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③增施有机肥,加强生物防治病虫害
    保障耕地生态安全
    ①推广绿色安全标准化种植技术;②提高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③发展智慧农业;④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环境安全

    【针对考点训练】
    2022年5月,就在全国小麦即将喜获丰收之际,一些地方发生极个别农民将未成熟的小麦卖给养殖户做饲料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农民割麦毁粮、青贮小麦的行为,必须严加制止。下图为农民收割青苗场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出现“卖青苗”现象的原因是(   )
    A.减少生产程序,节省劳动时间 B.农民存粮充足,可以改做饲料
    C.实现耕地休耕,保护耕地资源 D.后期投入多,直接售卖收益高
    2.要避免“卖青苗”现象再次发生,关键是要处理好(   )
    A.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协作问题 B.政府监管和农民自种的关系
    C.针对农民进行粮食安全教育 D.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关系
    【答案】1.D    2.D
    【解析】1.“卖青苗”现象是部分地区高价收购青苗作饲料引发的,农民把尚未生产出粮食的麦苗作为饲料卖给养殖企业,已经改变了麦苗的用途,最终生产的产品从小麦变成了麦苗,不是减少生产程序,A错;停止小麦种植并不是农民粮食充足,而是收购价格较高,农民可以出售麦苗后购买粮食,B错;目的是为了增收,而不是休耕,C错;从麦苗到收获还需要持续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直接以较高价格售卖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土地和人力可以投入到其他生产活动,D对。故选D。
    2.青苗并不是养殖业常规的生产饲料,青苗被出售属于特殊情况,不需要对行业进行协调,A错;农民种植作物不需要政府的监管,但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种植行为,B错;出售青苗是一种经济行为,不是单纯通过教育能够扭转的,C错;要通过经济、政策等手段增加农民种粮收入,提高种粮积极性同时保障粮食安全,D对。故选D。
    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调整耕地来维持粮食供求平衡。图示意我国2020年耕地等级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   )
    A.提高粮食生产成本 B.减少粮食浪费 C.减少粮食需求量 D.保障粮食供给
    4.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
    A.提高农业科技 B.实行精耕细作 C.扩大耕地面积 D.提高耕地质量
    5.下列各地采取的措施,有助于实现“藏粮于地”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区—治酸控污 B.青藏区—防治盐碱化
    C.黄淮海区—治理土地沙化 D.蒙新区—防治水土流失
    【答案】3.B    4.D    5.A
    【解析】3.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是根据粮食供给状况对土地进行轮作、休耕等,可以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退化,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可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A错误。粮食仓储中会出现生虫、鼠咬及陈化现象,造成粮食浪费,“藏粮于地” 可以减少此类粮食浪费,B正确。粮食需求量是由市场决定的,与粮食储藏方式关系不大,C错误。两种方式都是储藏,都可以保障粮食供给,D错误。故选B。
    4.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是根据粮食供给状况对土地进行轮作、休耕等,可以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退化,通过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所以该战略的关键是提高耕地质量,D正确。提高农业科技和实行精耕细作是“藏粮于技” ,AB错误。藏粮于地是着眼现有耕地,提高耕地质量,不是通过扩大耕地面积保障粮食产量,C错误。故选D。
    5.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酸化严重、污染严重,应该治酸控污,A正确。青藏区盐渍化程度较低,B错误。黄淮海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应该治理土壤盐渍化,C错误。蒙新区土壤沙化严重,应该防治土地荒漠化,D错误。故选A。
    在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引黄灌区,其实存在着大面积难以利用的盐碱地。2021年宁夏成为袁隆平青岛海水稻项目试点地区之一(“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下图是宁夏引黄灌区2020年平均降水量与地下水平均埋藏深度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引黄灌区县市
    年平均降水量(mm)
    地下水平均埋藏深度(m)

    278
    3.23

    260
    2.93

    194
    1.79

    208
    3.25

    6.宁夏海水稻的试点地区最有可能在图中县市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7.影响该地区地下水平均埋藏深度的主要因素有(   )
    ①灌区渠系和田间渗漏②地势高低③凌汛④降水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海水稻在我国具有巨大推广价值的原因是(   )
    ①中国盐碱地面积大,耕地质量欠佳
    ②有助于缓解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③海水稻适合在所有干旱的地区推广
    ④有利于改善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6.C    7.A    8.B
    【解析】6.海水稻在宁夏的试点地区要选择盐碱化比较严重且集中连片的地区。从数据资料分析可以得知,③地降水量小而地下水埋藏最浅,最易导致次生盐碱化,C正确;①②④地降水量较多,地下水埋藏较深,不易发生次生盐碱化,ABD错误。故选C。
    7.宁夏平原属于灌溉农业,水源主要是通过密集的自流渠系引黄河水灌溉,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自灌区渠系和田间渗漏,①正确;地势低,地下水汇集,地下水埋深较浅,②正确。淩汛往往发生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此时段是黄河的枯水期,河水外溢量较小,且此时气温低,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③错误;宁夏平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地表水缺乏,来自降水下渗的补给很少,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我国土地盐碱化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都有广泛分布,耕地质量欠佳,①正确;我国人多地少,平原面积小,耕地盐碱化现象比较严重,造成粮食减产或产量低,推广海水稻有助于缓解我国粮食安全问题,②正确;海水稻虽耐盐碱,但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淡水灌溉,我国大部分干旱地区淡水资源缺乏,③错误;海水稻能防风消浪、促淤保难、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防治荒漠化,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④正确,ACD错误,B正确。故选B。
    耕地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物质基础作用。对于农户来说,增加农用化学品投入仍是保证粮食产出的主要选择,特别是化肥、农药、农用柴油以及农用薄膜的投入。我国的粮食耕作面积和农用化学品投入重心迁移(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粮食耕作面积重心向西北迁移的原因有(   )
    ①全球变暖②南方粮食作物的单产高
    ③北方自然灾害少④产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在粮食耕作面积重心向西部移动的同时,地膜投入重心向西移动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水平更高 B.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肥力较差
    C.地膜产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D.西部地区热量不足
    11.柴油投入重心向西北移动的速度低于粮食耕作面积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柴油使用少 B.西部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C.东部柴油丰富,油价低 D.中东部粮食耕作面积减少
    【答案】9.D    10.B    11.B
    【解析】9.全球变暖使适宜农作物种植的界限北移,①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南方产业结构调整,使粮食种植面积减少,④正确;北方与南方自然灾害相差不大,③错误;2005年以后北方粮食作用单产量高于南方,②错误。故选D。
    10.地膜具有良好的保水增温作用,而西部地区干旱少雨、早晚温差大,相比中东部地区,地膜技术在西部地区应用十分广泛,东部地区农业技术水平更高,A错误;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肥力较差,会加大更多的化学品投入,地膜可以保水保肥,B正确;地膜产地主要分布在东部,C错误;西部地区光照热量条件充足,D错误。故选B。
    11.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农用柴油主要用于农业机械,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未能跟上粮食种植调整速度,B正确,A错误;油价不是主要影响重心移动的因素,C错误;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减少,而中部、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多,重心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D错误。故选B。
    下图示意2000-2015年我国东北平原区(DB)、北方干旱半干旱区(BF)、青藏高原区(QZ)、黄土高原区(HT)、云贵高原区(YG)、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SC)、华南区(HN)、黄淮海平原区(HH)、长江中下游地区(CJ)等九大农业区耕地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2000—2015年,九大农业区(   )
    A.耕地面积同步增加 B.耕地面积均持续减少
    C.总耕地面积减少 D.总耕地面积先增后减
    13.2000—2015年,九大农业区中(   )
    A.黄淮海平原区旱地增加最明显 B.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减少最明显
    C.东北平原区耕地增加主要来源于旱地 D.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耕地增加主要来自水田
    【答案】12.C    13.B
    【解析】12.从图中可知,除我国东北平原区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耕地增加外,其他地区的耕地都在减少,AB错误。只有东北平原区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耕地少量增加外,其他地区大幅度减少,总体来看是减少的,C正确。总耕地面积一直在减少,并没出现先增后减,D错误。故答案选C。
    13.从图2可以看出,黄淮海平原区旱地减少最明显,A错误。从图3看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减少幅度最大,B正确。东北平原耕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开垦沼泽等荒地,C错误。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耕地增加数量较少,主要来源草原或沙漠治理后的土地,D错误。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生产受农用化肥施用量、人口数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机械化水平、自然灾害、科技、惠农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江经济带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农业生产条件,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作为南方重要的粮食产区,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虽然总体呈上升态势,但是在全国粮食产量中的份额却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49.4%下降至2018年的36.35%,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也由17%下降至6.7%。下图为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重心变化示意图。

    (1)描述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特征。
    (2)推测2003~2006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重心变化的原因。
    (3)有人认为长江经济带经济水平提高不利于粮食安全生产的发展。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1999~2003年向西南方向移动;2003~2006年向东北方向移动;2006~2018年呈现西南、东北方向交替变化且变化幅度较小的特征。
    (2)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惠农政策以及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下,粮食增产明显;长江上游地区受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气象灾害的影响,粮食减产严重,导致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
    (3)赞同。理由: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必定会挤占农业用地,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工业化发展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影响粮食质量;经济发展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影响粮食生产。
    或不赞同。理由:经济发展有利于政府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经营水平;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民增加农业技术、生产资料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粮食单产和粮食质量;经济发展可以提高粮食加工企业经营水平,进一步带动粮食生产。
    【分析】本题以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重心变化示意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区域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1)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特征主要结合图示粮食生产重心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作答,注意结合图片分阶段进行描述。读图可知,1999~2003年从潜江附近,移到常德附近,总体看是向西南方向移动;2003~2006年从常德移回潜江,向东北方向移动;2006~2018年在潜江、荆州之间徘徊,呈现西南、东北方向交替变化且移动速度放缓的特征。
    (2)2003~2006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重心变化的原因主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政策、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结构、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等进行分析。2003~200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惠农政策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加上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粮食产量增加显著;而上游地区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加上受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影响,粮食减产严重,导致粮食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
    (3)该题为开放性题目,持一种观点即可。若赞同,则从工业化与城镇化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环境污染对粮食质量的影响、经济发展对劳动力数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工业化发展可能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而造成土壤污染,使粮食生产质量下降;城市化的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使农村劳动力短缺,影响粮食生产等。
    若不赞同,则从经济发展对政府支持力度、农业技术、粮食加工企业等产生的有利影响方面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发展,政府收入增加,会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会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经营水平;会加强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会发展粮食加工业,提高粮食加工水平,带动粮食生产等。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东部边境为山地,其他分属三级阶梯状高原,海拔在800~1500米。耕地广阔,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5,适宜玉米、高粱、棉花、烟草、花生等作物生长,曾有“南部非洲粮仓”之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津巴布韦农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另外津巴布韦早前实施较为激进的“土地国有化”政策之后,遗留了大量闲置农场,又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多种原因导致了津巴布韦近年来粮食产量下降,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中国安徽省农垦集团是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团队,2010年与津巴布韦合资建立(津—中)皖津农垦集团,8年时间,皖津农垦集团在当地开发8个农场,总面积7200公顷,为津巴布韦生产粮食10余万吨,其烟草为当地创汇500余万美元。下图为津巴布韦山地和水系分布图。

    (1)分析津巴布韦成为“南部非洲粮仓”的优越自然条件。
    (2)说明津巴布韦陷入粮食短缺困境的主要原因。
    (3)推测皖津农垦集团在经营农场前期采取的措施。
    (4)简述皖津农垦集团的农场经营对津巴布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1)津巴布韦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合农作物生长;境内以高原为主,地势平缓,便于耕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发育深厚,肥力较高;河流水系发育,灌溉水源充足。
    (2)大面积肥沃的土地被荒废闲置,无人耕种;热带草原气候易发生旱灾,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随着人口增加,粮食需求量增多。
    (3)平整土地,增施肥料,提高农田质量;恢复、改建原有的交通和水利设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培育与推广优良品种,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
    (4)生产的粮食缓解了该国粮食短缺和外汇短缺状况;农场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居民就业,改善居民生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分析】本题以津巴布韦的相关资料为背景信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粮食问题的成因、农业发展措施、农场经营的意义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从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津巴布韦成为“南部非洲粮仓”的优越自然条件。由材料可知,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海拔在800~1500米。耕地广阔。读图可知,津巴布韦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海拔在800~1500米,境内以高原为主,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缓,便于耕作;土壤发育深厚,肥力较高;由图可知,境内有多条河流,河流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
    (2)由材料可知,由于种种原因,津巴布韦农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另外津巴布韦早前实施较为激进的“土地国有化”政策之后,遗留了大量闲置农场,又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多种原因导致了津巴布韦近年来粮食产量下降,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可从土地荒芜、粮食生产技术、自然灾害、人口增长等方面说明津巴布韦陷入粮食短缺困境的主要原因。津巴布韦早前实施较为激进的“土地国有化”政策之后,遗留了大量闲置农场,大面积肥沃的土地被荒废闲置,无人耕种;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不稳定,易发生旱灾,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经济水平低,科技落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随着人口增加,粮食需求量增多,使粮食缺口增大等。
    (3)由材料可知,中国安徽省农垦集团是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团队。可以从水利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推测皖津农垦集团在经营的农场中首先打造的基础项目。首先需要平整土地,以方便灌溉与耕作等;增施肥料,提高农田质量,增加土壤肥力;完善基础设施,恢复、改建原有的交通和水利设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培育与推广优良品种等。
    (4)由材料可知,8年时间,皖津农垦集团在当地开发8个农场,总面积7200公顷,为津巴布韦生产粮食10余万吨,其烟草为当地创汇500余万美元。从粮食产量、就业岗位、居民生活、相关产业、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简述皖津农垦集团的农场经营对津巴布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经济方面:增加了外汇收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方面: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居民就业,改善居民生活;缓解了该国粮食短缺的问题等。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和进出口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位于东北的三江平原拥有富饶的黑土,这也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粮仓”。近年来,黑土地土层变薄,有机质减少,土壤结构变差,耕地生产潜力下降。农业专家的研究报告显示,黑土的退化与翻耕有密切关系。因此,解决好黑土退化问题,提高黑土地的粮食单产,提高耕地生产潜力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三江平原耕地资源的特征。
    (2)推测翻耕可能导致黑土退化的原因。
    (3)请指出三江平原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措施。
    (4)在保障我国基本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还能通过哪些措施来确保粮食安全?
    【答案】(1)三江平原地势低平,耕地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耕地的水热资源配置较好;低温冻害、干旱和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多发,耕地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2)翻耕造成黑土土壤下层裸露,加剧土壤水分蒸发;翻耕破坏土层的稳定结构,有机质在风蚀和水蚀下快速分解;使土壤肥力大幅下降。
    (3)推广少耕、免耕及秸秆还田等方法,减少黑土地退化,提高土壤肥力;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及水利工程建设,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使用生物农药或引入天敌,防治病虫害;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化。
    (4)通过粮食跨区域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充分利用国际粮食,例如大豆和谷物,以此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辅助手段;建立粮食储备。
    【分析】本题以三江平原粮食生产为背景,考查我国耕地资源、土地退化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以及粮食安全等问题,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
    (1)地资源的特征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描述,且紧扣地形和气候的角度。结合所学可知,三江平原为我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面积广大,所以耕地面积也大;从气候来说,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耕地质量高;但同时也由于季风气候区低温冻害、干旱和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多发,会导致耕地粮食产量不稳定。
    (2)翻耕是指把土地进行铲起、打散、疏通等把土地变得平整松散的方法,结合该做法可知,翻耕会使下层的土壤裸露,且变得松散,会加剧土壤水分的散失,且破坏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使得其容易被风和流水等外力作用侵蚀,导致有机质流失,肥力下降。
    (3)结合前两题分析可知,气候和翻耕的做法会导致该地农业减产,故对应的措施有: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及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推广少耕、免耕及秸秆还田等方法,减少翻耕,以减少黑土地退化,提高土壤肥力来提高产量;除此外,还可以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单产;还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引入天敌,防治病虫害,都可以达到提高单产的效果。
    (4)国的粮食主产区在北方,而主要粮食消耗区在南方,可以通过粮食跨区域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保障不同地区粮食安全;同时可以加大粮食进口,充分利用国际粮食,例如大豆和谷物,以此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辅助手段;除此外,要积极做好粮食储备,减少粮食的大量出口,以防不时之需。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如下图)大部分地区属东欧平原,地形平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乌克兰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葵花籽油原料产区,葵花籽产量占世界的56%,每年7—8月是乌克兰葵花盛开的季节,其葵花可以在几乎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生长,葵花籽含油量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评价乌克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简述乌克兰葵花生长“几乎不用农药”给葵花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3)简析乌克兰葵花籽含油量高.营养物质丰富的自然原因。
    (4)有人认为俄乌冲突持续下去会产生世界粮食问题特别是加剧非洲的粮食危机,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及原因。
    【答案】(1)有利条件:夏季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大。(任答两点)不利条件: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多寒潮(低温冻害);降水较少。(任答两点)
    (2)节省农药购买成本;省去农药喷洒工作,节省劳动力和机械运作成本;产品几乎无农药残留,(绿色有机)品质优良,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
    (3)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为葵花生长提供丰富营养物质;纬度高,气温低,葵花生长周期较长,利于有机质积累;纬度高,夏季昼长较长,光照时间充足;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积累丰富有机质。(任答3点)
    (4)赞成该观点。理由是:乌克兰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战争会导致耕地荒芜,减少粮食耕种,国际市场粮食更加短缺;战争会导致粮食运输渠道不畅通;一些国家或商人会破环粮食贸易秩序,发不义之财。
    不赞成该观点。理由是:世界上另有不少粮食生产大国,一个国家粮食减少不会从根本上导致粮食短缺;非洲可加强粮食储备,寻求多元化粮食供给;一些大量进口粮食的国家可扩大粮食生产,寻求粮食替代品;冲突只会导致粮食贸易市场的暂时不稳定。(选择观点之一,任答两点)
    【分析】本题以乌克兰葵花生产的图文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和粮食安全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且题目要求“评价”,故既应有有利也有不利条件。结合所学可知,乌克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时光照.热量充足,降水较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有机质积累;大部分地区属东欧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大;为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但由于其纬度较高,存在着热量不足的问题,且容易受到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寒潮频发,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且相对处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2)乌克兰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夏季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低,病虫害少,因此葵花种植几乎不用农药。经济效益方面,由于不使用农药,节省了农业的购买成本,也省去了因喷洒农药产生的劳动力和机械运作成本;产品无农药残留,品质好,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增加了销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乌克兰葵花籽含油量高、营养物质丰富的自然原因可以从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气候:乌克兰纬度高,葵花生长周期长,积累的有机质多;纬度高,夏季昼长较长,生长期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生长期昼夜温差大,积累的有机质丰富;病虫害少,几乎不施用农药;土壤:黑土广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为葵花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水源;水源充足,水质好。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若赞成,可以从乌克兰粮食生产和其国内形势对粮食出口的影响方面作答:因为乌克兰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其粮食生产和出口对世界粮食安全影响较大,若此时其国内政局动荡,可能会导致其国内粮食生产不稳定,或粮食运输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出现,同时由于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会导致市场混乱等问题出现。若不赞成,可以从世界粮食生产量较大,且有较多粮食替代品等方面作答:乌克兰只是世界粮食生产国之一,一个国家粮食减少不会从根本上导致粮食短缺,非洲可以向其余粮食生产大国进口粮食或寻求其余粮食替代品;其次,冲突只会导致粮食贸易市场的暂时不稳定,不会造成长期的影响。




    相关试卷

    07 休闲农业深挖乡村特色 -【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这是一份07 休闲农业深挖乡村特色 -【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7休闲农业深挖乡村特色解析版docx、07休闲农业深挖乡村特色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07 土耳其地震-【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这是一份07 土耳其地震-【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7土耳其地震解析版docx、07土耳其地震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01 数字中国-【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这是一份01 数字中国-【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1数字中国解析版docx、01数字中国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