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高频考点专练(期末真题精选)--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高频考点专练(期末真题精选)--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高频考点专练(期末真题精选)--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2春·福建莆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A.水玻璃 B.硅芯片 C.黏土 D.普通水泥
2.(2020春·福建宁德·高一统考期末)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晶体硅可做光导纤维
B.SiO2 可与水反应制备硅胶
C.玻璃、水泥、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
D.SiO2 与 NaOH 和 HF 均可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3.(2020春·福建厦门·高一统考期末)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是
A.玻璃 B.水泥 C.陶瓷 D.水晶
4.(2021春·福建龙岩·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铝、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硅可用于生产电脑芯片和光导纤维
B.常温下可用铝槽车运输浓硫酸或浓硝酸
C.二氧化硅制备单晶硅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5.(2020秋·福建泉州·高一统考期末)世界瓷都——泉州德化盛产陶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产C919用到的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C.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D.瓷器的青色来自氧化铁(Fe2O3)
6.(2022春·福建漳州·高一统考期末)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本届冬奥会的办奥理念是“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场馆使用的光伏发电系统含有太阳能电池板,其主要材料是硅
B.冬奥会颁奖花束所用的编织材料是以羊毛为原料的绒线,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C.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干冰属于分子晶体
D.冬奥会火炬改良了气源比例,使火焰在日光下也清晰可见,火炬燃烧过程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热能
7.(2020春·福建南平·高一期末)不断进步的材料逐渐构筑了现代文明社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三彩”和景德镇陶瓷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以高纯硅制成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可以用于医疗
C.钛制人造关节可以和人骨密切结合,钛被人们称为“亲生物金属”
D.用于制作N95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8.(2020春·福建南平·高一期末)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Cu CuOCu(NO3)2
②SiSiO2 H2SiO3
③Al2O3Na[Al(OH)4]AlCl3
④FeFeCl3FeCl3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2021春·福建厦门·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灼烧海带
除去水垢
比较C和Si的非金属性
证明石蜡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
A.A B.B C.C D.D
10.(2021春·福建三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氢氟酸具有酸性
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
B
SO2有漂白性
SO2可用于漂白纸浆
C
NH3极易溶于水
NH3可用作制冷剂
D
NaHCO3能与碱反应
小苏打可做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A.A B.B C.C D.D
11.(2022春·福建宁德·高一统考期末)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G技术中使用的通信光缆不与任何酸碱反应
B.75%(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C.汽车安全气囊中含叠氮化钠,受撞击后会快速分解产生氮气和金属钠
D.“东风夜放花干树,更吹落,星如雨”中所描述的场景中涉及焰色反应
12.(2022春·福建泉州·高一统考期末)表中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均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
X
Y
Z
转化关系
A
NO
B
Al
C
Si
D
Fe
A.A B.B C.C D.D
13.(2020秋·福建泉州·高一统考期末)从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SiO2既可与NaOH溶液反应又可与HF溶液反应
SiO2为两性氧化物
B
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产生胶状沉淀H2SiO3
碳酸酸性比H2SiO3强
C
一小块钠投入水中,迅速熔成银白色小球
反应放热且钠熔点低
D
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原溶液中含NH4+
A.A B.B C.C D.D
14.(2020春·福建龙岩·高一统考期末)“得芯者得天下”,华为麒麟芯片的制备要用到高纯硅,如图是由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的流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中焦炭作氧化剂 B.②③都是置换反应
C.流程中H2和HCl均可循环利用 D.Si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15.(2020春·福建三明·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华为“麒麟990”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B.新冠病毒DNA分子内存在氢键,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C.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是通过分子中的Fe2+与O2形成离子键来实现的
D.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分子中的C-C、C-N等化学键断裂,从而损伤皮肤
16.(2020春·福建泉州·高一统考期末)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的最高正价为
B.元素X、N组成的化合物熔点很低
C.元素Z的单质可以从元素M的盐溶液中置换出M单质
D.元素Z、M、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可以反应
17.(2021秋·福建龙岩·高一统考期末)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装置C中生成的沉淀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中药品应为浓硫酸,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B.装置B~C间应增加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装置
C.装置C的溶液可改为足量的溶液
D.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进入装置C
18.(2022春·福建莆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的还原性很强,在空气中易变质,久置后变为过氧化钠
B.氢氧化钠溶液可长时间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并现用现配
D.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氯化钙
19.(2020春·福建三明·高一统考期末)X、Y、Z、W四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为镁,Z为氧化镁,则Y可能为二氧化碳
B.若X为硫酸铜溶液,Z为红色固体物质,则Y可能为钾
C.若X、Z均为非金属单质,则Y可能为二氧化硅
D.若X、Z均为金属单质,则Y可能为二氧化锰
二、工业流程题
20.(2020春·福建厦门·高一统考期末)如图,通过工业联产可有效解决多晶硅(Si)生产中副产物SiCl4。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1)S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4)高温下,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在多晶硅、Si3N4材料和高纯SiO2中,可用于制造光是纤维的是__________。
(6)Si和Ge属于同主族元素。下列预测合理的是____(填选项序号)。
a.Ge与H2化合难于Si
b.G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酸性H2GeO3>H2SiO3
d.Si和Ge都可做半导体材料
21.(2021春·福建宁德·高一统考期末)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工业上可用石英砂制备。
(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硅和锗()属于同主族元素。下列预测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与化合易于 b. 常温下是固体
c.酸性 d.和都可做半导体材料
(3)高纯可用于制造___________。
(4)下图是用海边的石英砂(含氯化钠、氧化铝等杂质)制备二氧化硅粗产品的工艺流程。
①洗涤石英砂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将洗净的石英砂研磨成粉末,目的是___________。
③在以上流程中,能否将盐酸改为溶液,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5)氮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备:
①氮化硅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②若生成(标准状况),则生成氮化硅的质量是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2.(2020春·福建南平·高一期末)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提取氧化铝做冶炼铝的原料,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2、3的名称均为__________。
(2)滤液1中所含的阴离子除OH-外,还有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滤渣2 的成分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3)滤液2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固体1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4)滤液3中溶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类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固体1灼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硅酸盐指的是硅、氧与其它化学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据此判断。
【详解】A.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A不符合题意;
B.硅芯片由硅单质制成,B符合题意;
C.一般的黏土都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含有硅酸盐,C不符合题意;
D.普通水泥为传统的硅酸盐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A.二氧化硅可做光导纤维,A项错误;
B.SiO2 与水不反应,B项错误;
C.玻璃、水泥、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C项正确;
D. SiO2 +2NaOH=Na2SiO3 +H2O,SiO2 +4HF=SiF4+2H2O,SiF4不属于盐,则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D项错误;
答案选C。
3.C
【详解】硅酸盐材料,是指不含碳氢氧结合的化合物,主要是金属氧化物和不含氧的金属化合物。一般包括无机玻璃(硅酸盐玻璃)、玻璃陶瓷(微晶玻璃)陶瓷等三种。陶器是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早在1万年前,是新石器时代;但玻璃和水泥的制造和使用也有5000多年历史,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答案选C。
4.A
【详解】A.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导光性,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硅属于半导体材料,可用于生产电脑芯片,故A错误;
B.因为铝在常温下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钝化,所以常温下可用铝槽车运输浓硫酸或浓硝酸,故B正确;
C.二氧化硅制备粗硅的方程式为,粗硅再提纯可得高纯硅,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和强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5.D
【详解】A.氮化硅陶瓷是一种烧结时不收缩的无机非金属陶瓷,A正确;
B.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之一,B正确;
C.陶瓷由陶土或瓷土经高温烧结而成,它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C正确;
D.氧化铁呈红棕色,掺入氧化铁的陶瓷不可能呈青色,D不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Si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做太阳能电池板的原料,故A正确;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正确;
C.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是二氧化碳分子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而成的,属于分子晶体,故C正确;
D.火炬燃烧过程中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部分转化为光能,故D错误;
故选D。
7.B
【详解】A. 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B错误;
C. 用钛合金制成人造关节,是利用了钛合金和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钛合金能抵抗分泌物的腐蚀且无毒,因此被广泛用于医疗行业,钛被人们称为“亲生物金属”,C正确;
D. “熔喷布”可用于制作N95型等口罩,生产“熔喷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正确;
故答案为:B。
8.A
【详解】①Cu与氧气点燃产生氧化铜,氧化铜溶于硝酸生成硝酸铜,两步转化均能实现;
②Si与氧气点燃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硅,但二氧化硅与水不能反应产生硅酸,故不选;
③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可溶于氢氧化钠产生Na[Al(OH)4],Na[Al(OH)4]可溶于盐酸产生氯化铝,两步均能实现转化;
④Fe在氯气中的燃烧产物为FeCl3,得不到FeCl3,故不选,
综上,能够实现转化的是①③,故答案选A;
9.B
【详解】A.灼烧固体在坩埚中进行,能达到实验目的,A不合题意;
B.由于乙醇与水垢不反应,也不能溶解水垢,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符合题意;
C.硫酸滴入Na2CO3中可看到产生大量的气泡,发生反应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说明H2SO4酸性强于H2CO3,然后将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可以看到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为: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说明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又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与其非金属性一致,故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合题意;
D.由于石蜡的主要成分是饱和烃,故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即可证明石蜡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B
【详解】A.氢氟酸能够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产生SiF4气体,因而可用于雕刻玻璃,与其是否具有酸性无关,不具有对应关系,A不符合题意;
B. SO2能够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产生无色物质,因而具有漂白性,故可以用于漂白纸浆,二者具有因果关系,B符合题意;
C. NH3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而可用作制冷剂,与NH3极易溶于水的性质无关,C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CO2气体,使面团酥松,因而可做焙制糕点的膨松剂,这与其能与碱反应的性质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11.A
【详解】A.光缆成分为二氧化硅,常温下,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
B.体积分数为75%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能用于杀菌消毒,故B正确;
C.汽车安全气囊中含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生成钠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N3=2Na+3N2↑,故C正确;
D.烟花是利用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来达到五彩缤纷的效果,焰色反应是元素的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选:A。
12.A
【详解】A.NO遇O2生成NO2,NO2遇水生成HNO3和NO,稀HNO3与金属反应得到NO,A符合题意;
B.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不能直接生成Al,B不符合题意;
C.不溶液水,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不能直接生成Si,C不符合题意;
D.不能直接生成Fe,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A
【详解】A.SiO2与HF溶液反应没有生成对应的盐,SiO2不是碱性氧化物更不是两性氧化物,A不正确;
B.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胶状沉淀H2SiO3,则表明碳酸酸性比H2SiO3强,B正确;
C.钠投入水中,钠熔化,则表明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不高,C正确;
D.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表明气体呈碱性,则必为NH3,原溶液中含有NH4+,D正确;
故选A。
【点睛】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由于四氟化硅不属于盐,所以二氧化硅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14.A
【详解】A. 反应①中焦炭转变为CO,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作还原剂,A错误;
B. ②③都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和新的单质,故均为置换反应,B正确;
C. 流程②中氢气生成、流程③中氢气消耗,故流程中H2可循环使用,流程③中氯化氢生成、流程②中氯化氢消耗,故HCl可循环利用,C正确;
D.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Si是制造芯片、太阳能电池的材料,D正确;
答案选A。
15.C
【详解】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A正确;
B.DNA含碳氢氧氮等元素,可存在分子内氢键,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正确;
C.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是通过分子中的Fe2+与O2形成配位键来实现的,故C错误;
D.紫外线破坏皮肤时会使蛋白质分子中的C-C、C-N等化学键断裂,从而损伤皮肤,D正确;
答案选C。
16.D
【分析】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前7种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后7种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由原子序数可知,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N为Si元素,R为Cl元素,再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的性质等分析解答。
【详解】由以上分析知,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N为Si元素,R为Cl元素,
A. Y为F元素,F元素无正化合价,故A错误;
B. X为O元素,N为Si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为SiO2,其为原子晶体,熔点很高,故B错误;
C. 钠化学性质活泼,将钠投入到铝盐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铝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或者偏铝酸盐,无法置换出铝单质,故C错误;
D. NaOH、高氯酸可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可分别与NaOH、高氯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
故选D。
17.D
【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装置分析,B装置中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用空气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吹入C中与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为了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用A和D装置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A装置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B,故选择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试剂,可以是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故A错误;
B.稀盐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B、C之间添加盛放碳酸氢钠的装置,二氧化碳来源不唯一,不能确定全部来源于碳酸钙,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与溶液不反应,不能生成沉淀,故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进入装置C,故D正确;
故选D。
18.C
【详解】A.钠的还原性很强,在空气中易变质,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十水碳酸钠,十水碳酸钠风化得到碳酸钠,因此久置后变为碳酸钠,A错误;
B.玻璃中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容易将瓶口和瓶塞粘结在一起,因此氢氧化钠溶液不能长时间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B错误;
C.新制的氯水中有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并现用现配,C正确;
D.漂粉精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D错误;
答案选C。
19.B
【详解】A.镁具有较强的金属性,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若X为镁,Z为氧化镁,则Y可能为二氧化碳,故A正确;
B.钾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钾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不能置换出铜,故B错误;
C.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则若X、Z均为非金属单质,则Y可能为二氧化硅,故C正确;
D.二氧化锰和铝在高温下能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锰,则若X、Z均为金属单质,则Y可能为二氧化锰,故D正确;
故选B。
20. 第三周期IVA族 2C+SiO2Si+2CO↑ ①②③ 3SiCl4+4NH3Si3N4+12HCl 高纯SiO2 abd
【分析】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①是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反应②是粗硅和氯化氢反应生成SiHCl3和SiCl4;反应③表示SiHCl3和H2反应生成多晶硅和氯化氢;反应④表示SiCl4和NH3反应生成Si3N4和12HCl;反应⑤表示四氯化硅发生水解生成硅酸和盐酸;反应⑥代表硅酸加热分解得到二氧化硅和水,据此分析。
【详解】(1)Si是14号元素,原子核外有三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IVA族;
(2)反应①是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SiO2Si+2CO↑;
(3)流程中①②③发生了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②③;
(4)高温下,反应④表示SiCl4和NH3反应生成Si3N4和12HCl;化学方程式为3SiCl4+4NH3Si3N4+12HCl;
(5)制造光是纤维的是高纯SiO2,多晶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Si3N4用于结构陶瓷材料;
(6) a.Si和Ge属于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与氢气化合越来越难,Ge与H2化合难于Si,故a正确;
b.Si和Ge属于同主族元素,GeO2中Ge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最高价态,可以被还原,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处于最低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b正确;
c.碳和硅位于同一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减弱,酸性H2GeO3<H2SiO3,故c错误;
d.Si和Ge都位于金属区和非金属区的分界区,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Si和Ge都可做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
答案选abd。
【点睛】G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比较合适,为难点。
21. 第3周期ⅣA族 bd 光导纤维 除去石英砂中的杂质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不能,因二氧化硅能与溶液反应 −3 11.7
【详解】(1)是14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ⅣA族;故答案为:第3周期ⅣA族。
(2)a.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与化合难于,故a不符合题意;b. 常温下SiO2是固体,因此是固体,故b符合题意;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因此酸性,故c不符合题意;d.和再金属和非金属交界处,因此两者都可做半导体材料,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d。
(3)高纯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答案为:光导纤维。
(4)①石英砂(含氯化钠、氧化铝等杂质),氯化钠易溶于水,氧化铝难溶于水,因此洗涤石英砂的目的是除去石英砂中的杂质;故答案为:除去石英砂中的杂质。
②将洗净的石英砂研磨成粉末,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③在以上流程中,用盐酸将氧化铝溶液,而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因此溶解后过滤得到二氧化硅,因此不能将盐酸改为溶液,二氧化硅能与溶液反应;故答案为:不能,因二氧化硅能与溶液反应。
(5)①氮化硅中硅化合价为+4价,因此氮元素的化合价−3价;故答案为:−3。
②若生成(标准状况)即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到氮化硅物质的量为,则生成氮化硅的质量是;故答案为:11.7。
22. 过滤 [Al(OH)4]-或 H2SiO3 3NH3·H2O+Al3+=Al(OH)3↓+3 NH4Cl NaCl 2Al(OH) Al2O3+3H2O
【分析】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Fe2O3和氢氧化钠不反应,而氧化铝、二氧化硅能反应,操作1利用过滤除去Fe2O3,滤渣1为氧化铁等不溶物,滤液1含有偏铝酸钠、硅酸钠,在滤液1中加入过量的盐酸,转化为Al3+,产生H2SiO3沉淀,操作2利用过滤除去H2SiO3,滤渣2为H2SiO3,滤液2主要含AlCl3、NaCl,在滤液2中再加入氨水生成Al(OH)3沉淀,操作3过滤,滤液3主要含NaCl、NH4Cl,固体1为Al(OH)3,加热分解氢氧化铝得到氧化铝。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
(1)操作1、2、3均是分离难溶固体与溶液的方法是过滤;答案为过滤。
(2)滤液1中所含的阴离子除OH-外,还有、或[Al(OH)4]-,滤渣2 的成份为H2SiO3;答案为、或[Al(OH)4]-,H2SiO3。
(3)滤液2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固体1,是Al3+与氨水发生反应生成Al(OH)3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NH3·H2O+Al3+=Al(OH)3↓+3;答案为3NH3·H2O+Al3+=Al(OH)3↓+3。
(4)滤液3中溶质的主要成份属于盐类的物质是NH4Cl、NaCl;答案为NH4Cl、NaCl。
(5)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和H2O,化学方程式为2Al(OH)3Al2O3+3H2O;答案为2Al(OH)3Al2O3+3H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期末复习高频考点专练(期末真题精选)-乙醇,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期末复习高频考点专练(期末真题精选)-醛类,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期末复习高频考点专练(期末真题精选)-卤代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