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桂林山水》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481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走近桂林山水》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481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走近桂林山水》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481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第1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走近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区分石林、峰丛、峰林、孤峰以及石钟乳、石笋、石柱。2.以桂林山水为例,归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3.与同学讨论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喀斯特地貌。2.掌握桂林山水的地貌特点及形成条件。【教学难点】掌握桂林山水的地貌特点及形成条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师:我们带着问题来看一段视频《喀斯特地貌:云南路南石林》,边看边思考: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讲授新课】(板书)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出示图片及资料:“中国南方喀斯特主要景点分布” 师:观察左图,结合视频,小组讨论并回答:1.什么喀斯特地貌?2.喀斯特地貌有哪些类型?3.喀斯特地貌大多形成了著名的景区,你去过哪些景点?有什么深刻的印象?生:(可能的答案)1.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2.喀斯特地貌可分为两类: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其中,典型喀斯特溶蚀地貌形态有:溶沟和石芽、峰林和孤峰、岩溶漏斗和地下溶洞等。典型喀斯特沉积地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等。3.略。由学生自主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主动引导至桂林山水。(板书)一、桂林山水 1.桂林概况 (1)地理位置师:观察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图,描述桂林市的地理位置。生:(可能的答案)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师:观察桂林及周边地区地形图,描述桂林市的地理位置。(提示学生观察经纬度。)生:(可能的答案)桂林市位于24°N-26°N,110°E-111°E之间。师:观察桂林所处的纬度,大致位于哪个温度带?生:北温带。(板书)(2)气候类型师:根据图形判断桂林市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桂林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期。夏长冬短,全年无霜期长,日照时数长,平均温度19°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板书)(3)地势、水文师:观察桂林及周边地形图,回答问题1.描述桂林市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2.判断漓江的走向。生:(可能的答案) 1.桂林地区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2.漓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板书)(4)旅游师: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四绝: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走进桂林,来到漓江,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平地拔起的山峰倒映在明洁如镜的漓江水面的画面,宛如巨幅水墨画。桂林的山峰与怪石形态万千,各不相连,它们造型奇特,玲珑俊俏,加之植被常绿,所以山石绿荫覆盖,四季常青,在水面的存托下,神奇又秀丽。【过渡】神奇秀丽的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板书)2.喀斯特地貌成因 (1)喀斯特作用师:喀斯特作用主要指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溶蚀和淀积的过程。石灰岩溶蚀和淀积作用分别体现了以下化学过程:CO2+H2O+CaCO3=Ca(HCO3)2Ca(HCO3)2=CO2+H2O+CaCO3↓(板书)(2)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喀斯特作用的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和水的溶蚀力、流动性。(板书)(2)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板书)①岩石的可溶性师:岩石成分(碳酸钙),如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岩石的可溶性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强烈。(板书)②岩石的透水性师:岩石的空隙、裂隙越大,透水性越强。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越大。(板书)③水的溶蚀力师: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碳酸,与可溶性岩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可溶于水,于是岩石被水溶蚀使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二氧化碳含量多,溶蚀力强;有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无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桂林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的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水的溶蚀力越强,喀斯特作用的越强。(板书)④水的流动性师: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裂隙连通性好,流动性强。水的流动性越强,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越大。师:将前面所讲的内容总结为表格,回顾一下: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因素特点影响岩石的可溶性岩石成分,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石岩石的可溶性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强烈。岩石的透水性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强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喀斯特作用的深度越大。 水的溶蚀力二氧化碳含量高,溶蚀力强 水的溶蚀力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强。有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无机酸含量,溶蚀力强 水体流动性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 水的流动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弱。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裂隙联通性好,流动性强 师:结合前面所讲的内容,思考为什么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较高?生:(可能的答案) 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并且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强。桂林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植被茂密,可提供大量有机酸。水的溶蚀力强。地势北高南低,加速了水的流动性。综上所述,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较高。 师:阅读教材知识窗“徐霞客与喀斯特地貌”,思考:1.为什么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把“喀斯特地貌”定名为岩溶地貌?2.为什么会把《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生:(可能的答案)1.徐霞客系统地考察了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徐霞客游记》对岩溶地貌的分布、类型、特征和成因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研究,有比较科学的解释,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岩溶地貌的珍贵文献。2.徐霞客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游记》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在时间上具有旅游的普适性。其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值仲春和暮春,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在认识上具有广泛共识。【课堂小结】【当堂练习】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被称为“四绝”。据此完成1~2题。1.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流水溶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沉积 D.冰川侵蚀2.古诗词中对该地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 )A.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关桂林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石灰岩广布,可溶性、透水性好B.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沛C.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多地下暗河D.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生长4.构成桂林山水的岩石主要是( )A.岩浆岩 B.玄武岩C.花岗岩 D.石灰岩答案:1.A 2.A 3.B 4.D通过本节的学习,以桂林山水为例,遵循“观察与欣赏——识别与描述——总结与归纳——构建与迁移”的思路开展,使学生认识到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地貌发育的地理条件,运用大量的图例、视频,说明岩石、气候、水文、植被等因素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第2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