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4溶解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482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4溶解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482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4溶解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482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4溶解度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4溶解度,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4溶解度
一、单选题
1.(2020·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分别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B.t2℃时,100g 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g
C.t3℃时,分别将等质量的a、b溶液降温至t2℃,析出的固体质量关系是:a>b
D.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2.(2020·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t1℃时,溶解度甲=乙<丙
B.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较多量的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法
C.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将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无结晶水)的质量甲>乙
D.t2℃时,将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3.(2020·江苏南通·统考一模)KNO3、NaNO3、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NaNO3的溶解度为73
B.将80℃的KNO3溶液降温,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C.20℃时等质量的KNO3、NaCl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D.40℃时,Na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6:51
4.(2020·江苏南通·统考二模)ZnSO4、N4HCl、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100℃时,160gZnSO 4溶液中含溶质60g
C.20℃时,0.9%的Na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80℃的NH4Cl溶液冷却到0℃,一定有晶体析出
5.(2020·江苏南通·统考二模)下图表示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及其它们的溶解性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Y 的溶解度大于 X 的溶解度
B.t1℃时,X、Y 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 16.7%
C.实验中,若烧杯内有晶体析出,则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溶质为 X
D.t2℃时,若 X、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X>Y
6.(2020·江苏南通·统考一模)对如图中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C1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小
B.40° C时,KNO3、NaNO3、K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为NaNO3>KNO3>KCl
C.20°C时,50g 水中加入20gNH4C1,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
D.80°C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2020·江苏南通·统考一模)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
B.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t2℃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
8.(2020·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晶体质量相等
9.(2022·江苏南通·一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解度:甲>乙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2
C.升高温度可以将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20℃时,甲、乙两种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0.(2021·江苏南通·统考三模)将5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1后,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丙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比甲大
C.实验2后,乙中硝酸钾溶液质量比丙大
D.实验1和实验2后,始终未变的是溶剂质量
11.(2021·江苏南通·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
B.适度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可使燃气充分燃烧
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葡萄糖锌(C12H22O14Zn)口服液能为人体提供微量元素Zn
12.(2021·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图一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将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并恢复至原温度后,现象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B.烧杯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烧杯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13.(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 NaCl 和 Na2CO3。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4 ℃时,Na2C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3.3%
B.30 ℃ 100g Na2CO3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析出溶质 20g
C.44 ℃时,Na2CO3饱和溶液降温或升温均会有固体析出
D.“冬天捞碱”主要得到 Na2CO3的原因是 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14.(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KNO3与K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KCl的溶解度为29g
B.t1℃时,KNO3和KCl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KCl的溶解度比的KNO3的溶解度大
D.KCl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KNO3 大
15.(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丙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一定比甲溶液大
B.将100g t3℃的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5g晶体
C.甲饱和溶液中含少量乙,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t3℃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溶液的质量分数:甲=丙
16.(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17.(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个
①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②t1℃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为1:5
③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后,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④t2℃时,3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成20%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20g
⑤t1℃时,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只需要烧杯、玻璃棒、量筒三种玻璃仪器
⑥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
⑦t2℃时,等质量的a、b、c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多的是a
A.3 B.4 C.5 D.6
18.(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下列图示与所描述的含义相符的是
A.图1表示实验室电解水过程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B.图2表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C.图3表示把NaOH固体、NH4NO3固体溶于水后的水的温度变化
D.图4表示对K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的pH变化
19.(2021·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降低温度一定能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20℃时,7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3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20.(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一杯热硝酸钾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出,如图所示。忽略水的蒸发,下列关于硝酸钾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不变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 D.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1.(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15℃时,a、b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15℃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15℃时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20 g a和b,降温至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22.(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甲溶液从t3℃降温到t1℃,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D.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
23.(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C.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4:5
24.(2021·江苏南通·统考二模)Ⅰ是80℃含有120g水的NH4Cl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g NH4Cl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Ⅰ中溶质的质量可能大于65.6g
B.溶液Ⅱ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65.6:100
C.溶液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7.2%
D.溶液Ⅱ→Ⅲ的过程中,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必定在40℃~60℃之间
25.(2022·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水的质量改变而改变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
C.t2℃时,50g氯化镁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35 g氯化镁
D.将t3℃时KCl和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26.(2022·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20℃时,两只烧杯内装有等量水,向其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固体,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A点所示乙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甲,能继续溶解
C.将A、B点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均有晶体析出
D.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27.(2022·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t3℃时Q点表示甲的不饱和溶液
C.t3℃时,将25g乙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
D.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甲>乙
28.(2022·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20℃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下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所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
C.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nKCl,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4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能溶解氯化铵小于40g,故20℃时,50g 水中加入20gNH4C1,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80℃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氯化钠,故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状态未知,无法比较,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详解】A、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错误;B、t1℃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错误;C、t2℃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丙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乙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错误;D.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故选D。
8.C
【详解】A、由图可知,图中P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下方,即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 ℃时甲的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 ℃时,甲的溶解度为20g,溶液的最大浓度为其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100%≈16.7%,不可能存在20%的溶液,故B错误;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在t3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即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低于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当降温至t2 ℃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析出晶体的质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
9.C
【详解】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B、4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50g:150g=1:3,不符合题意;
C、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升高温度可以将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D、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A、实验1后,有溶质析出,故甲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已溶液的质量分数,此选项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甲溶液的温度高于丙溶液,故丙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比甲小,此选项错误;
C、乙、丙溶液的中溶剂质量相等,乙中所溶解溶质质量小于丙,故乙中硝酸钾溶液质量比丙小,此选项错误;
D、实验1和实验2后,溶剂质量未发生改变,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选项说法正确;
B、适度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增加进入空气(或氧气)的量,使燃气燃烧更充分,选项说法正确;
C、若将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溶液也会有晶体析出,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选项说法不正确;
D、葡萄糖锌(C12H22O14Zn)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2.D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将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只烧杯中,物质B溶解的比物质A多,甲中固体全部溶解,乙中有固体剩余,所以,乙是A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是B物质的溶液。
【详解】A、根据图二可知,烧杯甲中没有剩余溶质,可能恰好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则甲中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烧杯乙中有剩余溶质,乙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的水,乙烧杯中一定有固体析出,由于烧杯甲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无法判断,故蒸发一定量的水,甲烧杯中可能有固体析出,此选项错误;
B、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只烧杯中,根据,甲烧杯中全部溶解,乙烧杯中有部分未溶解的固体,故烧杯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此选项错误;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不一定有剩余固体,混合后溶剂的质量增加至200g,由于不知道加入固体B的质量,所以乙烧杯中剩余未溶解的物质可能全部溶解,也可能有剩余,此选项错误;
D、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温度升高到t2℃,A、B的溶解度都增大,烧杯甲中不会有固体析出;因为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即两种物质在此温度下,在相同质量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由于甲中固体全部溶解,则乙中剩余固体也会全部溶解,此时甲中溶质质量与乙中溶质质量相等,根据可知,则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44℃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50g,该温度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B、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0g,100g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溶剂质量为:100g-28.6g=71.4g,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0g,71.4g水中溶解的溶质质量为: ,析出晶体的质量为:28.6g-14.28g=14.32g,符合题意;
C、44℃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最大,降温或升温,溶解度均减小,均有固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天温度降低,析出的晶体较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A
【详解】A、由图可知,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29g,符合题意;
B、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氯化钾和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液状态未知,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C、t2℃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C
【详解】A.没有说明溶液状态,不能比较甲丙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大小,错误;
B. 由图可知,t3℃乙物质溶解度为50g,t2℃乙物质溶解度为45g;则将100g+50g=150g t3℃的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5g晶体,错误;
C.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甲饱和溶液中含少量乙,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
D. 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晶体得到t2℃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t3℃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得到t2℃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前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故降温后溶液的质量分数:甲>丙,错误。
故选C。
16.B
【详解】A、温度高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温度低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温度等于t1℃是,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说法错误;
B、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将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合溶液可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说法错误;
D、t2℃,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所以t2℃ 时将3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甲全部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说法错误;
答案:B。
17.B
【详解】①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②t1℃时a溶解度是20g,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为20g:100g=1:5,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t2℃时a、b、c的溶解度是a>b>c,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为a>b>c,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后,b的溶解度大于a,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a,c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最小,所以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④t2℃时,3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成20%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30g×÷20%-30g=20g,该选项说法正确;
⑤t1℃时,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需要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等玻璃仪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⑥a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该选项说法正确;
⑦t2℃时,等质量的a、b、c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多的是c,是因为该温度下c的溶解度最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C
【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错误;
B、CO2属于气体,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变大而变大,图示错误;
C、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NH4NO3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一段时间后都恢复至室温,正确;
D、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7溶解度,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0燃烧,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氧气,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