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题,实验题,识图作答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24.0分)
1.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
A.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 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
C. “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D.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
2. 如图表示细胞的几种生理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
B. 通过③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C. ③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 ②表示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3.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 )
A. 利用孢子生殖后代 B. 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C.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 生活在陆地环境中
4. 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子从萌发到长出幼叶前,体内有机物不断增多
B. 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根、子叶和胚轴
C. 精子和卵细胞在花粉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D. 有机物由导管从叶片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5.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水蒸气
6. 小亮同学参加中考1000米跑体能测试,如图中能分别表示该过程中他体温变化和单位时间内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a和c B. a和d C. b和c D. b和d
7. 肺的通气和体内气体交换的实现是依次通过( )
A. 呼吸运动和扩散作用 B. 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
C. 扩散作用和呼吸运动 D. 扩散作用和气体交换
8. 为便于归纳整理,连续发生的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来表示。下列为爱思考的小明同学精心梳理的流程图,其中书写错误的是( )
A. 脂肪消化:脂肪→脂肪乳化微粒→甘油+脂肪酸
B. 平静呼气:呼吸肌舒张→胸廓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出肺
C. 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原尿→肾小管→尿液
D. 体循环:右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左心房
9. 如图是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右心房
B. 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
C. 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D. 若a为入球小动脉,则血液流过b时会进行滤过作用
10. 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叙述和做法正确的是( )
A. 酒精会使脑过度兴奋,所以可适量饮酒
B. 带“虫眼”的果蔬没有喷洒农药,我们可以放心购买
C. 青少年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合理营养,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D.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为了保护自己,不要与艾滋病人握手、交谈
11. 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个体都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
B. 组成成分中一定含有有机物
C. 细菌和病毒都有真正的细胞核
D. 细菌、真菌分别通过产生芽孢和孢子繁殖后代
12. 下表是“探究子叶的不同处理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组别
子叶处理
萌发率
株高(cm)
主根长度(cm)
叶片数
a组
不处理
99.1%
10.1
18.25
26
b组
去除一片
97.2%
7.2
14
19
c组
去除两片
0
0
0
0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和b组为实验组,c组为对照组
B. 花生种子去掉子叶后还有胚乳可以提供营养物质
C. 该实验证明种子萌发和幼苗茎、叶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都由子叶提供
D. 去除子叶,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对幼苗茎、叶的发育也有影响
13. 下列有关传染病或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传染源
B. 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办法进行预防
C. 对食物过敏是人体抵抗抗原侵入功能过强造成的
D. 溶菌酶破坏病菌细胞壁使其溶解属于特异性免疫
14. 图为一发芽番薯的示意图,甲为番薯的块根,乙、丙为块根上不同的新芽。下列关于甲、乙、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与丙的基因型不同 B. 乙与丙的基因型相同
C. 甲为番薯的生殖器官 D. 甲与乙的染色体数不同
15. 某种昆虫的蛹色为褐色。在实验室经射线辐射后,其后代出现白色蛹的个体。培养白色蛹,并使它们的成虫相互交配,子代都为白色蛹。然后将白色蛹与褐色蛹杂交,子代都为褐色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射线辐射使遗传物质改变导致可遗传的变异
B. 蛹的褐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C. 蛹的褐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
D. 白色蛹昆虫体内也含有控制蛹为褐色的基因
16. 参加自然博物馆后,同学们对生物进化的历程有了更多的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
B. 地球上原核生物的出现早于真核生物
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唯一证据
D. 在进化过程中既有物种产生也有物种灭绝
17. 下列关于导盲犬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体温恒定 ②变温动物 ③胎生动物 ④体表被毛 ⑤具有社会行为 ⑥靠四肢行走 ⑦导盲犬的导盲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A. ②③⑤⑦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③④⑥⑦
18. 下列有关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是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C. 生物分类的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数量就越多
D. 分类等级越低,其中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
19. 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B. 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C. 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 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0.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大批的青娃在雨后鸣叫求偶
B. 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麦粒
C. 大马哈鱼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
D. 草原上狼群围猎黄羊
21. 如图是人体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①→③→④→⑤→②
B. ④是该神经结构的神经中枢
C. 如果图中的③受损,则反射也能进行
D. Ⅱ是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22.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可以通过坐标曲线的方式形象地表达出来。对于下列四个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可用来表示从菜豆种子萌发到发育成幼苗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B. 乙图是人体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曲线图,bc段肺内气压上升,膈顶下降
C. 丙图表示人体消化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说明人在寒冷时消化食物的能力减弱
D. 丁图是某生态系统中草、鼠、狐三种生物间的关系,A表示草、B表示鼠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3. 以下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图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切洋葱鳞片叶时,有刺激性的液体喷出,这些液体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
(2)图1制作临时装片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注:填序号)
(3)要将图2的甲换成乙,应转动______,换用______物镜观察。
(4)视野中细胞内近似球形结构是______,含有的遗传物质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4. 春雨潇潇,滋润万物,酸雨却会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那么,酸雨会不会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呢?请设计模拟实验加以探究。
(1)请你根据“酸雨会不会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呢?”这一问题,进一步提出一个可以短时间内可以探究得出结论的具体问题。如: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2)针对上述具体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作出这一假设的依据是______。
(3)如果用食醋和自来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实验中应选用自来水与模拟酸雨形成______,以保持单一变量。
(4)你准备以什么现象或数据(要可观察或可测量)来呈现实验结果?______。
四、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25. 如图为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①-⑧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______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
(2)图中②生理过程是______。营养物质在______中被彻底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此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填序号)排出体外。
(3)人体在进行图中所示的过程③时,肋间肌是______状态。
(4)图中⑥和⑦可以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的______和______作用。
(5)当人体进食后,血糖增加,引起______分泌增多,其通过⑤进入血液,使血糖降低。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3.0分)
26. 爱观察和思考的小明,关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进行深入了解:
(1)同桌的小兰因长时间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致使眼球的______曲度过大而形成近视。
(2)小明对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双眼皮、大眼睛、虹膜是黑色的。他的这些性状,是由存在于______分子上的基因控制的。
(3)多指、正常指是一对相对性状。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如图为小明家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冋答:
①小明爸爸、妈妈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
②小明妹妹的多指基因来自第一代的1号的几率是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③小明父亲把多指基因传递给妹妹的“桥梁”是______。
④7号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
27. 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致使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病毒(HIV)从传染病角度考虑,它属于______。它是一类不具有______结构的微生物。
(2)HV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等途径传播。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属于______;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
(3)“由于HIV的侵犯与破坏,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
(4)人们常用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2017年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安全的宫颈癌疫苗,并陆续为全国各地适合的人群接种,从免疫学角度讲,注射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
28. 2017年10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宣布,该所夏新界研究员领衔的水稻育种团队历经十余年,在现有优异种源的基础上,运用野生稻远缘杂交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成功培育出优质超大、超高水稻新品种--“巨型稻”(如图1)。为破解水稻增产不增收的难题,该所在“长沙站”建设了30亩“巨型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与示范区,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该模式下稻谷产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青蛙、泥鳅、龙虾、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产量提高1.5倍以上,而且向实现化肥、农药、抗生素“零使用”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巨型稻”的产生,充分体现了尚未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______的使用价值。
(2)“巨型稻”株形高大、生长期长、耐水淹,可为青蛙、泥鳅、龙虾和稻花鱼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还为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______。
(3)动物的排泄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______,增加了稻田的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青蛙与农业害虫之间存在______关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4)水稻生长的灌浆期和成熟期,需要吸收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水稻的______。
(5)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
(6)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如图2中[A]和[B]是叶肉细胞中的两个细胞结构,箭头代表生理活动。读图回答:
①结构[B]的名称是______。
②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
29. 在2018年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上,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如图)首次惊艳亮相。鱼池内含有鱼粪和食物残渣的水经菜地净化后回流,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环保要求;采用植物墙、立体种植架实现空间最大化利用的同时,提升了系统的观赏性。请回答:
(1)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______输入该系统,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______形式进入该系统,参与碳循环。
(2)鱼粪和食物残渣通过______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分解产生的无机盐主要被根的______吸收。
(3)立体栽培能有效提高蔬菜产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答出一条即可);该系统观赏性得以提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使用价值。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______。
30. 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包括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转化和输出过程,以维持自身稳定。请分析回答:
(1)绿色开花植物从环境中获取的水、无机盐、二氧化碳、氧气等物质主要通过______(填结构名称)进入植物体。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参与物质合成和分解,与之相关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植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通过一定的结构散发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的______发挥着重要作用。
(2)人体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防经过消化最终分别分解成______,这些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运到组织细胞。
(3)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进入肺泡后,需要经过______两次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肺和全身各组织处遍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______的特点,极大地方便了氧的进出。
(4)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能量,产生的废物通过循环系统、______协调活动排出体外。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解: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能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错误;
B、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B正确;
C、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C正确;
D、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属于生物能影响环境,D正确。
故选:A。
生物对环境在适应的同时,又对环境有影响的作用,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答案】C
【解析】
解:A、①过程细胞数目不变,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因此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正确;
B、③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③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通过③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正确;
C、③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而不是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错误;
D、②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②表示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正确。
故选:C。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4)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
3.【答案】A
【解析】
解:A、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A符合题意。
B、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不符合题意。
C、由B知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三者的生殖都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不符合题意。
D、三者的生殖都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是关于植物分类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
关键点: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
4.【答案】B
【解析】
解:A.种子刚开始萌发的时候,只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减少,只有到绿叶长出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错误;
B.传粉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的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正确;
C.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在胚珠中,不是花粉管,错误;
D.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错误;
故选:B。
考查的知识点有:种子的萌发,传粉和受精及有机物的运输等
全面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要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
解: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易错选B.注意空气成分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和其他气体。
故选:C。
本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与呼气的区别.
本题考查本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与呼气的区别.考查学生读图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
解:由分析可知:人的体温不会大范围波动选项D是正确的。
故选:D。
人属于恒温动物,有很好的产热和散热的机制,人在进行剧烈活动时,产热量增加,体温会略有升高,后又把热量散掉,使体温保持恒定,故图中b曲线正确;人体耗氧量会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会无限制的增加的,故图中的耗氧量曲线d正确。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要正确分析图示和生物学知识。
7.【答案】A
【解析】
解: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的浓度与压强有关,浓度高,压强就大;浓度低,压强就小。因此也可以说,气体是由压强高的地方向压强低的地方扩散的。气体在肺泡和组织内的交换,都是通过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
故选:A。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气体的扩散作用是指气体分子通过不规则运动、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他物质里的过程;扩散方向受物质浓度梯度影响。即细胞内外某物质的浓度若不同时,则物质会由高浓度扩散到低浓度的地方,若两边浓度相差越大,则物质的扩散速率越快。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完成。
8.【答案】D
【解析】
解:A、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A正确;
B、人在平静时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B正确;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液的形成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C正确;
D、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D错误。
故选:D。
A、食物中含有的大分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必须在消化道内在消化液的参与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消化道吸收;
B、人的平静吸气过程是: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膈顶上升→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
D、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此题的知识点较多认真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
解:A、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C是肺静脉,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左心房,A不正确。
B、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而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B不正确;
C、若b为肾小球,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只发生了过滤作用,没有发生气体交换作用,因此a内流动脉血,c内流动脉血,C不正确;
D、若a为入球小动脉,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血液流过b时会进行滤过作用,形成原尿,D正确。
故选:D。
(1)血液流动的方向: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静脉。图中由血流方向可以判断a为动脉,b为毛细血管,c为静脉。
(2)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减少解释实际问题。
10.【答案】C
【解析】
解:A、过量饮酒会损伤人的神经系统,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并导致神经衰弱。但少了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御寒壮骨,因此,可以少量饮酒,A不正确;
B、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有可能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有的人可能提前喷药预防,并经常喷药,因此蔬菜和水果没有虫害,因此没有虫眼;有的人可能没有预防,后来发现,有了虫害,为了保证质量,提高产量,可能要喷药灭虫,尤其是在后期喷药,农药残留更多。因此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叶可能有农药的残留,甚至更多。B不正确;
C、青少年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合理营养,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成长,C正确;
D、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D不正确。
故选:C。
(1)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酒精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
(2)食品安全是指:购买安全食品;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
(3)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4)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1.【答案】B
【解析】
解:A、病毒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菌的个体都十分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真菌的个体有的较大如食用菌,可直接有肉眼观察,A错误;
B、有机物是组成生命体的物质基础,细菌、病毒和真菌作为生物,组成成分中一定含有有机物,B正确;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
D、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芽孢是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D错误;
故选:B。
(1)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
(2)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比较内容
细菌
真菌
个体大小
单细胞
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
细胞结构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细胞核
营养方式
异养(寄生或腐生)
异养(腐生)
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
12.【答案】D
【解析】
解:A、a组变量子叶没有处理正常因此a是对照组,不是实验组,b、c是变量发生变化的,因此b、c是实验组,A错误;
B、花生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子叶,没有胚乳,B错误;
C、该实验证明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而不能证明茎、叶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都由子叶提供,C错误;
D、从表格中看出,c组去除子叶,种子的发芽率为0,会影响种子萌发,对幼苗茎、叶的发育也有影响,D正确。
故选:D。
(1)花生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花生种子萌发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伸长,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如bc组种子;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如a组种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的特点以及子叶的主要功能。
13.【答案】C
【解析】
解:A、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传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A错误;
B、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B错误。
C、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当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人体可能会发生肿瘤,C正确。
D、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其溶解,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C。
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
人体具有免疫功能,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
14.【答案】B
【解析】
解:AB、甲为番薯的块根,乙、丙为块根上不同的新芽,甲、乙、丙的基因相同,A错误,B正确;
C、甲为番薯的块根,属于营养器官,C错误;
D、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相同,所以甲与乙的染色体数相同,D错误。
故选:B。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5.【答案】D
【解析】
解:A、变异包括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两大类,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而不遗传的变异是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射线辐射使遗传物质改变导致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
B、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就是相对性状,如蛹的褐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B正确;
C、白色蛹的成虫相互交配,子代都为白色蛹。将白色蛹与褐色蛹杂交,子代都为褐色蛹。说明蛹的褐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C正确;
D、白色为隐性性状,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不包含控制蛹为褐色的显性基因,D错误。
故选:D。
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16.【答案】C
【解析】
解:A、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A正确;
B、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生物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然后是真核生物,B正确;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但不是唯一证据,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D正确。
故选:C。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据此解答.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
17.【答案】C
【解析】
解:导盲犬属于哺乳动物,因此具有身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哺乳胎生等特征。
故①体温恒定、③胎生动物、④体表被毛、⑥靠四肢行走都是导盲犬的主要特征;故①③④⑥正确;
②导盲犬的体温恒定,变温动物不是导盲犬的主要特征。故②错误;
导盲犬不是群居的,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故⑤错误;
导盲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后天性行为,不是先天性行为,故⑦错误;
故选:C。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表面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哺乳胎生等.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此题通过分析资料考查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动物的行为等,知识点较多.
18.【答案】D
【解析】
解: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密切。可见D叙述错误。
故选:D。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19.【答案】D
【解析】
解:A、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使丁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检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需要除去,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使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净。不符合题意;
C、装置丙中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不符合题意;
D、装置甲已经把鼓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丙不遮光,植物因为缺乏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释放氧气,因此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要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需要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使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净。
本题考查了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20.【答案】D
【解析】
解:ABC、大批的青娃在雨后鸣叫求偶、成群的麻雀向麦田觅食麦穗、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属于社会行为。
D、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表明具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因此动物的表现属于社会行为的是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
故选:D。
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社会行为的特征。
21.【答案】C
【解析】
解: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①→③→④→⑤→②,正确;
B、④是该神经结构的神经中枢,正确;
C、反射弧具有完整性,如果图中的③受损,则反射不能进行,错误;
D、Ⅱ白质是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正确;
故选:C。
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抠、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22.【答案】D
【解析】
解:A、甲图表示从菜豆种子萌发到发育成幼苗后,有机物的含量变化,因为幼苗出土后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多,A错误;
B、乙图中bc段肺容量减小,肺内气压升高,膈肌舒张,顶端上升,B错误;
C、丙图说明人体消化酶活性受温度影响,但人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所以人在寒冷时并不影响体内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C错误;
D、图丁中,A是生产者,数量最多,鼠以草籽等为食,所以鼠数量多,草的数量就会减少,但影响不会太大,否则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故A表示草,B表示鼠。D正确。
故选:D。
①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收水分,所以鲜重一直增加。②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吸气和呼气动作。③消化酶的消化作用,受温度影响。④食物链中的生物,具有相互制约的作用。
能够正确理解相关曲线表示的生物学知识。
23.【答案】液泡 ③④②① 转换器 高倍 细胞核 DNA
【解析】
解:(1)在植物细胞的结构中,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具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所以③④②①。
(3)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乙中的物像比图甲大,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或目镜。具体操作应为: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亮度变暗。
(4)细胞内近似球形的结构是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该结构中储存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遗传物质。细胞核里含有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脱氧核糖核酸)。
故答案为:(1)液泡;
(2)③④②①;
(3)转换器;高倍;
(4)细胞核;DN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24.【答案】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对照 种子的发芽率
【解析】
解:(2)可作出假设: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作出该假设的依据是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由于实验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酸雨,所以如果用食醋和自来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实验中自来水与模拟酸雨形成对照。
(4)统计两组种子的发芽率,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故答案为:
(2)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3)对照
(4)种子的发芽率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设置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为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探究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组。
25.【答案】蛋白质 氨基酸 吸收 线粒体 ④ 收缩 滤过 重吸收 胰岛素
【解析】
解:(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其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2)图中②生理过程是吸收。营养物质在细胞中被彻底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此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④呼气排出体外。
(3)③表示吸气,④表示呼气,人体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胸腔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
(4)图中⑥和⑦可以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的滤过和重吸收作用。
(5)当人体进食后,血糖增加,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其通过⑤进入血液,使血糖降低。
故答案为:(1)蛋白质;氨基酸
(2)吸收;线粒体;④
(3)收缩
(4)滤过;重吸收
(5)胰岛素
观图可知:①表示排遗、②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③表示吸气过程、④表示呼气过程、⑤表示激素的调节作用、⑥表示排泄、⑦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⑧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掌握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活动的知识。
26.【答案】晶状体 DNA Aa、aa 50% 精子 22条常染色体+X
【解析】
解:(1)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同桌小红长时间读写姿势不正确,致使眼球的晶状体曲度过大而患上近视。
(2)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小明对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双眼皮、大眼睛、虹膜是黑色的。这些性状,是由存在于遗传物质DNA分子上的基因控制的。
(3)①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多指、正常指是一对相对性状。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可知7号的基因组成是aa,传递子代的基因是a,而小明正常,基因组成是aa,各自于亲代的一个基因,而6号表现多指,由此可推测小明妹妹基因组成是Aa,而小明亲代6号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
因此,小明爸爸、妈妈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1号和2号亲代是多指,而第二代5号表现正常,所以多指为显性性状。由此可知亲代1号和2号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Aa.遗传图解如下,
可知,6号基因组成是Aa,控制显性性状中的显性基因A来自于1号的可能是50%.小明妹妹是多指,基因控制的基因来自于6号的基因组成中的A是100%.因此,小明妹妹的多指基因来自第一带的1号的几率是50%。
③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小明父亲把多指基因传递给妹妹的“桥梁”是精子。
④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因此女性在产生生殖细胞时,只产生一种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即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X。
故答案为:(1)晶状体
(2)DNA
(3)①Aa、aa;②50%;③精子;④22条常染色体+X
(1)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
(2)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和DNA,DNA上和遗传有关的片段叫基因。
(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应熟练掌握基因传递的图解。
27.【答案】病原体 细胞 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皮肤和黏膜 抗原 特异性免疫
【解析】
解:(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艾滋病病毒属于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属于传播途径。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因此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
(3)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4)接种的宫颈癌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射入人体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体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病原体;细胞
(2)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3)皮肤和黏膜
(4)抗原;特异性免疫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8.【答案】潜在 食物 无机盐 捕食 蒸腾作用 12 线粒体 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解析】
解:(1)“巨型稻”的产生,充分体现了尚未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潜在的使用价值。
(2)“巨型稻”株形高大、生长期长、耐水淹,可为青蛙、泥鳅、龙虾和稻花鱼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还为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食物。
(3)动物的排泄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增加了稻田的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青蛙与农业害虫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4)水稻生长的灌浆期和成熟期,需要吸收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水稻的蒸腾作用。
(5)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
(6)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如图2中[A]和[B]是叶肉细胞中的两个细胞结构,箭头代表生理活动。①结构[B]的名称是线粒体。②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故答案为:(1)潜在;(2)食物;(3)无机盐;捕食;(4)蒸腾作用;(5)12;(6)①线粒体②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如图所示:A叶绿体;B线粒体
熟记掌握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涉及知识面广,解答时注意结合实际,灵活解答。
29.【答案】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分解者 成熟区 使物质和能量得到了多级利用 直接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解析】
解:(1)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生物体内的能量,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2)对动植物遗体起分解作用的是分解者,分解者的作用是动植物遗体内的有机物转换为无机物归还到自然环境中;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3)立体栽培能有效提高蔬菜产量的主要原因是:使物质和能量得到了多级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三种:①直接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还有生物多样性的旅游观光科学研究都属于直接使用价值。②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③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4)建立生态产业,主要就是为了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二氧化碳;(2)分解者;成熟区;(3)使物质和能量得到了多级利用;直接;(4)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不停的循环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
解答此类的问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0.【答案】根毛和气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碳-氧平衡、水循环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 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解析】
解:(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所以绿色开花植物从环境中获取的水、无机盐、二氧化碳、氧气等物质主要通过根毛和气孔(填结构名称)进入植物体。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参与物质合成和分解,与之相关的主要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通过一定的结构散发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
(2)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人体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防经过消化最终分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这些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运输到组织细胞。(3)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进入肺泡后,需要经过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两次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肺和全身各组织处遍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极大地方便了氧的进出。
(4)排泄有三条途径: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及尿素则以汗或尿的形式分别由皮肤和泌尿系统排出。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能量,产生的废物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协调活动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
(1)根毛和气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碳-氧平衡、水循环;
(2)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做法;(3)肺泡与血液,血液和组织细胞;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4)呼吸作用、泌尿系统;皮肤。
(1)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可以吸收更多水分;
(2)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上看,光合作用是物质合成与储能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物质分解与释能的过程,这是两个正好相反的过程。但两者并非简单的逆转;
(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解答即可。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题,实验题,识图作答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共3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19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3)(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