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一、单选题1.(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4,则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A.7:25 B.3:14 C.7:5 D.14:152.(2022·江苏盐城·校考三模)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白色污染。化学兴趣小组在某密闭容器中用CO2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探究其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在三颈烧瓶中充入足量纯净的氧气,取PLA样品0.36g,完全燃烧后经数据换算可得,装置中CO2 0.66g,H2O 0.18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16gB.样品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9 : 1C.若将足量氧气换成足量空气,测得的氧元素质量会偏大D.若氧气量不足,也可定量测定PLA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3.(2022·江苏盐城·校考三模)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3.2g某有机物(化学式为CxHyO)与足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部分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44/n)gB.t时刻,O2和CO2的质量相等C.反应结束后,密闭容器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1.6gD.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比为22:94.(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是一类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B.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略显酸性,故称为酸雨C.24g镁和32g氧气反应,生成56g氧化镁D.净水过程中加入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5.(2022·江苏盐城·统考三模)向盛有一定量MgO和MgCO3的混合粉末的烧杯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4g不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一定大于4g B.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2gC.生成的CO2的质量可能为4.4g D.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6.(2022·江苏盐城·景山中学校考三模)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观点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微粒观:水是由氢、氧原子构成的B.元素观:金刚石、石墨、碳--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C.转化观:铁和盐酸反应可以得到氯化铁D.守恒观:2g镁条在2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g氧化镁7.(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样品1.2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得到0.1g H2和无色溶液且固体无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样品中一定含有Mg B.无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6.1gC.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D.该样品中最多由3种金属组成8.(2022·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化学兴趣小组在某密闭容器中用CO2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探究某有机物R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前R的质量为0.69 g,燃烧后经过数据换算可得装置中CO20.88 g和H2O0.81 g(本实验条件空气中和含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R中C与H的元素质量比一定为8:3 B.本实验不能推算R中是否含有氧元素C.随着反应的进行密闭容器内氧气的浓度降低 D.若R为C2H6O,则实验中R一定没有剩余9.(2022·江苏盐城·校考模拟预测)取24.8g过氧化银(Ag2O2)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产生3.2gO2,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过程中,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C.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2.4gD.Z→W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10.(2022·江苏盐城·统考一模)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1.(2021·江苏盐城·统考一模)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d的质量为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并通过刻度的移动来表示,且记录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 B.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9:17C.该反应可能为化合反应 D.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9:812.(2021·江苏盐城·校考一模)将138g酒精(C2H5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CO、CO2和H2O,恢复到室温,H2O已完全液化,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A.272g B.128g C.224g D.96g13.(2021·江苏盐城·校考三模)建构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以下观点对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观: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B.微粒观:保持液氮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C.变化观: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D.守恒观:2g氢气和16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8g水14.(2021·江苏盐城·校考三模)由碳酸镁和氧化镁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40g,将其投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24g B.72g C.96g D.48g15.(2021·江苏盐城·统考二模)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1810221反应后质量01215待测 A.反应后W的质量为3gB.X可能是单质,W可能是化合物C.反应物是X和W,生成物是Y和ZD.反应中当Y质量为11g时,X质量为9g16.(2020·江苏盐城·校联考一模)向一定量的Mg和MgO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 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溶解,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 )A.11.7 B.5.85 C.23.4 D.58.517.(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将24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72g固体,则反应成氢气的质量A.1g B.0.5g C.1.5g D.2g18.(2020·江苏盐城·校考一模)将一定量的CaCO3和Cu粉置于一敞口容器中,加热煅烧,使其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容器内固体质量未变,则容器中Cu和CaCO3的质量比是( )A.44:25 B.20:4 C.11 :4 D.16 :2519.(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3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8.6g B.10g C.4.8g D.4.4g
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碳酸钙高温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知反应后的碳元素全部存在于碳酸钙中,设固体混合物中的碳元素质量为3g,根据题意氧元素质量为14g,碳酸钙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则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因此碳酸钙的质量为:,氧化钙的质量为:,故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7:25;故选:A。2.A【详解】A、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氢元素都来自PLA,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和为0.18g+0.02g=0.2g<0.36g,所以PLA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氧元素质量=0.36g-0.2g=0.16g,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样品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9 : 1,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若将足量氧气换成足量空气,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会干扰实验,二氧化碳质量、水偏大,测得的碳、氢元素质量偏大,氧元素质量会偏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若氧气量不足,可能PLA不能完全,不一定可定量测定PLA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3.C【详解】据图可知,参加反应的有机物、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2n:(4n-n):2n=2:3:2。设化学方程式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m。则化学方程式为。根据氧原子个数守恒,反应物中有8n个氧原子,生成物二氧化碳中有4n个氧原子,因此,化学方程式中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n。即m=4n。所以化学方程式为,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1,=4。所以化学方程式为。A、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a。所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A错。B、据图可知,t时刻,O2和CO2的分子数相等,质量不等。B错。C、设反应消耗的氧气质量为b。即反应的3n个氧分子的质量为4.8g,所以剩余n个氧分子的质量为。C正确。D、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比=(2×44):(4×18)=11:9。D错。综上所述:选择C。4.D【详解】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不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故错误;B、雨水是因为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形成酸雨,不是二氧化碳,故错误;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由反应方程式和质量关系可知,24g镁和32g氧气反应,生成40g氧化镁,故错误;D、净水过程中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正确。故选D。5.C【详解】A、向盛有一定量MgO和MgCO3的混合粉末的烧杯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混合粉末的质量+100g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4g不饱和溶液,故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一定大于4g,不符合题意;B、碳酸镁的化学式可表示为:MgO·CO2,碳酸镁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故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混合粉末中MgO的质量(氧化镁和碳酸镁中的MgO),故混合粉末中镁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生成硫酸镁的质量为:,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2g,不符合题意;C、假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则混合粉末中碳酸镁的质量为:,碳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与混合粉末中镁元素的质量相同,但是混合粉末中还含有氧化镁,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小于4.4g,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硫酸中的硫酸根完全转化到了硫酸镁中,则参加的硫酸的质量为:,故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和碳--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正确;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得到氯化铁,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2g镁条在2g氧气中充分燃烧,氧气过量,不能生成4g氧化镁,错误;故选B。7.D【分析】该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且固体无剩余,故金属粉末中不含铁和银,因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生成浅绿色溶液,银和稀硫酸不反应。生成0.1g氢气所需镁的质量为:生成0.1g氢气所需锌的质量为:生成0.1g氢气所需铝的质量为:故该金属粉末中可能只含镁,也可能含Al、Zn,也可能含Mg、Al、Zn。【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样品中可能含镁,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硫酸,设参加反应的硫酸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为x,则2:96=0.1g:x,x=4.8g,故无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4.8g+1.2g=6g,不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硫酸,则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该样品中最多由Al、Zn、Mg三种金属组成,符合题意。故选D。8.A【详解】A、此题装置为密闭装置,R可能并未完全燃烧, R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因此无法确定物质R中 C与H的元素质量比,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由于此题并未说明0.69g的R完全反应,因此不能推算R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随着反应的进行密闭容器内,氧气被消耗,氧气的浓度降低,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若R为C2H6O,无论完全燃烧还是不完全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可得到关系式C2H6O~3H2O,通过生成水的质量求出乙醇(C2H6O)的质量刚好是0.69g,则R不可能有剩余,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9.D【详解】A、由题意可知,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固体质量减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不符合题意;B、24.8g过氧化银中银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24.8g-21.6g=3.2g,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24.8g-23.2g=1.6g,故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6g:1.6g=27:2,不符合题意;C、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1.6g,共产生3.2g氧气,故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3.2g-1.6g=1.6g,不符合题意;D、Z点对应物质中,银元素的质量为21.6g,氧元素的质量为1.6g,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xOy,108x:16y=21.6g:1.6g,x:y=2:1,故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2O,最后生成固体的质量为24.8g-3.2g=21.6g,故最后剩余固体为银,即该反应为Ag2O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银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符合题意。故选D。10.C【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据图可知,甲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乙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即该反应是丁=丙+甲。【详解】A.丁发生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正确;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8:16=1:2,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正确。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11.B【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前,a的质量为5g,b的质量为17g,c的质量为6g,d的质量为2g,反应后,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故a的质量为14g,b的质量为0g,c的质量为6g,d的质量为10g,故反应后,a的质量增加,a是生成物,b的质量减小,b是反应物,c的质量不变,c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d的质量增加,d是生成物。【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6g,不符合题意;B、a、b变化的质量比为:(14g-5g):(17g-0)=9:17,符合题意;C、a、d是生成物,b是反应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D、a、d变化的质量比为:(14g-5g):(10g-2g)=9:8,但是化学计量数未知,无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符合题意。故选B。12.C【详解】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为:,酒精完全燃烧,恢复至室温后,H2O已完全液化,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4%=36%,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2g÷36%=200g,酒精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生成水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为:200g+162g-138g=224g。故选C。13.A【详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液氮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保持液氮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2H2+O22H2O,反应中氢气、氧气、水质量比为(2×2):32:(18×2)=1:8:9,则2g氢气和16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8g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4.C【详解】因,,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等于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硫酸镁的质量为x,则x=96g。故选:C。15.D【详解】A、待测值=18+10+2+21-12-15=24,反应后W的质量为24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反应后X质量减小,是反应物,Y、Z、W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因此X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X是反应物,Y、Z、W都是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中X与Y的质量比是18:2,应中当Y质量为l1g时,X质量为9g,即生成1gY时,反应的X质量是9g,剩余X的质量是18g-9g=9g,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6.A【详解】向一定量的Mg和MgO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 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溶解,此时溶质是氯化镁以及过量氯化氢,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氯元素质量不变,设氯化钠质量为x,则,故选:A。17.A【详解】镁、锌、铁都能够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镁、锌、铁的混合物24g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72g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三种物质的混合物中含硫酸根的质量为72g−24g= 48g ;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其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 (1×2): (32+16×4)= 1:48,因为硫酸中所含硫酸根的质量为48g时,则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 1g ,即反应中产生的氢气质量为1g,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故选:A。18.A【详解】反应前后容器内固体质量未变,说明碳酸钙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和与铜反应的氧气质量相等(均设为m),设Cu的质量为x,CaCO3的质量为y,根据,,则,,经计算,,故选A。19.C【详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30g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30g×60%=18g,那么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为30g-18g=12g,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6=5:2,现钙元素为18g,那么氧元素的质量为18g×2÷5=7.2g。故二氧化碳的质量=12g-7.2g=4.8g。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8有关溶液的计算,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8有关溶液的计算,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6有关溶液的计算,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