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1.下面图形中,( )只有3条对称轴。A. B. C.2.在计算器上依次按下,屏幕上会显示( )。A.321 B.6099 C.35313.用2、4、6、8、0组成的最小五位数( )。A.24680 B.86420 C.204684.万,□中最大可以填( )。A.4 B.9 C.55.两个数的积是270,一个乘数乘100,另一个乘数除以10,积是( )。A.27 B.270 C.27006.楚源小区有15栋楼房,每栋有120户人家,小区共有( )户人家。A.1800 B.1500 C.2000 二、填空题7.根据,,,写出:( ),( )。8.如图,图形A按( )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图形B。9.13054696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3在( )位上。10.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2300000=( )万 1527000000≈( )亿 4795020≈( )万20600000000=( )亿 15300000=( )万 32807000000≈( )亿11.在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乘2,另一个乘数乘5,积就( )。12.小亮在计算一道乘法算式时,把其中一个乘数末尾的一个0漏掉了,算出结果是430,正确的结果是( ). 三、判断题13.有2条对称轴。( )14.一百万是100个十万。( )15.一个多位数457290000,它最高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亿位。( )16.两个整数相乘(0除外),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 )17.两个整数相乘(0除外),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 ) 四、计算题18.直接写出得数。 19.列竖式计算。137×29= 18×507= 90×580= 20.脱式计算下面题。[183-(39+84)]×120 525÷[(81-56)×3] 五、解答题21.想想做做。(1)图形①平移到图形②的位置,可以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2)把三角形绕A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2.读出或写出横线上的数。 (1)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2)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 (3)山东省沿海滩涂面积约为三十亿平方米。 (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总人口数约为十三亿九千零八万人。 23.用6、7、8、9和5个0按下面的条件写数。(1)最大的九位数;(2)读出一个零的最大九位数;(3)所有0都不读的最大九位数。 24.商店一共运进805个玩具熊,卖出427个。(1)已经卖出的玩具熊单价15元/个,已经收入多少元?(2)剩下的玩具熊按每个12元卖出,还能收入多少元? 25.(1)有10个成人和10个儿童到海洋馆参观,怎么买票合算? (2)有15个成人和5个儿童到海洋馆参观,怎么买票合算? 26.上衣每件120元,鞋子每双105元,王阿姨买了5件上衣和8双鞋子,付的钱都是100元,王阿姨至少付了多少张?
参考答案:1.A【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详解】A.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B.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C.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故答案为:A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2.C【分析】在输入19后按CE键,说明输入的数据19不对,将其删除,重新输入了11,即为321与11的积,据此解答。【详解】321×11=3531故答案为:CCE键的作用是删除显示的数据,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计算器按键作用的了解情况。3.C【分析】要想组成的数最小,要把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但是最高位不能是零。【详解】用2、4、6、8、0组成最小的五位数是:20468。故答案为:C此题是考查整数的比大小,关键是弄清每位上的数字。4.A【分析】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万位,把万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详解】这个数的万位数字是0,而近似到万位是20万,由此可知取近似数时没有进位,即千位数字小于5,小于5的数有0、1、2、3、4,最大是4。故答案为:A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5.C【分析】在乘法中,一个乘数乘100,那么积也会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一个乘数除以10,那么积也会缩小到原来的,据此先给270乘100,所得积再除以10即可求出现在的积。【详解】270×100÷10=27000÷10=2700故答案为:C在乘法中,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那么积也会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若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那么积也会缩小到原来的、、……。6.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每栋有120户人家,小区内有15栋楼房,就有15个120户,即120×15就是要求的结果。【详解】120×15=1800(户)答:小区共有1800户人家。故答案为:A理解好题意,找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7. 12 15【分析】观察算式可得:被除数都是111111的倍数,除数都相同,都是37037,所得的商是3的倍数;根据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商也会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由此解答即可。【详解】因为:所以:444444÷37037= 3×4=12555555÷37037=3×5=15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所给出的算式,找出算式之间数与数的关系得出规律,再根据规律解决问题。8. 顺 90【分析】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大小不变。与时针转动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反之就是逆时针。【详解】如上图,图形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B。决定旋转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转中心或轴,二是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三是旋转角度。9. 八 千万 百万【分析】这是一个八位数,最高位是千万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向左数,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详解】13054696是(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万)位,3在(百万)位上。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认识及数位顺序,应熟练掌握。10. 230 15 480 206 1530 328【分析】根据整数的改写方法,把一个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把个级里4个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万字;把一个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把个级、万级里8个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亿字;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近似数,根据千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还是用“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近似数,根据千万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还是用“五入”,据此解答即可。【详解】2300000=230万 1527000000≈15亿 4795020≈480万20600000000=206亿 15300000=1530万 32807000000≈328亿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的改写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及应用。11.乘10【分析】在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乘2,另一个乘数乘5,那么积就乘(2×5),据此解答。【详解】在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乘2,另一个乘数乘5,积就乘10。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4300【详解】略13.√【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详解】有2条对称轴,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的,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图形,被一条直线分割成的两部分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互相重合。14.×【分析】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百万、十万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解答。【详解】一百万是10个十万,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15.×【分析】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是数位,个、十、百、千……等是计数单位,要区分清楚。【详解】一个多位数457290000,它最高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亿,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的数位、计数单位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16.√【分析】根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由此可知,如果0前面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0的个数与因数末尾0的个数和相等;如果0前面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有0,则积的末尾0的个数比因数末尾0的个数的和要多;据此即可判断。【详解】两个整数相乘(0除外),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乘法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17.√【分析】根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由此可知,如果0前面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0的个数与因数末尾0的个数和相等;如果0前面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有0,则积的末尾0的个数比因数末尾0的个数的和要多;据此即可判断。【详解】两个整数相乘(0除外),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乘法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18.6;17;10;5750;10000;101;12000【解析】略19.3973;9126;52200【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详解】137×29=3973 18×507=9126 90×580=52200 20.7200 7【详解】略21.(1)下;5;右;4 (或者右;4;下;5)(2) 【详解】略22.(1)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2)三十七亿零五十万;(3)3000000000;(4)1390080000;【分析】(1)、(2)大数的读法:从高级读到低级,亿级、万级的数,都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亿级数的后面加上一个“亿”字,在万级数的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依此读出横线上的数即可;(3)、(4)整数的写法是从高位到低位开始,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依此写出横线上的数即可;【详解】(1)149600000读作: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2)3700500000读作:三十七亿零五十万;(3)三十亿写作:3000000000;(4)十三亿九千零八万写作:1390080000;熟练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1)987600000(2)987060000(3)987600000【分析】整数的读法,从最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①每级读法和个级读法一致,数位上是几就读几,读完再加上各级单位。②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③,每级末尾无论有几个“0”都不读。【详解】(1)用6、7、8、9和5个0要想组成一个最大的九位数,就要把9、8、7、6这4个数字从最高位依次从左往右写,5个0放在末尾,因此最大的九位数是987600000;(2)用6、7、8、9和5个0要想组成一个只读出一个零的最大九位数,只须把6和后面的0交换位置,其它数字的位置不变;(3)用6、7、8、9和5个0要想组成一个所有0都不读的最大九位数,只须把9、8、7、6这4个数字从最高位依次从左往右写,5个0放末尾即可。平时都是先写数,再来研究这个数。而现在是给出数的特征,再确定这个数。在一步步确定时,有可能会不成功,就反复根据题意试几次。注意一点:读数时,先分级再读数。24.(1)6405元;(2)4536元【分析】(1)用已经卖出玩具熊个数乘玩具熊单价,求出卖出这些玩具熊的收入。(2)用玩具熊的总个数减去已经卖出玩具熊的个数,求出还剩下玩具熊的个数。再乘剩下玩具熊的单价,求出卖出剩下玩具熊的收入。【详解】(1)427×15=6405(元)答:已经收入6405元。(2)(805-427)×12=378×12=4536(元)答:还能收入4536元。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总价=单价×数量。25.(1)成人买成人票,儿童买儿童票合算;(2)买团体票合算【分析】观察票价信息,发现儿童票是最便宜的,团体票其次,成人票最贵,所以在购买票的时候,可以尽量少买成人票。据此可以设计两种方案,即:成人买成人票,儿童买儿童票;成人和儿童全部一起买团体票。再将每种方案的价格计算出来,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详解】(1)方案一:成人买成人票,儿童买儿童票。10×120+10×60=1800(元)方案二:成人和儿童全部一起买团体票。100×(10+10)=2000(元)1800<2000答:成人买成人票,儿童买儿童票合算。(2)方案一:成人买成人票,儿童买儿童票。15×120+5×60=2100(元)方案二:成人和儿童全部一起买团体票。100×(15+5)=2000(元)2100>2000答:买团体票合算。考查学生对经济问题优化的掌握,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能够多买便宜的票。26.15张【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王阿姨买5件上衣和8双鞋子,求出上衣花的钱数和鞋子花的钱数,就能知道花费的总数,再想至少几个100才能超过总费用。【详解】120×5=600(元)105×8=840(元)600+840=1440(元)15×100=1500(元)>1440(元)或综合算式:120×5+105×8=600+840=1440(元)15×100=1500(元)>1440(元)答:王阿姨至少付了15张100元。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有这个的数量关系式,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从问题出发,找到求什么就用哪个公式解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