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习题6-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521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0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习题6-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521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翻译下列句子,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文章“记”的要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测试题第17课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本文选自《_________ 》,作者 。(2分)2.填空:(3分)⑴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_________的苦闷心情。⑵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2分)7.“月色入户”意思是__________ ,这句话运用了 _______的修辞手法。(4分)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它与“ ___________”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4分)9.“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文章“记”的要素是:(4分)时间: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1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3分)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5分)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①诗中成对偶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是一首赞咏_____________ 的诗,诗的表面似乎在赞咏__________ ,实际上是用_________ 来比喻刘景文,颂扬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3.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 ,描绘了一个 _______的美妙境界。(4分)15.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4分)16、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7.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二)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方孝儒《指喻》)[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2分)A、惧而谋诸医(谋划) 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C、疾未易为之(变换)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20、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2分)A、以: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 徐以杓酌油沥之B、且:不速治,且能伤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虽: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D、而:终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探究、写作你是否注意观察了月夜的景色,请用200字以上的文字描写一段月景。 参考答案1.略 2.⑴月下美景;壮志难酬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⑴怀民也还没有睡觉,就和我一起走到院中。⑵庭院里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啊。 4.A 5、A 6.乐观、豁达 7.月光进入了屋子;拟人 8.欣然起行;解衣欲睡 9.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 10.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张怀民;承天寺;夜游承天寺 11.B 12、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②秋令,晚秋景色之美,“傲霜枝”,孤高傲世的品格。 1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4.庭下……竹柏影也;空灵澄澈、宛似仙境 15.⑴月色入户,近然起行。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 16、D 17.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18.D 19.AC 20.AB 21.C 22.①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②开始认为不值得整治,最终到了不能够整治。 23.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意思符合即可) 24、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翻译下列句子,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文章“记”的要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词,翻译句子,品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妙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时作业,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03年呼和浩特市,2003年广东,2006年河北省邯郸市,2006年山西省,2007年浙江省湖州市,2007年浙江衢州,2007年山东省枣庄市,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