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2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习题2-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12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习题2-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页
    第12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习题2-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人教部编版渡荆门送别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渡荆门送别一课一练,共5页。
    《渡荆门送别》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思想内容】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名句赏析】第二句描绘了一幅画面: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 辽远的原野。  五年中考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品味该诗尾联中字的妙处。 【答案】4分)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2分)②“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分)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D.尾联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答案】CC项第一幅画应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画应是天边云霞图。) (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1-2题。(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          ,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          之情。(2分)2.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1.(2分)每空1分。叙事;思乡。2.(2分)字用得好,(1分)一个””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      ,尾联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字的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答案】1.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思乡 评分:每空1分,共2分。2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评分:本题共3分,表现手法、景物特点、思想感情各1分。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3分)                                                                          【答案】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2分)诗人乘船前行,群山渐渐远去,用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大海之处,气势磅礴。(大意即可)(3分)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本诗中间两联写诗人出蜀漫游途中的风景,景象雄浑壮阔;尾联则用拟人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        的依恋之情,情感真挚动人。(1分)2.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请依此描绘出山随平野尽这句诗的景象。(2分) 【答案】1.故乡(家乡)(1分)2.示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随着小舟的前行逐渐展开,最后消失在广阔的原野。(要有联想或想象,2分)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答题。(6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修辞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一句的妙处。(3分)  诗句中的意思是什么?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3分)示例:本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将明月映入江水的状态比作飞下的明镜(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1分)。(意对即可)3分)怜:喜爱 1分) 抒发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本诗中的一个      字,把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的景象写得富有气势。(1分)请自选角度赏析尾联的妙处。(2分)  【答案】入(1分)示例:尾联中一个字表达巧妙,本来是依恋故乡水,却变化角度说是故乡水我,含蓄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尾联抒情方式巧妙,借故乡水对的依依不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2分;切入角度1分,表达效果1分)(评分说明:此题主要考查作品的艺术特色;答题的角度很多,可以从炼字的角度,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还可以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只要能找准一个切入点,且能简析出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月下飞天镜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          图。(2分)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1.(2分)比喻  水中映月。(每空1分,第二空答案与”“相关即可。)2.(2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湖北省黄石市】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荆门:指荆门山。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0⑴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湖南省衡阳市】二、(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7.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2分)  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                 的景象。【答案】7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分)8.对偶。气势磅礴。(2分)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07年龙岩市初中毕业,三层大意,2007年甘肃省兰州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实践,阅读实践,表达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使至塞上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使至塞上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颔联用“征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