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2点、线、面、体PPT课件+教学详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4.1.2.pptx
    • RJ中学数学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2点、线、面、体教学详案.docx
    4.1.2第1页
    4.1.2第2页
    4.1.2第3页
    4.1.2第4页
    4.1.2第5页
    4.1.2第6页
    4.1.2第7页
    4.1.2第8页
    RJ中学数学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2点、线、面、体教学详案第1页
    RJ中学数学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2点、线、面、体教学详案第2页
    RJ中学数学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2点、线、面、体教学详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2点、线、面、体PPT课件+教学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2点、线、面、体PPT课件+教学详案,文件包含412pptx、RJ中学数学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2点线面体教学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1.2  点、线、面、体  教学目标1.(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了解它们的关系,能正确判断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2.经历探索点、线、面、体的关系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运动变化的观念.3.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过程,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判断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课前准备长方体、圆柱体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多媒体演示垂柳、平静的湖面、音乐喷泉、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垂柳像什么?平静的湖面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找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生活中感受点、线、面、体.导入二:1.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2.提出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成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探究新知问题1  一个长方体模型,它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形成几条线?线和线相交形成几个点?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答案:6个面、12条线、8个点.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图形的构成元素包括点、线、面、体.问题2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体”.请同学们观察包装盒、圆罐和篮球,想一想从它们的外形中分别可以抽象出什么立体图形?再举出一些你所熟悉的立体图形.师生活动学生举例并相互交流;教师展示一些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结合这些实例,教师明确几何体的概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教师:(1)观察这些几何体,再联想上一节课“展开图”的知识,想一想:包围着体的是面?是线?还是点?容易得出结论:包围着体的是面.(2)观察我们的教室和周围的环境,举出一些实际生活中“面”的例子,并指出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师生活动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用电脑演示一些“面”的例子.问题3  看一看:如图1,四棱锥、圆柱、圆锥分别有哪些面?这些面有区别吗?图1师生活动学生充分利用学具进行观察,并开展组内讨论,教师参与其中.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面有平的面、曲的面.教师归纳:数学中的面可以分成平的面和曲的面,而在数学中“平面”一词具有特定含意,它是无限延展的.围成体的面只是平面或曲面的一部分.问题4  利用长方体、圆柱、棱柱、棱锥等熟悉的几何体模型,结合下列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究:(1)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2)线与线相交又得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师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后,每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点评纠正,师生共同归纳: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分直线和曲线;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只代表位置,没有大小,点与点之间没有区别.(3)看一看,想一想,举出我们身边符合线、点形象的例子.师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联想身边熟悉的情景,尽可能多地举出例子,并用电脑展示出来与学生交流.图2问题5  我们知道物体运动时会留下运动轨迹.如图2,如果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的图形是线还是面?师生活动学生画图并相互交流.追问1:通过上述现象,你得到了什么结论?请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师生活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点动成线.追问2: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这一结论吗?师生活动学生讨论,举出更多实例;教师用电脑再演示一些例子.问题6  如果把汽车雨刷看成一条线,从几何的角度来观察它在挡风玻璃上摆动时的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这一结论吗?做一做,想一想.师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用直尺当雨刷在纸上演示,启发学生类比联想,得出“线动成面”的结论.学生讨论交流,举出更多实例.问题7  既然“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当面运动时又会形成什么图形?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然后选择适当的学具,操作演示.师生共同归纳:面动成体.问题8  观察电视屏幕上的画面、大型团体操的背景图案:图3从几何的角度观察它们有何共同特点?你能发现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吗?师生活动指导学生结合问题阅读教材.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是点;图形是由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组成的.教师提出问题:你还能举出一些符合这一观点的例子吗?学生讨论交流,举出更多例子:庆祝节日时不同颜色的鲜花组成美丽图案;显示器的像素;一块块小瓷砖镶嵌成的图案;十字绣图案等.新知应用例1  围成图4所示的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图4例2  如图5所示,第一行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出第二行的立体图形,请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连接起来.图5课堂练习(见导学案“当堂达标”)参考答案1.A  2.A3.线      (1)点动成线  (2)线动成面  (3)面动成体4.图65.18 6.解:(1)它有6个面,2个底面,底面是梯形,侧面是长方形.(2)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多边形的边数相等,都为4.(3)它的侧面积为.(见导学案“课后提升”)参考答案1.解:(1)长和宽分别为6 cm,4 cm的长方形,通过旋转可得到四种不同的圆柱体.①以长方形的一条边AD(或BC)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360°,可得到底面半径为4 cm,高为6 cm的圆柱体;②以长方形的一条边AB(或CD)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360°,可得到底面半径为6 cm,高为4 cm的圆柱体;③以长方形的长AD,BC的中点连线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180°,可得到底面半径为3 cm,高为4 cm的圆柱体;④以长方形的宽AB,DC的中点连线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180°,可得到底面半径为2 cm,高为6 cm的圆柱体.(2)把一个平面图形旋转成几何体,需要说明旋转轴和旋转角这两个条件.2.24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几何体的形成:由平面和曲成围成一个几何体.2.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3.体验了数学活动过程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布置作业教材第121页习题4.1 第5题板书设计4.1.2  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元素:点、线、面、体2.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3.几何体的形成 教学反思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