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硕曲河河谷两侧分布着6000多座“白藏房”。白藏房是当地的传统民居,使用黏土夯筑,墙体较厚,房体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下图为白藏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白藏房多在河谷地带建造,主要原因可能有( )
    ①便于就地取土 ②光照更充足
    ③地震更少 ④热量更充足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2. 民居特色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下列关于白藏房与当地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顶——降水少,存蓄水源 B. 梯形——平地少,节约空间
    C. 白色——热量差,增强吸热 D. 墙厚——气温低,增强保温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使用黏土夯筑”,在河谷地带,便于取到湿度适宜的泥巴夯筑,①正确;光照条件在海拔较高处、阳坡更充足,河谷地带相对较少,②错误;该地处于印度洋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对于该区域不论是河谷还是山坡可能性是一样的,③错误;河谷地带,海拔较低,热量更充足,④正确。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题详解】
    平顶反应该地晴天多,降水少,平顶方便晾晒粮食(读图,屋顶上有粮食晾晒),A错误;“房体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稳定性强,反应出该地处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B错误;白色反光强,反映出当地太阳辐射强,C错误;墙体厚保温性好,说明该地气温低,D正确。故选D。
    【点睛】根据墙体厚度判断冷暖及昼夜温差:一般来说,寒冷的地方,民居的墙体厚度大;温暖的地方,民居墙体厚度小。另外,昼夜温差大的地方,墙体厚度大。根据屋顶坡度、房檐宽度判断降水量的多少一般来说,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有利于积水倾泻或积雪滑落,因此降雨量大或降雪量大的地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大;而在降水稀少的地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多为平顶。房檐越宽,越利于遮挡风雨,因此我国北方地区的房檐宽度一般小于南方地区。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甲地风向及受力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3. 表示摩擦力的箭头是( )
    A. a B. b C. c D. d
    4. 乙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①顺时针②逆时针③上升④下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3. D 4. A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垂直于等压线切线,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差约30°,由高压指向低压,为风向;c垂直于风向,应为地转偏向力;d与风向相反,应为摩擦力。表示摩擦力的箭头是d,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4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乙为低压中心,垂直方向上为上升气流,③正确,④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c为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则该地位于南半球,乙水平方向气流为顺时针辐合,①正确,②错误。所以选A。
    【点睛】气旋在垂直方向上为上升气流;水平方向上,北半球为逆时针辐合,南半球为顺时针辐合。
    气象卫星搭载的微波成像仪可全天候、全天时精准探测大气状况,为气象部门提供服务。2021年2月,菏泽市出现了罕见的暖潮(冬季异常温暖的天气现象)。下表示意该年度2月18日至22日菏泽市的天气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天气
    风向
    风力
    2月18日
    10℃
    2℃
    多云
    东北风
    3〜4级
    2月19日
    22℃
    6℃

    西南风
    3〜4级
    2月20日
    24℃
    11℃

    西南风
    3〜4级
    2月21日
    27℃
    8℃

    西南风
    3〜4级
    2月22日
    12℃
    3℃
    多云〜阴
    东北风
    3〜4级

    5 菏泽市本次暖潮开始于( )
    A. 18日 B. 19日 C. 21日 D. 22日
    6. 暖潮期间夜间,菏泽市( )
    A. 太阳辐射较强 B. 地面辐射较弱 C. 大气散射较强 D. 大气逆辐射较弱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暖潮是冬季异常温暖的天气现象。根据表格信息可知,2月18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为10℃和2℃,但2月19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变为22℃和6℃,气温异常升高,所以此次暖潮开始于2月19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暖潮期间,天气晴朗,空气中的云层较少,因此夜晚大气逆辐射弱,D正确;夜间无太阳辐射,A错误;地面辐射与地温直接相关,暖潮期间温度较高,地面辐射相对较强,B错误;大气散射与空气分子、尘粒、云滴的多少有关,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夜间的大气散射不会较强,C错误。故选D。
    【点睛】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过程为: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
    下面图a为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8日12时西太平洋两个台风(左:莎莉嘉,右:海马)直线距离间的海平面气压剖面分布图,图b示意10月21日12时40分台风“海马”在广东汕尾登陆时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有关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风力或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盛行偏南风 B. 乙地盛行偏北风
    C. 甲地风力比丙地强劲 D. 丁地盛行偏南风
    8. 当台风登陆汕尾时,下列城市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是(  )
    A. 阳江 B. 深圳
    C. 汕头 D. 泉州
    【答案】7. D 8. C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结合经纬度判断,甲盛行偏北风,乙地盛行偏南风,AB错。甲地水平气压差异较丙地小,风速小,C错。丁地位于气旋南侧,盛行偏南风,D对。故选D。
    【8题详解】
    台风灾害主要由狂风、暴雨及风暴潮组成,图中台风在汕尾登陆时,汕头距离登陆地最近,位于风雨漩涡区,风暴潮影响最大,故选C。
    “回南天”是我国南方地区空气流经物体冷表面导致水汽凝结的一种天气返潮现象,究其本质是物体温度比空气露点温度(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低导致水汽凝结。某年3月14日20时至19日20时,华南地区出现了显著的“回南天”现象,下图为该时段逐小时露点温度、气温、室内墙壁温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
    A. 气温、室内墙壁温度、露点温度 B. 气温、露点温度、室内墙壁温度
    C. 露点温度、室内墙壁温度、气温 D. 露点温度、气温、室内墙壁温度
    10. “回南天”开始产生的时间是( )
    A. 14日20时 B. 15日02时
    C. 15日10时 D. 15日20时
    11. 形成“回南天”时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 高压 B. 低压 C. 冷锋 D. 暖锋
    12. 有利于减轻室内“回南天”现象的措施是( )
    A. 空调风持续加暖 B. 空调风持续减温
    C. 空调风先暖后冷 D. 空调风先冷后暖
    【答案】9. B 10. C 11. D 12. A
    【解析】
    【9题详解】
    结合材料“本质是物体温度比空气露点温度”及“某年3月14日20时至19日20时,华南地区出现了显著的‘回南天’现象”可知,在这段时间内,室内墙壁温度应低于露点温度,读图可知,bc曲线较为接近,且大部分时间c曲线温度低于b曲线温度,故可推测c为室内墙壁温度,b为露点温度;当出现“回南天”天气时,时常伴随着多变的天气,温度时高时低,故a曲线符合气温的特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结合材料“本质是物体温度比空气露点温度”及上题可知,b表示露点温度,c表示室内墙壁温度,读图可知,大致从15日10时开始,室内墙壁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此时“回南天”开始产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属于物理液化,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形成原因是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产生水珠,因此形成回南天时的天气系统应能变暖且带来水汽,应为暖锋,其余天气系统均无法同时带来增温增湿的天气,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结合材料“本质是物体温度比空气露点温度”可知,回南天是室内物体出现的返潮现象,提高室内物体温度(例如空调风持续加暖),使之高于露点温度,就可以减轻回南天造成的返潮现象,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主要出现在我国华南地区。一般来说,回南天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长时间的低温;二是有天气突变,长时间低温后天气突然变暖,湿度增大。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图,甲、乙、丙为该地三个不同高程面,完成下面小题。

    13. 能正确反映上图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的地点位于( )

    A. 春季的低纬度 B. 夏季的中纬度
    C. 秋季的中纬度 D. 冬季的高纬度
    14. 最接近该地甲、乙、丙三个高程面上风向、风速的是( )
    A. B.
    C. D.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自近地面到高空,纬向风速先变大,到对流层顶后达到最大,然后风速再变小,之后随高度增加,风速再变大,且风向有明显变化。对流层厚度在低纬度地区最大,约为17-18千米,由第1题图可知,春季的低纬度(0-30°),风速为0处与上图不符且20千米以下随海拔增加,风速先变大后变小,与上图不符,A错误;夏季的中纬度(30-60°),随海拔升高,风速先变大,再变小,等于0后,风速为负值,表示改变了风向,与上图相符,B正确;秋季的中纬度和冬季的高纬度,随海拔升高,风速的数值一直为正值,与上图不符,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由题干图可知,由甲到乙到丙,风速在减小,但风向变化不明显,A图中丙为北风,D图中丙为南风,均没有明显的纬向风速,B图中三地风向差异大,ABD错误;C图中三地风向差异小,为西南风,最接近题干中图的情况,C正确。故选C。
    【点睛】对流层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发生变化。低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约为17-18千米,夏季大于冬季。
    下图为“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大风速区相比,M地区风速较小,主要是因为(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B. 水平地转偏向力较小
    C. 地表的摩擦作用较大 D. 气旋的中心气压较高
    16. 此时我国新疆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正值当地正午前后,太阳辐射较强
    B. 受降温过程影响小,天气晴朗少云
    C. 受盆地地形的影响,空气下沉增温
    D. 位于天山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17. 此时下列站点上空最可能存在逆温的是( )
    A. 长春 B. 太原
    C. 呼伦贝尔 D. 乌鲁木齐
    【答案】15. C 16. B 17. C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出,M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A选项错误;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会影响风力大小,故 B选项错误;M地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秦岭山区南侧,地势起伏大,地形崎岖,地面摩擦力大,是风速较小的主要原因,故C选项正确;气旋中心的气压较四周低,是低压中心,图中M地并不位于气旋中心位置,故D选项错误,本题选C。
    【16题详解】
    一般来说,陆地白天气温最高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北京时间14时,新疆地区位于正午前后,气温还没有达到最大值,而内蒙古中东部正值日最高温时段,故A选项错误;读图可知,内蒙古中东部刚经过一次冷锋过境,等压线密集,北风风力较大,降温明显,而新疆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故B选项正确;由图可知,新疆地区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风力小,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盆地内下沉气流不明显,故C选项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新疆并不是全在天山背风坡,如盆地内部,新疆地区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风力小,盆地内部无焚风效应,故D选项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结合等压线分布图可知,长春位于冷锋锋前,冷锋即将过境,天气状况复杂不易出现逆温;据图,太原等压线状况相对单一,但结合时间为14点,太原为午后,盛行上升气流,不会出现逆温,B错误;呼伦贝尔位于冷锋锋后且邻近锋线,冷气团俯冲到暖气团下方易在高空出现气温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C正确;乌鲁木齐正值正午,天气晴朗,不易出现逆温,D错误。故选C。
    【点睛】逆温现象: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天山山脉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因拦截大量的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年均降水量高达680mm,成为干旱区湿岛。下图为中天山某段沿43.67°N方向的地形剖面图及随地形变化的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 关于图示地区降水量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⑦ B. ④>⑤ C. ③

    相关试卷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阿姆河流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阿姆河流量最大出现在, 推测该岩石的形成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