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复习讲义
2022-2023学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复习讲义: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清单-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复习讲义: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清单-,共9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清单2.1 校园生物大搜索1、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一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2、调查校园生物时的步骤:(1)明确调查任务;(2)制订调查方案;(3)走进校园,开展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看书22页)3、调查方案:调查目的:校园中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地点: 花坛。调查时间:现在开始到下次上课前。调查用具:放大镜、照相机、生物分类的图书资料、记录本、笔等。调查方法:(1)观察花坛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统计它们的数量,记下它们的名称。(2)把不认识的动植物画下来或拍照片。(3)从脚印、类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将它们记录下来。成果形式:在校园平面分布图上标注出观察到的动植物4、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的事项:(1)选用合适的工具(小铲和放大镜)。(2)可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曾经过往的动物也要调查。(3)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4)可以用绘画、拍照等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5)要注意自身安全。 2.2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1、校园生物分布图需要展示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可用编号的方法标注各区域中生物的名称,也可以用画图或其它方法呈现。2、花坛、假山、水池边有土壤、水分,适合植物的生长,而动物以植物为食,也会来这里安家,所以生物种类比较多。这些环境更适合生物生存,所以生物多。3、二歧分类法: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由拉马克首先提出。应用二歧分类法将校园中的植物进行分类4、根据茎含木质成分的多少,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①草质茎: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多称“草”)②木质茎:茎秆坚硬,大部分由木质部组成。(多称“树”)5、根据植物的生存环境,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根据植物是否落叶,可分为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①常绿植物:樟树、桂花、杜鹃、山茶、花叶青木②落叶植物:银杏、枫香、樱花、桃花、合欢6、根据植物是否开花将植物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开花植物:常见的桃花、紫叶李、山茶、玉兰、迎春、樱花、樟树、女贞 不开花植物:藻类、苔藓类、蕨类。喜欢阴暗潮湿,孢子繁殖。常见的有蕨、满江红、地钱、葫芦藓、海带、紫菜等7、动植物的关系:有些动物以植物为食,动物的粪便可以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有些动物在土壤中疏松土壤的行为有利于植物生长。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2.3 形形色色的植物1、两株植物,一株是由另一株结出的种子或植物器官培育来的,“另一株”称为亲代,“一株”称为后代。2、可以通过实物、照片或标本来观察、比较亲代与后代植株的异同。如对比花的颜色,花瓣的数量,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等。还可从果实、种子、茎比较。3、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4、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改善着人类的生活,比如杂交水稻、无籽西瓜、抗倒伏小麦等。5、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遗传的奥秘—孟德尔遗传定律。 2.4 多种多样的动物1、动物亲代与后代有相同和不同,动物的形态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也有遗传变异现象,遗传变异使得动物多种多样。2、根据动物身体中是否有脊柱骨,把动物分成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昆虫等)(1)鱼类:生活在水中 卵生 用鰓呼吸、用鳍游泳(如泥鳅、鲨鱼)(2)两栖类:卵生,幼体在水中,用鰓呼吸;成体在陆地,用肺呼吸(蛙、蟾蜍、蝾螈、大鲵)(3)爬行类:体表有甲(鳞片),贴地爬行,用肺呼吸,卵生(鳄鱼、壁虎、蛇、龟)(4)鸟类:身体上长有羽毛、胸肌发达、身体流线型的动物。(如企鹅、鸡)(5)哺乳动物:直接生下小动物,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如鲸、蝙蝠、海豚、鸭嘴兽、大象)。(6)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变异现象。 2.5 相貌各异的我们1、耳垂、发际、下颌、双眼皮这些相貌特征在生物学上又被称作性状。2、如果每个性状表现出两种特征,2个性状可以呈现2×2=4类相貌,3个性状可以呈现2×2×2=8类相貌……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人的遗传性状组合几乎是无穷无尽3、人的相貌特征、身高、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红绿色盲、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等许多疾病都是可以遗传的。4、 2.6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2、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3、灭绝指某一生物物种不再存在。演化又称进化,指生物在不同时代具有差异的现象。4、化石的作用(1)复原出各种古代生物的样貌。(2)分析古代生物的生活环境。如根据猛犸象化石推测生活在比较寒冷的地区。(3)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4)与观察到的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如研究发现恐龙与鸟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2.7 保护生物多样性1、地球上各个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2、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食物、建筑、 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持水源、土壤,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在文学、美学、科研方面也有重要意义。3、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4、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人类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5、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开发、乱砍滥伐、过度捕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等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6、目前我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 ②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③建立动物精子库。④颁布相关法律法规。⑤保护生物多样性宣传海报。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是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7、世界最早的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中国最早的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8、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9、《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多样性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