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16:图形初步认识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课标要求
展开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课标要求专题训练16:图形初步认识(含答案)
一、知识要点:
1、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相交线: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3)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4)线段的中点:线段上的一个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5)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向任何一方延伸,能度量。
2、角
(1)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2)角的度量
1°=60′ 1′=60″ (°、′、″分别是:度、分、秒)
(3)角的分类
①锐角(0°< α < 90°)
②直角(α = 90°)
③钝角(90°< α < 180°)
④平角(α =180°)
⑤周角(α =360°)
(4)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5)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6)余角与补角
余角:一般地,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性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二、课标要求:
1、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
2、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3、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
6、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
7、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并会计算角的和、差。
8、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三、常见考点:
1、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公理,角的概念及性质,余角与补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2、命题真伪的判断。
3、线段、角的计算。
四、专题训练:
1.用一平面截一个正方体,不能得到的截面形状是( )
A.等边三角形 B.长方形 C.六边形 D.七边形
2.如图所示,∠AOB是平角,OC是射线,OD、OE分别是∠AOC、∠BOC的角平分线,若∠COE=28°,则∠AOD的度数为( )
A.56° B.62° C.72° D.124°
3.钟表在7点55分时,它的时针和分针所构成的角(小于平角)的度数是( )
A.122.5° B.117.5° C.87.5° D.92.5°
4.两根木条,一根长10cm,另一根长12cm,将它们一端重合且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 )
A.1cm B.11cm C.1cm 或11cm D.2cm或11cm
5.如图∠AOB=60°,射线OC平分∠AOB,以OC为一边作∠COP=15°,则∠BOP=( )
A.15° B.45° C.15°或30° D.15°或45°
6.已知三条不同的射线OA、OB、OC,有下列条件,其中能确定OC平分∠AOB的有( )
①∠AOC=∠BOC ②∠AOB=2∠AOC ③∠AOC+∠COB=∠AOB ④∠BOC=∠AO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在所给的:①15°、②65°、③75°、④135°、⑤145°的角中,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来的是( )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
8.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标有1,2,3,4,5,6六个数字,如图是其三种不同的放置方式,与数字“2”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 )
A.1 B.3 C.4 D.5
9.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90°,AC=6,AB=8,BC=10,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直径向外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0.如图,从O点引出6条射线OA、OB、OC、OD、OE、OF,且∠AOB=80°,∠EOF=160°,OE、OF分别是∠AOD、∠BOC的平分线.则∠COD的度数为 度.
11.如图,点B是线段AC上一点,点O是线段AC的中点,且AB=20,BC=8.则线段OB的长为 .
12.已知A,B,C三点,过其中每两个点画直线,一共可以画 条直线.
13.已知线段AB=60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BC=20cm,点D是AC的中点,则CD的长度是 .
14.若∠1=52°18′,则∠1的补角为 .
15.已知线段MN,P是MN的中点,Q是PN的中点,R是MQ的中点.若MR=2,则MN= .
16.如图,∠AOB是直角,∠AOC=40°,OD平分∠BOC,则∠AOD的度数为 .
17.已知直线AB过点O,∠COD=90°,OE是∠BOC的平分线.
(1)操作发现:①如图1,若∠AOC=30°,则∠DOE= ;
②如图1,若∠AOC=α,则∠DOE= .(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2)操作探究:将图1中的∠COD绕顶点O顺时针旋转到图2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②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试说明理由.
(3)拓展应用:将图2中的∠COD绕顶点O逆时针旋转到图3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若∠AOC=α,求∠DOE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18.如图,AC=8,CB=6,O是线段AB的中点.
(1)求线段OC的长;
(2)若D是直线AB上一点,BD=2,E为线段BD的中点,求线段CE的长.
19.在∠AOB和∠COD中,
(1)如图1,已知∠AOB=∠COD=90°,当∠BOD=40°时,求∠AOC的度数;
(2)如图2,已知∠AOB=82°,∠COD=110°,且∠AOC=2∠BOD时,请直接写出∠BOD的度数;
(3)如图3,当∠AOB=α,∠COD=β,且∠AOC=n∠BOD(n>1)时,请直接用含有α,β,n的代数式表示∠BOD的值.
20.已知点B在线段AC上,点D在线段AB上,
(1)如图1,若AB=6cm,BC=4cm,D为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DB的长度:
(2)如图2,若BD=AB=CD,E为线段AB的中点,EC=12cm,求线段AC的长度.
21.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将一直角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即∠MON,反向延长射线ON,得到射线OD.
(1)当∠MON的位置如图(1)所示时,使∠NOB=20°,若∠BOC=120°,求∠COD的度数.
(2)当∠MON的位置如图(2)所示时,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问:射线ON的反向延长线OD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注意:不能用问题(1)中的条件
(3)当∠MON的位置如图(3)所示时,射线ON在∠AOC的内部,若∠BOC=120°.试探究∠AOM与∠NOC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直接写出结论.
22.将一副三角板放在同一平面内,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
(1)如图①,若∠AOB=155°,求∠AOD、∠BOC、∠DOC的度数.
(2)如图①,你发现∠AOD与∠BOC的大小有何关系?∠AOB与∠DOC有何关系?直接写出你发现的结论.
(3)如图②,当△AOC与△BOD没有重合部分时,(2)中你发现的结论是否还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解:∵用平面去截正方体时最多与六个面相交得六边形,最少与三个面相交得三角形,
∴最多可以截出六边形,
∴不可能截得七边形.
故选:D.
2.解:∵OE平分∠BOC,
∴∠BOC=2∠COE=56°.
∴∠AOC=180°﹣∠BOC=124°.
∵OD平分∠AOC,
∴∠AOD=∠COD=∠AOC=62°.
故选:B.
3.解:7点55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的度数是30°×(3+)=92.5°,
故选:D.
4.解:如图,设较长的木条为AB=12cm,较短的木条为BC=10cm,
∵M、N分别为AB、BC的中点,
∴BM=6cm,BN=5cm,
①如图1,BC不在AB上时,MN=BM+BN=6+5=11cm,
②如图2,BC在AB上时,MN=BM﹣BN=6﹣5=1cm,
综上所述,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1cm 或11cm,
故选:C.
5.解:∵∠AOB=60°,射线OC平分∠AOB,
∴∠AOC=∠BOC=AOB=30°,
又∠COP=15°
①当OP在∠BOC内,
∠BOP=∠BOC﹣∠COP=30°﹣15°=15°,
②当OP在∠AOC内,
∠BOP=∠BOC+∠COP=30°+15°=45°,
综上所述:∠BOP=15°或45°.
故选:D.
6.解:①由∠AOC=∠BOC能确定OC平分∠AOB;
②如图1,∠AOB=2∠AOC
所以不能确定OC平分∠AOB;
③∠AOC+∠COB=∠AOB
不能确定OC平分∠AOB;
④如图2,∠BOC=∠AOB,
不能确定OC平分∠AOB;
所以只有①能确定OC平分∠AOB;
故选:A.
7.解:①45°﹣30°=15°,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来;
②65°不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来;
③45°+30°=75°,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来;
④90°+45°=135°,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来;
⑤145°不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来;
故选:D.
8.解:由三个图形可看出与3相邻的数字有2,4,5,6,
所以与3相对的数是1,
由第一个图和第二个图可看出与4相邻的数有1,3,5,6,
所以与4相对的数是2.
故选:C.
9.解:分别以△ABC的三条边为直径向外作半圆,其半圆的面积由小到大分别记作S1、S2、S3,
由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知:S3=πBC2,S2=πAB2,S1=πAC2,
则S1+S2=π(AC2+AB2),
在Rt△ABC中,∠C=90°,
∴AC2+BC2=AB2,
∴S1+S2=S3.
∵阴影部分面积等于:S1+S2+S△ABC﹣S3=S△ABC=×6×8=24,
故答案为:24.
10.解:设∠AOE=α,∠BOF=β,
∵∠AOB=80°,∠EOF=160°,
∴∠AOE+∠BOF=360°﹣∠AOE﹣∠BOF=360°﹣80°﹣160°=120°.
∵OE、OF分别是∠AOD、∠BOC的平分线.
∴∠AOD=2α,∠BOC=2β.
∴∠COD=360°﹣∠AOB﹣∠AOD﹣∠BOC=360°﹣80°﹣120°×2=40°.
故答案为40.
11.解:如图所示:
∴AC=AB+BC,AB=20,BC=8,
∴AC=20+8=28,
又∵点O是线段AC的中点,
∴AO=CO===14,
又∵OB=OC﹣BC,
∴OB=14﹣8=6,
故答案为6.
12.解:如图,最多可以画3条直线,最少可以画1条直线,
.
故答案为:1或3.
13.解:(1)如图,当点C在线段AB上时,
CD=(AB﹣BC)=×(60﹣20)=×40=20(cm);
(2)如图,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CD=(AB+BC)=×(60+20)=×80=40(cm);
故CD的长为20cm或40cm.
故答案为:20cm或40cm.
14.解:180°﹣∠1=180°﹣52°18′=127°42′.
故∠1的补角为127°42′.
故答案为:127°42′.
15.解:设QN=x,则PQ=x,MP=2x,
∴MQ=MP+PQ=3x,
∴MR=x=2,
解得x=,
MN=2MP=4x=4×=,
故答案为:.
16.解:∠BOC=∠AOB﹣∠AOC=90°﹣40°=50°,
∵OD平分∠BOC,
∴∠BOD=∠BOC=25°.
∴∠AOD=∠AOB﹣∠BOD=90°﹣25°=65°.
故答案为:65°.
17.解:(1)如图1,
①∵∠COD=90°,
∴∠AOC+∠BOD=90°,
∵∠AOC=30°,
∴∠BOD=60°,
∴∠BOC=∠COD+∠BOD=90°+60°=150°,
∵OE平分∠BOC,
∴∠BOE=∠BOC=75°,
∴∠DOE=75°﹣60°=15°.
故答案为:15°;
②∵∠COD=90°,
∴∠AOC+∠BOD=90°,
∵∠AOC=α,
∴∠BOD=90°﹣α,
∴∠BOC=∠COD+∠BOD=90°+90°﹣α=180°﹣α,
∵OE平分∠BOC,
∴∠BOE=∠BOC=90°﹣α,
∴∠DOE=90°﹣α﹣(90°﹣α)=α.
故答案为:α;
(2)②中的结论还成立,理由是:
如图2,∵∠AOC+∠BOC=180°,∠AOC=α,
∴∠BOC=180°﹣α,
∵OE平分∠BOC,
∴∠EOC=∠BOC=90°﹣α,
∵∠COD=90°,
∴∠DOE=∠COD﹣∠COE=90°﹣(90°﹣α)=α;
(3)如图3,∵∠AOC+∠BOC=180°,∠AOC=α,
∴∠BOC=180°﹣α,
∵OE平分∠BOC,
∴∠EOC=∠BOC=90°﹣α,
∵∠COD=90°,
∴∠DOE=∠COD+∠COE=90°+(90°﹣α)=180°﹣α.
18.解:(1)∵O是AB的中点,
∴AO===7,
∴OC=AC﹣AO=8﹣7=1;
(2)∵E为BD的中点,
∴BE=DE=BD=×2=1,
当D在B左侧时,
CE=BC﹣BE=6﹣1=5,
当D在B右侧时,
CE=BC+BE=6+1=7,
答:(1)OC的长为1.
(2)CE的长为5或7.
19.解:(1)如图1,∵∠AOB=∠COD=90°,∠BOD=40°,
∴∠AOC=∠AOB+∠COD﹣∠BOD=90°+90°﹣40°=140°,
答:∠AOC的度数为140°;
(2)如图2,∵∠AOB=82°,∠COD=110°,
∴∠AOC=∠AOB+∠COD﹣∠BOD=82°+110°﹣∠BOD,
又∵∠AOC=2∠BOD,
∴2∠BOD=82°+110°﹣∠BOD,
∴∠BOD==64°,
答:∠BOD的度数为64°;
(3)如图3,∵∠AOB=α,∠COD=β,
∴∠AOC=∠AOB+∠COD﹣∠BOD=α+β﹣∠BOD,
又∵∠AOC=n∠BOD,
∴n∠BOD=α+β﹣∠BOD,
∴∠BOD=,
答:∠BOD=.
20.解:(1)如图1所示:
∵AC=AB+BC,AB=6cm,BC=4cm
∴AC=6+4=10cm
又∵D为线段AC的中点
∴DC=AC=×10=5cm
∴DB=DC﹣BC=6﹣5=1cm
(2)如图2所示:
设BD=xcm
∵BD=AB=CD
∴AB=4BD=4xcm,CD=3BD=3xcm,
又∵DC=DB+BC,
∴BC=3x﹣x=2x,
又∵AC=AB+BC,
∴AC=4x+2x=6xcm,
∵E为线段AB的中点
∴BE=AB=×4x=2xcm
又∵EC=BE+BC,
∴EC=2x+2x=4xcm
又∵EC=12cm
∴4x=12,
解得:x=3,
∴AC=6x=6×3=18cm.
21.解:(1)∵∠AOB=180°,∠NOB=20°,∠BOC=120°,
∴∠COD=∠AOB﹣∠NOB﹣∠BOC=180°﹣20°﹣120°=40°,
∴∠COD为40°;
(2)OD平分∠AOC,
理由如下:∵∠MON=90°,
∴∠DOM=180°﹣∠MON=180°﹣90°=90°,
∴∠DOC+∠MOC=∠MOB+∠BON=90°,
∵OM平分∠BOC,
∴∠MOC=∠MOB,
∴∠DOC=∠BON,
∵∠BON+∠AON=∠AON+∠AOD=180°
∴∠BON=∠AOD,
又∵∠BON=∠COD,
∴∠COD=∠AOD,
∴OD平分∠AOC;
(3)∵∠BOC=120°,
∴∠AOC=180°﹣∠BOC=60°,
∵∠MON=90°,
∴∠MON﹣∠AOC=30°,
∴(∠MON﹣∠AON)﹣(∠AOC﹣∠AON)=30°,
即∠AOM﹣∠NOC=30°.
22.解:(1)∠AOD=∠BOC=155°﹣90°=65°,
∠DOC=∠BOD﹣∠BOC=90°﹣65°=25°;
(2)∠AOD=∠BOC,
∠AOB+∠DOC=180°;
(3)∠AOB+∠COD+∠AOC+∠BOD=360°,
∵∠AOC=∠BOD=90°,
∴∠AOB+∠DOC=180°
专题训练3:整式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课标要求: 这是一份专题训练3:整式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课标要求,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要点,课标要求,常见考点,专题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训练5:分式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课标要求: 这是一份专题训练5:分式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课标要求,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式的定义,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分式的乘除,分式的加减,1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训练6:二次根式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课标要求: 这是一份专题训练6:二次根式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课标要求,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次根式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