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题型必刷】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重点题型专练500题
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重点【题型必刷】专练01-选择题专练 生物和生物圈(30题)
展开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重点【题型必刷】专练01-选择题专练 生物和生物圈(30题),文件包含选择题专练01生物和生物圈30题解析版docx、选择题专练01生物和生物圈30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冲刺中考生物复习策略
要把握四个点:注重根底,贴近生活,突出能力,关注情感。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学情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策略,希望大家喜欢!
一、注重根底,回归教材
1.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
2.帮助学生建构生物学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教材是有编写体系的,各单元、章、节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二、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1.关注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教师一定要关注与生物科学相关的新闻事件、科学技术开展的成果,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2.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题型专练必杀题
选择题专练01 生物和生物圈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中所描述的生物“老树”、“昏鸦”、“痩马”,它们所共有的特征是( )
A.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B.都能自由运动
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有关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调查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在调查过程中不必作记录 D.对调查结果还需用数学方法统计
3.某探究小组对校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采取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A.制定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B.选择科学的调查活动路线
C.确定合理的调查活动对象 D.凭个人喜好记录调查数据
4.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某市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最好采用(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归纳法 D.实验法
5.以下科学探究活动中利用了对照实验方法的是
A.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B.调查校园中植物种类
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D.测定种子发芽率
6.目前“低头族”现象十分普遍,某大学社团随机发放2000份问卷,回收后统计结果如下: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及健康危害情况统计表
使用电子产品情况 | 健康危害情况人数 | ||||
使用时间 | 人数 | 颈肩痛 | 手腕部疼痛 | 眼部不适 | 轻度社交障碍 |
2~4小时 | 963 | 178 | 48 | 288 | 136 |
5~6小时 | 579 | 115 | 102 | 252 | 127 |
6小时以上 | 458 | 174 | 92 | 224 | 133 |
合计 | 2000 | 467 | 242 | 764 | 396 |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属于调查法
B.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表格中的“轻度社交障碍”评价的是健康中的社会适应能力
C.通过表格的数据分析,电子产品使用时间6小时以上的学生出现眼部不适的比例最高
D.“保持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情时,可通过熬夜或玩手机的方式来缓解
7.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 )
A. B. C. D.
8.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9.今年5月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型恐龙比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得出这一结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或依据是
①模拟实验 ②观察化石 ③进行比较 ④科学推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生物小组的同学发放问卷了解初一年级学生的近视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文献法
11.目前在校生的近视率大幅上升,与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用眼卫生的科学指导有关。为了有效保护学生的眼睛,你认为应选用什么方法了解学生近视的原因( )
A.观察法 B.测量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12.调查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
A.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做好调查记录—⑤归类—⑥整理调查结果
B.①设计调查路线—②分组—③选择调查范围—④做好调查记录—⑤归类—⑥整理调查结果
C.①归类—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做好调查记录—⑤选择调查范围—⑥整理调查结果
D.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做好调查记录—⑤归类—⑥整理调查结果
13.对于生活在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A.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 B.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C.上述A和B的总和 D.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他的青蛙
14.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A. B.
C. D.
15.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块青稞地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牦牛能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一般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一些
D.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
16.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大棚 | 甲 | 乙 | 丙 |
二氧化碳浓度 | 0.03% | 0.1% | 0.1% |
温度 | 30℃ | 30℃ | 20℃ |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18.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设计方案,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 )
位置 | 鼠妇数量 | 光照 | 土壤潮湿度 |
纸盒左半侧 | 10只 | 明亮 | 干燥 |
纸盒右半侧 | 10只 | 阴暗 | 潮湿 |
A.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只鼠妇 B.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潮湿的土壤
C.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阴暗的条件 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的条件
19.如图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态瓶中生物种类少,不是生态系统
B.生态瓶中生物数量少,不是生态系统
C.生态瓶中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统
D.生态瓶中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
20.“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地球上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称为( )
A.生物圈 B.陆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21.按照生物适应环境理论,下面四种鼠类中,适合在寒带生活的体型是( )
A. B. C. D.
22.小王同学依据所学知识,绘制了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对图示的分析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
A.乙通过①过程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B.通过捕食,乙的能量全部进入丙体内
C.图中生物之间可以构成2条食物链 D.丁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乙
23.在学农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参与了番茄幼苗的移栽和田间管理。他们的做法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中耕松土——提高土壤空气含量 B.在傍晚移栽——增强呼吸作用
C.移栽时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和幼根 D.及时锄去杂草——减少杂草与番茄竞争
24.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己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下层
C.生物圈的各种成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D.生物圈具备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25.“蛙满塘,谷满仓。”青蛙一天能捕食的害虫多达200余只,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下列有关青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抱对后,雌蛙将受精卵产入水中
B.受精卵上面的颜色深,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C.蝌蚪用鳃呼吸,用尾游泳,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D.秋天气温下降,青蛙进入冬眠,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26.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兔→鹰 B.草→兔→鹰
C.兔→鹰 D.鹰→兔→草
27.图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
B.甲乙丙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2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代表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B.丙和乙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D.图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⑤⑥⑦⑧
30.关于谚语、诗句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体现的是非条件反射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主要体现了光照对生物的影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重点【题型必刷】专练12-判断题专练 判断题(30题),文件包含专练12判断题30题解析版docx、专练12判断题30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重点【题型必刷】专练10-选择题专练 健康的生活(20题),文件包含选择题专练10健康地生活解析版docx、选择题专练10健康地生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重点【题型必刷】专练08-选择题专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30题),文件包含选择题专练08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解析版docx、选择题专练08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