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必练 教师版
(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必练8 古代中国的经济 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必练8 古代中国的经济 教师版,共12页。
1.(2020·天津卷)井田制下,村社内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答案】D【解析】井田制下,村社成员要随着份地的定期交换而变动住所,“三年一换土易居”意味着村社成员只是份地(私田)的临时使用者,没有所有权,私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D项正确;井田制下无论公田、私田(土地)都不能买卖,A项错误; 村社成员随着份田变动而更换居所,并不意味着要将全部收获物上缴国家,B项错误;村社成员耕种的份地并不固定,不是份地的主人,私田与传统的自耕农经济不同,不属于小农经济范畴,C项错误。2.(2020·山东卷)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答案】B【解析】山东东部地区由西汉以前的商业活跃到西汉中期以后步入低谷,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变化主要是汉王朝实行重农抑商、盐铁官营等政策有关,这些政策抑制了民间商业活动,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导致了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故选B;重视关中地区不一定就要导致山东东部商业活动步入低谷,排除A;开通丝路贸易应该有利于相关的商业活动活跃,排除C;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和商业活动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记载,郑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天子之地一圻(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子产所说“今大国数圻”的原因可能是( )①周天子的再次分封 ②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 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④大国通过战争兼并土地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C【解析】据材料“西周时期‘……列国一同(方百里)’”可知周天子分封的国家只有“一同”而不是“数圻”,故①错误;据所学春秋时期出现铁犁牛耕,生产力进步促进开荒的进程,故②正确;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战国时期,材料公元前548年是春秋时期,故③错误;据材料“今大国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可知是对外扩张的结果,故④正确;选择 C项符合题意。2.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掌握开沟排水、锄草、培肥、灭蝗,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出现,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推广……这些史实说明( )A.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缓慢 B.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C.古代农业的重要地位 D.古代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开沟排水、锄草、培肥、灭蝗”、“铁犁牛耕出现”、“曲辕犁的发明推广”等信息是指农业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这有助于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故选B项;题干体现的是农业耕作技术发展,但是没有与同期的其他地方进行比较,所以不能说其发展缓慢,排除A项;题干只体现了农业发展,没与其他产业进行比较,所以没法体现农业发展的地位,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农业技术进步,没有说这些技术运用的结果,所以不能说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排除D项。3.南宋《陈勇农书》提出:“若能时加新饮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抑何敝何衰之有。”这一理论( )A.强调农业生产要注重因地制宜 B.体现了古代农业生产结构较完善C.对精耕细作的生产有指导作用 D.说明我国传统耕作工具较为先进【答案】C【解析】根据“时加新饮之土壤,以粪治之”可知,这一理论强调采用新的耕种技术来提高农业产量,因此对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有指导作用,故选C项;材料与因地制宜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古代农业生产结构,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耕作工具,排除D项。4.中国早在汉代就出现过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明,如代田法、耧车等,但这些技术发明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明清江南地区落后的铁搭取代了先进的江东犁,铁搭的工作效率大大低于牛犁。这反映了( )A.古代中国农业科技的实用性不强 B.小农经济对科技发展有阻碍作用C.封建王朝不注重推广先进技术 D.农民的思想意识需要与时俱进【答案】B【解析】据材料“这些技术发明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明清江南地区落后的铁搭取代了先进的江东犁,铁搭的工作效率大大低于牛犁”可知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得不到推广,这是由小农经济分散性和落后性决定的,故选B项;代田法、耧车等农业科技的实用性很强,排除A项;我国古代一直重视农业发展,排除C项;材料中铁搭取代江东犁并不是因为农民意识的原因,而是因为养牛成本过高,农民贫穷所致,排除D项。5.黄宗羲在《田制》等书中提出,要允许“富民”运用经济手段购置土地和垦荒占有土地;国家对“富民”的土地,既不能“均田”,也不要“限田”。他的这一主张( )A.极大地助长了明清之际的土地兼并现象B.有效地缓解了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问题C.意在是古非今,以肯定宋代来否定清朝D.肯定财产私有权,是商品经济发展产物【答案】D【解析】据材料,黄宗羲提出“要允许‘富民’运用经济手段购置土地和垦荒占有土地;国家对‘富民’的土地,既不能‘均田’,也不要‘限田’”,说明黄宗羲提倡土地买卖,保护私产,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故选D项;材料中为黄宗羲的个人主张并非国家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无直接影响,排除A项;人地矛盾的缓解依赖于生产力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黄宗羲的主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排除B项;据所学,宋代“不抑兼并”为拉拢大地主贵族,巩固统治,黄宗羲强调的“富民”主要指工商业者,排除C项。6.唐代均田制承袭前制,永业田传诸子孙,口分田于本人死后归还政府。但实际作法有变化,如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这种变化( )A.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B.突出反映社会矛盾的尖锐C.反映了土地兼并的严重 D.为均田制的崩溃埋下伏笔【答案】D【解析】“实际作法有变化,如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说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可以买卖的,为土地兼并打下了伏笔,土地兼并必然导致均田制崩溃,故选D项;“实际作法有变化,如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这本身是适应封建经济发展的措施,排除A项;“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只是客观的反应事实,没有体现社会矛盾,这些状况本身为社会经常的存在,排除B项;“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这土地买卖还是个别现象,但为土地买卖留下了口子,此时并不能说明已经大规模土地兼并,排除C项。7.中国神话传说认为中原部落领袖黄帝的正妃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图1是2016年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距今5300年左右)出土的我国最早骨质蚕雕艺术品一牙雕蚕,其形状类似家蚕吐丝。这件艺术品的出土,可以证明当时( )图1A.“嫘祖始蚕”之说确有其事 B.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世界C.中国的农桑文明已经起步 D.社会分工已经非常精细【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出土的牙雕蚕“其形状类似家蚕吐丝”,可知当时人们已经具有了养蚕缫丝技术,表明农业与纺织业相结合的农桑文明出现,故选C项;材料展示的文物无法表明其归属,故不能证明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这一传说真实存在,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文物能体现出丝织业的产生时间,不能体现出丝织业的技术水平,排除B项;材料中的文物只能体现出当时具有了养蚕缫丝的技术,没有涉及到其他的社会分工,不能反映出当时社会分工非常精细,排除D项。8.宋代制瓷业突破了青白二色,成功烧制出各色瓷器,器型也千变万化:纹饰则刻、印俱全。因此名窑四起,除东京的官窑外,还有民营的汝州汝窑,禹州钧窑、定州定窑、浙东龙泉县的哥窑、浙西余杭窑以及江西吉窑、福建建窑等,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制瓷业占据主导地位C.手工业片面追求形式变化 D.工商食官制度最终的解体【答案】A【解析】据材料“因此名窑四起,除东京的官窑外,还有民营的汝州汝窑,禹州钧窑、定州定窑、浙东龙泉县的哥窑、浙西余杭窑以及江西吉窑、福建建窑等”可知,宋代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选A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制瓷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强调宋代手工业的发展(颜色、器型和纹饰的变化),而不是片面追求形式变化,排除C项;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至战国后期,彻底终结,但是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排除D项。9.古代中国工匠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陶铸了中国匠师“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和“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可见( )A.社会需要弘扬工匠精神 B.古代工匠大多出身儒生C.科技推动了工匠精神培养 D.科技成就取决于工匠精神【答案】A【解析】据材料“古代中国工匠以道德精神为中心”以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可知工匠精神有利于技术创造,故选A项;中国古代工匠受政府严格限制,职业世袭,多为文盲,儒生是读书人主要参与科举,排除B项;工匠精神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本末倒置,排除C项;工匠精神有利于科技的发展,但工匠精神不是科技发展的决定因素,排除D项。10.(清)沈廷瑞在《东畲杂记》中关于清朝前期江浙省濮院镇农家这样描述道:“近镇人家多业机杼,间有业田者,田事皆雇西头人为之。西头,谓石(门)、(桐)乡邑界,其地人多而田少,往往佃于他处,每于春初挈眷而来,年终挈眷而去,名日种跨脚田。”由此可见,濮院镇( )A.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人地矛盾异常尖锐C.农家经营重心发生变化 D.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答案】C【解析】题干内容述及清朝前期江浙省濮院镇农家的生产经营情况:“多业机杼,间有业田者”,说明他们的生产经营重心出现了变化,即大多从事手工业,而把农业作为副业,故选C项;题干中述及“(濮院镇农家的)田事皆雇西头人为之”,说明此时期的濮院镇存在着雇佣关系,但不能表述为“开始出现”,排除A项;题干中述及的是“西头”即“石(门)、(桐)乡邑界”存在着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不是“濮院镇”,排除B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而不是题干中所述的“清朝前期”,排除D项。11.“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周弦索通缴轮前旋鼓,棹枝一侧随转。其棹枝所贯行桄因而推挽卧轴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扇冶甚速,过于人力。”该发明( )A.是东汉太守杜诗所创制的水利鼓风装置B.在明清时广泛应用于冶金和制陶等行业C.为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提供了证据D.使煤炭的能源效用因自然力充分发挥【答案】A【解析】据材料“当选湍流之侧”“用水激转下轮”“扇冶甚速,过于人力”可知,这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是利用水利来鼓风冶铁,故选A项;水排是冶铁工具,与制陶无关,排除B项;元朝王祯在《王祯农书》中就已经有记载,排除C。12.据清朝杨树本《濮院锁志》记载,濮院镇“女工多工络丝,每一两给钱三文,近则倍之,一日所获可以自给”。这一记载反映了( )A.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B.“重农抑商政策”取消C.丝织业分工日益细密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答案】D【解析】从材料“女工多工络丝,每一两给钱三文,近则倍之”,可知女工是用加工的络丝换钱,而不是通过市场买卖,反映的是以计件受值的方式形成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故选D项;从材料反映的女工加工的络丝可以换得更多的价钱,可知没有涉及手工业规模的扩大,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一直实行的经济政策,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丝织业中络丝一种分工,没有涉及其他分工,不能体现出丝织业分工细密,排除C项。13.《中国的历史: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描述:顺着纵横于扬州城的运河(官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市”,这里不仅是大米和食盐交易之地,而且还从事金银器、丝织品、木材、茶叶等各种商品的交易……城内的“侵街”现象急速扩大,一到夜晚整个街道灯火通明。据此可知( )A.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B.商帮兴起,专门贸易发达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D.运河开凿,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解析】材料“顺着纵横于扬州城的运河(官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市”反映了经济功能增强,“城内的侵街现象急速扩大,一到夜晚整个街道灯火通明”表明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故选C项;明清时期,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与材料中“隋唐时代”不符,“金银器、丝织品”也不是农产品,排除A项;明清时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与材料中“隋唐时代”不符,排除B项;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扬州等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但仅仅一个扬州的例子不能充分说明总体上的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14.明清时期,关公被商界敬奉为保护神和财神。下表为乾隆年间朱仙镇重修关帝庙捐资商号的行业分布统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朱仙镇( )行业类别商号数捐银(两)占总额(%)杂货业991458.4814.91%典当业441329.813.58%粮食业59832.08.51%烟业16620.06.34%服饰业73922.719.43%饮食业49267.152.73%手工业318432.24.42%其他80514.955.26%行业不详3913306.0933.79%官员21001.02%合计11319783.38100%A.商号注重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 B.手工业的发展最为迅速C.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转为商业 D.商业致富意识成为主流【答案】A【解析】由表格中的捐资重修关帝庙的都是商号可以得出,商号是通过捐资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故选A项;表格中手工业的数据是关于修关帝庙的捐资数额,这不能代表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表格仅仅体现的是商号捐资修建关帝庙,没有提到经济发展部门间的比较,不能说明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是商业,排除C项;表格仅仅体现商号借助捐资一事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不能体现商业致富意识是否是主流,排除D项。15.834年,唐文宗下诏:“其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观察节度使常加存闻,除舶脚、外市、进奉外,任其来往流通,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很多城市在城内划出蕃客的居留区——蕃坊,因可以“列肆而市”,成为了热闹的商业区。由此可知,唐朝时期( )A.朝廷重视发展对外贸易 B.蕃商严重侵犯我国的经济主权C.外贸发展瓦解坊市制度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的“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任其来往流通,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很多城市在城内划出蕃客的居留区——蕃坊”等信息可得,唐朝政府重视发展对外贸易,故选A项;由题干“蕃坊,因可以‘列肆而市’,成为了热闹的商业区”可得,外商受到重视,助推了中国的商业发展,但没法得出蕃商侵犯我国经济主权,排除B项;由材料“蕃坊”的存在可知,并没有因为外贸而瓦解坊市制度,排除C项;由题干中的“不得重加率税”可得,当时是存在“重农抑商”政策的,所以皇帝才下诏强调不要加重税率,排除D项。16.如图是唐代长安城东市和西市的示意图。这种布局说明当时( )东市 西市A.市已深人到居民的住宅区 B.政府规范市场管理C.草市演化为地方商业中心 D.市场流通体系出现【答案】B【解析】根据示意图可知长安城中有市署、平准署等机构,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政府规范市场管理,故选B项;题干没有反映出“市已深入到市民的住宅区”,且唐代坊市隔绝,排除A项;草市是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市场流通,排除D项。17.表1明代洪武八年(1375)以来货币政策演化表时间主要内容洪武八年三月造大明宝钞,钱、钞兼行,禁民间金银物货交易洪武九年五月革罢各布政司宝泉局,停铸钱洪武十年五月命各布政使司复设宝泉局,铸小钱与钞兼行洪武二十二年四月造10文—50文小钞,以便民用洪武二十二年六月工部请求不要停罢铸钱,仍收废铜铸钱以便民用,获准洪武二十七年八月令全面禁用铜钱表1反映了洪武年间( )A.商品经济发展催生纸币出现 B.货币政策的主导性和灵活性C.钱钞兼用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D.白银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答案】B【解析】材料“禁民间金银物货交易”、“停铸钱”、“全面禁用铜钱”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货币政策的主导型,材料“以便民用”可以看出其灵活性,故选B项;纸币的出现是在宋代,排除A项;表格信息无法体现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排除C项;表格信息无法体现白银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排除D项。18.下图为南北人才比重示意图,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C.经济重心的南移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答案】C【解析】据材料南方人才在宋代超过北方,结合所学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地区得到开发可知经济变化带来文化变迁,故选C项;铁犁牛耕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间不符,排除A项;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是隋代,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央集权反映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会带来南北差异,排除 D项。19.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唐都长安时,绘制了两幅长安城在安史之乱前后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图1图2的分析正确的是( )图1 图2A.图1市场繁荣,但仍受较严格的空间限制,应为安史之乱前B.图2律令松弛,市场时空限制被完全突破,应为安史之乱后C.通过比较两幅图,可知唐代安史之乱后长安城商业迅速凋零D.因为唐朝一直对市实行严格的,故两幅图均有错误【答案】A【解析】据图1,长安城内东市西市外,城内有其他区域商业活动也活跃起来,说明商业市场相当繁荣,但坊市分置的局面依旧在,秩序井然,这符合安史之乱前长安情况,故选A项;据图2市场发展进一步发展,东市西市仍在,坊市分置并未完全打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宋代这一情况彻底改变,排除B项;据图可知安史之乱后,商业更加繁荣,排除C项;据所学,随着经济发展,唐代政府曾放宽城市经济管控,并未一直对市场进行严格时空限制,排除D项。20.汉武帝实行盐铁专营,在全国设立铁官49处,垄断铁器的生产与买卖。时人评论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价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盐铁专营对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B.铁官设立推动了铁农具的普遍使用C.农民的反抗迫使官府放弃盐铁官营 D.官营手工业压制家庭手工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据材料“盐铁价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说明盐铁专营使铁器价格高昂从而造成贫民耕种无法使用铁器,因此对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故选A项;材料“贫民或木耕手耨”说明减少铁农具的普遍使用,排除B项;材料“贫民或木耕手耨”只能说明铁农具使用减少不能说明反抗,排除 C项;铁器原由民营手工业生产,材料压制民营手工业不是家庭手工业,排除 D项。21.从嘉靖末年起,两浙地区虽已允许外省客商子弟附本地民籍入学应考,但其限制较多,规模亦不是很大;而到了万历中期,经巡盐官员呈请,外地商人通过编定商籍在浙江占籍应试终于获得了朝廷的正式批准。这反映明末( )A.科举制发展繁荣 B.传统秩序被破坏C.江南是全国重心 D.抑商政策在调整【答案】D【解析】嘉靖末年至万历中期,两浙地区外地商人子弟入学应试的限制逐渐放宽,外地商人通过编定商籍在浙江占籍应试获得了朝廷的正式批准,这体现了商人地位的提高,说明传统抑商政策在明末有所放松,故选D项;政府对两浙地区外省商人子弟入籍考试限制的变化,说明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无法反映科举制发展繁荣,排除A项;传统秩序遭到破坏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政府对两浙地区外省商人子弟入籍考试限制的变化,说明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与江南是全国重心无关,排除C项。22.汉武帝中期,皇帝起用南阳制铁商孔仪、齐地盐商东郭成阳为大农丞,在各地设置盐铁官、酒榷官。不久,商人之子桑弘羊被任命为治粟都尉,取代孔仅学管盐铁。任用这些官员的主要目的是( )A.制衡儒家学者的崛起 B.赢取商人对国家的支持C.突破重农抑商的禁锢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汉武帝中期在各地设置盐铁官、酒榷官,启用南阳制铁商孔仪、齐地盐商东郭东阳为大农丞;商人之子桑弘羊被任命为治粟都尉管盐铁,可知此时汉武帝实施盐铁官营,加强国家对经济管控,故选D项;汉武帝时期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高儒者的地位,而材料所述是汉武帝推行的经济措施,目的并非制衡儒家学者,排除A项;盐铁官营是汉武帝实施重农抑商的重要措施,是为了抑制富商大贾,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非要赢得商人对国家的支持,排除B项;盐铁官营就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并非突破其禁锢,排除C项。23.明清时期,包租制的租佃关系取得了支配地位。地租数额固定,主佃双方恪守“丰歉两无加减”的约定,佃户甚至逐渐获得了永久耕佃即“永佃”的权利。他们还要求获得转让所佃耕土地的权利,形成了事实上的“一田二主”甚至“一田多主”现象。这( )A.改变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C.巩固了封建的小农经济 D.消除了佃农的人身依附【答案】C【解析】据材料“地租数额固定,主佃双方恪守‘丰歉两无加减’的约定,佃户甚至逐渐获得了永久耕佃即‘永佃’的权利。他们还要求获得转让所佃耕土地的权利”可知包租制有利于稳定佃农的生产,包租制取得支配地位有利于巩固小农经济,故选C项;包租制只是改变了土地使用权并没有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A项;材料所说是租佃关系的发展,无法体现农民生活的变化,排除B项;租佃关系的发展不能消除佃农的人身依附,排除D项。24.据统计,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各海关的贸易总值,粤海关比雍正七年(1729年)增长44%,浙海关比乾隆元年(1736年)增长22%,闽海关比乾隆五年(1740年)增长29%。这种变化反映出清政府( )A.放弃了海禁政策 B.闭关锁国有名无实C.加强了对外联系 D.适度发展对外贸易【答案】D【解析】根据“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各海关的贸易总值,粤海关比雍正七年(1729年)增长44%”等信息可知,清朝初年各海关的贸易总值都获得了巨大提升,这种变化反映出清政府适度发展对外贸易,故选D项;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政府初期实行的基本国策,并没有放弃,排除A项;材料中清朝各海关贸易总值的上升是在闭关锁国政策下的发展,不能说明闭关锁国有名无实,排除B项;材料中各海关贸易总值的增长不能反映出清政府主动加强了对外联系,排除C项。25.1836年2月,英国鸦片贩子马地臣在《不列颠对华贸易史上的若干主要事件》中批评中国说,“这个特别民族的政策是自己以及一切他们所占有的东西隐藏在神秘莫测之中为的是独自享受那块土地上的一切。因此,他们就表现出全面的排外精神。”材料言论批评的是( )A.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 B.中国的鸦片走私泛滥C.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答案】C【解析】“为的是独自字受那块土地上的一切。因此,他们就表现出全面的排外精神”,结合时间1836年得出材料言论批评的是中国的闭关锁国,故选C项;“为的是独自字受那块土地上的一切。因此,他们就表现出全面的排外精神”表明批评的是闭关锁国,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项;材料的内容是批评当时的闭关锁国政策,与鸦片走私泛滥无关,排除B项;1936年的中国实行的是闭关锁国,不是对外开放政策,排除D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必练14 古代中国思想的演变 教师版,共10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必练10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经济建设 教师版,共12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必练1 古代中国的政治 教师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陈梦家先生认为,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