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件PPT)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件PPT)第1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件PPT)第2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件PPT)第3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件PPT)第4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件PPT)第5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件PPT)第6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件PPT)第7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件PPT)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完整版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完整版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水循环,降水和蒸发,太阳能,水循环意义,营养物质,碳循环过程,碳酸盐,二氧化碳,碳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明确水循环的意义。2. 分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3.阐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4. 简述氮循环的过程,了解固氮菌在氮循环中的作用。
    一、生物在水循环中起的作用很小
    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冷凝等过程进行不断的循环。
    2.水循环的两种方式:
    生物圈:蒸发量=降水量 陆地:蒸发量降水量
    注:生物在全球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很小
    (1)在水循环中,各种营养物质会随水的流动而从一个生态系统到另一个新的生态系统,这对补充某些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非常有利。(2)同时,因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动,往往造成高处营养物质流失而土壤贫瘠,低处营养物质汇集而土壤肥沃。
    二、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1.地球上的碳绝大部分是以 的形式存在于岩石圈中,其次是储存在化石燃料中。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是水圈和大气圈中以 形式存在的碳。
    3.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含量,能通过 的自我调节机制得到调整,并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
    (1)碳的存在形式 ①非生物环境中: ②生物群落内部:(2)碳的流动形式 ①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②生物群落内部:
    (3)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4)返回非生物环境的方式:
    ①光合作用(主要的)②化能合成作用
    ①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② 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③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化石燃料的燃烧
    图中所示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则:A、B、C、D、E分别代表 。1、2、3分别代表 。
    生产者、分解者、CO2库、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捕食
    E:F、D、B:C:A:
    三、固氮菌等细菌在氮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N2、NO和N2O的过程。
    包括固氮、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等过程。
    主要是高能固氮、工业固氮和生物固氮。
    最重要的固氮途径是生物固氮,即通过固氮菌和蓝细菌等自养或异养生物进行固氮。
    尿素和尿酸等通过异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代谢活动,转变为无机化合物(氨),并把它释放出来。
    氨和铵盐被硝化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
    四、人类运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在生产实践中实现资源多层次利用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比较
    主要以无机物中化学元素的形式循环
    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
    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进行
    ①能量的固定、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动力
    1.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2.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间是单向的。(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4.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5.陆地对调节大气圈中含碳量的作用比海洋大。(  )
    6.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大气圈到植物和动物,再从动、植物通向分解者,最后又回到大气圈。(  )7.只有在光照的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才是同时进行的。(  )
    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主要循环路线是从地球表面进入大气圈,从大气圈回到地球表面B. 生物在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C. 水循环带动了大量物质在地球上运动D. 地球表面的蒸发量和降水量基本持平
    2. [2021-2022 杭州高二检测]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 图中 A、B 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D. 农业生产中的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B 是生产者,C 是消费者,A 是分解者;④可表示光合作用,③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农业生产中的松土可以增大该过程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⑧);⑤表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⑧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⑦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⑦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①②表示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分别由生产者、消费者流向分解者,⑥表示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由生产者流向消费者。
    3. [2021-2022 浙江绍兴高三期末]选择合适的鱼苗放养在水稻田里,通过鱼除草、除虫、活水、松土、增肥等,可减少水稻的病虫害,使水稻增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稻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 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水稻和杂草构成不同的营养级C. 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较高D. 农民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是为了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部分
    【答案】D【解析】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稻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食物链、食物网,A 项错误;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水稻和杂草均为生产者,同为第一个营养级,B 项错误;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提高,但并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C 项错误;农民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部分,D 项正确。

    相关课件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定位,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目标素养,知识概览,一碳循环,二氮循环,重难归纳氮循环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试讲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试讲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考-讨论,一碳循环过程,温室效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评优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过程,非生物环境,化学物质,生物碱,性外激素,异常表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