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生物与环境PPT课件全册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评优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评优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过程,非生物环境,化学物质,生物碱,性外激素,异常表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2. 阐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3. 概述利用信息传递的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进行有害动物防治。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哪些类型?上述资料中,分别体现了那种信息传递类型?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1.物理信息:是指以__________为传递形式的信息。(1)举例:____、声、温度、 _______、磁力等。(2)来源: __________ 、生物个体或群体。
一、生态系统中存在多种信息
2.化学信息:是指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__________。(1)举例:植物的________、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的_________等。(2)来源: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
化学信息是生态系统中信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从个体到群落的一系列活动。在个体内,通过激素或神经系统协调各器官的活动。在种群内,通过种内信息素协调个体之间的活动,以调节动物的发育、繁殖和行为。
3.行为信息:许多植物的 和动物的_________,在___________生物之间传递信息。举例: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三种信息的比较
2.信息传递的具体过程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包括5个环节,可以表示为:
二、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非常重要
1.利用信息传递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举例:(1)养鸡时,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可提高产蛋率。(2)将在南方种植的短日照作物黄麻移植到北方,可延长其营养生长期,从而提高麻皮产量。(3)作物中的洋葱与食用甜菜、马铃薯与菜豆、小麦与豌豆能分泌化学亲和物质,生产上将它们种在一起,可提高作物产量。2.利用信息传递可降低农田、草原和森林的病虫害和鼠害。举例:利用小菜蛾性诱捕器诱杀雄蛾。
三、信息传递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信息传递在提高农畜产品产量中的应用
2.有害动物的三种防治方法
3.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例 1 难度★☆☆ 典型★★☆ [2021-2022 浙江金华高三模拟]水稻种群中存在非常典型的自毒现象。早稻根系分泌的对羟基肉桂酸会对早稻幼苗的生长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幼苗死亡,产量降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植物产生的毒素是一种化学信息B. 这种毒素对植物自身生命活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C. 这种毒素对于种群密度具有一定的影响D. 植物的自毒现象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早稻根系分泌的对羟基肉桂酸是早稻代谢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A 项正确;题干中显示这种毒素对早稻幼苗的生长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显然这种毒素对植物自身生命活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B项正确;该毒素对早稻幼苗的生长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严重时导致幼苗死亡,即提高了死亡率,进而对于种群密度产生一定的影响,C 项正确;植物的自毒现象是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D 项错误。【答案】D
例 2 难度★☆☆ 典型★★☆ 兰花螳螂酷似兰花,它能够依赖其足以乱真的兰花外形以及反射的紫外光诱捕蜜蜂、蝴蝶等昆虫。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兰花螳螂反射的紫外光对蜜蜂、蝴蝶来说属于物理信息B. 蜜蜂在发现兰花螳螂后会通过“舞蹈”告知其同伴,这属于行为信息C. 题中信息表明生物个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物种群的繁殖离不开信息传递D. 在兰花螳螂的栖息地大量种植兰花,可能会影响兰花螳螂的种群密度
【解析】光、声、温度等都属于物理信息,因此兰花螳螂反射的紫外光对蜜蜂、蝴蝶来说属于物理信息,A 项正确;动物的异常行为可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某种信息,这属于行为信息,蜜蜂在发现兰花螳螂后会通过“舞蹈”告知其同伴,这属于行为信息,B 项正确;题中信息表明信息传递与生物个体的生存有密切关系,但未说明信息传递对生物种群的繁殖的影响,C 项错误;在兰花螳螂的栖息地大量种植兰花可能有利于兰花螳螂的生存,使兰花螳螂的种群密度增大,D 项正确。【答案】C
例 3 美国白蛾幼虫主要取食植物叶片,其取食量大,危害严重时能将植物叶片全部吃光,并啃食树皮。该害虫削弱了树木的抗害、抗逆能力,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侵入农田,危害农作物,造成减产减收。周氏啮小蜂能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蛹内,并在其蛹内发育成长,吸收蛹中全部营养,从而杀死美国白蛾,但某地在引入柄腹柄翅缨小蜂数年后,柄腹柄翅缨小蜂取代了周氏啮小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美国白蛾和周氏啮小蜂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B. 美国白蛾和周氏啮小蜂之间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 柄腹柄翅缨小蜂的引入增加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D. 利用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属于生物防治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周氏啮小蜂能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蛹内,并在其蛹内发育成长,吸收蛹中全部营养,从而杀死美国白蛾”可知,美国白蛾和周氏啮小蜂二者之间存在信息传递,A 项正确;能量的流动都是单向的,周氏啮小蜂寄生于美国白蛾的蛹内,因此能量只能从美国白蛾传递给周氏啮小蜂,B 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某地在引入柄腹柄翅缨小蜂数年后,柄腹柄翅缨小蜂取代了周氏啮小蜂”,可见物种数目没有增加,所以没有增加物种丰富度,C 项错误;利用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利用了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生物防治,D 项正确。【答案】C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图文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定位,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目标素养,知识概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完整版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水循环,降水和蒸发,太阳能,水循环意义,营养物质,碳循环过程,碳酸盐,二氧化碳,碳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单向递减流动精品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能量的源头在哪里,生产者,热带雨林,温带常绿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玉米植株,可利用的,不可利用的,利用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