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2单元总结梳理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2单元综合检测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3单元总结梳理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单元综合检测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学课件ppt
展开例1 [山东烟台2021高二期末]下列各图是考古发掘出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铁器,据此可以推断( ) 战国时期的铁锸 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 战国时期的铁口犁A.铁农具和牛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B.铁农具取代了青铜农具在农业中的地位C.战国时期的农具种类比春秋时期更多样D.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达到了古代的顶峰
要点1 农业生产工具的演进及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铁犁牛耕。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铁锸、铁口犁、穿有鼻环的牛尊,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铁农具取代了青铜农具,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比战国时期和春秋时期的农具种类,无法得出战国时期的农具种类比春秋时期更多样,排除C项;“顶峰”表述明显错误,排除D项。
例2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它反映了( )A.农业生产处于原始状态 B.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C.家庭手工业比较发达 D.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
要点2 古代社会劳作方式及成因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劳作方式。结合材料可知,图中汉代画像砖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B项符合题意。铁犁牛耕的出现说明农业生产方式有很大改进,不属于农业生产的原始状态,A项排除。从材料不能得出家庭手工业比较发达的结论,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生活殷实富足,且这与史实不符,D项排除。
例1 [四川成都2021月考]据考古发现,在江苏六合程桥的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的楚国墓、长沙的楚墓,还有山西侯马的北西庄等遗址出土的春秋晚期的多种铁器中,不乏铁耒、铁耜、铁铧等农具。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春秋晚期( )A.南方耕作技术优于北方B.农业生产范围拓展C.铁农具已用于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走向成熟
题型1 农业工具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与材料中“春秋晚期的多种铁器中,不乏铁耒、铁耜、铁铧等农具”相符,故选C项;材料中南北方都有铁农具,并未体现孰优孰劣,排除A项;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而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材料中涉及的生产范围不是春秋晚期才拓展,排除B项;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春秋晚期精耕细作尚未成熟,排除D项。
例2 制瓷工艺中的匣钵可以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落渣、粘釉、变形等缺陷。唐代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这说明唐代( )A.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B.唐代瓷器质量创历史新高C.手工业生产技术非常先进D.唐代瓷器质优价廉,大量出口
题型2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制瓷业。材料中显示了制瓷中使用匣钵工艺使所制瓷器质量提高,说明技术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涉及唐代使用匣钵的结果,并未说明唐代瓷器质量创历史新高,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说明手工业使用匣钵这一技术,不能据此说明手工业生产技术非常先进,故C项错误;唐代瓷器大量出口与否,题干信息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例3 下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它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刀耕火种 B.千耦其耘C.重农抑商 D.精耕细作
题型3 劳作方式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东汉画像石中展示的是二牛抬杠,是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即传统农业中精耕细作的表现,D正确;刀耕火种与画像石中牛耕明显不符,排除A;B是集体耕作,与题干中一人而牛的耕作形式不符,排除;C是经济政策,画像石无法体现出政策内容,排除。
例1 [江苏2020学业水平]墨子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这体现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C.安定富足 D.技术领先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劳作方式。“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体现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故选B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小农经济下,农民是封建义务的主要承担者,受沉重剥削,生活贫困,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生产技术领先,排除D项。
例2 [浙江2020年1月·3]根据如图所示判断,该冶铁供风形式始于( )A.战国 B.西汉C.东汉 D.元代
【解析】本题考查水排。由图中信息可判断出,这是一种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装置——水排。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排鼓风冶铁始于东汉,故C项正确。
例3 [江苏单科2020·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本题考查商代青铜农具。青铜在商代属于稀有金属,根据“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可知,当时这些青铜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江西新干出土了青铜农具不代表青铜农具最早在此地出现,排除A项;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特点,对农具要求较高,且材料中所述的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排除B项;全国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完成了南移,排除D项。
例4 [全国Ⅰ2016·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农业发展。从材料图片可知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劳作,无法体现个体农户的劳作,排除A项。精耕细作是指通过改进耕作工具、生产技术、耕作制度等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图片反映不出汉代农民在精耕细作,排除B项。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出现于商周井田制下,时间不符,排除C项。汉代实行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出现了豪强地主田庄经济,根据图片中人物的动作可知反映的是劳动力在大地主的田庄内进行集体劳作的场面,故选D项。
1.[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20期中]下列属于河姆渡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是( )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生产工具。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居民所处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B项符合题意;A项是打制石器,错误;铁器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C项错误;曲辕犁出现于唐朝,D项错误。
2.下图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纺轮和骨梭。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B.纺织技术在新石器时代已经萌芽C.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相当重要 D.中国的丝织业源于黄河、长江流域 陶纺轮 骨梭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纺织业发展。陶纺轮和骨梭都是典型的纺织业的生产工具,由于都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所以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纺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故选B项。
3.[四川泸州2021高二月考]《北齐书》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来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 )A.西周 B.秦朝C.南北朝 D.明朝
【解析】本题考查灌钢法。材料“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说的是灌钢法,该技术发明于南北朝,故C项正确。
4.[江苏扬州2020高二调研]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知( )A. 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C.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D.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家庭农业生产模式。三则文献都体现出以家庭为单位、男女分工合作的经营模式,据此可知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男女分工合作从事家庭生产,不能体现妇女地位的提高,故D项错误。
5.“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唐朝陈廷章的《水轮赋》描述的是( )A.翻车 B.筒车C.水排 D.风力水车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灌溉工具。根据材料文字“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说明这是为农业服务的以水流为动力的农业灌溉工具,符合描述的是唐代出现的筒车,故选B项;三国时期经过改进的翻车用脚踏或手摇作为动力,排除A项;东汉的水排是以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排除C项;风力水车是明清时期的灌溉工具,排除D项。
6.[河北秦皇岛2021高二月考]2018年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流失海外一百多年的文物——西周青铜器“虎蓥(yíng)”(见下图)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国博推出了“虎蓥:新时代·新命运”展览。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①“虎蓥”的精美造型体现青铜铸造技艺的成熟 ②“虎蓥”的雕工精湛可推知当时青铜资源珍贵 ③“虎蓥”流离海外是近代中国被列强欺凌的写照 ④“虎蓥”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见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图片中“虎蓥”的精美造型反映了青铜铸造技术成熟,故①正确;“虎蓥”的雕工精湛与青铜资源珍贵并没有必然关系,故②错误;③与材料中“流失海外一百多年的文物”相符,故③正确;④与材料中“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流失海外一百多年的文物……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相符,故④正确。综上,C项符合题意。
7.[福建三明2020高二期末]元朝初期,北方民间结成一种农民互助组织,称为“锄社”。王祯《农书》记载:“其北方村落之间,多结为锄社。以十家为率,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余次之,旬日之间,各家田皆锄治。自相率领,乐事趋功,无有偷惰。间有病患之家,共力助之,故苗无荒秽,岁皆丰熟。”由此可知,“锄社”( )A.兼具生产和保卫的管理职能B.体现了游牧和农耕经济的结合C.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元代的农业发展。“锄社”是一种互助组织,在这种互助模式下,能实现“自相率领,乐事趋功,无有偷惰。间有病患之家,共力助之,故苗无荒秽,岁皆丰熟”,对于农业发展而言,有助于恢复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故D正确;“锄社”并没有保卫的管理职能,排除A;锄社是农耕文明,不是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的结合,排除B;自然经济瓦解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8.[山东德州2021月考]《农政全书》记载:“今之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材料说明明朝( )A.私营手工业规模已超过官营手工业B.纺织原料呈现出多样化C.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棉纺织业效率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生产工具的进步。由材料“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可知随着工具的不断改进,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私营和官营手工业规模的对比,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纺织原料多样化,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具的改进,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情况,故D项错误。
9.明代常熟谭晓、谭照兄弟“居乡湖田多洼芜,乡之民皆逃而渔,于是田之弃弗治者以万计。晓与照薄其值,买佣乡民百余人,给之食,凿其最洼者为池,余则围以高塍辟而耕,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架以梁,为茇舍,畜鸡、豕其中,鱼食其粪又易肥……悉罗取而售之。”该段材料反映( )A.千耦其耘的劳作方式B.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C.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D.商品化农业集约经营
【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的农业发展。材料反映出谭晓、谭照兄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庄稼、养鱼和家禽家畜,然后把产品销售到市场的情况,体现出生产的商品化和集约化的经营模式,故D项正确;千耦其耘是井田制下的生产模式,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发展立体农业生产,不是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并非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故C项错误。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期已被铁搭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出现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具和生产方式变迁。(1)变化,据材料一中“逐步推广到……农业生产领域”“革命”,可概括得出答案。(2)表现,据材料二中“牛耕大量退出”“被铁搭取代”“铁搭用人”概括即可;原因,可从当时人口数量变化、人地关系及劳动成本等角度来分析;影响,可从耕作技术倒退、不利于为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提供大量劳动力方面来分析即可。
【答案】(1)变化: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不同地区土质特点和耕作的实际需要。(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充足且成本低;使用牛耕成本较高。影响:耕作技术上出现倒退,农业难有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1.[山西临汾2021期末]《无锡道中赋水车》中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解析】本题结合历史解释考查古代的灌溉工具。根据“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可知诗中描述的是翻车,翻车使用的是人力或畜力,并非农具自动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水车”是翻车,属于灌溉工具,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故B项正确;灌溉技术成熟的标志是筒车,所以C项排除;由材料中“天公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可以看出农业并未摆脱自然的束缚,因此D项错误。
12.[江苏扬州2021月考]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作为史料,可以佐证当时( )A.农民在井田上集体劳作B.农业生产使用铁制工具C.铁犁牛耕在全国逐渐普及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汉代农业生产。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说明汉代农业生产使用铁制工具,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的精耕细作,而非井田上的集体劳作,A项错误;图片无法体现铁犁牛耕的信息,排除C项;图片也没有涉及家庭手工业信息,排除D项。
13.[广东佛山一中2020高二期中]下表是中国古代前期冶金业发展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 )A. 铁器的出现不应早于东周时期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D.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社会生产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获奖ppt课件,共60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8页。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图片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刷基础,关键点拨,刷提升,刷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