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同步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同步练习含答案),共4页。
课时把关练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不定项选择]下图表示电刺激轴突上一点后,该神经细胞轴突膜外在某一时刻的电位示意图,A、B、C、D为轴突上等距离的点,在B、D两点连接上一个电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时的指针读数显示的是静息电位的值B.电刺激的点一定是D点,因为此时D点膜外为负电位C.此时A点膜外可能是负电位,也可能是正电位D.若刺激A点,电表指针会出现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下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 A. B.C. D.3.[不定项选择]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K+外流,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B. CD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K+内流,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膜电位为0时,没有离子进行跨膜运输D.降低培养液中Na+浓度,图中 C点会下移4.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良好材料。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静息电位与神经元内的K+外流相关,而与Na+无关B. 细胞外Na+浓度降低,Na+内流减少,导致动作电位的峰值下降C. 若细胞外K+浓度突然降低,则会导致静息电位的峰值下降D. 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放在Na+、K+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进行5. 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不能合成神经递质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能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C.某些神经递质可以使神经元兴奋、肌肉收缩或相关腺体分泌D.肾上腺素可作为激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6.舌表面的味觉细胞与感觉神经元形成突触,食物中的 Na+进入味觉细胞使其膜电位改变,进而使感觉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最终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咸味的感觉,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味觉的形成是一个非条件反射过程 B.未受刺激时,味觉细胞膜内为正电位 C.突触前膜为感觉神经元的细胞膜 D.膜电位的变化影响膜对Ca2+的通透性7.[不定项选择]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Cl-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SCN神经元主要受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调节。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Cl-通道开放。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B. GAB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C.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Cl-外流D.白天GABA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8.分布于突触后膜上的NMDA受体不仅能识别神经递质,而且还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静脉注射的氯胺酮可作用于NMDA受体,使中枢神经系统迅速产生运动和感觉阻滞,从而产生麻醉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突触后膜上的NMDA通道处于关闭状态B.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大量内流C.谷氨酸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静脉注射氯胺酮会使突触后膜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增大9.多巴胺(DA)是一种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通常情况下,通过神经冲动释放的DA很快被转运蛋白(DAT)从突触间隙等量重吸收,过程如下图。毒品可卡因会与DAT结合,阻断DA的重吸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A将DA释放至突触间隙需要消耗能量B. 细胞B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与DA结合后会引起膜内变为正电位C. 吸食可卡因可缩短DA对脑的刺激时间,使机体产生强烈的愉悦感D.长期吸食可卡因可能会使细胞B对DA的敏感性降低,使机体精神萎靡10.生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Na+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乌头碱破坏了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影响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B. Na+通道打开引起Na+内流,其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C.阻遏Na+通道开放的药物不能用于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D. Na+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11.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反射弧的组成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处受损,电刺激⑤处肌肉不收缩B.根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判断图乙中的a、c为兴奋部位C.图乙中在神经元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是由b流向a、cD.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12.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这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上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其末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射弧中有5个突触结构B.如果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可能形成“沉默突触”C.该反射弧的信息传递途径一定是①→②→③→④→⑤D.若该图中③为“沉默突触”,则刺激①不能引起e处的电位变化,同时⑤处检测不到反应13.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能传递兴奋,与人的“愉悦感”形成和各种上瘾行为有关。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的“多巴胺回收泵”回收。请回答下列问题:(1)多巴胺是一种___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储存在人脑细胞突触前膜的___________内,释放后通过突触间隙,与下一个神经元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引起________内流,使兴奋得以传递。(2)可卡因(一种毒品)可与“多巴胺回收泵”结合,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___(填“延长”或“缩短”)对脑的刺激,产生更强的“愉悦感”。(3)吸毒会打破生理上的均衡状态,导致体内部分化学物质失衡。研究发现,机体能通过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由此给我们的启示:吸毒成瘾者必须长期坚持强制戒毒,使_________________,毒瘾才能真正解除。
14.如图甲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中结构c的放大图,图丙为图甲神经纤维上产生兴奋时的电位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在e处实施刺激引起肌肉收缩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厚度会增加,图甲中结构[ ]________数量将增加。(2)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会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打开,并使Ca2+内流,从而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图中的神经递质会引发后一个神经元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图乙中兴奋传递涉及的信号转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丙中c→e过程中细胞膜外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把关练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参考答案1. AB 2. C 3. AD 4. C 5. A 6. D 7. ABC 8. A 9. C 10. B 11. C 12. B 13.(1)兴奋 突触小泡 Na+ (2)增加 延长 (3)降低 受体蛋白的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14.(1)感受器 不属于 c突触 (2)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兴奋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