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615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615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页。
课时把关练第3节 免疫失调
1.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原第一次侵入人体就能引起过敏反应B.胸腺发育不良的病人体液免疫功能会降低C.艾滋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D.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弱而引发的疾病2.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①哮喘 ②荨麻疹 ③系统性红斑狼疮 ④风湿性心脏病 ⑤艾滋病 ⑥过敏性休克A.①③④ B.③④C.③④⑥ D.①②⑤⑥3.如图为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该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图中甲~丁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B.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效应C.哮喘发生过程中既有浆细胞参与又有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D.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4.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5.下列疾病与重病肌无力患病机理不同的是( )A.类风湿关节炎 B.过敏性鼻炎C.风湿性心脏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6.(不定项选择)下列关于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表面的脂类膜来自宿主细胞B.HIV识别并结合的受体仅存在于辅助性T细胞表面C.HIV侵染T细胞时,只有RNA侵染,蛋白质没有进入T细胞D.HIV经逆转录形成的互补DNA整合后,立即激活辅助性T细胞7.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感染者死亡率极高。下图是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的HIV浓度和人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HIV的增殖需要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作为原料,其蛋白质合成场所是HIV自身的核糖体B.人体感染HIV后,辅助性T细胞数量一直在下降C.AIDS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念珠菌等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D.感染HIV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受到严重影响,而体液免疫不受影响8.研究发现,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被誉为免疫系统的“刹车”。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后(如图1),可适当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从而防止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针对此发现,科学家研发了治疗癌症的新药物PD1抗体(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对癌细胞发挥作用体现了免疫系统监视功能B.肿瘤细胞PDL1蛋白的高水平表达不利于其免疫逃逸C.PD1抗体与T细胞上的PD1蛋白结合来阻断癌细胞结合,启动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D.新药物PD1抗体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患者患自身免疫病9.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B细胞和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并转化为脂肪,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①~④代表细胞膜上的不同结构)。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IP和胰岛素分别通过结构①、②作用于脂肪细胞,属于机体的体液调节B.人体口服适量葡萄糖后胰岛细胞的分泌量可能高于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C.某糖尿病患者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③的抗体,这属于自身免疫病D.图中结构①~④是细胞膜上的受体,一种物质只能与其中的一种受体结合10.HIV能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从而实现入侵 T 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 HIV 识别、入侵(如图)。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 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D4分子是一种受体分子,其成分最可能是糖蛋白B.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有关C.HIV侵染胎儿的 T 细胞会引发先天性免疫缺陷病D.向AIDS患者输入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不会引起自身免疫反应11.如图示意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血糖调节异常患者的细胞。据图回答问题:(1)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胰岛素通过____________运输,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_____的过程等。(2)丙细胞因膜表面缺少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接受胰岛素的调节作用。(3)在体液免疫中,受到抗原的刺激后,抗体 1攻击甲细胞而使其功能受损,这类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________。抗体2作用于乙细胞,也会导致患者血糖调节异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抗体1或抗体2对自身的攻击而导致的这些疾病在免疫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_。12.全球目前约有4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是艾滋病患者的100多倍,每年有120万人死于由乙肝病毒引发的肝炎、肝坏死、肝硬化和肝癌。慢性肝炎患者因为体内缺乏IL2、IFNγ等细胞因子,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带有肝炎病毒。研究指出,Th1细胞能分泌IL2、IFNγ等细胞因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细胞是乙肝病毒的靶细胞,这是因为肝细胞膜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所致。(2)慢性乙肝患者主要是因为图中机体免疫过程_______________(填编号)两个关键环节出现问题,导致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细胞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有效应对肝细胞内大量复制的病毒。(3)图中能直接作用于乙肝病毒的免疫分子是 ________。(4)IL2、IFNγ等物质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细胞D除了图中的免疫作用方式,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发挥免疫作用。(6)图中细胞A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工免疫需要向易感人群血液中注入多种抗原,这些抗原主要来自乙肝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__等。
课时把关练第3节 免疫失调1.B 2.B 3.B 4.B 5.B 6.BCD 7.C 8.B 9.D 10.C 11.(1)体液 肝糖原 (2)胰岛素受体(或相应受体) (3)低 抗体2与胰岛素竞争胰岛素受体(或抗体2破坏胰岛素受体) 自身免疫病12.(1)接受乙肝病毒特异性侵染的受体 (2)②⑦ CD (3)物质甲 (4)激活(强化)T细胞分裂、分化成记忆T细胞和致敏(效应或细胞毒性)T细胞;强化Th细胞向Th1、Th2细胞分化 (5)与被乙肝病毒感染细胞的密切接触引起被病毒感染细胞死亡,从而使乙肝病毒失去宿主 (6)吞噬、消化乙肝病毒或被病毒寄生受损的细胞;递呈抗原给T细胞识别 (7)包膜、衣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完美版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免疫失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过弱,过敏原,1概念,2常见过敏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集体备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聚焦概念,NO1,关键能力·突破重难,NO2,应用创新·提升素养,NO3,课堂检测·巩固素能,NO4,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章内容结构,免疫失调,第3节,自主预习,过敏反应,组织损伤,消化道,呼吸道,个体差异,呼吸困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