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总结提升2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高分进阶特训2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单元总结提升3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随堂练习题
展开第二单元 第5课
【学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1.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牛顿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蒸汽机 D.计算机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活动的动力由人力、畜力转变为蒸汽动力,而蒸汽机以煤为燃料,从而“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故选C项。
2.19世纪50年代,英国有棉纺织厂1 932家,毛纺织厂1 497家,绒、麻、丝纺织厂1 070家,工厂已成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这表明当时英国( )
A.轻工业生产最发达 B.工厂制度已确立
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D.城市化进程加快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工厂已成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可知,英国的工厂制度已经确立,故选B项。
3.“韦奇·伍德在制陶厂中首创计时系统……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予以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积到一定次数,将停发工资。”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工厂主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
B.工厂中工人劳动生产自主性的丧失
C.分工的细化有利于提升产品的质量
D.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促进生产率提高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工厂通过严格的纪律约束实现了生产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这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增长和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A项是材料的表象,而非本质,排除;B项是材料中工厂规章制度所产生的影响,而非本质,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工厂的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纪律,而不是分工的细化,排除C项。
4.发昌机器厂是以打铁为业的方举赞、孙英德在1866年合伙设立的一家打铁作坊,资本不过二三百元,工人四五个,它设在上海虹口外商老船坞的对面,专为老船坞打制船用修配零件。记载显示,发昌机器厂在1869年已开始使用车床。这说明( )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B.民族工业诞生之初深受封建势力的压迫
C.近代民族工业引进西方机器开展生产
D.地主商人投资创办是民族工业诞生的路径之一
【答案】C 【解析】材料“记载显示,发昌机器厂在1869年已开始使用车床”说明近代民族工业引进西方机器开展生产,故选C项。
5.“1761年,煤矿主布里奇沃特公爵在两位工程师的帮助下,建成英国第一条运河……到19世纪初,英国大大小小的河流被运河连接起来,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水运网。”据此可推知( )
A.水运费用低廉是开凿运河的原因之一
B.工业革命推动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C.运河水运建设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行
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航运发展中心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从1761年英国第一条运河出现到19世纪初英国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水运网,由此可推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交通运输方式不断发展,故选B项。
6.17—18世纪,英国的思想家们普遍认为不守时是贫穷的祸根,许多学校都将“准时”与“作息规律”写入了办学宗旨当中。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B.技术进步推动思想发展
C.社会观念适应经济需要
D.政治体制影响教育理念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以后,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反映出社会观念适应经济需要,故选C项。
7.1796年,一位英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传染,这类传染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材料主要表明( )
A.大纱厂普遍存在雇佣童工现象
B.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英国尚未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答案】D 【解析】材料“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传染,这类传染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表明工业革命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故选D项。
8.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B.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
C.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
D.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初”“英国”“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课程”可知,这是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使人们急需增加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大批工人进入工厂工作。很多棉纺织厂不仅没有新鲜的空气,还有大量的飞絮和尘埃,以致工人到40岁就丧失了劳动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童工进入工厂,干着成人的活却拿着低廉的工资。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城市中没有一个完全安全的饮用水供应,最为典型的是泰晤士河,河流被污染后散发出的臭气,导致河边议会大厦的窗户都不敢打开。
材料二 英国议会改革派经过在全国范围内对工人阶级的调查,向议会和政府作出了报告。经过多方努力,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工厂法》,规定不准使用九岁以下的童工,1847年通过的《河道法令》规定,禁止污染饮用水。1848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在19世纪80年代还相继出台《工人阶级住房法》等,进一步改善工人的住房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宏图
《19世纪欧洲的社会革命与化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解决工业化问题的举措。
【答案】(1)社会问题:工人健康受损;大量使用童工;工作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
(2)举措:加强政府监管;通过立法治理。
【选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1.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纺织行业,一方面,使用水力机和蒸汽机的工厂逐渐增加;但另一方面,使用手纺机、手织机、珍妮机等手动机械的手工工场还较为常见。这表明( )
A.工厂制的艰难兴起 B.工厂制存在严重弊端
C.手工工场存在优势 D.蒸汽机还不够成熟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比较了工厂和工场两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存在,趋势是工厂“逐渐增加”,工场“还较为常见”,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工厂制的弊端,使用水力机和蒸汽机是先进的,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用手动机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落后的表现,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特在18世纪末改良的蒸汽机性能优良,逐渐推广,故D项错误。
2.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巨型企业”“生产集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可以推断出生产集中促进了新兴工业,特别是电力相关工业的发展,故选C项。
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8世纪中后期爆发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劳动,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妇女解放的史实,故B项错误;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但不能说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故D项错误。
4.19世纪中期的一个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那小小的荷兰机械,由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
A.工厂规章制度严格 B.佩戴钟表成为时尚
C.工人的消费水平低 D.社会贫富差距较小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当时英国的工人劳动条件恶劣,劳动时间长而且工厂纪律非常严格,故选A项。
5.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张之洞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他建议“急宜筹护华商、华工之法,以抵倭人”。该建议得到了清政府的认可,光绪帝发布谕令,着地方官员在开埠的苏州等地,“筹议招商,多设织布、织绸等局”。这一战略的实施( )
A.摆脱了列强资本输出的控制
B.鼓舞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信心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D.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鼓舞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信心,故B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的新阶段,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宣告失败,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6.1825年,英国利物浦议会就曼彻斯特—利物浦城际铁路修建方案展开辩论。控制议会上层的运河公司代表提出了“修铁路会导致男人不育、奶牛发疯”等多条反对理由,企图维护既得利益。希望通过铁路降低运输成本的棉纺织业主坚持斗争,最终取得胜利。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民众的环保意识较强
B.君主立宪制还有待完善
C.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D.产业发展影响政治生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材料“希望通过铁路降低运输成本的棉纺织业主坚持斗争,最终取得胜利”说明产业发展影响了政治生活,故D项正确。
7.早在1843年,英国议会就讨论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8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碱业法》,要求制碱行业抑制95%的排放物,以控制路布兰制碱工艺所产生的毒气。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英国已成为最大的工业化国家
B.英国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
C.英国开始成为注重法制的国家
D.英国工业革命促进科技进步
【答案】B 【解析】英国在19世纪中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工业革命给英国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英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规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选B项。
8.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1805年所发生的刑事犯罪为4 605起,1842年达到31 309起。人们对社会的反叛情绪滋生,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材料旨在说明英国( )
A.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 B.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
C.工业革命中存在的问题 D.社会发展呈现衰退迹象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期间,贫富差距扩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从而出现环境污染、下层民众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等各种社会问题,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工业从纺织业起步向机器制造发展,并使铁路、航运等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厂制盛行,城市数目与城市人口迅猛增长。美国已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出现了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同步发展,因而这一时期是美国城市化在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代。此外,多数城市已成为近代工业基地,从而大大加强了城市的作用和意义,并以最大的城市纽约为首,初步形成了一个城市体系,它对周围的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城市体系的形成,也加速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
——摘编自欧阳世芳《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
美国城市化历史分析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城市化的推动因素。
【答案】(1)特点: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城市化速度较快,大城市发挥辐射作用,初步形成体系。
(2)推动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工业的改进,农村人口与外来移民涌入城市,政府政策的推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奕䜣在奏折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这是一份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