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月球的概况(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月球的概况(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月球的概况 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对月球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空是蔚蓝色的,飘着一片一片的白云B.经常可以听到陨石撞击月面的巨大声音C.人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跳得更高D.夜晚的月球一片冰天雪地2.我国的“嫦娥工程”将按“绕月、落月和驻月”三步进行,预计2012年实施落月计划,已知月球上无大气、弱重力…在学校举行的“我想象中的月球车”科技活动中,爱动脑筋的小晨提出了不少有关设想,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不必给月球车配备降落伞,月球车降落月球过程中机械能减小B.可在月球车上安装重垂线,以便观察倾斜程度C.利用小磁针可以检验月球上是否有磁场,转动一次小磁针,当静止时小磁针指向南北,说明月球上存在磁场D.在月球上可以用天平准确称量出物体的质量,也可用弹簧测力计准确测出力的大小3.月球表面物体会变得很轻,是因为( )A.月球上万有引力小B.月球上风很大C.月球质量小D.月球上没有空气4.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A.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B.有平原、高原、山脉C.有碧海蓝天D.有日光、彩虹和风5.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下列有关太阳或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上没有空气B.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C.太阳黑子在太阳的色球层上D.月球是绕地球运动的唯一天然行星,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6.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已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 )A.空气 B.水 C.生物体 D.环形山7.月球的质量为地球的 ( )A.2/90 B.1/81 C.2/76 D.3/838.2020年10月30日,夜空上演了“火星伴月”:红色的火星与皎洁的月亮近距离相互辉映、齐放光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的体积比月球小 B.火星比月球距离地球近C.月球比火星亮是因能发光 D.该天是农历月的十五左右9.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便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周围的景象是( )A.一片天蓝色,万里晴空 B.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C.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星 D.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10.月球上绝大多数的环形山是 ( )A.陨石、小行星、彗星等撞击形成的B.火山爆发形成的C.月球早期地质运动形成的D.月球龙卷风形成的11.以下是一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中真实的有( )①听到大风呼啸 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 ③举起一块200千克重的大石头 ④拍了一张照片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⑥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⑦“袋鼠式”走路A.②③⑥⑦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⑦ D.②③④⑤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B.宇宙的结构层次: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河外星系一宇宙C.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D.太阳表层的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二、填空题13.智能机器人的诞生,为科学技术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我国的“探月”计划中,将由智能机器人完成着陆巡视勘察,以及月面取样返回工作。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包括4个部分:传感系统、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机器人本体传动装置和对外通讯系统。智能机器人的主要工作系统是仿照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的。 (1)勘察月球时,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________,即月坑。 (2)机器人中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________。14.2019年1月11日(农历十二月初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呈现出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的互拍影像图,嫦娥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我国自行研制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成功在月球软着陆。 (1)探测器在向月面降落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来减小下落的速度,原因是月球上_____________。 (2)2019年1月11日(农历十二月初六)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15.2015年4月25号(农历三月初七),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70多次,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断南靡,北与我国西藏接壤,东、西、南三面被印度包围。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本次地震成因是亚欧板块和 板块碰撞的结果,当天晚上的月相是 (选取序号)16.如图所示,是小科拍摄的“超级月亮”的照片,月光是月球表面_____的太阳光,拍摄时照相机的像距与焦距的关系是__________。 三、探究题17.我国“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约5天后进入如图1所示的环月轨道。它的质量为2.3t,与“嫦娥一号”相同;它环月的平均高度为100km,较“嫦娥一号”200km的环月高度离月球更近,更宜于对月球的精细测绘。最终,独自携带1731g月球样品的返回器,先以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再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打水漂”后跳起来,之后再重新进入大气层才安全返回地球。(1)当“嫦娥二号”从近月点向远月点运动时,它的动能将_____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2)对于“嫦娥”卫星登月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相对月球,“嫦娥二号”比“嫦娥一号”的势能更小B.“嫦娥三号”高速降落月球时将由于摩擦而导致表面温度急剧升高C.“嫦娥三号”登月时打开降落伞可以辅助减速(3)月球车在软着陆时如有轻微反弹,则它从月表竖直反弹到落回月表过程中动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8.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19.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我国“鹊桥号”任务中继卫星发射成功,它将成为月球的卫星,建立月球和地球间的通讯桥梁。(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下列对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A 月球体积比地球小 B 月球表面有空气和水C 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D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2)发射当天月球处于图甲中的_____(选填字母)位置左右,当天在地球上观察的月相最接近图乙中的_____(选填序号)。
参考答案:1.C【详解】A.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没有任何天气现象,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因为月球上引力小,所以人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跳得更高,故选项C符合题意;D.月球上没有水,不会由冰和雪,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2.C【详解】A.月球上无空气,降落伞不能利用空气阻力来减慢下落的速度,且月球车降落过程中机械能减小,故A合理,不符合题意;B.因为月球上也有重力,而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可在月球车上安装重垂线,以便观察倾斜程度,故B合理,不符合题意;C.月球上没有地磁场,所以不能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故C不合理,符合题意;D.月球对物体有引力,质量不随地理位置而改变,在月球上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和砝码对托盘的压力减小的程度相同,所以可以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胡克定律,在月球上不受影响,可以使用,故D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C。3.A【详解】物体从地球上放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月球质量很小,重力加速度g是地球的六分之一,重力变成六分之一.根据以上分析,选A.4.B【分析】根据月球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详解】月球与地球相比较没有大气层,故没有风雨云雪等现象,也不会有大气散射导致的彩虹。故选B。5.A【详解】月球没有空气,A正确;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B错误;太阳黑子在太阳的光球层上,C错误;月球是绕地球运动的唯一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月球只是卫星,不是行星,D错误;故选A。6.D【分析】月球与地球相伴已有45亿年,目前正以每年3.82厘米的速度远去。研究人员说,对地球来说这就像旋转的滑冰运动员逐渐伸开手臂,旋转的速度随之放慢。地球在太阳的引力束缚下公转,它同时也受到月球等其他天体的影响,公转和自转方式呈现近似周期性的变动,影响阳光照射和气候模式,是冰期与暖期反复交替的重要原因。理解地球运动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有助于研究气候变迁及其对生物进化的影响解答即可。【详解】月球背面指月球的背面,从地球上始终不能完全看见(背面的18%因为天秤动能够看见),因此被称为月球背面(Farside)。两个半球的特征有着显著的不同,正面有许多巨大的月海(这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认知上的错误,以为这些平原有水,才称之为海);另一边受到撞击,有着密集的陨石坑,只有少量,大约2.5%的面积被海覆盖著,相较之下正面的海覆盖的面积高达31.2%.,环形山大多是流星、陨石击落月面形成的。流星从四面八方向月球袭来,而沿地球到月球这个方向飞来的流星先被地球截获,或者被地球的引力偏折,也就是说这个方向来的流星大多不能落到月球上,面对地球的一面的环形山少得多。所以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环形山。故选D。【点睛】掌握月球和地球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B【详解】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月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故选B.8.D【详解】A、火星的体积比月球大,A不符合题意。 B、火星比月球距离地球远,B不符合题意。 C、月球不能发光,C不符合题意。 D、每月农历十五月相为满月,因此该天是农历月的十五左右,D符合题意。 故选D。9.D【详解】月球上没有空气,不会像地球上一样有空气对太阳光产生散射,不会看到蓝色天空,故看到的天空是一片黑暗,且没有空气对星光有折射,所以看到的星星不会闪烁。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0.A【详解】月球环形山的成因有两种,一种是月球早期处于熔融状态时遭遇外来天体撞击形成的,一种是月球早期处于熔融状态时火山喷发形成的。两种情况中,以第一种为主,题目问的是绝大多数环形山,故A符合题意。11.C【详解】①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故听到大风呼啸是不真实的;②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六分之一,故人会跳得很高,故跳过4米高的横杆可能是真实的;③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六分之一,物体的质量虽然不变,但重力会变小,故举起200千克的石头可能是真实的;④拍照片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规律,阳光能够射到月球上,月球也能够反射太阳光,故拍照片可能是真实的;⑤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当然也就没有大气压,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是不可能的,故是不真实的;⑥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植物不能生长,故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是不真实的;⑦月球对人的吸引力变小,故“袋鼠式”走路是真实的。②③④⑦是真实的。故选C.12.C【详解】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大;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级别相同;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黑子本身并不黑,之所以看着黑是因为比起光球来,它的温度要低,看起来比较暗。13. 环形山 神经中枢【详解】(1)月球上,以卫星看,常会看到月球上有许多大大小小,坑坑洼洼的凹坑,即随处可见的环形山,称之为月坑,是由小行星撞击或月球表面的火山喷发引起的。(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机器内部的核心芯片控制机器各部位有序配合,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14. 没有空气 B【详解】(1)探测器在月球上空降落时,靠变推力发动机产生向下的推力实施减速下降,因为月球周围是真空,没有空气,所以月球着陆器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月面着陆;(2)A接近新月(初二左右),B接近上弦月(初七左右),C接近下弦月(二十二左右),D满月(十五左右)。 2019年1月11日(农历十二月初六)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 B(上弦月)15.印度洋;B【分析】根据板块运动学说和月相变化,进行分析解答。【详解】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本次地震成因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的结果,当天晚上的月相是B属于上玄月。16. 反射 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详解】(1)月球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月光是通过反射太阳光而形成的现象;(2)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其成像是根据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制成的。17. 变小 A D【详解】(1)[1]“嫦娥二号”从近月点向远月点运动时,在近月点势能最小,动能最大,在远月点,势能最大,动能最小,在从近月点向远月点运动的过程中,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动能转化为势能,故动能变小。(2)[2] A.相对月球,“嫦娥-二号”比“嫦娥一号”的高度更低,所以势能更小,故A正确;B.太空是真空,“嫦娥三号”高速降落时没有摩擦,故B错误;C.“嫦娥三号”登月时呈自由落体降落,故C错误。故选A。(3)[3]月球车从月表竖直反弹到再落回月表过程中,速度先减小再增大,且在最高点时速度为0,则整个过程中动能先减小再增大(最高点时动能为0),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车在竖直方向运动时不受空气阻力,其机械能守恒,由此可知月球车落回月表时的动能和最初的动能相等,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8.见解析【详解】矿产资源:月岩中含有地壳里的全部化学元素和约60种矿藏,还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氦3,是核聚变反应最理想的燃料。 太阳能资源:月球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没有削弱,因此利用太阳能的条件较好。 空间资源:月球上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等条件,可用于进行太空实验,甚至建太空工厂。 月球是人类星际航行的第一站和星际迁移的中转站。19. ACD b ③【分析】根据月球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体积比地球小、月球表面有环形山、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2)发射当天为农历四月初七,对应的是上玄月,月球处于图甲中的b位置左右,当天在地球上观察的月相最接近图乙中的③。【点睛】考查月球的特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火山(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气温(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天气(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