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一轮文言文复习《 桃花源记》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文言文复习《 桃花源记》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桃花源记,基础过关,文常积累,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内容理解,归纳桃花源的特点,当堂训练,万唯精讲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要求:读记课文的文常、注释及翻译等基础知识,加强积累。(3—5分钟)
陶渊明,名 ,字 ,号 ,私谥 。 (朝代)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 》《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重点词语积累1.通假字便要还家 ____同____,意思为___________。2.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食物味道好(2)阡陌交通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要 邀 邀请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4)遂与外人间隔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隔开,隔绝(5)无论魏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条件关系
3.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①复前行 原意为前面,在文中意思为___________。 ②处处志之 原意为志向,在文中意思为___________。(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 原意为惊异,诧异,在文中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4.重点实词(1)武陵人捕鱼为业 (2)缘溪行 (3)落英缤纷 (4)欲穷其林 (5)仿佛若有光 (6)便舍船 (7)才通人 (8)复行数十步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穷:尽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舍:动词,舍掉才:仅仅、只 复:又
(9)豁然开朗 (10)屋舍俨然 (11)桑竹之属 (12)阡陌交通 (13)鸡犬相闻 (14)悉如外人 (15)黄发垂髫
开朗:开阔敞亮 舍:名词,房屋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闻:听到 悉:全,都 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16)并怡然自乐 (17)具答之 (18)咸来问讯 (19)遂与外人间隔 (2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1)皆叹惋 (2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3)此中人语云 (24)不足为外人道也
怡然:快乐的样子 具:详细 咸:全,都 遂:于是、就 闻:知道,了解 叹惋:感叹惋惜 延:邀请 语:告诉 不足:不值得,不必
(25)便扶向路 (26)及郡下 (27)诣太守 (28)寻向所志 (29)欣然规往 (30)未果 (31)寻病终 (32)后遂无问津者
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 及:到 诣:拜访 寻:寻找 规:打算,计划 果:实现 寻:随即,不久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先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记号。
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1)描写桃花林自然环境的句子是:(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3)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现桃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句子是:(5)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文中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7)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是:
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8)文中能表现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语句是: (9)文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世尘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他的哪首诗的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中心思想:
《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自然:环境优美宁静社会:人民安乐幸福生活:隔绝和平安定人际:民风热情淳朴
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自给自足;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平等,人人幸福快乐的社会。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根本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社会理想,那作者为什么还要虚构这样一个美好的社会呢?
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另一面也反映了寄托了作者的理想,生活在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理想社会中。
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1)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2)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
桃源有缺陷 小国寡民、原始农耕是幻想 落后闭塞、消极遁世有局限
1.以虚讽实:虚构“世外桃源”以寄托政治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2.虚实结合:真实的人物(刘子骥)和虚构的故事,准确的朝代、年代和说不清道不明的地点,使得本文的情节亦真亦幻、若虚若实、扑朔迷离、奇趣无穷。3.语言生动简洁又含蓄隽永。看似轻描淡写,却使人物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4.详略得当。
本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结局出人意料,文中多次运用伏笔对故事情节起到提示作用,请找出文中运用伏笔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①第1段中“忘路之远近”中的“忘”为后来的“寻向所志”埋下伏笔。②第2段中“山有小口”中的“小口”为后文渔人的“不复得路”埋下伏笔。③第3段中的“不足为外人道也”为渔人出而复寻但“不复得路”一事埋下伏笔,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
(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忽逢桃花林”的“忽”以及后文的“仿佛”“遂迷”等词语都使人有一种身处梦境的感觉。( )2.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描写了桃花源内美好的生活环境,展现了一幅平和、宁静的画面,与当时战乱纷扰、社会黑暗、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 )
【解析】展现了平和、宁静的画面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中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感慨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物产丰富、衣食富足。( )
【解析】他们感慨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带给人们的战争灾难。
【解析】这句话表现的是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
7.文章以一个渔人误入桃花源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整个故事可分为“入桃源”“在桃源”“出桃源”“寻桃源”四个部分。( )8.作者先描绘了渔人所见的桃花源里怡人的生活图景,后又写他寻觅桃源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
根据你对《桃花源记》课文内容的理解,参照示例,以“桃花源美,美在···”写两句赏析性的话。
示例:桃花源美,美在坦荡如砥、一望无垠的土地。
桃花源美,美在排列整齐、鳞次栉比的屋舍;桃花源美,美在静谧祥和、邻里和睦的气氛。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留白,是本文所使用的一种写作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也可以避免前后内容的重复与拖沓。B.文本现实与虚构结合,虚景实写,实中有虚。如故事首尾完整,增强了故事的虚构性,结尾突出了故事的真实性。C.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发现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故事,传奇色彩强。D.“大惊”写出了对陌生人的惊异,说明桃源之人与外界隔绝久远,与下文“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相照应。
B. 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结尾突出了故事的虚构性
2.下面对所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人一一向桃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了在现实世界里的见闻遭遇,对此桃源中人感叹惋惜的是现实世界与桃花源中的生活差异很大。B.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C.桃花源里,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没有剥削和纷扰,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D.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对话,缺乏的就是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3.下面对课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林的景色诗意盎然,清丽醇厚,从中也可以窥探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是很华丽多姿的。B.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C.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层次清楚,结构非常严谨。D.作者通过虚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既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自己,也表达了当时人民期待和平社会的美好愿望。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的美,美在自然环境,美在人民良好的生活氛围,美在和谐的社会风气,也美在它的神秘不可寻。B.从渔人“处处志之”,到最后“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直接写出了桃花源是虚构的世界,同时也能增添其神秘色彩。C.本文语言简洁生活,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D.文章描绘了桃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动乱黑暗现实的不满。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陶渊明,名潜,东晋诗人。成语“世外桃源”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就出自本文。B.桃源人避世而居,古朴纯真,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希望有一天能出去看看。C.“具言”和“叹惋”的内容在文中都没有详细描写,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D.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写了渔人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故事。
(一)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文章开头描写的溪流、桃林等一系列景物,均是为桃花源的出现做铺垫。( )2.文章主要写了渔人离开桃花源和世人再寻桃花源,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桃花源的不存在。( )
【解析】文章主要写了渔人在桃花源里的经历和见闻。
3.《桃花源记》并非完全虚构,而是有现实基础,是陶渊明根据自己听闻的一些事实作为素材,并加以理想化写成的。( ) 4.文章最后的“刘子骥”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人物,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增强故事的完整性。( )
【解析】刘子骥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沿着顺着,打算计划,人们井然有,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整齐的样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桃花源记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沿着顺着,新鲜美好,繁多的样子,对感到惊异,整齐的样子,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可以互相听到,于是就,同“邀”邀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础桃花源记教学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鲜美好,隐隐约约,交错相通,妻子儿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要说更不必说,不值得不必,对感到惊异,做记号,仅仅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