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高考诗歌理解性默写练习(选修下册全册)(附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656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新高考诗歌理解性默写练习(选修下册全册)(附参考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656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新高考诗歌理解性默写练习(选修下册全册)(附参考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656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新高考诗歌理解性默写练习(选修下册全册)(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新高考诗歌理解性默写练习(选修下册全册)(附参考答案),共12页。
(选修下册)
《氓》
1、《卫风·氓》中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卫风·氓》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卫风·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卫风·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卫风·氓》中,女子年老色衰,男子露出了他凶恶的嘴脸,竟然残暴的对待女子,女主人公蒙受耻辱,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卫风·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卫风·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卫风·氓》中描写女主人公热恋时见到氓时高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卫风·氓》以桑树起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离骚》
1.屈原《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虽然崇尚美德,不断约束自己却仍然很快遭到贬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中了表达了相似的人生境遇。
3.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自己曾因佩戴香蕙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仍坚定地坚持真理,追求美好品德,且为之蹈死不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中写屈原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屈原在《离骚》中以美女自喻,表现自己因为志行高洁,遭人嫉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所处的时代本来就是适合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
7.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宁愿牺牲生命或流落他乡也不能容忍谄媚之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屈原因政治上不得志而走投无路所表现出的忧闷失意、孤独彷徨之状。
9.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保持清白,会像古代圣人一样献身正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表现了屈原忠正刚强,品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一贯追求。
11.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12.在《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自己身处污浊的社会环境中的压抑。他只能委屈心志,把谴责和耻辱一并承担。
《蜀相》
1、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奠定了全诗“沈挚悲壮”的风格基础,并且洋溢着一种蕴藉哀凉的气氛。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和才智。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3、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4、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千古名句。
《蜀道难》
1.李白的《蜀道难》中,通过神话传说写出蜀国有着久远的历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中,写出蜀道青泥岭弯路极多,山路盘旋曲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5.李白的《蜀道难》中,用太阳神的典故写出蜀道山川相依、雄奇险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6.《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蜀道山岭之高,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 歌颂一代又一代的蜀国人不畏艰险、 最终成功打通蜀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两种动物,分别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写蜀道的山势高险。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11.李白在《蜀道难》中多次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其中两处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情变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情态,凸显了蜀道之“难”。
12.李白在《蜀道难》中,不仅描写了蜀道的自然景色,也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对剑阁防御的担忧。提醒统治者要任用自己的亲信将领来把守剑门关。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真实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李白《蜀道难》中反复吟唱,给全诗营造出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李白的《蜀道难》中,诗人认为蜀地不可久留,对即将入蜀的友人作出直接的规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海潮》
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对杭州城作了总体介绍。
2.《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最能体现柳永的婉约词风。
3.《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高耸入云的树木围绕江堤呈现蜿蜒迤逦之态,声势浩大的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展示排山倒海之势。
4.《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5.《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
6.《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写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
7.《望海潮》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8.《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达官贵人不思离去,还要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仙境。这也从侧面烘托出西湖之美。
《扬州慢》
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忙反荒凉衰败。
2.《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在古代诗文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形象,如姜夔《扬州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扬州慢》中描写杜牧无法用优美诗句抒发对扬州深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扬州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作者从听觉和触觉两个角度把角声的凄凉和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来渲染扬州城经过战争的破坏后,变得凄凉、衰败、空寂。
9.《扬州慢》描写诗人向往历史名城,于是下马驻足望扬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姜夔的《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无生命以人所特有的思想感情,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在美学上也是一种移情作用。
《拟行路难》
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鲍照《拟行路难》中,以比喻写人生贵贱穷达不一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至》
1、杜甫在《客至》中,描写所居草堂环境幽美、恬淡闲适中寂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至》中迎接客人到来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客至》中诗人盛情招待,终究因为远离街市和家贫的客观原因,酒菜欠丰而心怀歉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客至》中把席间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克庄《后村诗话》说:“此篇若戏效元白体者”,《客至》中最能体现“元白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代以“水”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的诗词数不胜数如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客至》中,烘托老友相逢时酒兴之高、情意之浓、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客至》中,与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意趣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快阁》
1.《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2.《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3.《登快阁》中巧用典故,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阮籍青白眼事,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中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
4.《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作者的希望,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
《临安春雨初霁》
1.《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
2.《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浇薄,同时诗人自问为什么过客居寂寞无聊的生活。
3.《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写书品茗极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的感慨和牢骚。
4.《临安春雨初霁》中用来描写诗人因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以自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
1.在《陈情表》中,作者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起到总起和概括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其中提到自己早年丧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5.《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6.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
7.《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8.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他说如果自己没有祖母,则“________________”;如果祖母没有自己在身边,则“________________”。
11.《陈情表》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12.在《陈情表》中,面对太守和刺史的举荐,李密的回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16.《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陈情表》中,李密很注重语言的表达得体:在陈述自己的情况时,语气委婉谦卑,但在提及晋朝的统治时,却不惜恭维之辞,其中恭维晋朝很注重孝道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8.《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21.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对晋武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2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脊轩志》
1.在《项脊轩志》中写妻子归宁回来时转述小妹们的充满稚气的问话,并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项脊轩志》中,写作者睹物思人,把对亡妻的悼念之情寄予亭中枇杷树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是人非,痛彻心扉。
3.在《项脊轩志》中,写归有光怀念起祖母昔日手持象笏对自己的殷殷教诲,一时心情激荡,真情流露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项脊轩志》结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庭中的枇杷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不言情而情无限, 言有尽而意无穷。
5.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的感情基调由“喜”转“悲”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的嘘寒问暖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的大小和面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在修葺之前的旧、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北向的项脊轩修葺之前的采光不好的情况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庭阶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时,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14.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门墙增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鸡狗横行、人员杂乱的一片萧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项脊轩志》中,点明家中老妪身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项脊轩志》中,点明老妪对作者家中的巨大贡献以及作者母亲对其十分关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作者妻子归宁后转述其小妹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大母说作者他日可用太常公曾用之象笏上朝的话,表达了作者考取功名、振兴家室的期待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扃牖而居”,时间长了可以根据足音来辨别是何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1.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2.在《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人贤,这是一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美景,是为三乐;宴会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极视听之娱,赏心悦目,是为五乐。
3.《兰亭集序》的作者用了四句话来表现兰亭环境的优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兰亭集序》中,描写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一仰一俯看到景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11.在《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
12.在《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归去来兮辞》
1.《归去来兮辞》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饱含作者的热爱之情。
2.《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3.《归去来兮辞》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去来兮辞》用“云”和“鸟”喻说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与鸟两个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7.陶潜在他的《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说自己出仕那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归去来兮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11.《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归去来兮辞》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17.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18.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1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树郭橐驼传》
1.在《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的郭橐驼有佝偻病,这导致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被乡人称为“驼”。
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郭驼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效果。
4.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比较郭橐驼与别人所种树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结尾写出了问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惊喜。
6.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种树,在按照种树的需要把树种好后,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
7.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他植者对自己种的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导致他们种的树天性被背离的根本原因。
8.《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种树郭橐驼传》中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
10.《种树郭橐驼传》中,此文结句道出了写作意图,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
1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他所种之树,不但都能成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其他植树者不能按照种树的需求植树,他们植的树“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树培的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他植者对自己植的树爱得太深,其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他植者通过伤害自己所种的树来验看其是否成活的行为。
15.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借郭橐驼之口指出,为官者政令繁多表面上对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官府对百姓在纺织上提出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描写官府要求百姓抚育孩子和喂养禽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官府差役到村里召集乡民的情景。
19.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以对比手段来反衬郭橐驼精于种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侧面烘托郭橐驼精于种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钟山记》
1.《石钟山记》一文,苏轼用一个定语从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否定唐代李渤对石钟山名字来历的看法。
2.《石钟山记》中除却郦道元“言之不详”的原因外,石钟山得名缘由没能流传下来,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石钟山记》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总结出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4.《石钟山记》中,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钟山记》记载,苏轼为了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与儿子一起泛舟绝壁下,见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手法刻画出石头形状怪异,渲染出阴森恐怖的气氛。
6.《石钟山记》中,苏轼在文末表明写作本文的意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石钟山记》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埋下伏笔。
8.《石钟山记》中苏轼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明示自己在实践中穷究事理、驳斥旧说的决心。
9.《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却得不到它实际情况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
1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认为,正确判断事物需要深入实际调查,文中用比喻形容考察途中巨石阴森恐怖之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苏轼《石钟山记》中写“栖鹘”动态的两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氓》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8、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9、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离骚》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余虽好修姱以羁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5.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6.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7.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8.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9.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0.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蜀相》
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道难》
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6.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7.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8.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侧身西望长咨嗟
1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5.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望海潮》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6.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7.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8.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扬州慢》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3.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6.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7.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8.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9.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10.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拟行路难》
1、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3、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4、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5、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客至》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3、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4、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5、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6、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7、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8、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登快阁》
1.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3.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4.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临安春雨初霁》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3.短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陈情表》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3.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5.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6.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9.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10.无以至今日 无以终余年
1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2.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
13.臣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
1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15.母孙二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6.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17.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18.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9.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0.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21.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2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23.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项脊轩志》
1.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3.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5.多可喜 亦多可悲
6.儿寒乎 欲食乎
7.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
8.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
9.不能得日 日过午已昏
10.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11.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12.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13.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14.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15.东犬西吠 客逾庖而宴 鸡栖于厅
16.妪 先大母婢也
17.乳二世 先妣抚之甚厚
18.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
19.此吾祖太常公 宣德间执此以朝 他日汝当用之
20.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兰亭集序》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4.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6.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7.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8.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9.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10.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1.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归去来兮辞》
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6.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7.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9.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0.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1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1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3.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1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5.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16.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17.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18.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9.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20.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种树郭橐驼传》
1.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2.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3.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4.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5.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6.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7.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8.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9.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10.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11.且硕茂,早实以蕃
12.根拳而土易 若不过焉则不及
13.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14.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15.若甚怜焉 而卒以祸
16.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17.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18.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19.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20.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石钟山记》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5.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6.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7.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8.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9.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0.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11.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12.闻人声亦惊起 磔磔云霄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全册理解性默写练习(分课编排)(附参考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礼记·中庸》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文件包含Unit6重难知识点复习讲义-2023-2024学年四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PEP版docx、Unit6重难知识点复习讲义-2023-2024学年四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PEP版mp3mp3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全册综合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勉励战友在激流中拼搏的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