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黄埔区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黄埔区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黄埔区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黄埔区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黄埔区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黄埔区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黄埔区高三一模生物试卷一、综合题1.某同学在学习了高一生物有关知识后,绘制出一个植物叶肉细胞及其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1)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原料、产物、条件要写全)___(2)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丰富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蛋白质,其中蛋白质可能是(    A.酶蛋白 B.载体或通道蛋白C.激素蛋白 D.信号分子(3)下列结构中存在于图1中①区域的细胞器可能有___。(4)图2显示了叶绿素a分子的结构图,缺镁导致的叶片发黄,会使植物吸收光的能力减弱,其中吸收明显减少的是(    A.黄光、红橙光 B.红橙光、蓝紫光C.蓝紫光、黄光 D.绿光、黄光(5)植物通常不会产生ATP的场所是(    A.类囊体 B.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基质 D.叶绿体基质(6)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测得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点增加酶的数量必然提高反应速率B.m点增加底物浓度必然提高反应速率C.m点升高或降低pH必然降低最终产物产量D.m点升高或降低温度必然降低最终产物产量(7)下图是低光照条件下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及外界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气体。图中表示二氧化碳的是(    A.a和d B.a和c C.b和d D.b和c(8)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①水的分解②二氧化碳的固定③ATP、NADPH的合成④氧气的产生⑤糖酵解⑥三羧酸循环⑦光能转化为电能⑧三碳化合物的还原A.①④⑦③⑤⑥ B.④①③⑦⑧②C.①④⑦③②⑧ D.⑦①④③②⑧(9)你向同学展示了自己的生物笔记,小明和小白两位同学对其中的一幅图产生了不同观点,小明说“这是线粒体内膜”,小白说“这是类囊体膜”,你是怎么想的?能否将你的想法与同学分享: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查阅资料,某同学了解到关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由类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LynnMargulis)于1970年出版的《真核细胞的起源》一书中正式提出。她认为,需氧菌被变形虫状的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经过长期共生能成为线粒体,蓝藻被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其过 图所示。(10)如果要验证叶绿体的内共生学说,可检测的指标应该是(    A.蓝藻DNA与需氧菌DNA差异B.蓝藻DNA与真核生物细胞核DNA差异C.蓝藻DNA与叶绿体DNA差异D.蓝藻细胞质膜与线粒体内膜成分差异(11)下列支持“内共生学说”的描述是(    A.叶绿体的DNA和原核生物拟核中的DNA相似,都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B.叶绿体、线粒体均具有双层膜,内膜比外膜的物质运输更有选择性C.叶绿体、线粒体基因组不完整,不能够在细胞外独立长时间存活D.线粒体、叶绿体中都有少量DNA和RNA,都可以在细胞内自我复制(12)参与光反应的原料有下列哪些物质(    ①NADP+②CO2③NADPH ④O2⑤ADP ⑥H2O ⑦Pi ⑧ATPA.①②⑥⑦ B.②③④⑦ C.①⑤⑥⑦ D.②④⑤⑥(13)图1表示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0—24时某棉花植株叶肉细胞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2表示该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则图1中时间a、b、c、d依次对应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中哪种状态(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14)提高温室塑料大棚作物产量的方法有(    A.阴雨天增加光照,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B.适当通风增加大棚内CO2浓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通过适当增大昼夜温差,可提高作物产量D.将塑料大棚薄膜颜色由透明改为蓝紫色,可增加叶绿体色素对光能的吸收利用(15)植物因缺乏某些矿质元素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直接影响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还是碳反应阶段?说出你的判断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不完全统计,近年上海市16至18岁学生肥胖率已高达14.5%,肥胖的发生与糖类、脂类、蛋白质三类有机物的代谢密切相关。如图是三类有机物代谢关系简图(图中数字表示途径,字母表示物质),据图回答。(16)A是指___。过程⑩称为___;上图中释放能量最多的途径是___。(填数字)。人体摄食过量蛋白质也会导致肥胖。试写出能解释该现象的物质转化途径(用上图中数字编号和箭头有序表达)___。(17)下列属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同点的是(    ①都需要酶②都产生二氧化碳③都产生水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糖酵解⑥都是分解有机物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18)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做法主要原理A正其行,通其风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及时排涝减少根细胞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损耗C带土移栽花草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D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降低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A.A B.B C.C D.D2.材料:单唾液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沉积病是一种单基因(GLB1基因)遗传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随着病情的发展,临床症状多样,常见的有智力发育迟缓、失明、癫痫、肺部感染、跌伤等情况。图甲为该病患者的家系图。请回答问题:(1)仅依据图甲中的系谱图,判断该病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X显性遗传 D.伴X隐性遗传E.伴Y遗传(2)询问病史得知,Ⅱ-1和Ⅱ-2家族均无该致病基因,推测此病的遗传方式较大可能是______。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X显性遗传 D.伴X隐性遗传E.伴Y遗传(3)Ⅲ-3的基因型为(用A、a表示)_____________。(4)对患者及其父母的GLB1基因的两个特定片段进行检测,通过测序峰图读取碱基序列,图乙为部分结果。①由图可知,患者GLB1基因片段1和片段2内均发生了碱基___________,其中片段1的改变会使相应蛋白中的氨基酸由___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_(可能用到的密码子;GAA谷氨酸,CAC天冬氨酸,CUU亮氨酸,CUG亮氯酸,ACU苏氨酸,AUU异亮氨酸,UGA终止,UAA终止),导致GLB1蛋白的______________改变,引起其功能异常,从而表现出患病。②目前已发现超过200种GLB1基因致病性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____性。(5)若Ⅱ-2再次怀孕,预测其生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为确定胎儿是否有致病基因,通常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近年来发现孕妇血浆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因此可采取母亲血液进行检测,此方法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用于本案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3.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人体胰岛素结构如图。(1)上图可知,一分子胰岛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各氨基酸之间通过形成______个肽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______。(2)假设组成该蛋白质的16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每形成一个二硫键要脱去两个H。请写出该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表达式:______。(3)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时应_____,(填“口服”或“注射”),原因是______。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细胞。改造后的细胞在远红外光照射下,在BphS和FRTA两种蛋白质作用下,激活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分泌胰岛素。将这些改造后的细胞移植到患糖尿病小鼠皮下,可通过智能手机app超远程控制远红外光亮度来调控胰岛素的表达量。同时,糖尿病小鼠血糖高低信号可由血糖仪记录传输至智能手机app。从而实现对小鼠血糖的实时监控和调节。原理如图所示。(4)BphS蛋白和FRTA蛋白功能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多选)A.组成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B.肽键的结构不同C.控制两种蛋白质的DNA序列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5)糖尿病小鼠进食后,血糖仪显示,血糖浓度______(偏高/偏低/不变),智能手机app接受信号,通过5G/4G/Wi-Fi网络______(关闭/打开)远红外光控制器,______(激活/抑制)小鼠皮下改造后细胞内BphS和FRTA两种蛋白质,______(增加/减少)胰岛素的表达量,从而达到对血糖的调控。4.图1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过程①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致敏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_____。(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 (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_____。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 DNA 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6)DNA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如图2所示,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_____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DNA聚合酶I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_____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 探针。(7)图3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_____键断裂,形成单链。 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_____条荧光标记的 DNA 片段。(8)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 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 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_____个荧光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分别可观察到_____个荧光点。(9)图4若用三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精原细胞(基因型为DdEE)的基因D、d和E,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二、实验题5.北大西洋沿岸某水域生活着多种海藻和以藻类为食的一种水虱以及水虱的天敌隆头鱼。柏桉藻在上世纪末被引入,目前已在该水域广泛分布,数量巨大,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柏桉藻属于_____________。如要调查该水域隆头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若标记物脱落,则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会偏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或“不变”) 用三组水箱模拟该水域的环境,水箱中均放入柏桉藻和甲、乙、丙三种本地藻各0.5克,用纱网分区(见图1)三组水箱中分别放入0、4、8只水虱/箱,十天后对海藻称重,结果如图2。(2)图2结果说明             A.水虱对本地藻有更强的取食作用B.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选择性C.水虱不捕食柏桉草D.在没有水虱情况下,乙种本地藻生长最快(3)为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在盛有等量海水的水箱中分别放入相应的实验材料,一段时间后,检测结果如图(甲、乙、丙为上述本地藻)。该实验的对照组放入的是____________。(4)有研究发现,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若隆头鱼吞食水虱时误吞柏桉藻,会将两者吐出。请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阐明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_____________。科学家模拟某生态系统并实验测出各成分的能量流动,绘出下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5)上图中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CO2+H2O (CH2O)+O2(2)A(3)①③④(4)B(5)D(6)A(7)D(8)C(9)膜上有电子的传递以及H+的转移,所以是类囊体薄膜(10)C(11)AD(12)C(13)B(14)ABC(15)植物缺乏元素时可能同时影响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如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缺镁会导致光反应速率降低;氮元素是叶绿素和多种酶的重要组成元素,所以植物缺乏氮元素时会同时影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16)     丙酮酸     三羧酸循环         ⑤→⑩→⑧→③(17)A(18)B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详解】(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及某些细菌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无机物,合成复杂有机物并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CO2+H2O(CH2O)+O2(2)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丰富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蛋白质,其中色素可以吸收、利用、转化光能,蛋白质可能是酶蛋白,起催化作用。故选A。(3)据图分析,①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其中存在的细胞器可能有①内质网,③高尔基体,④线粒体,而②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⑤中心体不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内。故选①③④。(4)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当缺镁导致的叶片发黄,则影响了叶绿素的合成,则吸收明显减少的是红橙光、蓝紫光,B正确。故选B。(5)A、植物的类囊体可以进行光反应,产生ATP,A不符合题意;B、细胞质基质可以进行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ATP,B不符合题意;C、线粒体基质能够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可以产生ATP,C不符合题意;D、叶绿体基质通常不能产生ATP,D符合题意。故选D。(6)A、m点时反应速率不再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加,酶数量限制反应速率进一步加大,故增加酶的数量必然提高反应速率,A正确;B、在一定的底物浓度范围内,随底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时(m点时),反应速率达到稳定,因此再增加底物浓度也不会提高反应速率,B错误;CD、图示曲线是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m点升高或降低pH及升高或降低温度,会降低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不会降低最终的产物量,CD错误。故选A。(7)据图可知,在此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其中a是氧气进入线粒体,b是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细胞外,c是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d是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进入线粒体,被线粒体利用,即表示二氧化碳的是b和c,故选D。(8)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主要包括水的分解和ATP、NADPH的合成,暗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此后是C3还原,即先后顺序是:①水的分解→④氧气的产生→⑦光能转化为电能→③ATP、NADPH的合成→②二氧化碳的固定→⑧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故选C。(9)据图可知,膜上有电子的传递以及H+的转移,所以是类囊体薄膜。(10)ABD、分析题意,实验目的是验证叶绿体的内共生学说,而该假说认为蓝藻被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故需要比较蓝藻与叶绿体的异同点,蓝藻DNA与需氧菌DNA差异 、蓝藻DNA与真核生物细胞核DNA差异、蓝藻细胞质膜与线粒体内膜成分差异均不是两者之间的比较,ABD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蓝藻被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因此要验证叶绿体的内共生学说,需要比较两者的从差异,可通过比较蓝藻DNA与叶绿体DNA差异进行,C正确 。故选C。(11)A、叶绿体的DNA和原核生物拟核中的DNA相似,都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可说明叶绿体与原核生物的共同点,支持“内共生学说”,A正确;B、叶绿体、线粒体均具有双层膜,内膜比外膜的物质运输更有选择性,只是描述细胞器本身的特点,没有涉及细胞器与原核生物的比较,不支持“内共生学说”,B错误;C、叶绿体、线粒体基因组不完整,不能够在细胞外独立长时间存活,没有涉及细胞器与原核生物的比较,不支持“内共生学说”,C错误;D、线粒体、叶绿体中都有少量DNA和RNA,都可以在细胞内自我复制,说明两者有一定的自主性,可支持“内共生学说”,D正确。故选AD。(12)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参与光反应的原料有①NADP+、⑤ADP、⑥H2O 、⑦Pi,故选C。(13)从图1可知,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所以对应于图2中和④;b点进行了光合作用,但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对应于③;c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对应图中②;d点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对应图中①,故图1中a、b、c、d时间点上该棉花依次发生了图2所示的生理活动是④③②①。故选B。(14)A、阴雨天温室大棚内人工增加光照,可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反应,有利于光合作用,A正确;B、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原料,适当通风增加大棚内CO2浓度,可提高光合速率,B正确;C、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夜间适当降温,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C正确;D、将塑料大棚薄膜颜色由透明改为蓝紫色,会减弱其它光的透过率,不利于光合作用的提高,D错误。故选ABC。(15)植物缺乏元素时可能同时影响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如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缺镁会导致光反应速率降低;氮元素是叶绿素和多种酶的重要组成元素,所以植物缺乏氮元素时会同时影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16)由图可知,A是葡萄糖代谢的中间产物,指丙酮酸;过程⑩称为三羧酸循环;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阶段利用氧气,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对应图中的⑪;人体摄食过量蛋白质也会导致肥胖,是因为蛋白质在适宜条件下可转化为脂肪,由蛋白质转化成脂肪的途径为:⑤→⑩→⑧→③。(17)①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是酶促反应,需要酶的催化,①正确;②产物是乳酸的无氧呼吸方式不产生二氧化碳,②错误;③有氧呼吸产生水,无氧呼吸不产生水,③错误;④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都能形成ATP,④⑥正确;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过程,⑤正确。故选A。(18)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正其行,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利于光合作用,A正确;B、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对有机物的消耗会增加,B错误;C、移栽幼苗时根部总是带一个土坨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C正确;D、收获的小麦及时晾晒,可以减少小麦中的水分,抑制小麦的呼吸作用,D正确。故选B。2.(1)B(2)AC(3)aa或XaY(4)     替换     异亮氨酸     苏氨酸     空间结构     不定向(5)     1/2     产前诊断##基因诊断     不能     母方自身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会对胎儿基因型的判定产生干扰 【分析】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类型有单基因遗传病(由一对基因控制)、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对基因控制)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详解】(1)由图可知,Ⅱ-1和Ⅱ-2正常,但生下了患病的Ⅲ-2,所以该病可能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ACDE错误,故选B。(2)询问病史得知,Ⅱ-1和Ⅱ-2家族均无该致病基因,据图可知,Ⅲ-1、Ⅲ-2患病,而双亲正常,考虑基因突变的低频性特点,推测致病基因来自于双亲之一的基因突变,则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方或母方发生显性突变)或伴X显性遗传病(母方发生显性突变),故选AC。(3)由(2)分析可知,Ⅲ-1、Ⅲ-2的患病基因来自Ⅱ-1或Ⅱ-2;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父方或母方发生显性突变;若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则母方发生显性突变。Ⅲ-3不患病,所以其基因型为aa或XaY。(4)①由图可知,患者GLB1基因片段1中ATT转变为ACT,为发生碱基的替换;由于片段1和片段2均为非模板序列,其中片段1的改变会使相应蛋白中的氨基酸由异亮氨酸(AUU)变为苏氨酸(ACU),导致GLB1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GLB1蛋白功能异常,从而表现出患病。②目前已发现超过200种GLB1基因致病性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5)该病不论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还是伴X显性遗传病,若Ⅱ-2再次怀孕,预测其生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为1/2×1=1/2;为确定胎儿是否有致病基因,通常需要进行产前诊断(或基因诊断),以确定其是否携带致病基因;由于孕母血浆中存在孕母自身DNA和胎儿游离DNA,母方自身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会对胎儿基因型的判定产生干扰。3.(1)     C、H、O、N、S     49     (2)51a-888(3)     注射     口服会导致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应静脉注射(4)ACD(5)     偏高     打开     激活     增加 【分析】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蛋白质中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2)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分子个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8×(脱去的水分子数)。【详解】(1)由图可知,一分子胰岛素中一定含有C、H、O、N、S等元素。图中A链中含有21个氨基酸,B链中含有30个氨基酸,因此该蛋白质含有=(21+30)-2=49个肽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2)假设组成该蛋白质的16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每形成一个二硫键要脱去两个H,共形成了3个二硫键,脱去了49分子水,则该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表达式=51×a-18×49-3×2=51a-888。(3)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时口服会导致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应静脉注射。(4)A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AD正确; B、肽键的结构相同,都是-CO-NH-,B错误;C、蛋白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控制两种蛋白质的DNA序列不同,C正确。故选ACD。(5)糖尿病小鼠进食后,体内血糖浓度升高,糖尿病小鼠血糖高低信号可由血糖仪记录传输至智能手机app,血糖浓度偏高,智能手机app接受信号,通过5G/4G/Wi-Fi网络打开远红外光控制器,激活小鼠皮下改造后细胞内BphS和FRTA两种蛋白质,改造后的细胞在远红外光照射下,在BphS和FRTA两种蛋白质作用下,激活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增加胰岛素的表达量,从而达到对血糖的调控。4.     细胞核     26%     T∥A替换为C∥G(A∥T替换为G∥C)     浆细胞和致敏T细胞     不完全相同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磷酸二酯     脱氧核苷酸         4     6     2和4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分析】1、分析图1:①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DNA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②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③是以mRNA为模板,进行的是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2、基因探针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为探针,原理是DNA分子杂交。3、DNA分子是一个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详解】(1)过程①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DNA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2)α链是mRNA,其中G占29%,U占54%-29%=25%,则其模板链中C占29%、A占25%,再者模板链中G占19%,则T占27%,则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A占(25%+27%)÷2=26%。(3)异亮氨酸对应的密码子与苏氨酸对应的密码子中一个不同碱基是第2个碱基,由U变为C,则模板基因中碱基替换情况是A∥T替换成G∥C。(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会发生过程①②③;记忆细胞能增殖,因此能发生过程①;浆细胞和致敏T细胞不能再增殖,但可以合成蛋白质,因此能发生②③过程。(5)由于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所以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6)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从而产生切口,形成一段一段的DNA分子片段。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7)DNA分子是双链结构,通过氢键连接。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氢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含有2个DNA分子共有4条链,所以最多可有4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8)由于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AABC)中可观察到6个荧光点(4个A,2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分别可观察到含AA和含AABB的2和4个荧光点。(9)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联会后,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次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由于姐妹染色单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通过复制而来的,若不发生交叉互换基因两两相同,应该是4个荧光点,2种颜色。因此出现第三种颜色应该是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的复制、细胞分化及基因工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复制和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5.(1)     生产者     标记重捕法    (2)AD(3)等量的隆头鱼、水虱(4)因柏按藻含有令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能为水虱提供庇护场所,有利于水虱种群扩大。水虱偏好取食本地藻,有助于柏按藻获得竞争优势,因此柏按藻能够成功入侵(5)     A和B     20%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动物【详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柏桉藻属于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为生产者。水域隆头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故采用标记重捕法。该动物的数目(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若标记物脱落,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因此估算值将偏大。(2)A、由图2可知,与没有水虱相比,有水虱的本地藻甲、乙重量增加值比柏桉藻重量增加值要低,甚至本地藻丙重量增加值为负值,说明本地藻丙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故与没有水虱相比,在有水虱的水箱中,柏桉藻重量增加值明显提高,而本地藻的变化则相反,推知水虱对本地藻有更强的取食作用,A正确;B、图中只能体现海藻的重量与有无水蚤的关系,不能体现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选择性,B错误;C、柏桉藻组在有水蚤的情况下,增重明显,不能体现水蚤是否捕食柏桉藻,C错误;D、在没有水虱情况下,乙种本地藻生长最快,D正确。故选AD。(3)本实验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海藻的种类,因变量为水虱的生存率,故实验的对照组应不放海藻,直接放入隆头鱼和水虱,观察统计水虱的生存率。(4)物种成功入侵的原因可大致归为食物、空间资源充足,天敌少,物种之间竞争弱。由于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则隆头鱼对附着在柏桉藻上的水虱捕食少,导致水虱数量增多。又因为水虱更喜欢取食本地藻,导致本地藻的数量减少,从而为柏桉藻获得了竞争优势,最终柏桉藻入侵成功。(5)生态系统中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两种成分是A生产者和B分解者,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1.5×106)/(7.5×106)=20%。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闵行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一模生物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上海市闵行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一模生物试卷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练习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