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作业3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663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作业3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663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作业3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663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巩固练习
展开【精编】第一节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1练习
一.单项选择
1. 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所起的作用是( )
A. 消化细胞膜易于融合 B. 分解培养基的蛋白质供给细胞营养
C. 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 用于细胞内物质的分解
2.以下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培养中,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用来调控pH值和温度
B. 动物细胞培养一般选用固体培养基
C. 传代培养的细胞因最接近于体内细胞的生长特性,常用于药物测试研究
D.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首先要用胃蛋白酶处理部分组织使细胞分散获得单个细胞
3.人们对于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理特性的认识是成功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理论基础。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未涉及的生物学原理是( )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一个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C.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D.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以无限增殖
4.CD47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它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含量比正常细胞高1.6~5倍,导致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减弱。为证明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科学家按照如下流程进行了实验。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多次进行步骤①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分泌抗CD47抗体的浆细胞
B.步骤②中可以利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诱导完成细胞融合
C.经筛选可得到既能产生抗CD47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
D.对照组应在巨噬细胞+正常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加入单克隆抗体
5.卵母细胞作为生殖细胞,在生物技术中不可用于( )
A.克隆动物时细胞核的受体
B.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本物种试管苗
C.进行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
D.形成受精卵,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
6.下面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1~6代表相关过程,a~e代表相关细胞,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1是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蛋白,以刺激小鼠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
B.c细胞有三种种类,每种细胞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e细胞是杂交瘤细胞
C.过程2的促融方法可以采用电融合技术,这种技术能击穿核膜促使核融合
D.过程3是抗体检测及克隆产生阳性细胞的过程,此过程要进行两次
7.单克隆抗体具有治疗疾病.检测和研究抗原蛋白结构及分布等多种应用价值,特别是在某些传染病治疗和检测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1~6代表相关过程,a~e代表相关细胞,其中c是两两融合的细胞。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1是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蛋白,以刺激小鼠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
B.过程2的促融方法可以采用电融合技术,这种技术能击穿核膜促使核融合
C.c细胞有三种,每种细胞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e细胞是杂交瘤细胞
D.过程3是抗体检测及克隆产生阳性细胞的过程,此过程要进行两次
8.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细胞进行多次筛选的目的和方法相同
B.将胚胎或幼龄动物组织制成单细胞后需去除胰蛋白酶
C.单一抗体检测能筛选出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细胞核移植是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步骤
9.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细胞中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逆转录等获得cDNA即得到目的基因B
B. 利用PCR扩增技术无法获取基因B
C. 利用DNA聚合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
D. 将基因B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
10.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工程中,融合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制备原生质体
B. 克隆羊“多莉”的培育技术主要包括核移植和胚胎移植两方面,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C. 植物细胞工程中,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D.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采用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细胞融合,从而获得杂交瘤细胞
11.在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 )
A.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之间的免疫排斥
B.注射特定抗原蛋白,对实验小鼠进行免疫
C.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促融剂的种类和处理时间
D.选择特定试剂筛选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12.我国科学家培育“荧光猪”的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图中字母表示有关技术或原理,匹配正确的是
A. 农杆菌转化法 B. 动物细胞融合 C. 有丝分裂 D. 胚胎分割
1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比较,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可以用电激融合法或 PEG 融合法诱导融合
B.融合前都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
C.两者的原理都涉及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D.前者主要是为了获得细胞产品,后者主要是为了获得杂种植株
14.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为细胞膜的流动性
C.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 转基因动物培养过程中往往以受精卵为受体细胞
15.在动物细胞培养中有部分细胞可以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培养方式称之为( )
A. 原代培养 B. 传代培养 C. 细胞株 D. 细胞系
16.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培养小鼠胚胎细胞时,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均可出现接触抑制
B.调查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和种群密度时,宜用标志重捕法
C.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诱导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D.植物组织培养时,在接种前对外植体进行灭菌处理可减少污染
17.下列有关克隆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移植前要对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需要用性激素对供体母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C.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其他技术的最后一道“工序”
D.胚胎移植能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18.细胞融合在自然状态条件下和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均可实现,具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细胞融合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状态条件下和经现代生物技术处理后的细胞融合过程都涉及细胞膜的流动性
B.若细胞d是白菜-甘蓝杂种细胞,则细胞a.b已经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C.若细胞d是杂交瘤细胞,则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中形成后可进行大规模培养
D.若细胞a.b分别取自优良奶牛,则采集来的卵母细胞和精子不可直接体外受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胰蛋白酶是消化组织细胞间的物质,A错误;胰蛋白酶的作用不是分解培养基的蛋白质,B错误;胰蛋白酶的作用是消化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C正确;胰蛋白酶是分解细胞外的物质,D错误.
2.【答案】A
【解析】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其他环境,所以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用来调控pH值和温度,故A正确;
B.培养动物细胞的培养基一般需要加入动物血清,按物理性质分属于液体培养基,故B错误;
C.原代培养的细胞因最接近于体内细胞的生长特性,常用于药物测试研究,故C错误;
D.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是7.2-7.4,该PH下胃蛋白酶会失活,所以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应用胰蛋白酶处理部分组织使细胞分散获得单个细胞,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C
【解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主要运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原理依次是细胞的增殖.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解答:
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涉及动物细胞融合,其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单克隆抗体是化学性质单一的抗体,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故可以让单个的B淋巴细胞和单个骨髓瘤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B正确;
C.核移植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未体现该原理,C错误;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涉及体外细胞培养,利用了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以无限增殖的能力,D正确。
故选C。
4.【答案】D
【解析】
5.【答案】B
【解析】A.在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可以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A正确;
B.通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或者直接取外植体培育成试管苗,没有用到卵母细胞,B错误;
C.卵细胞在体外特殊环境中可以与获能的精子完成受精作用,C正确;
D.在基因工程中,常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生物,D正确。
故选B。
6.【答案】C
【解析】
单克隆抗体技术是一种免疫学技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淋巴细胞同骨髓肿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获得既能产生抗体, 又能无限增殖的杂种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是仅由一种类型的细胞制造出来的抗体,对应于多克隆抗体.多株抗体——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制造出来的一种抗体。
解答:
A.过程1是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蛋白,以刺激小鼠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以便后续的提取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正确;
B.c细胞有三种种类(B细胞-B细胞,B细胞-瘤细胞,瘤细胞-瘤细胞),每种细胞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都是四个染色体组,e细胞是杂交瘤细胞,B正确;
C.过程2的促融方法可以采用电融合技术,这种技术能击穿细胞膜促使核融合,C错误;
D.过程3是抗体检测及克隆产生阳性细胞的过程,此过程要进行两次,第一次是检测获得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收获能产生单抗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
故选C。
7.【答案】B
【解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涉及细胞融合.细胞培养和细胞筛选,从题干信息图可看出,过程1代表的是注射特异性抗原使小鼠免疫,从而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过程2是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过程,促融方法是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进行介导,最先进的方法是电融合法;过程3是用卡氏瓶进行动物细胞克隆培养,此过程是克隆培养筛选后的阳性细胞,一共需要进行两次,最终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解答:
A.图中过程1是通过注射抗原或抗原蛋白来获得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A正确;
B.电融合技术是用低压电流击穿细胞膜促使细胞融合,B错误;
C.c细胞有三种,分别是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有两个染色体组,融合后的细胞都含有4个染色体组,且e细胞是筛选检测后的细胞,是扩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C正确;
D.过程3是用卡氏瓶进行动物细胞克隆培养,此过程是克隆培养筛选后的阳性细胞,一共需要进行两次,D正确。
故选B。
8.【答案】A
【解析】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细胞进行多次筛选的目的和方法不相同,第一次采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通过抗体阳性检测法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A错误;
B.将胚胎或幼龄动物组织制成单细胞后需去除胰蛋白酶,以免对细胞培养过程造成影响,B正确;
C.第二次筛选是将产生特定抗体的B-瘤细胞用相应抗原检测的方法筛选出来,能筛选出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正确;
D.用体细胞克隆动物是通过核移植实现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正确。
故选A。
9.【答案】A
【解析】A.要获得矮牵牛中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可提取矮牵牛蓝色花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B,A正确;
B. 因为开蓝色花的矮牵牛基因B的序列是已知的,所以该目的基因宜采用化学方法合成或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取基因B,B错误;
C.目的基因与质粒的连接需要用DNA连接酶,而不是DNA聚合酶,C错误;
D.目的基因需要和运载体连接后形成重组质粒再导入,而且应该用农杆菌进行感染,而不是大肠杆菌,D错误。
故选A 。
10.【答案】D
【解析】A项应该是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B经细胞核培育出的个体,应该具有双亲的遗传性状;C植物组织培养叶肉细胞经过脱分化可形成愈伤组织,正确的是D。
11.【答案】A
【解析】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浆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
解答:
A.免疫排斥是机体对移植物(异体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使其破坏的过程,细胞之间不存在免疫排斥,A符合题意;
B.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对免疫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产生相应的浆细胞,A不符合题意;
C.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促融剂的种类和处理时间会影响细胞的融合,C不符合题意;
D.选择特定试剂筛选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考虑,否则会影响单克隆抗体的产量或得到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A.A是显微注射技术,A不符合题意;
B.B是核移植技术,B不符合题意;
C.C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C符合题意;
D.D是胚胎移植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项目 | 细胞融合原理 | 细胞融合方法 | 诱导手段 | 用途 |
植物体细胞杂交 |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种植物 |
动物细胞融合 | 细胞膜的流动性 |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 |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
解答:
A.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诱导细胞融合时都可以利用电激融合法或PEG融合法,A正确;B.动物细胞外没有细胞壁,融合前不需要用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B错误;
C.动物细胞融合利用了动物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体细胞杂交利用了植物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主要是为了获得细胞产品,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主要是为了获得杂种植株,D正确。
故选B。
14.【答案】B
【解析】A.蛋白质工程可通过对现有基因进行改造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A正确;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用到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和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用途之一是用植物的茎尖培养脱毒苗,C正确;
D.转基因动物培养过程中往往以受精卵为受体细胞,D正确。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知识。原代培养: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为原代细胞。初次培养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传代培养: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传代培养。细胞株:原代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少数细胞存活到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株。细胞系:细胞株传代至50代后又出现细胞生长停滞状态,只有部分细胞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使其在培养条件下可以无限制传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系。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B
【解析】A.胚胎移植前要对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以实现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状态下空间位置的转移,A正确;
B.在胚胎移植时,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羊做超数排卵处理,B错误;
C.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其他技术的最后一道“工序”,C正确;
D.胚胎移植能同时产生多个来源于同一优良个体的后代,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D正确。
故选B。
18.【答案】C
【解析】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课后复习题,共14页。
生物浙科版 (2019)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第一节 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测试题: 这是一份生物浙科版 (2019)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第一节 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测试题,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