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纯净的目标微生物可通过分离和纯化获得优选作业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664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纯净的目标微生物可通过分离和纯化获得优选作业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664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纯净的目标微生物可通过分离和纯化获得优选作业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664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第四章作业含答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纯净的目标微生物可通过分离和纯化获得优选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科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纯净的目标微生物可通过分离和纯化获得优选作业含答案,共10页。
【名师】第二节纯净的目标微生物可通过分离和纯化获得-2优选练习一.单项选择1.如图所示,玉米经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和果糖等。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筛选水解秸秆中纤维素的细菌,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B.发酵过程中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可采用平板划线法C.对玉米秸秆的利用,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原理D.利用固定化酶技术使葡萄糖异构酶可重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2.如图中甲是果醋发酵装置,乙是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B.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C.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D.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③3.小李尝试制作果酒,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如图),恰当的做法是( ) ①加入适量的酵母菌;②一直打开阀b通气;③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④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实验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4.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 )A.氧气.糖源充足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D.氧气.糖源都缺少5.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几项?( )
①盐的用量 ②酒的种类和用量 ③发酵时间 ④发酵温度
⑤香辛料的种类和用量 ⑥豆腐含水量 ⑦盛豆腐的容器大小.A.4项 B.5项 C.6项 D.7项 6.下列各项中,与腐乳风味无关的是( )A.加入的辅料 B.豆腐的含水量C.盐的用量 D.腐乳瓶空余的体积7.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醋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过程必须保证氧气的供应C.人工接种优良菌种可获得品质更好的产品D.使用的主要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8.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理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9.在制造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A.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B.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C.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自养厌氧型D.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10.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家庭制作果酒时选用的葡萄要用清水简单冲洗B.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根尖解离后用酒精漂洗C.检测脂肪的实验中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用清水漂洗D.植物组织培养时切成小块的胡萝卜消毒后用蒸馏水冲洗11.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12.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13.毛霉的代谢类型是( )A.自养需氧型 B.异养需氧型C.异养厌氧型 D.异养兼性厌氧型14.腐乳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杂菌污染.下列措施中,不能起抑制杂菌污染作用的是( )A.加入12%的料酒B.逐层增加盐的用量C.装瓶时让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D.用含水量为70%的豆腐制腐乳15.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温度都控制在18-25 ℃B.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微生物代谢类型相同C.制作泡菜初期并无乳酸菌的存在D.腐乳制作时要考虑盐.酒和辛香料的用量以及发酵温度和时间1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来制作果酒.果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用来制作果酒,乙用来制作果醋B.乙装置需要的温度条件高于甲C.该装置便于发酵中产生气体的排出D.甲.乙装置排液管排出液体的pH都下降17.下列关于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 B.榨汁前,先将新鲜葡萄进行冲洗后再去枝梗C.无氧条件下,醋酸菌能将酒精直接变为醋酸 D.整个制作过程中,应杜绝微生物的生长繁殖18.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B.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C.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利用的微生物种类相同D.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筛选水解秸秆中纤维素的细菌,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根据有无透明圈及透明圈的大小进行筛选,A正确;发酵过程中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不能用平板划线法,B错误;对玉米秸秆的利用,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原理,C正确;利用固定化酶技术使葡萄糖异构酶可重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D正确。2.【答案】B【解析】A.发酵初期不通气,酵母菌仍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B.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若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故B正确;C.果酒制作需要缺氧环境,且温度为18℃~25℃,而果醋制作需要氧气,且温度为30℃~35℃,所以接种醋酸菌,应适当通气并提高培养温度,故C错误;D.果酒制作果醋中,产生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使PH下降,进行果醋发酵后,产生醋酸也使pH下降,所以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④,故D错误.故选:B.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的叙述和图像可知,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可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要加入适量的酵母菌,①正确;由于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才会产生酒精,所以要关紧阀a和b,②错误;因为酵母菌在产生酒精的同时还要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以便释放出二氧化碳,③正确;果酒制作适宜温度是18-25℃,4℃的环境不利于酵母菌进行发酵,④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知识点为果酒的制作,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4.【答案】A【解析】A.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A正确;B.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错误;C.醋酸菌是嗜氧菌,缺少氧气时,醋酸菌不能进行发酵,C错误;D.醋酸菌是嗜氧菌,缺少氧气时,醋酸菌不能进行发酵,D错误.故选:A.5.【答案】C【解析】①盐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避免后期制作时过早酥烂,又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盐的多少会影响腐乳的风味,①正确;
②酒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同时使得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酒的种类和用量影响腐乳的风味,②正确;
③发酵时间决定了腐乳是否成熟,也能影响腐乳的风味,③正确;
④发酵温度一般是15-18℃,最适宜毛霉生长,④正确;
⑤香辛料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也能调制腐乳的风味,⑤正确;
⑥豆腐中水的含量会影响腐乳制作,含水量为70%的豆腐最适合制作腐乳,故豆腐含水量也能影响腐乳的风味,⑥正确;
⑦盛豆腐的容器大小不会影响腐乳的风味,⑦错误.
所以,①②③④⑤⑥正确.
故选:C.6.【答案】D【解析】解:A.加入的辅料,如香辛料.红曲.面曲.酒酿等都能调制腐乳的风味,A正确;
B.将豆腐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是为了使氧气能进入豆腐,促进毛霉菌丝向豆腐内伸展.若豆腐含水太多,会因不透气而影响毛霉的生长,进而影响腐乳的风味,B正确;
C.盐不仅能防止豆腐腐败,还可与分解形成的氨基酸结合成氨基酸钠,使豆腐乳味道鲜美,C正确;
D.腐乳瓶空余的体积不会影响腐乳的风味,D错误.
故选:D.7.【答案】D【解析】果醋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为30~35℃,A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果醋发酵过程必须保证氧气的供应,B正确;人工接种优良菌种可获得品质更好的产品,C正确;使用的主要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D错误。【考点定位】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 8.【答案】C【解析】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④是果醋制作中乙醇氧化为醋酸的阶段。①过程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A错误;①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B错误;③和④都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C正确;①.②.③是果酒制作的阶段,其适宜的温度为18℃~25℃,④是果醋制作的阶段,其适宜的温度为30℃~35℃。D错误。9.【答案】B【解析】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性细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当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人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因此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故选:B.1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家庭制作果酒时选用的葡萄要用清水简单冲洗,再出去枝梗,故A正确。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根尖解离后用清水漂洗,故B错误。检测脂肪的实验中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用50%酒精洗去浮色,故C错误。植物组织培养时切成小块的胡萝卜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故D错误。11.【答案】C【解析】A.参与果醋发酵的是醋酸菌,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A错误;B.果酒制成后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并且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醋,B错误;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如毛霉,C正确;D.葡萄汁不能装满发酵瓶,要留空间,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进而大量繁殖,D错误.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不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1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毛霉需要在有氧气的环境中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和能量来源的真核微生物,所以它属于一种异养需氧型生物。14.【答案】D【解析】解:A.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加入酒,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另外能抑制和杀灭杂菌,A错误;
B.高浓度的食盐对微生物也有抑制作用,所以在腌制放盐时,越靠近瓶口的位置,加入的食盐量越多,B错误;
C.装瓶时让瓶口过火也是为了杀灭瓶口周围的杂菌,避免污染,C错误;
D.用含水量约为70%的豆腐作为原料,是为了使制作成的腐乳成形,与抑制杂菌没有关系,D正确.
故选:D.1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果酒发酵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果醋发酵的原理是利用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醋酸,醋酸菌的适宜生长温度比酵母菌高,果酒生产时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果醋生产时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所以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AB错误;制作泡菜是利用乳酸菌的无氧呼吸,C 错误;腐乳制作时要考虑盐.酒和辛香料的用量以及发酵温度和时间,D正确。考点: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1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甲装置密闭,可用来进行酵母菌的发酵制作果酒,酒精进入乙装置,在有氧条件下,可用来制作果醋,A项正确;酵母菌酒精发酵温度一般为18~25℃,而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B项正确;甲到乙.乙到丙流入的都是发酵液,甲装置中没有气体的排出口,该装置不便于发酵中产生气体的排出,C项错误;甲装置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pH下降,乙装置将乙醇转变为醋酸,pH也下降,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1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果醋是在果酒的基础上接种环醋酸杆菌进行发酵产生,A错。榨汁前,先将新鲜葡萄进行冲洗后再去枝梗,减少杂菌进入葡萄果肉内,B正确。醋酸菌是需氧菌,应在有氧的条件下发酵,C错误。整个发酵过程中必须要有酵母菌或者醋酸菌生长繁殖,D错误。18.【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还需要在有氧条件下,A错误;果酒发酵先在有氧条件下,后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B正确;果酒常用酵母菌作菌种,果醋制作需要醋酸菌,C错误;腐乳制作过程利用毛霉等微生物,是真原核生物,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