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乐东县思源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B 2.C 3.A
4.材料一谈论的是鲁迅先生的功与“过”。首先文章以一个提问“(鲁迅)高踞在当代中国小说的峰巅,何故?”展开内容,总领下文;接着利用并列式结构,从两个层面分析,其一为那独特的国民性批判的文化视角,其二为那国民性批判后边隐藏着对传教士们陈旧又高傲的面孔的思辨和揭示。
5.①相同点:都是在批判国民性,即民族劣根性,国民存在的普遍性问题;②不同点:鲁迅的批评是为了改造国民性,警醒自我,激人奋发,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是为了使东方摆脱西方的控制;传教士的目的是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用以证实西方征服东方的合理性。可见在最终的价值指向上截然不同,前者为了救中国,后者为了侵略掠夺占有中国;前者真诚,后者虚伪。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鲁迅使用的国民性批判视角,复制于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那里”错误,由原文“我们必须看到,他的国民性批判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由于鲁迅所要解决的是中国自己的问题,他需要这种视角借以反观自己,需要这种批判性,故而没有对西方人的东方观做立体的思辨”可知国民性批判来源西方传教士那里,也有不同的地方,不是“复制”,是借助。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比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但是他们从国人对方的角度发现了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错误,由原文“‘东方主义’看似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实其背后隐藏着强大的意识形态力量,在本质上是政治霸权的同谋。它最终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使西方获得了征服东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侵略成为‘拯救’,掠夺成为‘帮助’”可知不是发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是别有用心,侵略、欺骗、掠夺。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正确,由原文“然后升结出一种独特的‘文化人’来,而这种‘文化人’是指特有的文化铸成的具有特有文化性格的人。鲁迅的小说中有最典型的‘文化人’的形象。在鲁迅的杂文中,也有这种潜在的“文化人”屡屡出现,比如《聪明人、傻子和奴才》等等。鲁迅的这种‘文化人’,不是真实的而是逼真的,不是生活的再现而是深层的表现。这既是悟性的发现,更是理性的创造。它专门是写出来供‘批判’用的,而这批判为了唤起国民的自省”分析可知孔乙己符合“文化人”的概念,而BCD中三个都不属于“文化人”。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行文结构的能力。
分析行文思路,注意应用逻辑词汇:首先、其次、接着、最后等。
由原文第一自然段“鲁迅写的小说作品最小,但影响最巨。他就凭着一本中等厚度的中短篇小说集,高踞在当代中国小说的峰巅,何故?”可知首先文章以一个提问总领全文,照应题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这是材料一的第一部分,属于提出问题。
接着由原文第二自然段开头和结尾“倘若从文化角度去看,这奇迹的根由便一目了然,就是他那独特的文化的视角,即国民性批判”“ 鲁迅的这种‘文化人’,不是真实的而是逼真的,不是生活的再现而是深层的表现。这既是悟性的发现,更是理性的创造。它专门是写出来供‘批判’用的,而这批判为了唤起国民的自省”得出分析问题的第一层次,即鲁迅先生“高踞”的理由一“具有独特的文化批评视角——国民性批判”。这是第二部分的第一层,属于分析问题部分。
然后从第三、四段属于分析问题的第二层次。貌似在批评鲁迅先生,其实是从另外一个侧面揭示鲁迅先生成就的伟大之处——照应第一段开头“作品最小,但影响最巨。他就凭着一本中等厚度的中短篇小说集,高踞在当代中国小说的峰巅,何故?”和题目“鲁迅先生的‘过’”,题目中的双引号暗示我们这里的“过”并非存在的问题,而是褒义词,其实还是在肯定鲁迅先生。作者先来一个转折“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他的国民性批判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又由于他对封建文化的残忍与顽固痛之太切,便恨不得将一切传统文化打翻在地,故而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当然,他的偏激……;正是这种偏激……”,殊不知这恰鲁迅高踞的深层次原因,于是作者分析完国民性批判的来源后又明确告诉我们“一个民族很难会站到自己的对面看自己,除非有个对方,便能从对方的瞳仁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像”“由于鲁迅所要解决的是中国自己的问题,他需要这种视角借以反观自己,需要这种批判性,故而没有对西方人的东方观做立体的思辨”“当然,他的偏激具有某种时代的合理性;正是这种偏激,才使他分外清晰和强烈。可是他那些非常出色的小说,却不自觉地把国民性话语中所包藏的西方中心主义严严实实地遮盖了。我们太折服他的国民性批判了,太钦佩他那些独有‘文化人’形象的创造了,以致长久以来,竟没有人去看一看国民性后边隐藏着那些传教士们陈旧又高傲的面孔”。
综上所述,文章第三、四段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依然是分析问题,阐述鲁迅先生伟大的原因二:他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国民性后边隐藏着那些传教士们陈旧又高傲的面孔。正因为独特的文化批评视角——国民性批判和对传教士们陈旧又高傲的面孔的揭示,才有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和巨大影响。
行文脉络为总分式,分说部分为并列的两层。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对材料内容并概括的能力。
①相同点:我们必须看到,他的国民性批判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这些最早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写过不少的回忆录式的著作。他们最热衷的话题就是中国人的国民性。它成了西方人东方观的根本与由来。只要翻一翻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性格》,看一看书中那些对中国人的国民性的全面总结,就会发现这种视角对鲁迅的影响多么直接。一个民族很难会站到自己的对面看自己,除非有个对方,便能从对方的瞳仁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像。
②不同点:由材料一的结尾段“由于鲁迅所要解决的是中国自己的问题,他需要这种视角借以反观自己,需要这种批判性,故而没有对西方人的东方观做立体的思辨”可见鲁迅的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拯救;由材料二的结尾段“在借鉴‘东方主义’的同时,鲁迅一直激烈地批判‘东方主义’。在有关《月宫盗宝》和《上海快车》两次‘辱华电影事件’中,鲁迅在讽刺中国人自欺欺人的同时,也对‘饱暖了的白人’拿落后民族取乐的做法,进行了批判”可知鲁迅在批评国民性的同时也在揭露西方的真实面目。由材料二第四段“不过,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固然与‘东方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但他的思想一旦形成,就获得了自身的独立性和生命力。‘东方主义’是鲁迅改造国民性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对此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鲁迅改造国民性与‘东方主义’在最终的价值指向上截然不同。‘东方主义’的目的是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而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是为了使东方摆脱西方的控制,因此可以说,鲁迅是借助于‘东方主义’的思路,最终达到消除‘东方主义’的目的”,材料二的第二段“‘东方主义’看似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实其背后隐藏着强大的意识形态力量,在本质上是政治霸权的同谋。它最终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使西方获得了征服东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侵略成为‘拯救’,掠夺成为‘帮助’;二是使东方看清了自身的缺陷,并将‘自我贬损’作为自我拯救的基础”,可知西方的目的是为了侵略。
6.D 7.B
8.(1)生活方面:鲁迅先生居住在北京的十余年里多次搬家,寄居寓所,没有更多的爱好和友人,兄弟反目,百无聊赖,以学术研究打发时日;(2)精神方面:鲁迅先生的精神孤独,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因此对革命感到失望,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
9.这句话表明了院落环境和居住生活的单调、枯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疲惫感、沉闷压抑和挣扎无力的绝望感。作者身处先生故居中,感受先生的生活环境,回忆先生的为人处世,体会到了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钦佩先生在社会黑暗,革命有着局限性,民族前途难卜的情况下,却顽强地战斗,绝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不朽精神。
【分析】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孤僻、阴冷的性格”错误。写故居狭小和简陋,是说小天地里有大胸怀,反衬出鲁迅先生精神的可贵与伟大。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B.“表明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的漠视和鄙夷”分析不正确。由原文可知,鲁迅先生对革命并非漠视和鄙夷,而是他看到“革命”了,“维新”了,世事依然还是原先的老样子,清醒地认识到革命的局限性,对革命感到失望。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孤独者”是在文章第二段,因此解答时既要结合第二段来分析,也要结合上下文分析。第二段先写了鲁迅的生活状态,他在北京生活了10余个年头,搬了三次家,住在冰冷的屋子里,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间,表明他的生活是孤独的。然后写了鲁迅先生的精神状态,他“百无聊赖”,对革命感到失望,认为写文章没有用处,看清了革命没有改变世事,认识到了革命的局限性,这是他精神孤独的表现。再结合上下文来看,第三段写了周氏兄弟反目,这也是鲁迅生活孤独的表现。考生把这些信息分点概括即可得到本题答案。
9.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句子含义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需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本题所考查的句子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这个句子既是鲁迅先生《秋夜》中的句子,又是作者在鲁迅先生故居看到的实景。深层含义要从作者和鲁迅先生两个角度探究。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在没有看到鲁迅先生故居的时候是不理解这个句子的,进入鲁迅故居之后,坐在鲁迅先生曾坐过的椅子上,从鲁迅先生的视角望向窗外,作者亲眼看到了鲁迅先生描绘过的景象,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环境,作者说自己“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又联想起鲁迅先生关于“希望”和“路”的名言,表达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钦佩之情。从鲁迅先生的角度来思考,一方面,这个句子反映了鲁迅先生居住环境的单调枯燥,另一方面,结合上文可知,鲁迅先生认清了“革命”的局限性,他是“孤独”的,内心充满了无奈,写出这样的句子,正反映了他内心疲惫、压抑,然而他又说“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见鲁迅先生没有向黑暗势力低头,一直坚持着顽强地斗争。整理这些信息,考生可得出答案。
10.D 11.D 12.B
13.(1)两国的军队相互攻击,本应炫耀显示自己的优势,现在我只见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
(2)陛下如果能把公主嫁给单于做妻子,送给他丰厚的礼物,他一定爱慕她,立她为阏氏。
14.①选择百姓在边塞定居。②在战略要塞建立城镇。③给边塞之民以实惠。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匈奴人经常在边塞放牧狩猎,侦察汉军在边塞戍卒的状况,汉军人少时就入侵。这样持续连年,中原贫困而百姓无法安宁。多亏陛下担忧边境的安全,派遣将领征发士兵治理边境,这是对边境百姓的最大恩惠。
“于塞下”作“转牧行猎”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陛下幸忧边境”,此处“幸”是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不能和“忧”断开,排除B。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文中指内外亲属,不包括父母”错误,亲戚,古代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在内。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他派使者贿赂阏氏,使得冒顿单于打开包围的一角”错误,原文为“冒顿与王黄期,而黄兵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乃解围之一角”,可知冒顿单于打开包围的一角的直接原因是他怀疑王黄与汉朝有密谋。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矜”,夸耀;“见”,显示;“徒”,只;“羸瘠”,瘦弱的牲畜。
(2)“诚”,如果;“妻”,做妻子;“奉遗”,赠送财物;“慕”,爱慕,敬仰。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可概括出,选择百姓在边塞定居。
结合“要害之处,调立城邑”可概括出,在战略要塞建立城镇。
结合“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难之地。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以其半予之”可概括出,给边塞之民以实惠。
【参考译文】
汉高祖住在晋阳城,听说冒顿单于住在代谷,准备去攻打他。他派人去侦察匈奴,冒顿单于将匈奴强壮的士兵、肥壮的牛马都藏了起来,汉军使者只看到老弱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往匈奴的使者有十来批,都说匈奴可以攻打。高祖又派刘敬前往出使匈奴,还没等他回来,汉军就发动全部三十二万的兵力向北追击匈奴。刘敬回来报告说:“两国的军队相互攻击,本应炫耀显示自己的优势,现在我只见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我认为匈奴不可攻打。”这时汉军已经出发,高祖非常恼火,用刑具将刘敬押到广武城。正月,高祖先到了平城,但部队还没全部到达,冒顿出动四十万精练的骑兵,把高帝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之久。高帝用陈平的秘计,派使者暗中用重金厚礼贿赂阏氏。阏氏对冒顿说:“两国的国君不应该相互围困。现在即使得到汉朝的土地,而单于您最终也不能居住在那里。况且汉朝的国君也有神灵保佑,希望单于您考虑吧。”冒顿与王黄约好会合的时间,而王黄的部队却没有来,冒顿怀疑他们与汉朝有密谋,便打开包围的一个角。正遇天有大雾,汉派使者来来往往,匈奴没有察觉。陈平请求高祖命令士兵用强弩再加两支箭面向敌军,从解围的一角直接冲出去。高祖出了包围圈。高祖到广武后赦免刘敬。匈奴屡次侵扰汉朝北部边境,高祖非常担忧。刘敬说:“天下刚刚安定下来,士兵因战争已很疲劳,因此不能用武力征服冒顿。冒顿杀父自己代立单于,凭借武力建立权威,是不能用仁义说服他的。只可用计策做长远打算。”高祖说:“怎么做呢?”刘敬回答说:“陛 下如果能把公主嫁给单于做妻子,送给他丰厚的礼物,他一定爱慕她,立她为阏氏。陛下按时节将汉朝多余而匈奴缺少的东西,经常慰问赠送他们,再顺便派能说善辩的人士用礼节奉劝他们。这样可以不用战争便使匈奴逐渐臣服。”皇帝说:“好。”冒顿去世后,他的儿子稽粥即位,皇帝派诸侯王的女儿做单于的阏氏。景帝的时候,御史大夫晁错上书说:“现在匈奴人经常在边塞放牧狩猎,侦察汉军在边塞戍卒的状况,汉军人少时就入侵。这样持续连年,中原贫困而百姓无法安宁。多亏陛下担忧边境的安全,派遣将领征发士兵治理边境,这是对边境百姓的最大恩惠。然而现在远方的戍卒守卫边塞,一年一轮换,不了解匈奴的作战能力。不如选一些人长期居住在那里成家立业,从事耕作,并且防备匈奴的入侵,利用地形建成高城深挖沟堑。在战略要塞,建立城镇, 每个城规模不小于千户人家。边塞的百姓,如果不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就不可能使他们长久居住在危险困苦的边地。匈奴入侵时,有人能阻止他们入侵,(敢于从匈奴手中夺回所抢掠的财物),就将其中的一半给他,官府出钱赎回所掠夺的人口。像这样(边塞的百姓受到这种待遇)乡里之间就会相互救助,攻击匈奴时不避死亡。这样做不是对皇上感恩戴德,而是想保全亲戚保护财产。这样做,利益将传到后世,陛下将得到圣明的美名。”皇上采纳了晁错的建议。
15.C
16.第一问:前一句运用比喻,后一句用典。第二问:①表达了诗人担心所居之地会发生战乱,不可久留的忧国伤时之情;②表达了诗人因夔州遭受侵扰而产生的思归之情。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石壁翻倒江中”有误,应是斜阳返照到江水上,石壁好像翻倒的。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题干中有两问,第一问涉及表达技巧,前一句中有“豺虎乱”,显然是比喻的手法,豺虎喻凶狠残暴的寇盗、异族入侵者;后一句中有“招魂”,考生应该可以联想到屈原的《招魂》,也可以结合注释分析,可知是用典。
第二问是关于思想感情的,两句内容不同,情感应该也不同,结合诗句及诗人自身分析。“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意为夔州时局不稳,即将有豺虎作乱,这个地方不可久留,一心想回北方去而未能成行。夔州时局不稳,即将有豺虎作乱,这也是作者所担心而北归的原因,也是作者忧国伤时的表现所在;尾句作者借用宋玉《招魂》中的“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兮”,当时屈原被放逐江南,形容憔悴,宋玉以此振奋屈原的精神,作者想到这些,用来形容自己,所以说南方确实还有一个未招的魂魄,用以表达自己想回北方的意志。
【译文】
楚王宫北面,正是黄昏时候;白帝城西边,还可见下过雨的痕迹。
夕阳照到江面上,好像石壁翻到江中,云雾遮蔽了树林,看不见山下的村庄。
我已衰老,加上肺病,只有高枕而卧,况且身在边塞,感伤时事,也就早早闭门。
夔州时局不稳,即将有豺虎作乱,这个地方不可久留,一心想回北方去而未能成行。
-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8.【答案】交相辉映(或:相映生辉) 游人如织(或:摩肩接踵、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兴趣盎然
【解析】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第1处填“交相辉映”,表现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在这里相互映照,更增添了光彩。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第2处填“游人如织”,表现来此的有人很多。兴趣盎然:对某种事物或问题兴趣浓厚的样子。第3处填“兴趣盎然”,表现游人兴致高,兴趣浓厚。每空1分,共3分。
19.【答案】承德市按照规划进行文物保护工作,首先开展文物调查、建立古建筑保护信息库,然后组建由文物管理和古建施工等单位组成的文保团队,最后保护利用文物、让古建筑焕发新光彩。
【解析】第1步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承德按照规划进行文物保护工作。第2步根据上下文意思,把“规划”的三个长定语改写成三个短句。第3步检查这三个句子是否有逻辑顺序问题,如果有再加以调整,最后整合成四个短句。每个短句1分,共4分。
20.【答案】①使用排比,从多角度具体展现了此地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交汇、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风貌,节奏鲜明,抒情意味强烈。②使用拟人,将历史比拟为人,漫步于此,窥见历史,似见故人,表达灵动逼真,突出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解析】首先要了解排比和拟人修辞手法所具有的特点及其表达的效果。然后根据语言环境体会这两种修辞手法在此处表达所起的作用,比如内容情感方面,结构上下文方面,语气语调转换方面,最后分条整理,并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每答对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2分,共4分。
21.【答案】B
【解析】文中划横线处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双减”“双升”都是特定内容紧缩而产生的简称词。A项,表直接引用。B项,“五讲四美”表示特定称谓。C项,“做”“不做”,有强调作用。D项,“大师”“发扬国光”,引号的作用是表示讽刺和否定。
22.【答案】①形式多种多样(或:项目种类很多) ②越是需要监管(或:越需要加强监管) ③“双减”不是目标
【解析】第①处,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从培训项目的不同种类和“提供了新选择”看,该空应填写“形式多种多样”;第②处,是第二段的总起句,空格前先说了“体育培训行业越是扩容”,由其中的“越是”可以推出,空格处补写的句子也应该有“越是”,加上本段的中心意思谈的是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可补写“越是需要监管(加强监管)”;第③处,根据后文“提高质量、提升水平,让青少年全面健康的成长才是目标”,得知前文应补填“……不是目标”,再依据前文,可确定关键词为“双减”。每空2分,共6分。
23.作文
【优秀范文】
进退中成就大气人生
进,是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不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无须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是人性中一抹果敢刚毅的色彩……
退,是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声响,一种如海般博大的胸襟,一种如天般淡远的心境,是人性中一抹恬淡灵动的色彩……
朋友,在进与退的把握中,无须优柔寡断,有进有退,方能成就大气人生。
在进与退的把握中,修养身心。
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先生是深谙进与退的道理的。在现实生活中,他在别人说得天花乱坠的时候,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开,他“退”到自身的哲学中,以“丰富的安静”成就人生的境界。而周国平先生并不是“出世”之人,他的作品写给自己看也写给别人看,他将其深邃的思想,深刻的智慧以灵动的文字传达给人们,与人们共享“文化盛宴”,他真正做到了“进”,所以他的安静是丰富的。
在进与退的把握中,维护尊严。
外交家吴仪曾参加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吴仪刚一落座,对方就不友善地说:“我们在和小偷谈判,”吴仪毫不留情地说:“我们在和强盗谈判。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在对方的侮辱面前,吴仪丝毫没有退让,针锋相对的回答是她对“进”作出的诠释。
回眸历史,巧妙地以退来维护尊严的先人也不胜枚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持竿拒绝楚国相位的庄子;“生为大汉臣,死为大汉鬼”的苏武在金钱权力的诱惑面前,他们果断地“退却”,维护了人格的尊严。
在进与退的把握中,成就伟业。
他,有一颗博大的心,他知道有时可以“退”,对把自己扫地出门的府吏,他不计前嫌,许之以百金,并以礼相待。对令自己受胯下之辱的恶霸,他晓之以理,许之以无罪,并加封为官。
然而,他深知,有时绝不可以“退”。面对汉王的知遇之恩,他便许之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于是战场上有他奋勇直前、英勇杀敌的身影;官场上,有他正直不屈、扫除恶势力的劝谏。有进有退成就了“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干里之外”的一代名将。
在进与退的把握中,成就大气人生!
【解析】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不限定作文的主旨。自由性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话题”是作文的核心,写作时紧扣话题,首先要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紧扣话题应始于审题,更要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
【审题】
本题是话题作文,话题来自李密《陈情表》,李密曾经在前朝为官,如果答应当今朝廷,在新朝任职,会落得“事二主”的恶名,如果不答应在新朝任职,会被新朝皇帝杀害。进与退,都没有好的结局。于是,李密以祖母年迈需要奉养为由,先为祖母送终,再为朝廷出力。这样暂且获得了安宁。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两难选择,如果抉择,将影响一生。
本题属于关系型作文离不了对话题关系的准确理解和必要的分析。要先选准一种关系作为确立立意的角度,不能在一篇文章里多次变换角度,造成文章思路的混乱。分析关系是必要的,但只能是基础,不能是主体,主体应是从这个关系出发,阐释自己对该话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样的文章才有现实针对性,才有价值。比如,可以讲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进”与“退”,如何把握“进”与“退”的方法与尺度等。不能对话题的多个概念平均用力,要在兼顾所有概念的基础上对某个概念有所突出,这样的文章才有新意有深度。“进与退”的话题,可以把重点放在“退”字上,“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很好的立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注意思想意义的积极性和说理的辩证性。不能对所有的退全都大唱赞歌,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进”是我们必需的,而且是应该贯穿我们人生始终的。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是暂时,不是永恒;只是适量,不是无休止。
【参考立意】
1.进是进取,退是退让。懂得进退,方能成就人生。意思是:人要懂得能进取时积极进取,该退让时及时退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人生的赢家。
2.正确的进与退,不取决于想要进与退,而取决于应该进与退。知进退之术,可化险为夷;懂进退之道,则终身无祸。
3.进与退紧密联系、互相转化。退中有进,进中有退;进时当思退,退时当思进。该进时则进,否则会错失良机;该退时一定要退,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
4.进需要定力和毅力,退同样需要魄力和勇气。当进则不让,应退则不避。进退得体,才是不变之道。进有高度,退有分寸;进亦不喜,退亦不忧。
5.进退须有度,在该退时前进,会头破血流;在该进时退缩,会抱憾终生。
海南省乐东县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海南省乐东县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南省儋州市洋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海南省儋州市洋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