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测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1689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测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1689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测试卷,共5页。
第七单元测试测试卷 一、用“_____”画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在后面的括号内改正。(3分)1.雕饰(diāo)光辉(huēi)金属(shǔ)警报(jǐng) ( )2.肌肉(jī)海藻(zǎo)细胞(pāo)章鱼(zhāng) ( )3.私语(sī)紫檀(tán)喂猪(wèi)储量(zhù)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biàn huàn yuán rùn mó xíngqìguānyòu rén( ) ( ) ( ) ( ) ( )húziwēi wǔxiōng měng níng jìng guāng máng( ) ( ) ( ) ( ) ( )三、词语积累与运用。(9分)1.读句子,巧填同音字。(2分)【chéng】夏日()凉时,我忽然发现天上的白云()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gōng】对手突然发动()势,陈成镇定自若,巧用战术成()地化解了危机。2.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八字成语。(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习性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涵克服了恐惧心理,钻进山洞开始了“寻宝”旅程。3.读句子,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反义词。(3分)(1)面对突发事件,他表现得异常(),倒是张晓显得十分慌张。(2)参加体育锻炼要注意安全,不要轻易模仿高难度的()动作(3)虽然前进的路途中困难重重,但我们不能( ),要用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1.下面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2分)A.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B.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C.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2.“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是《海底世界》的开头。请你用类似的开头写一段话,向大家介绍大自然的一种奇妙现象。(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文综合回顾。(7分)1.《我们奇妙的世界》主要从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展现了世界的奇妙,从而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火烧云》一文中,作者主要从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展现了火烧云的瞬息万变。我能根据提示,把句子补充完整:“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__________________的,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颜色天空都有。”我发现所填的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类似“红彤彤”这样的词语,我还积累了类似“葡萄灰”这样的词语,我还积累了:_________、_________。六、(名校期末真题)生活中的语文。(5分)今天是6月26日,上午,朱玲把自己的红色书包落在了人民公园的草地上,她的电话是2668677,请帮她写一个“寻物启事”,注意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课内阅读。(14分)海底世界(节选)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1.根据选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连线,并填空。(6分)海参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梭子鱼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乌贼和章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贝类靠肌肉伸缩爬行我发现:第一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_____结构,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进行说明的。2.[考查语文要素]选文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画出相关语句,围绕这句话选段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3分)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一句中的“只能”说明了海参爬行速度很慢。B.“免费的长途旅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有些贝类巴在船底随船行进的样子。C.选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海底动植物的特点。D.“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一句中的“也”字多余,可以去掉。4.目前海洋污染日益严重,请你写一条宣传标语,号召人们保护海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课外阅读。(17分)神奇的鸟岛(节选)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鹜(wù),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哪!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对敌。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取岛上刚刚孵化出来的幼雏。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忽地,一只黑鹰俯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鹳(lú guàn)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1.[考查语文要素](1)用“_____”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1分)(2)第一自然段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鸟,作者观察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的角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词语“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中可以体现出来。(4分)2.短文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3分)A.总结上文B.总领下文C.承上启下D.点明中心3.“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句中的“大概”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把鸟岛称为“鸟的乐园”,一方面写出了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也让我们体会到了鸟的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去鸟岛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有的游客捡鸟蛋,有的游客想捉只小鸟回去养着……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游客,你会怎么劝说他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根据要求完成习作。(30分你了解东北虎吗?请参考下面表格中的信息,并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资料,按一定顺序介绍一下东北虎吧!题目自拟,300字左右。名称东北虎类别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生活习性独居,无固定居所,具有占有领域、不允许其他动物进入的行为。活动范围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善爬树,很少袭击人类。主要捕食鹿、羊、野猪等大中型哺乳动物,也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生活环境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分布范围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