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物理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册 导学案
- 导学提纲3万有引力定律(第二课时) 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导学提纲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第一课时) 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导学提纲6宇宙航行(第一课时) 学案 学案 2 次下载
- 导学提纲7宇宙航行学案 (第二课时) 学案 2 次下载
- 导学提纲8宇宙航行学案 (第三课时) 学案 2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第二课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第二课时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感知,典型例题,探究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二)【学习目标】1.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2.了解双星问题的基本特点,会结合以前的知识来处理天体问题。【基础感知】1、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方法 “自力更生法”“借助外援法”情景已知天体(如地球)的半径R和天体(如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思路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天体(如地球)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mg=G行星或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G=m()2r(或G=m)(或G=mω2r)天体质量天体(如地球)质量:M=中心天体质量:M=(M=或M=)天体密度ρ==ρ==(以T为例)说明利用mg=求M是忽略了天体自转,且g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由F引=F向求M,求得的是中心天体的质量,而不是做圆周运动的天体质量 2、双星模型(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2)特点:①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 相互提供,即=m1ωr1,=m2ωr2②两颗星的周期及 都相同,即T1=T2,ω1=ω2③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1+r2=L(3)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1、r2与星体质量成 比,即=【典型例题】例1:已知以下的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引力常量G已知)( )A.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及地球距太阳中心的距离B.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及月球距地球中心的距离C.人造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运动的速率和运转周期D.已知地球的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例2: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 例3: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一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5t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r与地球的半径R之比为1:4,求星球的质量M星与地球质量M地之比。 【探究未知】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1 动量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感知,课堂检测,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2 库仑定律第二课时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堂检测,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1 功与功率第二课时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感知,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