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第四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一)(二)实录篇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703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答案)第四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一)(二)实录篇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703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答案)第四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一)(二)实录篇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703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三 表内乘法(一)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三 表内乘法(一)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看算式写口诀,用△画一画5×3,在3,用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答案)第四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一)(二)实录篇 一、填空。1、2×3=6读作( 2乘3等于6 ),其中2和3都叫做( 因数 ),6叫做( 积 )。2、2×3读作(2乘3),表示( 2 )个( 3 )相加,还可以表示( 3 )个( 2 )相加。3、4个5中的5叫做( 相同加数 ),4叫做( 相同加数的个数 )。4、6个4相加是( 24 ),再减去7得( 17 )。5、7和8相乘是( 56 ),再加上29得( 85 )。6、6×5+3表示( 6 )个( 5 )加( 3 )等于( 33 )。7、4×7-9表示( 7 )个( 4 )相加,再减( 9 )等于( 19 ) 。8、第一行有4根小棒,第二行有3个4根,那么第( 二 )行的小棒是第( 一 )行的( 3 )倍。9、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 乘 )法计算比较简单。10、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 49 ),再加上23得( 72 )。11、9的4倍就是( 4)个( 9 )。(数字刚好交换位置)12、5个7就是( 7 )的( 5 )倍。二、判断。1、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 )2、求几个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 × )3、5乘3可写成5×3或3×5。 ( × )4、6+6表示6个2连加。 ( × )5、3个△的3倍是6个△。 ( × )6、有2个班4组同学做游戏,每组5人,一共有几人?列式: 2×5=10(人) ( × )7、在一个正方形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一定是五边形。 ( × )8、2+2=2×2,所以3+3=3×3。 ( × )9、5×2表示5乘2。 ( × )10、两个因数都是7,算式是2×7=14。 ( × )11、6×4和4×6意义相同。 ( √ )12、4×5=4×4+4。 ( √ )13、20+6读作20加6。 ( √ )14、6×4+3+3可以改写成6×5。 ( √ )15、得数等于6的算式只有2×3。 ( × )16、5个5相加的和是10。 ( × )17、1乘5的积和1加5的和是相等的。 (×)18、计算6×5和5×6用的是同一句口诀“六五三十”。 ( × )19、两个因数都是3,积是6。 ( × )20、5个2相加得7。 ( × )21、三四十二的算式是4+4+4=12。 ( × )三、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可以交换位置)5+5+5:( 5×3=15 )7+7+7+7+3+4:( 7×5=35 )4+4+4+3:( 4×3+3=15 )9+9+9+9-7:( 9×4-7=29 )四、看算式写口诀。9×3=27 6×5=30 7×3=21 4×8=32三九二十七 五六三十 三七二十一 四八三十二五、想出两个数,填在( )里,使它们相加的和等于它们相乘的积。( 2 )+( 2 )=( 2 )×( 2 )六、想出三个数,填在( )里,使它们相加的和等于它们相乘的积。( 1 )+( 2 )+( 3 )=( 1 )×( 2 )×( 3 )七、用△画一画5×3。或者△△△△△,△△△△△,△△△△△八、根据口诀写出所有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四七二十八 五五二十五4+4+4+4+4+4+4=28 5+5+5+5+5=257+7+7+7=28 5×5=254×7=287×4=28九、在3、12、6、4、2中任选三个数编出两道乘法算式。(象这种题选定3个数后就不能改变了)3×4=12、4×3=12或者2×6=12、6×2=12十、用3、12、6、4、2、18、8编四道乘法算式。(这种题没有要求选定数字,就可以用不同的数字来列乘法算式)3×4=12、2×6=12、2×4=8、3×6=18十一、在括号里填入最大的数。(5)×5<26 5×(7)<37 4×(9)<3960>(7)×8 32>(5)×6 47>8×(5)(6)×8<50 64>(7)×9 38>7×(5)十二、列式计算。(因数可以交换位置)1、9乘5是多少? (此题因数不能交换位置,因为考的是乘法的读作和写作,所以题目怎么要求的就怎么列算式)解:9×5=452、2个5相乘是多少?解:5×5=253、2个5相加是多少?解:2×5=104、6和2相加的和是多少?解:6+2=85、6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解:2×6=126、比8个7少9的数是多少?解:8×7-9=477、我是3个7相加再加5,我是多少?解:3×7+5=268、一个加数是8,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多少?解:8+9=179、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多少?解:8×9=7210、两个数都是6,它们的和是多少?积是多少?解:2×6=12,6×6=3611、9连加4次,和是多少?解:4×9=36十三、给下列各题补充条件或问题后计算。(因数可以交换位置)1、小王种花,每行种8棵,种了7行,一共种多少棵?解:7×8=56(棵)答:一共种56棵。2、小王种花,种了5行,每行种9棵,一共种多少棵?解:5×9=45(棵)答:一共种45棵。十四、解决问题。1、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有6个面,共有多少个直角?解:6×4=24(个)答:共有24个直角。2、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解:①对折两次会有4段同样长长的绳子2×2=4(段)②3×4=12(米)答:这根绳子原来长12米。3、动物园里有7只小猴,大猴是小猴的8倍,小猴比大猴少多少只?解:7×8-7=49(只)答:小猴比大猴少49只。4、每两棵树之间相距9米,明明从第1棵跑到第7棵,一共跑了多少米?解:①7-1=6(个)②6×9=54(米)答:一共跑了54米。5、有6箱皮球,每箱8个,还有一箱有7个,一共有多少个皮球?解:①6×8=48(个)②48+7=55(个)答:一共有55个皮球。6、一班同学排队做操,每队排了9人,如果再多站1人,就刚好排成4队,一班做操的同学有多少人?解:4×9-1=35(人)答:一班做操的同学有35人。7、小朋友们分糖,每人分得的糖数与人数同样多,这些糖的总数比60多,比70少,请问小朋友有几个?一共有多少颗糖?解:8×8=64(颗)答:小朋友有8个,一共有64颗糖。8、花圃里的白玉兰树多于20棵,少于30棵。每行种的棵数与行数一样多。花圃里共有多少棵白玉兰?解:5×5=25(棵)答:花圃里共有25棵白玉兰。9、学校合唱队的同学不超过40人,无论排成7行或5行人数都刚好。合唱队共有多少人?解:5×7=35(人)答:合唱队共有35人。10、有一些气球,不到20个,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或5个小朋友,都剩下2个,想一想,有多少个气球?解:5×3+2=17(个)答:有17个气球。11、我跟小英、小兰、小红去书店,每人买了6本书,我们一共买了几本书?解:4×6=24(本)答:我们一共买了24本书。12、一栋六层的楼房,每层高3米,小芳站在五楼的阳台上,小芳离地面有几米?解:①5-1=4(层)②4×3=12(米)答:小芳离地面有12米。13、5只小鸟和7只小兔,一共有多少只脚?解:①5×2=10(只)②7×4=28(只)③10+28=38(只)答:一共有38只脚。14、全班排成4队做操,每队人数相同。小王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3个人,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排队做操?解:①5+3+1=9(个)②9×4=36(个)答:一共有36个同学排队做操。15、小华今年8岁,他出生时妈妈的年龄是他现在的3倍,妈妈比小华大多少岁?妈妈今年多少岁?解:①8×3=24(岁)②24+8=32(岁)答:妈妈比小华大24岁,妈妈今年32岁。十五、附加题。1、○+○+○+○=□ (从这个算式可看出□是○的4倍)○+□=25 (可看出□和○一共有5倍,5倍是25,1倍就是5)○=( 5 ) □=( 20 )2、把0—9这十个数字分别填在□里。(每个数字只用一次)1 + 7 = 89 - 3 = 64 × 5 = 2 0分析:0不可能出现在加、减法算式,只能是乘法,那么只有2×5=10、4×5=20、5×6=30这三个乘法算式中可能有0,选定一个乘法算式,把剩下的数字来组合一下看能否三个算式都试一试,会发现只有4×5=20、1+7 = 8 、9-3 = 6符合条件。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如家长朋友发现错误,请告知!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课后复习题,共1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与20÷5得数相同的算式是,兔妈妈拔了4行萝卜,每行9个,42÷7的结果和是一样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上+、-、或×、÷,28÷★=7,★为数字,根据算式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