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提纲 实验:探究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703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物理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册 导学案
- 导学提纲8.4 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学案 学案 2 次下载
- 导学提纲8.4 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学案 学案 2 次下载
- 导学提纲8.4 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三课时) 学案 学案 2 次下载
- 导学提纲8.5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案 学案 2 次下载
- 导学提纲 专题:能量守恒与功能关系 学案 2 次下载
导学提纲 实验:探究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导学提纲 实验:探究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共3页。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动能定理【学习目标】(1)领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的设计思路(2)知道用一根橡皮筋所做的功为“单位的功”(3)理解小车做匀速运动阶段测量速度比较合理【基础感知】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二、实验原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可用如实验原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倍增加,再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来测量每次实验后小车的末速度v,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速度变化与功的关系.三、实验器材橡皮筋、小车、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铁钉等.四、实验步骤1.垫高木板的一端,平衡摩擦力.2.拉伸的橡皮筋对小车做功:(1)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W.(2)用两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2W.(3)用三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3W.3.测出每次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4.分别用各次实验测得的v和W绘制W-v或W-v2、W-v3……图象,直到明确得出W和v的关系.五、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数据处理:1.求小车的速度:利用纸带上点迹均匀的一段测出两点间的距离x,则v=(其中T为打点周期).2.实验数据处理在坐标纸上画出W-v和W-v2图象(“W”以一根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根据图象得出W∝v2.误差分析:1.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做功W与橡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2.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也会造成误差.3.利用打上点的纸带计算小车的速度时,测量不准带来误差.六、实验结论物体速度v与外力做功W间的关系W∝v2.规律方法总结1.实验注意事项(1)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方法是轻推小车,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找到长木板的一个合适的倾角.(2)测小车速度时,应选纸带上的点均匀的部分,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部分.(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具体数值.(4)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2.实验探究的技巧与方法(1)不直接计算W和v的数值,而只是看第2次、第3次……实验中的W和v是第1次的多少倍,简化数据的测量和处理.(2)做W-v图象,或W-v2、W-v3图象,直到作出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例题】 (2013·高考福建卷)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1)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2)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O、A、B、C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课堂检测】1.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2.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小车会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倾斜作为补偿,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使拖着纸带的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不下滑即可B. 使拖着纸带的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下滑即可C.沿木板向下推拖着纸带的小车,放手后打点计时器在纸上打下的点距均匀即可D.以上说法都不对3.某同学在做利用橡皮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拖着纸带的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由静止运动到木板底端,在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相邻点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 ( )A.始终是均匀的 B.先减小后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均匀不变 【总结提升】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