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 关注未成年人 呵护健康成长-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时政热点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十四 关注未成年人 呵护健康成长-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时政热点复习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网络的利与弊,合理利用网络,如何慎重结交网友,如何守护生命,少年担当,命题设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2)六大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
积极作用: 丰富日常生活。①让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推动社会进步。①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消极作用: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识、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2)传播网络正能量: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1)特点:虚拟性、平等性、自主性。
(2)利弊: 利:①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了交往圈。 ②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 弊:①有时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②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的真实。
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虚拟世界的交往,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在网上交往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
(1)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2)要养护精神家园: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要守住自己的心灵,追求真善美。守护精神家园,我们要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1)青少年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2)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3)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坚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青少年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1)青少年要增强爱党、爱国情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2)青少年要承担起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的责任。(3)青少年要担负起时代使命,在扭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青少年要努力学习,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立志报效祖国,服务和奉献社会。
(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实现梦想,铸就辉煌。劳动能培养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实现人生价值。(2)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3)领会劳动的价值,形成诚实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4)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5)热爱劳动,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实践,努力学习,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
增强劳动观念和能力的做法
主题一 劳动教育进课堂
材料一: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增设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任、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这意味着2022年秋季开学,煮饭炖汤、修理家电、种菜养禽等将成为孩子们的劳动必修课。 材料二:劳动教育充满“科学味儿” 某校建设“劳动+科学”课程群,用科技提升劳动课的“生命力”。走进校园内小小的半亩种植园,劳动教育的新形态却让人眼前一亮——智能灌溉系统是师生自己动手架设的,肥料是学生自制的有机肥,还有一个偌大的太空种植舱可以模拟太空种植……满满“科学味儿”的劳动教育播下了未来人才的一粒新种。
1.请你结合所学,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设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1)是提高劳动课的地位,增强师生对劳动课的重视程度的需要。(2)是优化课程设置,将劳动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的需要。(3)是明确劳动课程标准,指导师生上好劳动课的需要。
2.结合材料一,请你分析煮饭炖汤、修理家电、种菜养禽等成为学生劳动必修课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诚实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创造潜力。(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自觉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
3.结合材料二,分析让劳动教育充满“科学味儿”的用意。
(1)有利于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有利于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4)有利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会探究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4.《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施行后,班长了解到班级部分同学对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产生抵触情绪,假如你是班长,你会如何说服这些同学呢?
示例:(1)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为父母分担家务,体谅父母的辛苦,促进和谐家庭的建设。(2)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参加日常生活劳动,既能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也有助于养成勤劳自立的良好习惯。(3)在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掌握必备的生活技能。
5.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如何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
(1)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每年掌握1至2项生活技能。(2)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劳动。(3)树立崇尚劳动的家风,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4)鼓励学校(家委会)和社区等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加强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
6.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青少年要提高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2)在学校上好劳动教育课,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内外劳动项目和校园劳动周。(3)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4)青少年要积极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珍爱自己的生命。(5)青少年要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合理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主题二 为未成年人构筑清朗网络生态
材料一: 2022年1月22日,《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发布。调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近半年内的上网率达 99.9%,显著高于73%的全国互联网普及率。 蓝皮书指出,“饭圈文化”(由一群粉丝组成的组织和团体,自发地给偶像助威或宣传)泛滥盛行,对未成年粉丝群体应予以高度关注。网络沉迷、网络依赖问题显现,过度用网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材料二: 2022年11月30日,共青团中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联合发布《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近四成未成年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不良或消极负面信息。未成年网民在网上遭到讽刺或谩骂的比例为16.6%;自己或亲友在网上遭到恶意骚扰的比例为7.0%;个人信息未经允许在网上被公开的比例为6.1%。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使用情况说明了什么?
(1)我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引导未成年人理性参与网络生活。(2)我国积极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材料一中“饭圈文化”泛滥盛行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哪些危害?
(1)不利于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容易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3)一味沉溺于网络,可能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3.针对材料一中网络沉迷、网络依赖等问题,请你为未成年人提出合理化建议。
(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学会“信息节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不沉溺于网络。(3)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4)增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多与同学、朋友交往等。
4.针对材料二中报告反映的问题,请你拟写一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指南。
示例:(1)使用上网设备时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点击陌生网址。(2)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负面、暴力等不良信息。(3)学会依法维权,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
5.结合以上材料,请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提出你的主张。
(1)国家: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生活提供法律保障;②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依法打击危害网络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2)互联网企业:①落实企业主体责任;②遵守法律法规,有效清理网络低俗信息;③优化内容供给,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优质的互联网产品等。(3)学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等。(4)家长:①加强对未成年子女使用网络行为引导和监督;②规范自身的行为,为未成年子女合理利用网络作出榜样。
主题三 多措并举 呵护健康成长
材料一: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启动 2022年6月23日,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北京启动,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及与青少年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创新渠道和方法,推动新时代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活动一小时 2022年6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新修订的体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
材料三:教育部组织收看预防学生溺水专题节目 暑假期间,中小学生溺水事件易发多发。为做好暑期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教育部决定在放暑假前组织全体中小学生(包括幼儿园学生)和家长集中收看预防学生溺水专题节目“暑假安全第一课: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关于组织收看预防学生溺水专题节目的通知》,部署做好相关工作。
1.国家出台保护末成年人的政策文件/法律说明了什么?
(1)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2)国家通过相关政策与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3)国家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2.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关心青少年成长?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2)社会环境复杂,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3)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4)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5)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3.为什么要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
(1)体育能磨砺品格,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2)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3)是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强健学生体魄的需要。(4)是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守护生命的需要。(5)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6)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需要。
4.频发的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1)国家应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严惩伤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分子。(2)社会、学校、家长应各尽其职,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3)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十一 关注民生 共享发展-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时政热点专题复习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观点,命题设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十一 关注民生 共享发展-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时政热点专题复习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观点,命题设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十一 关注民生 共享发展-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时政热点专题复习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观点,命题设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