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三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元素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物质结构与性质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六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含答案
展开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A组 基础巩固练
1.(2022湖南长沙明德中学二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4 g H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
B.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微粒数等于0.5NA
C.足量锌粉与浓硫酸反应生成2.24 L气体(标准状况下),转移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足量Cl2充分反应生成PCl5,增加2NA个P—Cl
2.(2022湖南长沙雅礼中学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g 2H2O中含有8NA个中子
B.1 mol H2与1 mol I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总数小于2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由甲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极性键的数目为2NA
D.1 L 0.5 mol·L-1 Na2S溶液中含S2-和HS-的离子总数为0.5NA
3.(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B.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含有相同数目的离子
C.同温同压下,O2和O3的密度相同
D.0.5 mol·L-1 Na2SO4溶液中约含有3.01×1023个Na+
4.(2022福建四地市第一次质检)火箭采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发生如下反应:(CH3)2N—NH2+2N2O42CO2+4H2O+3N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0 g偏二甲肼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0NA
B.44 g C18O2所含质子数为22NA
C.上述反应生成1 mol CO2转移的电子数为8NA
D.22.4 L N2所含分子数为NA
5.(2022安徽师大附中月考)下图是配制450 mL 1.00 mol·L-1 NaOH溶液的一般步骤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中应称得NaOH 18.0 g
B.未进行④和⑤的操作,所配溶液浓度将偏大
C.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正立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必再加水至刻度线
D.步骤②后应将溶液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防止药品变质
6.(2022湖南常德二模)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克液态水与18克冰中氢键数目均为NA
B.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2O72-可转化为Cr3+除去,现用电解的方法模拟该过程,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6 mol电子,就有NA个Cr2O72-被还原
C.标准状况下,22.4 L 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A
D.1 mol LiAlH4在125 ℃完全分解成LiH、H2、Al,转移电子数为3NA
7.(2022辽宁抚顺一模)常温下,向100 mL 1.0 mol·L-1 Na2C2O4溶液中加入足量pH=1的稀硫酸,再加入20 mL 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C2O4溶液中C2O42-数目为0.1NA
B.稀硫酸中水电离的c(H+)=0.1 mol·L-1
C.KMnO4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
D.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8.(2022湖南岳阳质量检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6 g 18O2中含有10NA个中子
B.46 g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8NA
C.6.4 g Cu与足量的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D.1 mol Al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9.(双选)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9的NaF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为10-9NA
B.1 mol I2与1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HI的分子数为2NA
C.56 g CO和N2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为4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10.(2022北京门头沟区一模)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 0.2 mol·L-1 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含共用电子对数为2NA
C.24 g正丁烷和5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含共价键数目为6.5NA
D.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电子数之比为2∶3
11.(2022辽宁抚顺一模)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4 g CH4O中含有的碳氢键数目为0.8NA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
D.1 mol硅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12.(2022河南平顶山一模)测定产品中CrCl3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m g CrCl3产品,在强碱性条件下,加入过量30% H2O2溶液,小火加热使CrCl3完全转化为CrO42-,再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Ⅱ.冷却后加适量的蒸馏水,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和浓磷酸(浓磷酸的作用是防止指示剂提前变色),使CrO42-转化为Cr2O72-。
Ⅲ.在溶液中加入适量浓硫酸混合均匀,滴入3滴试亚铁灵做指示剂,用新配制的c mol·L-1 (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消耗(NH4)2Fe(SO4)2标准溶液V mL(滴定中Cr2O72-被Fe2+还原为Cr3+)。
(1)产品中CrCl3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
(2)下列操作将导致产品中CrCl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高的是 (填字母)。
A.步骤Ⅰ中未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B.步骤Ⅲ中(NH4)2Fe(SO4)2溶液部分变质
C.步骤Ⅱ用盐酸替代硫酸
D.步骤Ⅲ中读数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后平视
B组 能力提升练
1.(2022湖南卷,6)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
旧法合成的反应:(CH3)2CO+HCN(CH3)2C(OH)CN
(CH3)2C(OH)CN+CH3OH+H2SO4CH2C(CH3)COOCH3+NH4HSO4
新法合成的反应:
CH3C≡CH+CO+CH3OHCH2C(CH3)COOC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CN的电子式为H··C︙︙N··
B.新法没有副产物产生,原子利用率高
C.1 L 0.05 mol·L-1的NH4HSO4溶液中NH4+的微粒数小于0.05NA(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D.Pd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
2.(2022湖南长沙一中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大于2NA
B.将足量的Cu与100 mL 12 mol·L-1的浓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F的分子数为NA
D.30 g由甲醛(HCHO)与乙酸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3.(2022广东揭阳一模)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0.1 mol 11B中,含有0.6NA个中子
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
C.常温常压下,1.0 mol Fe和足量浓硝酸混合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D.11.2 L CH4和22.4 L Cl2(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1.5NA
4.(2022河南济源一模)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1 mol H2与足量碘蒸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B.1 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A个NO分子
C.25 ℃时,pH=13的氨水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为10-13 N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所含的质子数为2NA
5.(2022陕西咸阳二模)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 L pH=1的HCl溶液中,含HCl分子的数目为NA
B.0.3 mol NO2与足量H2O完全反应时,产生2.24 L NO气体
C.铅酸蓄电池工作时,若负极增重48 g,则外电路转移电子数目为NA
D.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2NA
6.(2021湖南长沙长郡中学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6 g C2H6O中含有的碳氢键数目为5NA
B.1 L 0.1 mol·L-1 CH3CO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
C.1 L pH=4的0.1 mol·L-1的K2Cr2O7溶液中Cr2O72-数为0.1NA
D.向1 L 0.2 mol·L-1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草酸(H2C2O4)溶液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7.(2021湖南师大附中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体积均为1.12 L的HCl和HF中所含分子数都为0.05NA
B.2.0 g D216O和14ND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0.66 g巯基(—S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14NA
D.23 g C2H6O分子中含有C—H的数目一定为3NA
8.(双选)(2022河北唐山一模)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一种提纯白磷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31 g白磷所含共价键数目为NA
B.生成1 mol Cu3P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
C.生成0.1 mol白磷的同时生成CO分子的数目为NA
D.1 L 0.01 mol·L-1 Ca(OH)2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目为0.02NA
9.(2022山东威海期末)溶质均为0.1 mol的HmX、HnY两种酸,HmX与足量铝反应生成H2的体积为V1 L(标准状况,下同),HnY与足量锌反应生成H2的体积为V2 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mX和HnY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V1V2
B.HmX和HnY消耗铝和锌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3V12V2
C.mn=V1V2
D.由题给条件无法确定m和n的具体数值
10.(双选)(2022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捕获二氧化碳是碳中和技术之一,某用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过程中用到了N(C2H5)3,N(C2H5)3的性质与NH3类似。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有22.4 L CO2参与反应,则拆开CO2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4NA
B.0.1 mol N(C2H5)3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盐溶液中[N(C2H5)3H]+的数目小于0.1NA
C.每生成1 mol甲酸,该捕获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1 mol甲酸和足量乙醇充分反应后,生成甲酸乙酯的数目为NA
11.(2022吉林长春第一次质检)某实验小组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水合碳酸镧La2(CO3)3·xH2O样品中是否含La(OH)CO3,将石英玻璃管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 g,将装有试剂的装置C称重,记为m3 g。按图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打开K1、K2和K3,关闭K4,缓缓通入干燥的N2;
②数分钟后关闭K1、K3,打开K4,点燃酒精喷灯(酒精喷灯灯焰温度可达1 000 ℃),加热A中样品;
③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喷灯,打开K1,通入N2数分钟后关闭K1和K2,冷却到室温,称量A。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4 g(此时装置A中为La2O3)。称重装置C,记为m5 g。
(1)装置B中的试剂为 (写名称)。
(2)装置D的作用为 。
(3)根据实验记录,当m4-m1326∶m5-m344= 时,说明制得的样品中不含有La(OH)CO3。
参考答案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A组 基础巩固练
1.C 解析 H2O2为共价化合物,不含阴离子,A错误;NaCl溶液中还有H+和OH-,微粒个数大于0.5NA,B错误;足量锌粉与浓硫酸发生反应:Zn+H2SO4(稀)ZnSO4+H2↑、Zn+2H2SO4(浓)ZnSO4+SO2↑+2H2O,生成的气体可能为2.24 L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混合气体,若全部是二氧化硫,转移电子数是0.2NA;若全部是氢气,转移电子数是0.2NA,混合气体转移电子数也是0.2NA,C正确;PCl3与Cl2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计算增加的P—Cl个数,D错误。
2.C 解析 20 g 2H2O的物质的量为20 g20 g·mol-1=1 mol,1个2H2O中含有10个中子,则20 g 2H2O中含有10NA个中子,故A错误;H2和I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1 mol H2与1 mol I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故B错误;1个CH4分子和1个CH2CH2分子均含有4个极性键(C—H),标准状况下,11.2 L由甲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极性键的数目为2NA,故C正确;根据硫元素守恒可知,1 L 0.5 mol·L-1 Na2S溶液中含S2-、HS-和H2S的粒子总数为0.5NA,故D错误。
3.B 解析 HCl是强电解质,CH3COOH是弱电解质,pH相同时,醋酸溶液的浓度大,A错误;Na2O由Na+和O2-构成,Na2O2由Na+和O22-构成,等物质的量时,二者含有相同数目的离子,B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O2和O3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即2∶3,C错误;未指明0.5 mol·L-1 Na2SO4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其含有的Na+数,D错误。
4.C 解析 60 g偏二甲肼的物质的量为60 g60 g·mol-1=1 mol,每个分子含有11个共价键,则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11NA,A错误;44 g C18O2的物质的量为44 g48 g·mol-1=1112 mol,每个分子中含有22个质子,所含质子数小于22NA,B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1 mol C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8NA,C正确;由于未说明是标准状况下,则22.4 L N2所含分子数不一定为NA,D错误。
5.C 解析 选取500 mL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0.5 L×1.00 mol·L-1×40 g·mol-1=20.0 g,A错误;④和⑤的操作是洗涤以及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若未进行上述操作,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小,B错误;定容后将容量瓶倒置摇匀,溶液附着在刻度线以上瓶颈内壁上,正立后液面会低于刻度线,待液体回流后液面会与刻度线相平,故不必加水,C正确;NaOH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D错误。
6.D 解析 冰中1个水分子周围有4个水分子通过氢键连接,每个水分子相当于含有2个氢键,所以1 mol冰中,氢键的数目是2NA,故A错误;铁为阳极,Fe-2e-Fe2+,Cr2O72-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r3+和Fe3+,其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6Fe3++2Cr3++7H2O;得关系式:Fe2+~2e-~16Cr2O72-,当电路中通过6 mol e-,有0.5 mol Cr2O72-被还原,故B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NO2物质的量为22.4 L22.4 L·mol-1=1 mol,含有的原子数等于3NA,故C错误;依据分解化学方程式和盐酸化合价变化计算电子转移,1 mol LiAlH4在125 ℃完全分解成LiH、H2、Al,化学方程式为LiAlH4LiH+32H2↑+Al,转移电子数目为3NA,故D正确。
7.D 解析 100 mL 1.0 mol·L-1 Na2C2O4溶液中含0.1 mol Na2C2O4,由于C2O42-发生水解,故C2O42-的数目小于0.1NA,A错误;常温下,pH=1的稀硫酸中c(H+)=0.1 mol·L-1,则由水电离的c(H+)=10-13 mol·L-1,B错误;题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2O42-+2MnO4-+16H+2Mn2++10CO2↑+8H2O,结合反应可知,参与反应的KMnO4为0.04 mol,则有c(KMnO4)=0.04mol0.02 L=2.0 mol·L-1,C错误;碳元素由+3价升高到+4价,则0.1 mol Na2C2O4被氧化,转移电子数为0.2NA,D正确。
8.B 解析 1个18O2分子中含有20个中子,36 g 18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含有20NA个中子,A错误;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8个共价键,46 g C2H5OH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其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8NA,B正确;铜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铜不是硫化铜,6.4 g Cu与足量的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C错误;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是很多分子的聚集体,且水解微弱,则1 mol Al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NA,D错误。
9.CD 解析 溶液体积未知,无法确定溶液中微粒的数目,A错误;I2与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生成HI的分子数小于2NA,B错误;CO和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1,所以56 g混合物中含有2 mol分子,CO和N2均为双原子分子,含有4 mol原子,则原子总数为4NA,C正确;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为1 mol,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生成0.5 mol O2,根据O元素的价态变化可知转移的电子数为NA,D正确。
10.C 解析 1 L 0.2 mol·L-1 NH4Cl溶液中含0.2 mol NH4Cl,NH4+发生水解,故NH4+的数目小于0.2NA,A错误;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11.2 L CCl4不是0.5 mol,则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不是2NA,B错误;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1个分子均含有13个共价键,29 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故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6.5NA,C正确;等质量的O2和O3中含O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含电子数相等,D错误。
11.B 解析 若CH4O的结构简式为CH3OH,6.4 g甲醇为0.2 mol,则含有C—H的数目为0.6NA,A错误;Na2O2与水反应时,-1价O元素发生“歧化反应”,则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B正确;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为0.1 mol,但未发生电离,不含H+,C错误;1 mol晶体硅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A,D错误。
12.答案 (1)15.85cV3m% (2)BD
解析 (1)由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测定过程中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2CrCl3~2CrO42-~Cr2O72-~6(NH4)2Fe(SO4)2,产品中CrCl3的物质的量为n(CrCl3)=13n[(NH4)2Fe(SO4)2]=13cV×10-3 mol,则产品中的CrCl3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13×cV×10-3mol×158.5 g·mol-1mg×100%=15.85cV3m%。
(2)步骤Ⅰ未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由于过量的H2O2的存在,在步骤Ⅱ中会还原Cr2O72-生成Cr3+,则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减小,测定的CrCl3质量分数偏低,A错误;步骤Ⅲ中所用的硫酸亚铁铵已部分变质,则滴定用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测出的CrCl3质量分数偏高,B正确;步骤Ⅱ中用盐酸代替硫酸,由于Cl-具有还原性,会反应消耗Cr2O72-,导致消耗(NH4)2Fe(SO4)2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出的CrCl3质量分数偏低,C错误;步骤Ⅲ中读数时滴定前俯视(读数偏小),滴定后平视,读取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测出的CrCl3的质量分数偏高,D正确。
B组 能力提升练
1.D 解析 本题结合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原理,考查电子式的书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盐的水解、催化剂的作用及原子经济性反应等。
根据H、C、N原子的成键方式可知,HCN的电子式为
H··C︙︙N··,A项说法正确;新法合成原子利用率为100%,B项说法正确;NH4+在溶液中发生水解,C项说法正确;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数目及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D项说法错误。
2.D 解析 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离子数目,故A错误;100 mL 12 mol·L-1的浓硝酸中含有n(HNO3)=0.1 L×12 mol·L-1=1.2 mol,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若有1.2 mol浓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6NA,但是浓硝酸变稀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若有1.2 mol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9NA,故转移电子数大于0.6NA,故B错误;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体,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甲醛和乙酸的最简式均为CH2O,则甲醛(HCHO)和乙酸中的共用电子对数目相同,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0 g30 g·mol-1×4NA mol-1=4NA,D正确。
3.C 解析 1个11B中含有6个中子,则0.1 mol 11 B中含有0.6NA个中子,A正确;28 g乙烯含6 mol共用电子对,42 g丙烯含有9 mol共用电子对,均为14 g烯烃含3 mol共用电子对,故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B正确;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能完全反应,故转移电子数小于3NA,C错误;11.2 L CH4和22.4 L Cl2(均为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 mol、1.0 mol,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分子总数不变,故反应后分子总数为1.5NA,D正确。
4.D 解析 碘蒸气与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1 mol H2与足量碘蒸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小于2NA,A错误;根据电子守恒可知,1 mol Cu失2 mol电子,硝酸被还原生成一氧化氮,只生成23 mol的一氧化氮,故不会产生NA个NO分子,B错误;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C错误;氦气为单原子分子,1个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标准状况下22.4 L He的物质的量为1 mol,所含的质子数目为2NA,D正确。
5.C 解析 HCl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因此10 L pH=1的HCl溶液中不含HCl分子,A错误;未指明状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进行计算,B错误;铅酸蓄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负极增重的质量为SO42-的质量,若负极增重48 g,则转移1 mol电子,即外电路转移电子数目为NA,C正确;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大于2NA,D错误。
6.D 解析 C2H6O可能是乙醇,也可能是二甲醚,A项错误;H2O中也含氧原子,故氧原子数大于0.2NA,B项错误;Cr2O72-在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故含有的Cr2O72-数小于0.1NA,C项错误;向1 L 0.2 mol·L-1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草酸(H2C2O4)溶液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 L×0.2 mol·L-1×5×NA mol-1=NA,D项正确。
7.B 解析 标准状况下,HF为液态,故A错误;2.0 g D216O和14ND3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为0.1 mol,D216O和14ND3都是10电子微粒,所含电子数为NA,故B正确;0.66 g巯基(—SH)物质的量为0.02 mol,1 mol巯基(—SH)所含电子数为17 mol,故0.02 mol巯基(—SH)所含电子数为0.34NA,故C错误;C2H6O有同分异构体乙醇和甲醚两种,23 g C2H6O为0.5 mol,若为乙醇则含有C—H的数目为2.5NA,若为甲醚则含C—H的数目为3NA,故D错误。
8.BC 解析 白磷分子的结构为,1个P4分子含有6条共价键,31 g白磷为0.25 mol,则含有共价键数目为1.5NA,A错误;CuSO4与P4反应生成Cu3P和H3PO4,CuSO4是氧化剂,P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1 mol Cu3P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B正确;根据Ca3(PO4)2→P4可知,生成0.1 mol白磷转移2 mol电子,C反应后生成C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推知,同时生成1 mol CO,C正确;1 L
0.01 mol·L-1 Ca(OH)2溶液中含0.01 mol Ca(OH)2,水中还含O原子,故含有氧原子数目大于0.02NA,D错误。
9.B 解析 由HmX生成H2的物质的量n1=V122.4 mol,由HnY生成H2的物质的量n2=V222.4 mol,则两种酸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1n2=V1V2,A正确;设消耗Al的物质的量为x 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得:3x mol=2×V122.4 mol,解得x=V133.6,设消耗Zn的物质的量为y 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得:2y mol=2×V222.4 mol,解得y=V222.4,故消耗的铝和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xy=2V13V2,B错误;由于金属足量,故两种酸都完全反应,根据氢元素守恒得:0.1 mol×m=2×V122.4 mol,解得m=10V111.2,同理0.1 mol×n=2×V222.4 mol,解得n=10V211.2,故mn=V1V2,C正确;由C项分析可知,m=10V111.2,n=10V211.2,由于V1、V2具体数值未知,故无法确定m、n的具体数值,D正确。
10.BC 解析 气体所处状况未知,无法计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和拆开的电子对数,A错误;N(C2H5)3的性质与NH3类似,则[N(C2H5)3H]+与NH4+性质相似,[N(C2H5)3H]+为弱离子,在水溶液中部分水解,则0.1 mol该物质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盐溶液中,[N(C2H5)3H]+的数目小于0.1NA,B正确;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元素化合价由+4降到+2,则每生成1 mol甲酸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正确;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甲酸和足量乙醇充分反应后,甲酸不可能完全转化,则生成甲酸乙酯的数目小于NA,D错误。
11.答案 (1)浓硫酸 (2)防止空气中CO2和H2O进入装置C影响实验结果 (3)1∶3
解析 (1)B中试剂应为浓硫酸,用于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2)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CO2和H2O进入装置C影响实验结果。
(3)根据已知信息,(m2-m1) g为La2(CO3)3·xH2O样品的质量,(m4-m1) g为La2O3的质量,(m5-m3) g为CO2的质量,如果样品中不含有La(OH)CO3,则由化学式La2(CO3)3·xH2O可知,n(La2O3)∶n(CO2)=1∶3,即m4-m1326∶m5-m344=1∶3。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2×10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图是配制450 mL 1,0 g,常温下,向100 mL 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作业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 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学生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 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学生版,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