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江苏常州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展开2023年江苏省中考冲刺第一次模拟试卷A 2023.4
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B | D | B | B | C | A | D | B | A | B | B | B | C | B | C |
16【答案】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②相等;③镜面。
17【答案】1500;3000
18【答案】0.8 偏小
19【答案】360 24
20【答案】减小 0.5
21【答案】①;②。
22【答案】 (1). 太阳 (2). 二次能源
23【答案】热效应 90 大
24【答案】4400; 0.025;1500。
25【答案】
26【答案】
27【答案】 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 将蜡烛和光屏向透镜靠拢 主光轴上 缩小 35 仍能 远视 会聚
【解析】
(1)[1]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最小最亮的点就是焦点,所以实验中应使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2)[2][3]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为方便调节,接下来
将蜡烛和光屏向凸透镜移近靠拢,然后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得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就在同一高度上。
(3)[4][5]由图乙可知,此时的物距为30.0cm,像距为15.0cm,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当物距为15.0cm时,像距为30.0cm,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将凸透镜移至35cm刻度线处时,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6]当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时,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调节光屏,在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取下光屏,其它条件不变,则烛焰通过透镜仍能成像。
(4)[7][8]小明将小红同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移去眼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说明这个眼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使光提前会聚成像了,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可知,该眼镜为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28【答案】:(1)5.5×103Pa;(2)4.5×103N;(3)1m
【解析】:(1)隔板左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左=ρ左gh左=1.1×103kg/m3×10N/kg×0.5m=5.5×103Pa
(2)由题意可得,若Δp=p右-p左=1.0×103Pa
则隔板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的压强为p右=p左+Δp=5.5×103Pa+1.0×103Pa=6.5×103Pa
隔板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所在的深度为 不符合题意,所以Δp=p左-p右=1.0×103Pa隔板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的压强为p右=p左-Δp=5.5×103Pa-1.0×103Pa=4.5×103Pa
隔板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右=p右S=4.5×103Pa×10m×0.1m=4.5×103N
(3)由于隔板凸出部分两侧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差与整个隔板最低处(即容器底)受到的两侧液体的压强差均为1.0×103Pa,而两侧凸出部分距容器底深度相同,又凸出部分两侧容器液体密度ρ右>ρ左,由(2)已推出
Δp=p左-p右=1.0×103Pa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为
所以此时应该是Δp=p´右-p´左=1.0×103Pa否则将不符合实际,设隔板凸出部分到容器底的深度为h,则p´右-p´左=Δp=1.0×103Pa即ρ右gh´右-ρ左gh´左=Δp
带入数据,即解得h=1m左储液池中液体的深度为h´左=(h+0.5)m=(1+0.5)m=1.5m
29【答案】(1)a; b ; (2)L1 ; (3)右; (4)
【解析】 (1)根据①的操作,可知为杠杆的重心和支点,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实验过程中,调节直杆在水平位置,这时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即为力臂大小,故调节直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 在④中,保持重物的悬点位置,不变,重物的重力视为动力,即保持动力和动力臂不变,将结点0右侧的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杯中(且末与杯底、杯壁接触),因小石块受到浮力的作用,故系小石块的绳子对杠杆的作用力(阻力)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臂要变大,故实验中C点应该在B点的右侧。
(3) 在②③中根据杠杆的平条件有
在④ ⑤中,小石块受到力的作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由以上两式有
由阿基米德原理结合
可得
则小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30【答案】(1)0.8;(2)控制变量;(4)B;(5)999.9;(6)越大;(7)0.3。
【解析】(1)根据刻度尺读出电阻丝的长度为:l=1.60cm,
则电阻丝的直径为:d===0.08cm=0.8mm;
(2)电阻的大小在不考虑温度的前提下,有三个决定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因此要研究电阻的大小与每一个因素的具体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先保持电阻丝的横截面积S和材料不变,探究电阻丝的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4)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0.15A=150mA,所以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电流表选最量程为100mA的电流表A1(或序号B);
(5)闭合开关S前,电阻箱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电阻箱的阻值应调整到阻值最大处,由电阻箱R0(阻值0~999.9Ω)可知,电阻箱的阻值应调整到999.9Ω。
(6)在图象上可以看到,电阻的长度越长,电流的倒数越大,电流越小,在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
(7)由图乙知,电阻丝和电阻箱是串联的,
由图丙知,
当电阻丝接入0cm,就是电阻丝的电阻为零时,电源电压为1.5V,电流倒数为10A﹣1,所以电流为I'=A=0.1A,则电阻箱的电阻为:R'===15Ω,
当电阻丝接入10cm,就是电阻丝的电阻为R时,电源电压为1.5V,电流倒数为12A﹣1,所以电流为I''=A,则电路总电阻为:R总===18Ω,
所以10cm电阻丝的电阻为:R=R总﹣R'=18Ω﹣15Ω=3Ω,
在横截面积和材料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所以1cm的电阻丝电阻为
R1===0.3Ω。
31【答案】;U=18V;R2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1.25Ω~80Ω;。
【解析】(1)由图16甲知,当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
由U1=3V,I1=0.3A,根据得R1的阻值为:
(2)使电压表示数从1V变为3V的过程中,电路的总功率是增加的,设增加的功率为
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设电源电压为U,在电压表两次示数下,电路的总功率有如下关系:
,即有,解得电源电压为U=18V;
(3)由图乙知,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在a点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等于在b点时的功率
则有,又,R1=10Ω,U=18V,
解得Ua=2V、Ub=16V;
R2的滑片在a点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为,
R2的滑片在b点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为,
所以R2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1.25Ω~80Ω;
(4)当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电路是小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
设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压为UL=6V,电阻为RL,设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R2的滑片在中点时,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有: ①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阻值最大处时,设灯泡两端的电压为,有: ②
联解①②得,
根据得:,,
则。
物理(江苏徐州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江苏徐州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物理江苏徐州卷全解全析docx、物理江苏徐州卷考试版A4docx、物理江苏徐州卷参考答案docx、物理江苏徐州卷考试版A3docx、物理江苏徐州卷答题卡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江苏无锡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江苏无锡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物理江苏无锡卷考试版A4docx、物理江苏无锡卷全解全析docx、物理江苏无锡卷考试版A3docx、物理江苏无锡卷参考答案docx、物理江苏无锡卷答题卡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江苏南京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江苏南京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物理江苏南京卷考试版A4docx、物理江苏南京卷全解全析docx、物理江苏南京卷考试版A3docx、物理江苏南京卷参考答案docx、物理江苏南京卷答题卡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