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地理 同步练习(2019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综合训练题,共23页。
6.1 气象灾害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理解掌握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的概念和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掌握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的影响和分布
3.理解掌握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造成的影响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从气候因素看,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
3,洪涝危害巨大。洪水常常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4,洪涝还会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坏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此外,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5,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地势低平,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遇特大暴雨洪涝侵袭,则损失严重。
6,我国是世界上洪涝频繁且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此外,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即学即练1】
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中国( )
①地处东亚季风区 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③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 ④干旱区面积广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
中国山洪灾害严重的原因是:我国是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多暴雨;我国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加上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人类不合理开发,即受气候、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我国山洪灾害频繁而严重,每年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之一,①②③正确;干旱区面积广大会导致山洪灾害少,④错误。故选C。
知识点02 干旱灾害
1,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
2,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
3,干旱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干旱也会影响畜牧业,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干旱还会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此外,干旱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4,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很多地区不同程度地遭受旱灾。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灾。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即学即练2】
1.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干热少雨天气一般发生在( )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答案】C
【详解】
A.3、4月,我国东部的雨带在华南登陆,并向北移动到江南地区,A不符合题意;
B.5月雨带在江南地区,6月雨带到达江淮地区,形成准静止锋,出现梅雨天气,B不符合题意;
C.7、8月,雨带在华北一带,我国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天气,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不利于水稻的生长,C符合题意;
D.9、10月,雨带基本退出陆地,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中,素有“十年九春旱”的地区是
A.华北 B.华南 C.西南 D.江淮地区
【答案】A
【详解】
华北平原春季锋面雨带还没有到达,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春季农作物进入生长期,需水量大,农业用水增加;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造成水资源短缺,故多春旱,A正确。华南降水丰富,秋季受副高控制,有秋旱,B错误;西南冬春连旱,降水少,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缺乏,C错误;江淮地区夏季伏旱,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D错误。故选A。
知识点03 台风灾害
1,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涡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2,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外围大风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旋涡风雨区;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
3,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狂风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4,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严重。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即学即练3】
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8月4日夜间到5日上午影响上海,上海局部地区遭受超强降雨,积水最深达120厘米,部分交通受到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多发生在( )
A.春秋季节 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 D.冬春季节
2.台风( )
①是发源于洋面上的大气旋涡②台风中心的风力可达12级③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④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1.B
2.D
【分析】
1.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从时间看,台风多发于夏秋季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①②错误;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
知识点04 寒潮灾害
1,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势力强大的寒潮甚至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3,寒潮带来的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4,在我国,寒潮是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势力强大的寒潮,会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即学即练4】
北京市气象台2019年11月23日16时45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24日北京地区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将下降10℃左右,24日白天有4、5级偏北风,阵风7级,夜间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请注意防范。影响我国的寒潮( )
A.自东向西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B.主要发源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C.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D.对青藏高原地区产生剧烈影响
【答案】B
【详解】
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B正确;寒潮自西北向东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A、C错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再加上周围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寒潮影响小,D错误。故选B。
能力拓展
考法01 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
影响洪涝灾害形成、发生的气候、地形因素是考查重点
2,洪涝灾害在我国的时空分布
洪涝灾害在我国的时空分布,主要是与气候的关系是考查的重点
3,洪涝灾害的影响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洪涝灾害对自然环境、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属于识记为主的知识
【典例1】
2017年3月15日18时40分至夜间12时左右,特克斯县突发融雪性洪水,当地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赶赴现场抗灾、救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的特点是( )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西坡和北坡多,南坡和东坡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我国洪水类型主要有( )
①暴雨洪水 ②融雪洪水 ③冰凌洪水 ④海浪洪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1.D
2.A
【解析】
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①②③正确,D正确。
2.按照河流洪水的成因,我国的洪水可分为暴雨洪水、融冰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三种。海浪对我国影响小,海浪带来的洪水影响范围小,①②③正确,A正确。
考法02 干旱灾害
1,干旱灾害的形成
旱灾的形成也与气候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特别是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旱灾与洪涝一起出题考查的概率较大
2,干旱灾害在我国的时空分布
干旱灾害在世界,特别是我国的时空分布是考查的重点
3,干旱灾害的影响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干旱灾害对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属于识记为主的知识
【典例2】
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大多是( )
A.人口稀少地区 B.经济落后地区 C.平原地区 D.高原地区
【答案】C
【详解】
灾害是对人类生产生活而言的,人口稀少地区灾害少,A错误。旱涝灾害与地区经济水平关系不大,B错误。平原地区地势低平,耕地面积广,容易产生旱涝灾害,C正确。高原地区农业生产少,旱涝灾害少。D错误。故选C。
考法03 台风灾害
1,台风的结构
这部分内容属于识记为主的知识,如果考查以示意图的形式出现可能性较大
2,台风灾害在我国的时空分布
干旱灾害在我国的时空分布是考查的重点
3,台风灾害的影响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台风灾害带来破坏的主要方式以及影响,很可能与台风造成的次生灾害联系起来考查
【典例3】
2018年9月15日至16日,超强台风“山竹”先后在菲律宾北部和我国广东登陆,截至9月17日,造成菲律宾65人死亡,多地受灾严重。下表示意1951年至2010年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的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平均每年生成的台风个数
1.9
11.2
10.9
1.6
平均每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
0.1
4.5
2.5
0
超强台风形成的总个数
1
6
13
0
1.此次灾害人员伤亡大、损失严重的又一原因是台风引发了( )
A.地震和海啸 B.狂风和沙尘暴
C.山洪和寒潮 D.滑坡和泥石流
2.据表可知( )
A.台风是夏秋两个季节所特有的天气现象 B.冬春两季没有台风在我国的沿海登陆
C.西北太平洋夏季生成台风的可能性最大 D.夏季是超强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
【答案】
1.D
2.C
【分析】
1.由所学知识可知,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从而引发滑坡、泥石流,D正确。地震是地球内能的强烈释放引发的,海底地震可诱发海啸,这些灾害不是台风引发的,A错误。沙尘暴的形成条件之一是地表物质疏松,台风过境会带来暴雨,地表物质黏重不易发生沙尘暴,B错误。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寒潮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故寒潮的形成与台风无关,C错误。故选D。
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西北太平洋夏季平均每年生成的台风个数最多,说明西北太平洋夏季生成台风的可能性最大,C正确;台风的多发季节是夏秋季节,但冬春季节也会发生,不是夏秋季节的特有天气现象,A错误;从表中信息可知,春季也有台风登陆我国,秋季是超强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B、D错误。故选C。
考法04 寒潮灾害
1,寒潮灾害的概念
考查时很可能以天气现象的描述或者图表的形式出现
2,寒潮灾害在我国的时空分布
考查时很可能以天气现象的描述或地图、等压线图等形式出现
3,寒潮灾害的影响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寒潮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的影响,考查时可能以具体案例切入
【典例4】
2018年12月1日,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多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表为新疆乌鲁木齐城区11月30日~12月3日的部分天气信息资料。据此完成此次寒潮来袭,乌鲁木齐形成的灾害性天气不包括( )
11月30日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3日
日最高气温
7℃
-4℃
-10℃
-10℃
日最低气温
-3℃
-15℃
-16℃
-16℃
风力
6~7级
5~6级
转3~4级
3~4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一节 气象灾害精品精练,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念,分布,危害,我国的洪涝灾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精品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61气象灾害-学生版2023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一docx、61气象灾害-教师版2023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一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优秀课时训练,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61《气象灾害》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61《气象灾害》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