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农业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1718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节农业说课稿
展开第一节 农业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农业》,所选用的教材为湘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根据新课程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湘教版八年级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的内容,共需1-2课时。《农业》是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的内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有:让“土地奉献”的产业、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2、学情分析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因为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和探索地理知识的愿望,因此我上课时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多说多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丰富多彩和重要价值。3、重难点分析基于新课程理念和初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难点: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及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二、教学目标分析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的五个部门。 2、通过了解农业发展的成就,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并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精心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探索性,着力体现课改纲要中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而且学生也有着相对零散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探究欲望,引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愉快教学法结合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索发现为主线,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四、教学过程分析本节教学设计,包括: ㈠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㈡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㈢ 课堂总结,完善新知;㈣ 随堂练习,巩固提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案:由猜谜:谜头2 3 4 5 6 7 8 9谜底(缺衣少食);谜头1 2 3 4 5 6 7 8 9 10(风衣足食)谜底。衣食都来源于农业生产,进而导入农业的学习。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生动的画面,引入主题,让学生耳目一新,达到愉快教学的初步要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探究1:认识主要农业部门竞赛题目:判断:以下农业产品属于广义农业的哪一种?1、羊肉 2、木桌子 3、油炸大虾4、编花篮 5、撮箕 6、牛奶7、米饭 8、糟辣鱼 9、豆腐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由竞赛形式呈现,旨在化枯燥为生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是为了高效。为新知识学习打基础。合作探究:认识我国农业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情境: 假设你父母每天只能拿出5元钱,作为子女的零用钱。如果你有5兄妹,每人能分多少?如果就只有你一个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知地理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产生了对地理知识的渴求,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也知道我们要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2:记忆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方案:1、展示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布图2、竞赛记图: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下来3、填图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地图的功能,讲练结合,识图比赛旨在唤起学生的无意识记忆,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更高的记忆效果。探究3:探究我国农业取得成就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案:1展示我国农业的成就图,读图谈谈你看到这些成果时有什么样的感想?2、你想过取得这些成就的条件吗?3、取得发展的同时会不会存在一些问题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4、探究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展示米饭图 面食图 小麦、水稻分布图1、米饭的原料是什么?种在什么耕地类型中?面食的原料是什么?种在什么耕地类型中?2、旱地 水田的分布是?为什么会是北麦南稻呢?探究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形成条件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地形 水源 土壤 社会条件交通 市场 机械化等方面分析。探究4:展示天山牧场、大型养鸡场、专业化养猪场等图片。设问:(1)这几幅图片所表示的是农业的哪一部门?(2)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3)它们在生产上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小组活动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分析我国西部、北部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思考: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在全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小组讨论交流回答。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畜牧业分布”图,熟悉我国四大牧区的大致范围,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畜种的分布。设计意图: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开辟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也更加活跃。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散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随堂练习,巩固提升1.调查附近一个村庄的农业生产状况,写出调查报告。分析其成功的地方,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重点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2.参观附近一饲养场或牧场,了解畜牧业的生产情况,分析其成功的经验有哪些,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3.讨论:你认为今后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课堂总结,完善新知方案:以活动“问问我自己”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同位之间相互问答以下三个问题①本节课的课题是什么?②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③我学会了什么技能?培养学生概括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成就感,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体现教学民主。 我充分的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有关地理问题。课程设计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各位专家、老师辛苦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